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从柴火灶到燃气灶,人们生活的变化天翻地覆。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生产天然气约138亿立方米,2017年天然气产量1487亿立方米,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10倍。《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天然气用气人口在2016年突破3亿人。
40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完成了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转变,港华燃气作为国内五大城市燃气品牌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转变中抓住了机遇,迅速成长。时间回到1994年,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机构——香港中华煤气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投资内地燃气项目,港华燃气应运而生,迄今已在23个省份拥有逾130个城市燃气项目,供气管网长度逾10万公里,天然气年售量近200亿立方米。
纵观40年来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历程,改革红利硕果累累,而港华燃气的成长也正是内地燃气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日,《民生周刊》记者对香港中华煤气行政总裁、港华燃气集团董事会主席陈永坚进行了专访。
民生周刊:改革开放40年,身处其中的您能否谈一谈这些年您所看到的内地燃气事业的发展变化?
陈永坚: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燃气的旺盛需求。随着西气东输长输管线的建成,关键的天然气输配问题被解决,城市燃气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发生巨大的变化。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家天然气基干管网基本形成,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达到7.7万公里,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2800亿立方米/年。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随着气源供应增加,燃气供应能力逐步增强,天然气已不再是“稀缺品”,而是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的改革发展成果,截至2017年底,城市燃气普及率已约95%。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7%,年消费总量已超过20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民生周刊:是什么样的契机让香港中华煤气走入内地市场,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陈永坚:香港中华煤气成立于1862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城市燃气从业经验,我们执行的工程技术标准、企业管理和营运能力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城市燃气发展仍是起步阶段,我们认为内地城市燃气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994年,我们在广州番禺成立了第一家“港华燃气”,正式拓展内地城市燃气业务,同时把我们百年来累积的供气技术经验、安全和服务理念,带进内地城市燃气行业。
时任总理朱镕基非常关注天然气的发展,大力推动加快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随着国家开放内地公用事业的外商投资和西气东输管网贯通,我们业务慢慢拓展到“三东一中”(广东、华东、山东、湖北)。目前,香港中华煤气已发展成为一家极具规模的全国性以环保及能源产业为主导的跨行业企业。
民生周刊:在内地的发展过程中,港华燃气哪项工作的开展最让您引以为傲?
陈永坚:从2003年开始,港华燃气在业内率先实行居民用户定期入户安检,这项工作有助于发现隐患并跟进整改,通过员工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开展燃气安全宣传,还有助于减少燃气事故,提高居民用气安全。
随着港华燃气安检工作的有效推进,国家标准也随之改变,如今安检工作已经成为内地城市燃气行业的硬性要求,港华燃气的安检工作成了行业标杆。
民生周刊:您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陈永坚:1951年,我出生在广东佛山,1953年随着父母定居香港,60年代时,我曾随父母回故乡看望。那时的内地还没有穿彩色衣服的人,晚上电也不够用,漆黑一片。但是40年过去了,内地的变化巨大、令人吃惊。过去,我去黄山乘大巴车,车底甚至有洞,一路颠簸,还能看到车下的石头;而如今,中国高铁迅猛发展,世界领先。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城市燃气行业今天的发展成就。城市燃气行业,已经成为目前市政公用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市政公用事业投资的开放政策,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带来城市燃气的用气量快速增长。
民生周刊:40年过去了,未来内地还会继续扩大开放,接下来,港华燃气打算如何借着这股东风发力内地市场?
陈永坚: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备受瞩目,我们已在大湾区内经营城市燃气、中游、加气站、电讯、制造业等20个项目。今年10月还向佛山水务环保注资,这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开展的首个水务项目。
我们将重点关注环保领域。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厨余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一期建设进展顺利,即将于近期投产,可提供生物质垃圾处理方案,日处理量达500吨。同时,加大对生物质利用的投资运营。
在延伸服务方面,港华紫荆燃气具、定制橱柜等相关产品也是港华的业务增长点。
民生周刊:您认为,港华燃气这些年来运营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陈永坚:不管是中华煤气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还是港华燃气20多年的成长历程,我们都始终围绕“安全”和“服务”两个运营核心,坚持为客户提供安全的能源供应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民生周刊:香港中华煤气以“外资”身份进入内地已有24年历史,这24年也恰恰是改革开放浪潮汹涌澎湃的时期,港华这个弄潮儿在这股浪潮中获得了哪些?
陈永坚:改革开放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在这個过程中,我们香港的企业得到机会扩大规模,香港中华煤气从一家在香港经营单一业务的本地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以环保及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全国性跨行业企业。同时,我们也给内地带去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提高行业服务标准,拉动内地的发展,实现互惠互利。
我们对中国经济和城市燃气的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港华燃气将秉承创新与环保理念,致力成为领先的“绿色企业”。
40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完成了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转变,港华燃气作为国内五大城市燃气品牌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转变中抓住了机遇,迅速成长。时间回到1994年,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机构——香港中华煤气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投资内地燃气项目,港华燃气应运而生,迄今已在23个省份拥有逾130个城市燃气项目,供气管网长度逾10万公里,天然气年售量近200亿立方米。
纵观40年来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历程,改革红利硕果累累,而港华燃气的成长也正是内地燃气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日,《民生周刊》记者对香港中华煤气行政总裁、港华燃气集团董事会主席陈永坚进行了专访。
民生周刊:改革开放40年,身处其中的您能否谈一谈这些年您所看到的内地燃气事业的发展变化?
陈永坚: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燃气的旺盛需求。随着西气东输长输管线的建成,关键的天然气输配问题被解决,城市燃气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发生巨大的变化。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家天然气基干管网基本形成,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达到7.7万公里,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2800亿立方米/年。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随着气源供应增加,燃气供应能力逐步增强,天然气已不再是“稀缺品”,而是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的改革发展成果,截至2017年底,城市燃气普及率已约95%。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7%,年消费总量已超过20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民生周刊:是什么样的契机让香港中华煤气走入内地市场,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陈永坚:香港中华煤气成立于1862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城市燃气从业经验,我们执行的工程技术标准、企业管理和营运能力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城市燃气发展仍是起步阶段,我们认为内地城市燃气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994年,我们在广州番禺成立了第一家“港华燃气”,正式拓展内地城市燃气业务,同时把我们百年来累积的供气技术经验、安全和服务理念,带进内地城市燃气行业。
时任总理朱镕基非常关注天然气的发展,大力推动加快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随着国家开放内地公用事业的外商投资和西气东输管网贯通,我们业务慢慢拓展到“三东一中”(广东、华东、山东、湖北)。目前,香港中华煤气已发展成为一家极具规模的全国性以环保及能源产业为主导的跨行业企业。
民生周刊:在内地的发展过程中,港华燃气哪项工作的开展最让您引以为傲?
陈永坚:从2003年开始,港华燃气在业内率先实行居民用户定期入户安检,这项工作有助于发现隐患并跟进整改,通过员工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开展燃气安全宣传,还有助于减少燃气事故,提高居民用气安全。
随着港华燃气安检工作的有效推进,国家标准也随之改变,如今安检工作已经成为内地城市燃气行业的硬性要求,港华燃气的安检工作成了行业标杆。
民生周刊:您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陈永坚:1951年,我出生在广东佛山,1953年随着父母定居香港,60年代时,我曾随父母回故乡看望。那时的内地还没有穿彩色衣服的人,晚上电也不够用,漆黑一片。但是40年过去了,内地的变化巨大、令人吃惊。过去,我去黄山乘大巴车,车底甚至有洞,一路颠簸,还能看到车下的石头;而如今,中国高铁迅猛发展,世界领先。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城市燃气行业今天的发展成就。城市燃气行业,已经成为目前市政公用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市政公用事业投资的开放政策,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带来城市燃气的用气量快速增长。
民生周刊:40年过去了,未来内地还会继续扩大开放,接下来,港华燃气打算如何借着这股东风发力内地市场?
陈永坚: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备受瞩目,我们已在大湾区内经营城市燃气、中游、加气站、电讯、制造业等20个项目。今年10月还向佛山水务环保注资,这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开展的首个水务项目。
我们将重点关注环保领域。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厨余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一期建设进展顺利,即将于近期投产,可提供生物质垃圾处理方案,日处理量达500吨。同时,加大对生物质利用的投资运营。
在延伸服务方面,港华紫荆燃气具、定制橱柜等相关产品也是港华的业务增长点。
民生周刊:您认为,港华燃气这些年来运营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陈永坚:不管是中华煤气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还是港华燃气20多年的成长历程,我们都始终围绕“安全”和“服务”两个运营核心,坚持为客户提供安全的能源供应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民生周刊:香港中华煤气以“外资”身份进入内地已有24年历史,这24年也恰恰是改革开放浪潮汹涌澎湃的时期,港华这个弄潮儿在这股浪潮中获得了哪些?
陈永坚:改革开放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在这個过程中,我们香港的企业得到机会扩大规模,香港中华煤气从一家在香港经营单一业务的本地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以环保及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全国性跨行业企业。同时,我们也给内地带去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提高行业服务标准,拉动内地的发展,实现互惠互利。
我们对中国经济和城市燃气的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港华燃气将秉承创新与环保理念,致力成为领先的“绿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