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摊开中国地图,如果把广西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看成一张拉紧了弦的弓,北海则是弦上那一支蓄势待发的箭头。这里曾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明清时期它已成为各国商船云集、“滇桂货物输出”之要地。
千海万海不如北海,1984年5月,北海成为中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风口逐浪 互联互通
在地图上以北海为坐标,向西看,隔海相望的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东盟各国;向东瞧,有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向前走,飘洋过海,这里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最近的海上通道。
地缘优势首先激活了北海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大发展: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投资者在北海兴办4600家内联企业,利用外资项目达到300多个,原有企业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内陆省纷纷在北海建立开发区“借船出海”,积极参与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
进入21世纪,“西部大开发”建设铺开蓝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的叠加,把北海推向了东部沿海开放区、西部开发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圈交汇处的风口。
开放开发,交通先行。改革开放30余年间,北海逐步构筑起了一个全面覆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铁路连通全国,高速公路连接川渝黔粤桂各地;近300条远洋航线可达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水上运线直通全国各港口及越南下龙湾的沿海航线;20条航空路线通达全国25个城市,旅客吞吐量达123万人次。
临港向海 开放创新
作为全国唯一同时享受东部沿海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城市,北海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引进为重点,推动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吸引了芬兰斯道拉恩索、中石化、中国电子、诚德镍业等一批外企、国企、民企进驻北海发展,成为促进北海开放开发的重要力量。
同时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农业,一举打破沉闷的发展局面,快速持续发展。北海主要经济自2001年开始保持着两位数增长,高出广西全区平均水平。依靠不断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开放合作,北海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连续10多年保持正增长。
如今,北海以港口为依托建立起电子信息、新材料、石油化工等多位一体现代产业格局;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增幅排全区首位;相继被国家批准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通过加快升级发展临港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远洋捕捞业等海洋产业,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另外借助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优势,大力发掘千年古郡和海上丝路起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旅游、文化交流推動经贸往来。
北海由此走上了一条开放、创新的“向海经济”发展之路。
开放的北海 活力无限
2017年6月,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铁山港口岸纳入正式对外开放范围,多年来制约北海临港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合作的重大瓶颈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北海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舞起北部湾经济区扩大开放合作的龙头、临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发展的龙头、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滨海旅游发展的龙头,当好广西排头兵。”这是广西党委、政府对北海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为北海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开放是北海最大的优势,是北海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跫音,北海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东盟和粤港澳台的合作,深度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化滨海旅游名城,并将以更大的投入推进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以更多的方式创新和建设开放合作平台,以更强的力度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
千海万海不如北海,1984年5月,北海成为中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风口逐浪 互联互通
在地图上以北海为坐标,向西看,隔海相望的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东盟各国;向东瞧,有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向前走,飘洋过海,这里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最近的海上通道。
地缘优势首先激活了北海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大发展: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投资者在北海兴办4600家内联企业,利用外资项目达到300多个,原有企业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内陆省纷纷在北海建立开发区“借船出海”,积极参与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
进入21世纪,“西部大开发”建设铺开蓝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的叠加,把北海推向了东部沿海开放区、西部开发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圈交汇处的风口。
开放开发,交通先行。改革开放30余年间,北海逐步构筑起了一个全面覆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铁路连通全国,高速公路连接川渝黔粤桂各地;近300条远洋航线可达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水上运线直通全国各港口及越南下龙湾的沿海航线;20条航空路线通达全国25个城市,旅客吞吐量达123万人次。
临港向海 开放创新
作为全国唯一同时享受东部沿海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城市,北海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引进为重点,推动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吸引了芬兰斯道拉恩索、中石化、中国电子、诚德镍业等一批外企、国企、民企进驻北海发展,成为促进北海开放开发的重要力量。
同时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农业,一举打破沉闷的发展局面,快速持续发展。北海主要经济自2001年开始保持着两位数增长,高出广西全区平均水平。依靠不断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开放合作,北海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连续10多年保持正增长。
如今,北海以港口为依托建立起电子信息、新材料、石油化工等多位一体现代产业格局;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增幅排全区首位;相继被国家批准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通过加快升级发展临港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远洋捕捞业等海洋产业,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另外借助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优势,大力发掘千年古郡和海上丝路起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旅游、文化交流推動经贸往来。
北海由此走上了一条开放、创新的“向海经济”发展之路。
开放的北海 活力无限
2017年6月,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铁山港口岸纳入正式对外开放范围,多年来制约北海临港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合作的重大瓶颈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北海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舞起北部湾经济区扩大开放合作的龙头、临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发展的龙头、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滨海旅游发展的龙头,当好广西排头兵。”这是广西党委、政府对北海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为北海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开放是北海最大的优势,是北海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跫音,北海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东盟和粤港澳台的合作,深度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化滨海旅游名城,并将以更大的投入推进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以更多的方式创新和建设开放合作平台,以更强的力度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