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刿论战》一文,出自《左传·庄十年》,因《古文观止》选过,历年来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国人尽知,故不赘述。
曹刿何许人也,《左传》只字未提,我们只好糊涂到底,不敢妄拟。唯一可以肯定的,他应该不是鲁国曲阜人。只是在这个政治中心打拼谋生,寻求出路而已,类似当下闯荡京城的“北漂”。这也是不甘于老死牖下,走出家乡的奋斗者,靠努力,凭机会,创造属于自己世界的必由之路。估计,与他一起离乡背井者,不止他一个,所以,当他打算面谒鲁庄公,陈述他对即将交手的齐、鲁长勺之战的看法时,他的“乡人”们给他泼了凉水。算了罢老兄,那是当官们的事情,你一个平头百姓,就不要掺和了吧!
他不听,他去了,他赢了,遂成为一段佳话。记住,只是佳话,未必是历史。
历史愈久远,文献愈稀缺,误解也就愈多,公元前的春秋、战国,就是这样,因为他们没完没了的打仗,前者小打,后者大打,史料大部毁于战火,这是战争的必然结果。尤其,愚民成势,最爱烧书,烧书以后,还要坑儒,一个史官,连自己的脑袋都保不住,会保护那些记录国史的竹简吗?再说,史料就一定可信么?他写他的所见所闻,就一定准确么?一部《红楼梦》,乾隆五十六年版行,至今不过二百多年,竟冒出十几个版本,人人都称自己为真正老王麻子,不知孰是?中国人之爱造假,能造假,会造假,堪称一绝。于是,历史误差就成一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账。晚于《左传》四百多年的《史记》,司马迁在写书中《鲁世家》這篇文章时,偏不采信曹刿论战这段史实。此公虽遭腐刑,性格相当坚定,甚至连长勺之战也只字未提。
难道没有发生过左丘明所写的这次齐鲁大战么?当然发生过,后人在长勺(今山东莱芜黄山镇)峡谷河滩的沉积沙土中,挖掘出来箭簇上的铁矢,而且不止一个。然而我还是相信司马迁的判断,因为冶铁技术从中亚细亚传入中国,恰好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先是春秋把铁用在农具上,锻造锄犁,可以开垦荒地,可以深耕细作,获得丰收后深感土地之可贵,于是便要扩张地盘,于是便要蚕食邻国。于是就有侵吞与反侵吞的斗争,最后双方自然要动手。好在那时的共主东周王朝,说话还管点用,仗一般打得不大,人死得也不会太多,时间也不会太长。战国就不同了,随着冶铁技术益发成熟,农具制作精良的同时,武器也广泛使用比青铜更为廉价的铁,这样,战国之战,就成了那二百多年的主调。有人统计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254年的战国,只有38年不曾大动干戈,剩下的216年,除了战争,还是战争,除了杀人,还是杀人。
最可恶者,战国之战,只要土地,不要人口。人口人口,人是有口的,而口是用来吃饭的,于是以消灭有生力量为名,大规模地杀人。秦赵长平之役,秦坑赵卒四十万,创一次性杀人的最高纪录。提倡杀人,鼓励杀人,是秦国最后大获全胜的动力,按商鞅《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杀敌以后,割下他的左耳,呈交主管,可以计功授级,当士兵得胜而归,从口袋里倒出来数十或数百只人耳,并有一个极其冷血的汉字“馘”称呼之,那血腥的场面该是多么骇人听闻了。所以司马迁认为,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战术考量,如果有的话,应该是战国时事,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十年的春秋早期,就太超前了。
再则,虽然孔夫子经常忧虑“礼崩乐坏”,生怕天塌下来,实际上春秋年间,礼未全崩,乐未全坏,仍旧是一个礼治天下的文明社会。当时,至少有百来个大小不一的诸侯国,塞满中原和边关,因为国太多了,记不住,遂出现“自郐以下”这条成语,对那些不足挂齿的小诸侯国,便略而不谈了。现在,连这条成语也不见有人用了,那些“自郐而下”的小诸侯国,也就随之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再也无人过问。然而当时,朝拜,进贡,献纳,盟誓于东周王朝,是这些诸侯国必尽的义务,一个个干得很起劲。至于他们心底里的想法,暂且不去管它,表面上大家都维持着这样一种松散的统治形式。
这是中国土地上最后的,也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最大特色,就是森严的等级区分。贵族是统治者,奴隶是劳动力,这身份是不可改变的。到了战国,尤其到了秦国,你在战场上杀敌愈多,口袋里割来的“馘”愈多,你就可能从昨天的奴隶,转眼之间变为王侯,并泽及子孙。而在春秋时期,夹在贵族和奴隶之间的如曹刿之流,充其量是个游说之“士”吧,日子有过得好与坏的差别,命运有混得顺与逆的不同,但从一个只能以稷黍果腹的小八腊子,跃身一变而为肉食者的当朝显贵,此种“躐等”行为,司马迁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试想一下,推开邻居的门,和推开宫殿的门,是绝对不同的感觉。邻居的门打开,你会见到迎过来的主人的脸。宫殿的门,就未必如你所愿地打得开了,在见到君主之前,你得被盘查,你得被询问,你得填表格,说不定你得被搜身,诸如此类的进宫手续办妥,也未必能见得到你想见的最高领导。也许派个大臣接见一下(算你运气好),也许派个衙役来,打两句官腔将你打发了(你也只好没脾气)。所以,你不得不膺服这个曹刿,他用什么办法,通过层层阻隔,他有什么秘诀,能与鲁庄公对面而坐,把他想要讲的话,统统送进这位君主的耳朵里。可能吗?似乎不大可能,从古至今,也许有类似成功的例子,但这样的幸运儿太少太少了。司马迁不大相信这段史实的真实性,是有道理的。那个决非明君的鲁庄公姬同,有这等器度,有这等魄力,居然擢曹刿于微末沉沦之中,授于“车右”重任,负责战场指挥,从善如流,言听计从,在那个等级社会里,如此不成体统的恩渥,岂非笑谈?
这种事例,发生在稍后的战国,有可能,发生在再后的商鞅主政的秦国,更有可能。中国人的全部聪明,得益于漫长历史所给予的教训,太多的苦头,人们学会了什么是可能的,懂得了什么是不可能的。可能的,可以争取;不可能的,就不必碰壁去了。司马迁晚于左丘明四、五个世纪,见识和经历让他明白在那个夕阳斜暮,古意依旧,礼教严格,等级分明的春秋时期,左丘明笔下的曹刿论战,就有点跨时代了。
食肉者鄙,其实,不食肉者未必不鄙,这两者的必然率,应该大致相等。乌鸦跳在猪背上,笑其黑,狐狸吃不着葡萄,讥其酸,曹刿的这句成语,流传至今,用者极少,就因为一篙打翻一船人,以偏概全。按照杜预、孔颖达注疏的《左传》,说得明白:“食肉之禄,谓在朝廷治其职事,就官食者也。”“在官治事,官皆给事,大夫以上,食乃有肉。”说白了,不过是小事一桩,一顿工作餐而已。
左丘明对于司马迁而言,一是前人,两人同为史官,但左更早;二是古人,左为战国时人,司马为西汉时人,相距四、五百年;三是名人,《左氏春秋》乃中国第一部记年记月记日的史籍,后来我们读过的所有记史类书,无不以此为圭臬。司马迁对于前人、古人、名人,能够不买账,不阿附,不盲从,持独立见解,敢别开生面,走自己的路,不亦善乎?
曹刿何许人也,《左传》只字未提,我们只好糊涂到底,不敢妄拟。唯一可以肯定的,他应该不是鲁国曲阜人。只是在这个政治中心打拼谋生,寻求出路而已,类似当下闯荡京城的“北漂”。这也是不甘于老死牖下,走出家乡的奋斗者,靠努力,凭机会,创造属于自己世界的必由之路。估计,与他一起离乡背井者,不止他一个,所以,当他打算面谒鲁庄公,陈述他对即将交手的齐、鲁长勺之战的看法时,他的“乡人”们给他泼了凉水。算了罢老兄,那是当官们的事情,你一个平头百姓,就不要掺和了吧!
他不听,他去了,他赢了,遂成为一段佳话。记住,只是佳话,未必是历史。
历史愈久远,文献愈稀缺,误解也就愈多,公元前的春秋、战国,就是这样,因为他们没完没了的打仗,前者小打,后者大打,史料大部毁于战火,这是战争的必然结果。尤其,愚民成势,最爱烧书,烧书以后,还要坑儒,一个史官,连自己的脑袋都保不住,会保护那些记录国史的竹简吗?再说,史料就一定可信么?他写他的所见所闻,就一定准确么?一部《红楼梦》,乾隆五十六年版行,至今不过二百多年,竟冒出十几个版本,人人都称自己为真正老王麻子,不知孰是?中国人之爱造假,能造假,会造假,堪称一绝。于是,历史误差就成一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账。晚于《左传》四百多年的《史记》,司马迁在写书中《鲁世家》這篇文章时,偏不采信曹刿论战这段史实。此公虽遭腐刑,性格相当坚定,甚至连长勺之战也只字未提。
难道没有发生过左丘明所写的这次齐鲁大战么?当然发生过,后人在长勺(今山东莱芜黄山镇)峡谷河滩的沉积沙土中,挖掘出来箭簇上的铁矢,而且不止一个。然而我还是相信司马迁的判断,因为冶铁技术从中亚细亚传入中国,恰好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先是春秋把铁用在农具上,锻造锄犁,可以开垦荒地,可以深耕细作,获得丰收后深感土地之可贵,于是便要扩张地盘,于是便要蚕食邻国。于是就有侵吞与反侵吞的斗争,最后双方自然要动手。好在那时的共主东周王朝,说话还管点用,仗一般打得不大,人死得也不会太多,时间也不会太长。战国就不同了,随着冶铁技术益发成熟,农具制作精良的同时,武器也广泛使用比青铜更为廉价的铁,这样,战国之战,就成了那二百多年的主调。有人统计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254年的战国,只有38年不曾大动干戈,剩下的216年,除了战争,还是战争,除了杀人,还是杀人。
最可恶者,战国之战,只要土地,不要人口。人口人口,人是有口的,而口是用来吃饭的,于是以消灭有生力量为名,大规模地杀人。秦赵长平之役,秦坑赵卒四十万,创一次性杀人的最高纪录。提倡杀人,鼓励杀人,是秦国最后大获全胜的动力,按商鞅《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杀敌以后,割下他的左耳,呈交主管,可以计功授级,当士兵得胜而归,从口袋里倒出来数十或数百只人耳,并有一个极其冷血的汉字“馘”称呼之,那血腥的场面该是多么骇人听闻了。所以司马迁认为,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战术考量,如果有的话,应该是战国时事,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十年的春秋早期,就太超前了。
再则,虽然孔夫子经常忧虑“礼崩乐坏”,生怕天塌下来,实际上春秋年间,礼未全崩,乐未全坏,仍旧是一个礼治天下的文明社会。当时,至少有百来个大小不一的诸侯国,塞满中原和边关,因为国太多了,记不住,遂出现“自郐以下”这条成语,对那些不足挂齿的小诸侯国,便略而不谈了。现在,连这条成语也不见有人用了,那些“自郐而下”的小诸侯国,也就随之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再也无人过问。然而当时,朝拜,进贡,献纳,盟誓于东周王朝,是这些诸侯国必尽的义务,一个个干得很起劲。至于他们心底里的想法,暂且不去管它,表面上大家都维持着这样一种松散的统治形式。
这是中国土地上最后的,也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最大特色,就是森严的等级区分。贵族是统治者,奴隶是劳动力,这身份是不可改变的。到了战国,尤其到了秦国,你在战场上杀敌愈多,口袋里割来的“馘”愈多,你就可能从昨天的奴隶,转眼之间变为王侯,并泽及子孙。而在春秋时期,夹在贵族和奴隶之间的如曹刿之流,充其量是个游说之“士”吧,日子有过得好与坏的差别,命运有混得顺与逆的不同,但从一个只能以稷黍果腹的小八腊子,跃身一变而为肉食者的当朝显贵,此种“躐等”行为,司马迁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试想一下,推开邻居的门,和推开宫殿的门,是绝对不同的感觉。邻居的门打开,你会见到迎过来的主人的脸。宫殿的门,就未必如你所愿地打得开了,在见到君主之前,你得被盘查,你得被询问,你得填表格,说不定你得被搜身,诸如此类的进宫手续办妥,也未必能见得到你想见的最高领导。也许派个大臣接见一下(算你运气好),也许派个衙役来,打两句官腔将你打发了(你也只好没脾气)。所以,你不得不膺服这个曹刿,他用什么办法,通过层层阻隔,他有什么秘诀,能与鲁庄公对面而坐,把他想要讲的话,统统送进这位君主的耳朵里。可能吗?似乎不大可能,从古至今,也许有类似成功的例子,但这样的幸运儿太少太少了。司马迁不大相信这段史实的真实性,是有道理的。那个决非明君的鲁庄公姬同,有这等器度,有这等魄力,居然擢曹刿于微末沉沦之中,授于“车右”重任,负责战场指挥,从善如流,言听计从,在那个等级社会里,如此不成体统的恩渥,岂非笑谈?
这种事例,发生在稍后的战国,有可能,发生在再后的商鞅主政的秦国,更有可能。中国人的全部聪明,得益于漫长历史所给予的教训,太多的苦头,人们学会了什么是可能的,懂得了什么是不可能的。可能的,可以争取;不可能的,就不必碰壁去了。司马迁晚于左丘明四、五个世纪,见识和经历让他明白在那个夕阳斜暮,古意依旧,礼教严格,等级分明的春秋时期,左丘明笔下的曹刿论战,就有点跨时代了。
食肉者鄙,其实,不食肉者未必不鄙,这两者的必然率,应该大致相等。乌鸦跳在猪背上,笑其黑,狐狸吃不着葡萄,讥其酸,曹刿的这句成语,流传至今,用者极少,就因为一篙打翻一船人,以偏概全。按照杜预、孔颖达注疏的《左传》,说得明白:“食肉之禄,谓在朝廷治其职事,就官食者也。”“在官治事,官皆给事,大夫以上,食乃有肉。”说白了,不过是小事一桩,一顿工作餐而已。
左丘明对于司马迁而言,一是前人,两人同为史官,但左更早;二是古人,左为战国时人,司马为西汉时人,相距四、五百年;三是名人,《左氏春秋》乃中国第一部记年记月记日的史籍,后来我们读过的所有记史类书,无不以此为圭臬。司马迁对于前人、古人、名人,能够不买账,不阿附,不盲从,持独立见解,敢别开生面,走自己的路,不亦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