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获得教育部的“转正”批文,9月将有180名考生通过高考与南科大复试相结合的自主招生方式走进南科大的校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南科大的改革步伐一直备受媒体关注。如何做深、做透这个关注度极高的新闻事件?由《新安晚报》策划的“朱清时之困”系列报道突破常规,深度关注改革背后的人物理念,这一大型策划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为都市报做好重大新闻策划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关键词】新闻策划 独家视角 深度报道 跟进性
早在2010年12月,当南科大宣布“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消息时,即引发了国内教育界的震动,全国众多媒体纷纷报道和聚焦南科大,在众多新闻报道的同时,《新安晚报》独辟蹊径,将这一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闻“本土化”,并积极谋划,从“钱学森之问”这个热点话题,我们再次发出了“朱清时之困”的呐喊,全面展现了朱清时在创办南方科技大学的过程中遭遇的困境。
一、显高度:捕捉新闻策划的“至高点”
1、重大新闻策划必须要准确地把握时机,选择最佳的、能产生最大新闻效应的实施时机是新闻策划“高人一筹”的先决条件。
《新安晚报》策划之先,全国已有很多都市报对南科大的办学模式及遭遇的困境进行了报道。《新安晚报》策划的缘起,是朱清时校长发出的一封公开信。
在这封信的结尾处,作者不无理性又不失豪情地发出呼喊:南科大的教改实验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大学能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才有真正的办学自主权,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这是我国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在中国高教改革中,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
这封公开信,无疑是朱清时的心血之作,而更重要的是,它寄寓着一位“带点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变革中国高等教育旧有体制的宏大梦想。
我们说,同样一个新闻事件放在不同的时间——也就是不同的社会大背景下发生,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闻效应。南科大的办学遭遇在这封校长公开信发出后,产生了轩然大波,我们敏感地选择了在这封公开信之后推出这组有关南科大的策划。
2、重大新闻策划必须要找到独家的视角,在立意上要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作为地处安徽的第一平面媒体,我们对朱清时并不陌生。他曾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担任校长长达十年时间。应该说,在中科大任职期间,朱清时就是一位“个性校长”,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随手可拈:顶着各种压力,坚持十年不扩招;坚持原生态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等等。
2009年9月,朱清时南下深圳,接过了5年期的南科大校长聘书。尽管南科大和朱清时百般努力、四处奔波,南科大依然无法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准生证”。再三踌躇之后,朱清时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南科大不再等了,将进行自主招生。
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年前由《新安晚报》发起的全国性讨论:直面钱学森之问。当全国上下都在为这一困惑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难题求解时,朱清时走出了惊人的一步,用他自己的话说,“总要有人迈开第一步”。我们意识到,这注定将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策划的“至高点”就在于它的高度,这一重大新闻策划的高度正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和摸索,也正是体现了媒体对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体制长期的关注和思考,更出于对于朱清时这位教育改革家的敬重与支持。我们觉得,这一组报道,完全可以将朱清时在办学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思考,与“钱学森之问”进行对照响应,进而引发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
二、挖深度:做亮新闻策划的“杀手锏”
有了策划的想法,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
当时国内众多媒体已经对这一新闻进行了轮番“轰炸”和报道,但是绝大多数报道还是停留在对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文凭”这一事件本身的报道上,我们的新闻策划要做出与众不同,必须追求策划的深度。
报社领导几番商讨,最终敲定了较为完善的策划方案:决定派出记者奔赴深圳,深度关注南方科大的办学历程,尤其是朱清时的办学思想和心路历程,深度关注改革背后的人物理念,探寻这位教育家面对当前高等教育体制的种种思考。
2010年12月22日,本报记者一行三人赶赴深圳,在对南科大及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了全面采访的同时,积极争取专访。在外界传闻“封口令”的艰难状况下,记者几番周折,终于突破了最难的一关,获得了独家专访朱清时的机会。
叩响心门,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朱清时也道出了内心之困。对于公开信开头提到的“钱学森之问”,朱清时表示,他觉得自己的尝试其实就是在回答“钱学森之问”:“我们学校很小,但是如果把中国高教的活力激发出来了,那么‘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就出来了。也许最终实现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不是南科大,但是南科大带了这个头,激发了大家的活力,那么南科大的作用也就起到了。”
而对于他当时的处境,朱清时用《易经》中的“困卦”来形容。“困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七卦。困卦是教人处困而除困的卦,意思是陷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
这一刻,策划的主题名也在专访中应运而生:“朱清时之困”。2010年12月27日,《新安晚报》以7个版的篇幅推出了“朱清时之困”大型策划报道,立即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朱清时之困”业已成为百度关于朱清时的搜索关键词组之一。
事实证明,这一组策划做到了深度报道的要求,剥开南科大招生这个事件的本身,深度探讨中国教育改革的出路。
整组策划从“对话”、“探访”、“影响”、“目标”、“声音”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报道。一些国内知名教育学者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朱清时的这个探索,会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朱清时之困’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这有待于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更多的人共同探索。”
与此同时,安徽11名曾通过本报联名致信教育部呼吁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大学教授,再次接受本报采访,呼吁直面“朱清时之困”,给高等教育一次进一步完善的机会。 三、重跟进:做透新闻策划的“发酵剂”
策划不是“一锤子买卖”,好的新闻策划更要重视后续的跟进性。
“朱清时之困”这组策划报道的推出并非尾声。在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新安晚报》一直对这一组策划进行追踪报道,关心“朱清时之困”何时得以破解。
这一组策划报道追踪最大的一次“发酵”出现在2011年5月底,当时国家教育部突然宣布,南科大45名学生必须参加高考。
在这一背景下,刚好来合肥参会的朱清时打破沉默,首次开口,接受了新安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回应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就南方科技大学筹建等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时的讲话”,对于教育部的说法,朱清时说他并不认同,一场教育改革的“隔空”论战在这一篇独家专访中得到了直接的呈现。
“不是靠这一纸文凭证明学生的能力,而是真本事,这是南科大改革的关键。”朱清时认为,一旦让南科大教改学生参加高考,就又回到了认可国家文凭的路子上。此时的南科大,选聘“正局级”副校长、走高考之路,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朱清时应接不暇。“这是南科大最困难的时期,困难到是否按理想做下去都是疑问。”
然而,发酵并没有就此结束,接着发生的事情就是“学生没有参加高考”这一全国瞩目的新闻。《新安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获悉了当天考场空无一人,45名学生没有参加高考的信息,学生的抗争也正是对南科大改革、对朱清时教改理念最大支持,拒考事件也必然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南科大一些学生在接受记者时表示,他们正是在网上看到本报专访校长的文章才更坚定了拒考的信念,这也证实了一个好的新闻策划,其实也是在不断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和升级。
“朱清时之困”的破解也一直持续到今年。今年4月,南科大获得“准生证”,6月9日,朱清时亲自来到合肥,为今年在安徽投放的20个招生计划“揽才”。
尽管南科大目前的招生模式并不是朱清时最理想的招生方案,他的心里依然坚守的是自主招生、自授文凭,但是改革困难重重,理想不是一步就能做到的,他能争取的只有在高考这盘大棋下如何发挥高校招生办学的最大自主权,所以南科大今年“631”的招生模式就是对当前高考制度一个最大的突破,用朱清时的话来说,就是“不再一考定终身”。
现实与理想仍然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一次,当记者问到“朱清时之困”是否得解时,尽管宣传招生非常疲惫,但朱清时依然给出了“我在逐渐从困卦中解脱”的欣慰之说。□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机动记者部)
责编:刘冰石
【关键词】新闻策划 独家视角 深度报道 跟进性
早在2010年12月,当南科大宣布“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消息时,即引发了国内教育界的震动,全国众多媒体纷纷报道和聚焦南科大,在众多新闻报道的同时,《新安晚报》独辟蹊径,将这一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闻“本土化”,并积极谋划,从“钱学森之问”这个热点话题,我们再次发出了“朱清时之困”的呐喊,全面展现了朱清时在创办南方科技大学的过程中遭遇的困境。
一、显高度:捕捉新闻策划的“至高点”
1、重大新闻策划必须要准确地把握时机,选择最佳的、能产生最大新闻效应的实施时机是新闻策划“高人一筹”的先决条件。
《新安晚报》策划之先,全国已有很多都市报对南科大的办学模式及遭遇的困境进行了报道。《新安晚报》策划的缘起,是朱清时校长发出的一封公开信。
在这封信的结尾处,作者不无理性又不失豪情地发出呼喊:南科大的教改实验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大学能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才有真正的办学自主权,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这是我国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在中国高教改革中,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
这封公开信,无疑是朱清时的心血之作,而更重要的是,它寄寓着一位“带点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变革中国高等教育旧有体制的宏大梦想。
我们说,同样一个新闻事件放在不同的时间——也就是不同的社会大背景下发生,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闻效应。南科大的办学遭遇在这封校长公开信发出后,产生了轩然大波,我们敏感地选择了在这封公开信之后推出这组有关南科大的策划。
2、重大新闻策划必须要找到独家的视角,在立意上要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作为地处安徽的第一平面媒体,我们对朱清时并不陌生。他曾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担任校长长达十年时间。应该说,在中科大任职期间,朱清时就是一位“个性校长”,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随手可拈:顶着各种压力,坚持十年不扩招;坚持原生态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等等。
2009年9月,朱清时南下深圳,接过了5年期的南科大校长聘书。尽管南科大和朱清时百般努力、四处奔波,南科大依然无法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准生证”。再三踌躇之后,朱清时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南科大不再等了,将进行自主招生。
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年前由《新安晚报》发起的全国性讨论:直面钱学森之问。当全国上下都在为这一困惑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难题求解时,朱清时走出了惊人的一步,用他自己的话说,“总要有人迈开第一步”。我们意识到,这注定将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策划的“至高点”就在于它的高度,这一重大新闻策划的高度正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和摸索,也正是体现了媒体对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体制长期的关注和思考,更出于对于朱清时这位教育改革家的敬重与支持。我们觉得,这一组报道,完全可以将朱清时在办学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思考,与“钱学森之问”进行对照响应,进而引发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
二、挖深度:做亮新闻策划的“杀手锏”
有了策划的想法,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
当时国内众多媒体已经对这一新闻进行了轮番“轰炸”和报道,但是绝大多数报道还是停留在对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文凭”这一事件本身的报道上,我们的新闻策划要做出与众不同,必须追求策划的深度。
报社领导几番商讨,最终敲定了较为完善的策划方案:决定派出记者奔赴深圳,深度关注南方科大的办学历程,尤其是朱清时的办学思想和心路历程,深度关注改革背后的人物理念,探寻这位教育家面对当前高等教育体制的种种思考。
2010年12月22日,本报记者一行三人赶赴深圳,在对南科大及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了全面采访的同时,积极争取专访。在外界传闻“封口令”的艰难状况下,记者几番周折,终于突破了最难的一关,获得了独家专访朱清时的机会。
叩响心门,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朱清时也道出了内心之困。对于公开信开头提到的“钱学森之问”,朱清时表示,他觉得自己的尝试其实就是在回答“钱学森之问”:“我们学校很小,但是如果把中国高教的活力激发出来了,那么‘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就出来了。也许最终实现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不是南科大,但是南科大带了这个头,激发了大家的活力,那么南科大的作用也就起到了。”
而对于他当时的处境,朱清时用《易经》中的“困卦”来形容。“困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七卦。困卦是教人处困而除困的卦,意思是陷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
这一刻,策划的主题名也在专访中应运而生:“朱清时之困”。2010年12月27日,《新安晚报》以7个版的篇幅推出了“朱清时之困”大型策划报道,立即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朱清时之困”业已成为百度关于朱清时的搜索关键词组之一。
事实证明,这一组策划做到了深度报道的要求,剥开南科大招生这个事件的本身,深度探讨中国教育改革的出路。
整组策划从“对话”、“探访”、“影响”、“目标”、“声音”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报道。一些国内知名教育学者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朱清时的这个探索,会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朱清时之困’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这有待于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更多的人共同探索。”
与此同时,安徽11名曾通过本报联名致信教育部呼吁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大学教授,再次接受本报采访,呼吁直面“朱清时之困”,给高等教育一次进一步完善的机会。 三、重跟进:做透新闻策划的“发酵剂”
策划不是“一锤子买卖”,好的新闻策划更要重视后续的跟进性。
“朱清时之困”这组策划报道的推出并非尾声。在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新安晚报》一直对这一组策划进行追踪报道,关心“朱清时之困”何时得以破解。
这一组策划报道追踪最大的一次“发酵”出现在2011年5月底,当时国家教育部突然宣布,南科大45名学生必须参加高考。
在这一背景下,刚好来合肥参会的朱清时打破沉默,首次开口,接受了新安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回应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就南方科技大学筹建等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时的讲话”,对于教育部的说法,朱清时说他并不认同,一场教育改革的“隔空”论战在这一篇独家专访中得到了直接的呈现。
“不是靠这一纸文凭证明学生的能力,而是真本事,这是南科大改革的关键。”朱清时认为,一旦让南科大教改学生参加高考,就又回到了认可国家文凭的路子上。此时的南科大,选聘“正局级”副校长、走高考之路,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朱清时应接不暇。“这是南科大最困难的时期,困难到是否按理想做下去都是疑问。”
然而,发酵并没有就此结束,接着发生的事情就是“学生没有参加高考”这一全国瞩目的新闻。《新安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获悉了当天考场空无一人,45名学生没有参加高考的信息,学生的抗争也正是对南科大改革、对朱清时教改理念最大支持,拒考事件也必然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南科大一些学生在接受记者时表示,他们正是在网上看到本报专访校长的文章才更坚定了拒考的信念,这也证实了一个好的新闻策划,其实也是在不断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和升级。
“朱清时之困”的破解也一直持续到今年。今年4月,南科大获得“准生证”,6月9日,朱清时亲自来到合肥,为今年在安徽投放的20个招生计划“揽才”。
尽管南科大目前的招生模式并不是朱清时最理想的招生方案,他的心里依然坚守的是自主招生、自授文凭,但是改革困难重重,理想不是一步就能做到的,他能争取的只有在高考这盘大棋下如何发挥高校招生办学的最大自主权,所以南科大今年“631”的招生模式就是对当前高考制度一个最大的突破,用朱清时的话来说,就是“不再一考定终身”。
现实与理想仍然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一次,当记者问到“朱清时之困”是否得解时,尽管宣传招生非常疲惫,但朱清时依然给出了“我在逐渐从困卦中解脱”的欣慰之说。□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机动记者部)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