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强调逻辑思维的学科,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就是失败的。然而,“提问”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活动,怎么“问”尤为重要。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方向。因此,本文将从新课标数学练习的问题设计来探讨该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一、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特别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提出的某一问题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特别是不能与已学知识相衔接,使新旧知识相结合的话,往往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反而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内心消极抵触。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以1/3 2/5、3/8-3/4为例,对这两道题,很多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要通分。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如果没有一个过渡的阶段,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可循序渐进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中。
首先,运用一组同分母分数式,如1/4 2/4、12/20-7/12(因为在上本节内容前,学生已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约分的相关知识),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两道题的分式都不是最简分式,你们能把它们改写成最简分式的加减式吗?”无疑,学生们得出的结论是1/4 1/2和3/5-7/12,因为这都是已学过的内容,也给了学生一个巩固的过程。然后,教师以化简后的方式提问:“那么,大家还能不能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呢?”很明显,很多学生发现这两道题的内容并没有变化,只是形式发生改变,那么结果肯定还是一样的。当然,很多学生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大家都知道结果并没有变,但是应该怎么算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化简前的式子为什么我们能够计算呢?”……“对了,是因为化简前分母是相同的,只要我们先对算式进行通分就可以算出结果了。”这样逐步将学生引导至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明白异分母加减法的核心就在于统一分母,然后进行加减计算。最后,对本课开头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尝试。
二、趣味性提问
课程的趣味性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设计问题时也是如此。如果问题没有足够的趣味性,那么又怎么能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呢?
例如:“某店节日酬宾,彩电样品先降355元,样品再降245元,现价2255元,这台彩电原来多少钱?”对于这道题,小学四年级学生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现价和原价、样品的意思等等。教师应该对这些词语和概念进行解释,或者进行转化。比如问:“同学们,假如你爸爸给你1块钱,你拿去买铅笔。有两家店,一家的铅笔只要5毛钱一支,另一家要1元一支,你会去哪家买呢?”此问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理解上的问题,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更重要的还在于此问只是对习题的一个简化,将成人世界的问题转化为小孩子能理解和思考的范围。然后教师再讲解:“为什么我们都选择是5毛钱一支的呢?因为它便宜,那么书上这道练习题其实也是一个意思。商店为什么要降价呢?因为降价后,你们的爸爸妈妈就觉得它便宜了,才会去买啊!这种彩电原先很贵卖不出,先降价一次355元,但是你们爸妈还是觉得贵了,所以商店卖不出就只好再降价245元,现在价格是2255元,这时你们爸妈觉得合理了就可能买了,那么它原来的价格是多少呢?”这样通过解释,学生就知道应该是2255 355 245=2855(元)。“你们看,以后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买东西就知道怎么算账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一个复杂而充满疑惑的问题转化为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并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
三、发散性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是要求最高的,但也是最有效的。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往往是封闭的或者是混乱的。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性思维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在少儿教育阶段是有重要作用的。
例如,教学“倒数”一课,教师先举一列数0、1、7、2/3,要求学生求它们的倒数,但是先提问:“你们最喜欢求这里面哪个数的倒数?”有的学生说喜欢1,因为1的倒数还是1;有的学生说喜欢2/3,因为它的倒数是3/2,相乘刚好为1。然后,教师提问有没有不喜欢的数,很多学生说不喜欢0,因为1/0不存在(0不能为分母)。通过这种发散性思维的激发,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倒数的相关性质。如1的倒数是1,倒数相乘为1;0没有倒数等。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一题多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可以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由“要”他们学习转变成他们“要”学习,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
(责编 杜 华)
一、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特别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提出的某一问题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特别是不能与已学知识相衔接,使新旧知识相结合的话,往往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反而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内心消极抵触。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以1/3 2/5、3/8-3/4为例,对这两道题,很多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要通分。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如果没有一个过渡的阶段,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可循序渐进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中。
首先,运用一组同分母分数式,如1/4 2/4、12/20-7/12(因为在上本节内容前,学生已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约分的相关知识),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两道题的分式都不是最简分式,你们能把它们改写成最简分式的加减式吗?”无疑,学生们得出的结论是1/4 1/2和3/5-7/12,因为这都是已学过的内容,也给了学生一个巩固的过程。然后,教师以化简后的方式提问:“那么,大家还能不能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呢?”很明显,很多学生发现这两道题的内容并没有变化,只是形式发生改变,那么结果肯定还是一样的。当然,很多学生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大家都知道结果并没有变,但是应该怎么算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化简前的式子为什么我们能够计算呢?”……“对了,是因为化简前分母是相同的,只要我们先对算式进行通分就可以算出结果了。”这样逐步将学生引导至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明白异分母加减法的核心就在于统一分母,然后进行加减计算。最后,对本课开头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尝试。
二、趣味性提问
课程的趣味性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设计问题时也是如此。如果问题没有足够的趣味性,那么又怎么能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呢?
例如:“某店节日酬宾,彩电样品先降355元,样品再降245元,现价2255元,这台彩电原来多少钱?”对于这道题,小学四年级学生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现价和原价、样品的意思等等。教师应该对这些词语和概念进行解释,或者进行转化。比如问:“同学们,假如你爸爸给你1块钱,你拿去买铅笔。有两家店,一家的铅笔只要5毛钱一支,另一家要1元一支,你会去哪家买呢?”此问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理解上的问题,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更重要的还在于此问只是对习题的一个简化,将成人世界的问题转化为小孩子能理解和思考的范围。然后教师再讲解:“为什么我们都选择是5毛钱一支的呢?因为它便宜,那么书上这道练习题其实也是一个意思。商店为什么要降价呢?因为降价后,你们的爸爸妈妈就觉得它便宜了,才会去买啊!这种彩电原先很贵卖不出,先降价一次355元,但是你们爸妈还是觉得贵了,所以商店卖不出就只好再降价245元,现在价格是2255元,这时你们爸妈觉得合理了就可能买了,那么它原来的价格是多少呢?”这样通过解释,学生就知道应该是2255 355 245=2855(元)。“你们看,以后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买东西就知道怎么算账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一个复杂而充满疑惑的问题转化为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并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
三、发散性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是要求最高的,但也是最有效的。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往往是封闭的或者是混乱的。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注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性思维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在少儿教育阶段是有重要作用的。
例如,教学“倒数”一课,教师先举一列数0、1、7、2/3,要求学生求它们的倒数,但是先提问:“你们最喜欢求这里面哪个数的倒数?”有的学生说喜欢1,因为1的倒数还是1;有的学生说喜欢2/3,因为它的倒数是3/2,相乘刚好为1。然后,教师提问有没有不喜欢的数,很多学生说不喜欢0,因为1/0不存在(0不能为分母)。通过这种发散性思维的激发,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倒数的相关性质。如1的倒数是1,倒数相乘为1;0没有倒数等。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一题多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可以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由“要”他们学习转变成他们“要”学习,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