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和影像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影像有异样的偏爱,任何跟“影像”挂钩的影像展都能在第一时间吸引我的眼球、引爆我的神经,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有幸去了一趟传说中的“黑桥”— 一个地下水发臭、垃圾随处可见又跟艺术发生肉体碰撞的地方。在那里,我接触到了他们的“影像”。之前,我一直把对影像的认识停留在“影像本身的突破和实验”上,换言之就是对电影的理解上,对影像艺术、投影艺术或者说录像艺术并不是很了解。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成员带来的影像作品,严格意义上讲是“作品”,而非“影像”;影像于他们而言,只是一种媒介,通过影像这种媒介表达各自的艺术观点和思考。故此,他们影像作品呈现出来的内容看似都很“无趣”:在一个以为坏掉了的电视机里一刻不停地闪烁着“雪花”、一个女孩儿站在一片直插云霄的森林前许久发呆,只留背影在画面上、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在无聊地等待升旗,等等。乍一看,你会觉得无聊透顶,因为每个人家里的电视机在日夜不停播放着肥皂剧,影院门缝里渗透出好莱坞大片狂轰滥炸和快节奏火爆的喧嚣,一种对影像的习惯性思维在我们的观看中已经约定俗成,好莱坞似的剪辑、摄影、灯光和叙述手法已经牢牢地禁锢住了我们的观看思维,我们连很闷很慢的文艺片都难以接受,就更别提比文艺片更加闷更加慢的影像作品了。
  李萌是河北石家庄人,在北京上学,寒暑假经常往返于两地,而北京西站则是这两座城市连接的缎带。在《北京西站》这件作品中,透过情侣慢悠悠地看着显示列车次的屏幕、好友搭肩走過,有说有笑、母亲和孩子依偎在角落等待父亲的回来、陌生男子低头忙发短信、在候车大厅里徘徊,等待上车的人们等等,来纪录和思考普通人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李萌把她在北京西站拍摄的图片连接起来,完成了《北京西站》这件影像作品。也许这些身影行色匆匆,但你怎么去判定什么是值得关注什么是值得忽略的呢?李萌的影像作品最接近我所认识的影像,《北京西站》是通过影像来表现和思考内在关系的,行为成分并不明显,影像作为媒介的成分低于影像本身。它既是艺术作品,也是艺术短片,它跟影像和媒介的关系都很模糊。随着李萌视角的不断延伸,《北京西站》这种创作方式必然会延续到她梦想的电影作品上去。
  “2013年的某一天,我带着大学毕业之前创作的所有作品,来到潮白河边,一张一张的将他们投入火中,希望他们还能陪伴着那个已经死去的我,希望他们还能给那个死去的我带来快乐。”这是胡靖行为影像作品《醉生梦死—5》配以的旁白。不敢相信,胡靖将他之前所有的作品在潮白河边付之一炬,燃烧过后,只剩下了一堆灰烬。他把这个燃烧的过程通过影像的方式纪录了下来,取名为“醉生梦死—5”。这件作品不存在影像本身的任何实践和思考,而是胡靖本身的思考和切割,不管是以前的创作还是那个已经死去的 “我”。他的作品精准而且震撼,通过将作品付之一炬的行为,表现出自我的恐惧和对时代的迷茫,否定自我又惶恐不安,极力躲避又无处可逃。胡靖的影像作品最不接近我所认识的影像,它更偏重于行为,影像只是作为一种媒介,记录下了他的行为而已,影像本身是苍白的。所有的创作过程和艺术观点都通过行为来传达,不经过影像转换。而《醉生梦死》系列的前四部作品也并非影像作品。
  方列丰带来“雪花”电视机,名为“唇”的影像作品。整件作品从头到尾都是“雪花”,看不出任何内容和图像。不过,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些“雪花”正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图像。只不过,在方列丰的数码转化下,呈现出了他们的原始状态:即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陈明强带来的则是名为《起来……》的影像作品,通过天安门升旗现场和在不同地点演唱国歌的双画面对比,来对自己唱国歌这件事给予严肃正当的理由。张丽丹带来的作品则是《一颗名叫“张丽丹”的树》,他试图通过短暂的时间,让自己和树做一个本体的转换,即张丽丹成为几分钟的树,以此来对“存在”这个问题做一次非物理、非哲学的解读和验证。
  毋宁说,他们在影像上的偶遇是必然的,因为不管任何媒介,他们终会相遇。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的存在是对艺术多样性的挑战,也是对当代艺术的挑战,不管他们使用的媒介是影像还是其他,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初衷始终坚定不移。
其他文献
在打卡机的转换录音里  当大家都在半疑问半感叹时间去哪儿了时,http几年前发布在网上的一个帖子从某个侧面来提醒了我们。打卡机本身即是对人们在某个时间点在场的证明——实际上并不一定可以证明某个时间段的在场,当然这也不是此处讨论的重点,——转换录音的计划则通过对不同的具象化的声音描述,区别和对应了一个时间段的起点与终点,起码在理论上呈现出一个时间段。声音,时间,画面感之间的转换,不失幽默,正是这个继
期刊
按下快门后的一瞬间,毋庸存疑,你已然成为了时间的“战利品”:是的,你记录、抓取了你看到的一切,却也因此将“已过”而带来的失落放大了百倍。更触疼了你虽苦苦寻索却总是如履薄冰的信仰。  好在,时间不仅是停留在理论上冰冷的无机物,你大可任性的出尔反尔,凭着感性尽可能多的肆意雕琢你想要的即时体验。从这一点来说,张云峰的作品灵魂显然是一种在被存在疑惑的痛苦折磨后,漫无目的、破碎的自我救赎;无需费力拨开情绪的
期刊
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 1948年出生于德国北部,是一位柏林背景的女性当代艺术家。她曾被誉为三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女艺术家之一,当今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她还有个不得不提的身份是艺术家李希特的前妻。她的教育背景包括艺术、艺术史和哲学,她自己教授雕塑和设计。很难界定她是雕塑家还是观念艺术家,在三维作品之外她用各种媒介创作:胶片、画布、拼贴、书籍。她重视建筑,也是最早利用电脑程序做雕塑的
期刊
这是应孟湄女士之约,将于5月赴法国参加中法对话。因为这些年来,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且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不仅仅是中国在变,也是世界在变,特别是中国的变,超出常识之外,任何现成的经验和理论似乎都套不上。国际上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但又不解,很多事情是矛盾的,信息是冲突的,同时现实又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的产品到处都有,中国的新闻天天都有,关于中国的议论已经是家常便饭。  中国是什么?我们自己知道
期刊
周:作品图片收到,谢谢!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你是有意愿成为一个当代的文人吗?  马:当然有,所以我自己在不断学习,目前在读福柯、德里达和巴特的书,维特根斯坦的也看了一点,看不懂。我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一辈子都在学习的知识份子。虽然我画中国画,但是,作为当下的人,任何知识观点我都喜欢,我甚至有关于影像和装置的创作计划,只是需要一步步完成前期准备。可能五年十年之后您可以看到。当然希望您多批评。  周:之所
期刊
当代水墨的当代性在本质上是现代性问题—基于现代性的本土处境化思考,而非回避现实问题的传统文化复兴。当代水墨的异质表达,多与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追求相关。  关于当代水墨的创作和研究,必然要面对“水墨何以当代”的问题,即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追问水墨身份。但当下的水墨热度似乎意不在此,而是认为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过于接受西方的影响,出于矫正和寻根的需要,当代艺术应转向作为传统象征的水墨。并不否认水墨的本土文化根
期刊
方振宁·北京时间  国际策展人,艺术和建筑评论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中心(ADA)策展与评论研a究室教授。  我知道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是2010年在妹岛和世作为威尼斯总策展人策划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我清楚的记得,我在克雷兹作品展示的两个空间中停留的时间最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多米诺框架系统,也
期刊
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1]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介、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是‘在一段时间中’被感知到,它们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并与观众互动。”  在克莱尔·毕晓普(Clair
期刊
人们为了工作迁徙,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儿,但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世界,工作和移民的原因及形式都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成为移民的发出国,中转国和接收国,其中文化因素与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融合,密不可分。为何来自中国、非洲和欧洲的人们要离开家乡上下求索?他们在目的地受到了何种程度的欢迎,又享受到了什么样的权利?移民和人员流动又会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系起到了何种影响?1 月19 日北京
期刊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影响我们至深的英国人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的导论里这么说;但实际以艺术为自己的职业的人是很晚近才出现的,从远古以来,艺术都是以某种实用的功能而存在并发展着,而长久时间以来,尤其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断在印证着“艺术家”这个名词的存在,这让艺术从早期的实现神性的使命降身下来,寻求解决人类自身的困境,当然也许,这样给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