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选手陈更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博士生。无独有偶,这档节目中还有不少理科生晋升擂主:河南理工大学的大三学生王鑫、学计算机的谢海衡、生物技术专业的薛玉涵……另一档节目《最强大脑》中,毕业于清华美院的王昱珩,以识别力和记忆力见长,最终却输给了另一名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
这样理科生“逆袭”文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星云奖”的刘慈欣,是一名电厂工程师;出生于1893年的丁西林留学英国,学习物理和数学,回国后成为北大物理系教授,但这不妨碍他还是一名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独幕剧圣手”。
记忆力、写小说、背诗词,这些本来被认为是文科生所擅长的领域,却总冒出几个理科生拔得头筹,不禁让人觉得疑惑,文科生的地盘为何屡屡被理科生攻占?为此,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和中学老师,来解答这个谜题。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并非此消彼长
北京大学资深心理学教授沈政介绍,人的记忆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另一种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又分两类,一类是语言能够表达的,称为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另一类则是语言无法表达的,称为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而陈述性记忆又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前者是对连续的、形象的事件发生过程的记忆,后者则是对知识的、概念的、定义的记忆,是抽象思维的基础。
“不同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的脑功能回路不同。情景记忆由大脑内侧颞叶和海马系统掌管,语义记忆则分布在大脑很多部位——取决于知识的种类。”沈政说,“我们说一个人理科好,通常说的是他的语义记忆比较强。”
像《最强大脑》《一站到底》这样的节目,考验的其实是选手的语义记忆,这和记忆能力相关,和文科理科没有关系。沈政说:“任何学习都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文科和理科都需要记忆;如果一定要说文科生理科生的记忆有什么差异,那可能理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对识别、辨认、记忆的精确度要求更高。”
沈政说,情景记忆强的人往往能把一件事讲的活灵活现——也就可能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突出表现,但这只是整体概率,肯定存在个体差异。“对学生来说,对文理科的选择,不一定取决于自己大脑中哪种记忆占优势。人是很复杂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学因素。小说家也不是一生下来情景记忆就强,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沈政带来的一个好消息是,像达·芬奇那样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的人才并非特例,因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另一个好消息是,无论情景记忆还是语义记忆,两者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增强。
友情提示:2008~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证明,睡眠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聪明孩子学理科?这是高考制度的选择
沈政回忆,在自己上大学时候,优秀人才普遍选理科,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聪明孩子又一窝蜂地往经济系、法律系跑,可见社会因素对人的选择影响之大。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偏科只是一个少數现象,大部分人的智商、情商还是正态分布。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主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高考的需要。”
余党绪说,以上海为例,高考录取名额的相当大比例都给了理科生,学理科是一个上大学“概率更大”的选择;反映到中学,优秀的学生也就更倾向于选择理科。“并不是理科生聪明,而是选理科的学生本来就更出众,无论是记忆能力、反应能力还是现场判断力,整体素质较高。”
在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看来,现在对文理科选择最大的外界因素就是高考。“全国的重点高中,文理班的比例大概是1:3,因为大学一本的文理科录取比例就是1:3。这是适应现有高考制度的选择。”熊丙奇说,“如果哪天成长环境变了、教育环境变了、就业环境变了,他们的选择也很可能变了。”
余党绪介绍,现在上海高考施行“3 3”,即在语数外三门课之外,学生在“史地政理化生”中任选三门课,打破了文理的界限。这样的高考制度,让学生的选择更加理性。
不过,余党绪认为,中学阶段的课程只是基础,不会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理性思维带来特别大的改造作用;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经过专业的训练,学科差异才可能改变思维方式。
“文科素养,比如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借助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这不仅是智商的问题。杨绛说过一句话特别有道理,‘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就像学语文,小时候就是理解不了,慢慢长大了,也许会恍然大悟。”余党绪说。
文科生干不了理科生的活儿?
熊丙奇说:“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有一种标签化的评价,文科生、理科生,并认为文科生应该擅长什么,理科生应该擅长什么,套用一种模式,这其实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关注到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素养。如果告诉文(理)科学生,你只能干这个,他有很多东西可能就不去学了。”
自从上海、浙江施行自行选课的“新高考”后,很多问题得到改善。比如,此前有的学生历史、物理都好,但为了报考理科专业,不得不放弃历史;“新高考”之后,熊丙奇发现,很多学生选了一门文科加两门理科,或者两门文科加一门理科。
“当教育给学生一个选择空间后,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熊丙奇说,现在一些大学自主招生,文科学生也可以报考理科专业,理科学生也能报考文科专业,还有很多专业文理兼招;很多公司在招聘时,也不再强调专业,而更注重能力。
有人说,理科生能写小说,但文科生不会编程,文科生干不了理科生的活儿?熊丙奇认为,这与人的知识结构相关,一般来说,科学技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并不是说文科生就不行。
在很多专业领域,文科学生也能进入。熊丙奇举了个例子:IBM公司曾招聘了一个戏剧专业毕业生,后来他成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文科转道理工科,需要在技术学习上投入;同样,理工科转道文科工作,也要培养思维、表达等。”熊丙奇说,“在《中国诗词大会》等人文类的综艺节目中,理科生的优异表现,也证实了我们需要摒除两分论。淡化身份,关注能力,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摘自《中国青年报》)
这样理科生“逆袭”文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星云奖”的刘慈欣,是一名电厂工程师;出生于1893年的丁西林留学英国,学习物理和数学,回国后成为北大物理系教授,但这不妨碍他还是一名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独幕剧圣手”。
记忆力、写小说、背诗词,这些本来被认为是文科生所擅长的领域,却总冒出几个理科生拔得头筹,不禁让人觉得疑惑,文科生的地盘为何屡屡被理科生攻占?为此,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和中学老师,来解答这个谜题。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并非此消彼长
北京大学资深心理学教授沈政介绍,人的记忆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另一种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又分两类,一类是语言能够表达的,称为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另一类则是语言无法表达的,称为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而陈述性记忆又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前者是对连续的、形象的事件发生过程的记忆,后者则是对知识的、概念的、定义的记忆,是抽象思维的基础。
“不同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的脑功能回路不同。情景记忆由大脑内侧颞叶和海马系统掌管,语义记忆则分布在大脑很多部位——取决于知识的种类。”沈政说,“我们说一个人理科好,通常说的是他的语义记忆比较强。”
像《最强大脑》《一站到底》这样的节目,考验的其实是选手的语义记忆,这和记忆能力相关,和文科理科没有关系。沈政说:“任何学习都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文科和理科都需要记忆;如果一定要说文科生理科生的记忆有什么差异,那可能理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对识别、辨认、记忆的精确度要求更高。”
沈政说,情景记忆强的人往往能把一件事讲的活灵活现——也就可能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突出表现,但这只是整体概率,肯定存在个体差异。“对学生来说,对文理科的选择,不一定取决于自己大脑中哪种记忆占优势。人是很复杂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学因素。小说家也不是一生下来情景记忆就强,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沈政带来的一个好消息是,像达·芬奇那样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的人才并非特例,因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另一个好消息是,无论情景记忆还是语义记忆,两者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增强。
友情提示:2008~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证明,睡眠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聪明孩子学理科?这是高考制度的选择
沈政回忆,在自己上大学时候,优秀人才普遍选理科,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聪明孩子又一窝蜂地往经济系、法律系跑,可见社会因素对人的选择影响之大。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偏科只是一个少數现象,大部分人的智商、情商还是正态分布。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主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高考的需要。”
余党绪说,以上海为例,高考录取名额的相当大比例都给了理科生,学理科是一个上大学“概率更大”的选择;反映到中学,优秀的学生也就更倾向于选择理科。“并不是理科生聪明,而是选理科的学生本来就更出众,无论是记忆能力、反应能力还是现场判断力,整体素质较高。”
在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看来,现在对文理科选择最大的外界因素就是高考。“全国的重点高中,文理班的比例大概是1:3,因为大学一本的文理科录取比例就是1:3。这是适应现有高考制度的选择。”熊丙奇说,“如果哪天成长环境变了、教育环境变了、就业环境变了,他们的选择也很可能变了。”
余党绪介绍,现在上海高考施行“3 3”,即在语数外三门课之外,学生在“史地政理化生”中任选三门课,打破了文理的界限。这样的高考制度,让学生的选择更加理性。
不过,余党绪认为,中学阶段的课程只是基础,不会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理性思维带来特别大的改造作用;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经过专业的训练,学科差异才可能改变思维方式。
“文科素养,比如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借助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这不仅是智商的问题。杨绛说过一句话特别有道理,‘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就像学语文,小时候就是理解不了,慢慢长大了,也许会恍然大悟。”余党绪说。
文科生干不了理科生的活儿?
熊丙奇说:“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有一种标签化的评价,文科生、理科生,并认为文科生应该擅长什么,理科生应该擅长什么,套用一种模式,这其实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关注到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素养。如果告诉文(理)科学生,你只能干这个,他有很多东西可能就不去学了。”
自从上海、浙江施行自行选课的“新高考”后,很多问题得到改善。比如,此前有的学生历史、物理都好,但为了报考理科专业,不得不放弃历史;“新高考”之后,熊丙奇发现,很多学生选了一门文科加两门理科,或者两门文科加一门理科。
“当教育给学生一个选择空间后,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熊丙奇说,现在一些大学自主招生,文科学生也可以报考理科专业,理科学生也能报考文科专业,还有很多专业文理兼招;很多公司在招聘时,也不再强调专业,而更注重能力。
有人说,理科生能写小说,但文科生不会编程,文科生干不了理科生的活儿?熊丙奇认为,这与人的知识结构相关,一般来说,科学技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并不是说文科生就不行。
在很多专业领域,文科学生也能进入。熊丙奇举了个例子:IBM公司曾招聘了一个戏剧专业毕业生,后来他成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文科转道理工科,需要在技术学习上投入;同样,理工科转道文科工作,也要培养思维、表达等。”熊丙奇说,“在《中国诗词大会》等人文类的综艺节目中,理科生的优异表现,也证实了我们需要摒除两分论。淡化身份,关注能力,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