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使得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出现巨大的不平衡。同时,由于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较重、校园活动相对单一,学习倦怠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出现,讨论和解决学习倦怠也成为近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何为学习倦怠
倦怠的概念,最早来自弗洛登伯格(Freudenberger)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关注倦怠者在情绪、认知和成就感的下降,认为倦怠是一种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而后他将这一概念拓展到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研究学生学习时产生的负面倦怠与退缩。
学习倦怠是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负担,而产生的精力衰竭,对学习持负面态度、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逐渐疏远的一种现象。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 就会感到厌烦, 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 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如下。
情绪低落。学生表现出与积极主动相反的情绪特征,例如悲观、意志消沉,提不起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他们上课睡觉,下课打闹,回到家里什么也不知道,学校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加,认为“反正我做不做都一样”。他们在情绪上十分不稳定,喜怒无常,急躁任性,甚至出现撕坏课本及作业等破坏行为,无法忍受任何的批评或对别人的任何意见都无所谓,心理承受力低,厌恶读书。
生理疲劳。多项研究表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中学生学习期间,由于个人、环境、学习结果三者的交互作用,使得学生面临的应激事件较多,学生在心理上一直处于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身心紧张状况,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负面生理状态。因此,当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抑的状况时,容易出现身体困乏、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记忆力明显减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逆反抗拒。学生表现出对学校规定、教师的教导相背离的行为。他们对老师、家长、同学和周围事物不再认同,转变为持消极、冷漠、反感,甚至对抗的态度;对家长、老师的教导,“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对正面榜样做反面思考,或是辩解或是抵触,坚持“越不能做,我就越要做”。例如,学校规定中学生不能进入网吧、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但部分学生明知违反学校规定,仍然频繁进入网吧,夜不归宿,导致产生网瘾。一些学生甚至开始厌恶学校生活,想要逃离学校。
缺乏信心。当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投入和付出努力后,却无法获得成功,同时又缺乏鼓励和支持,他的成就感急剧下降,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挫折和影响,开始表现出低估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理想、希望与命运、运气相互联系,出现“我的命不好”“我就是比别人笨一些”“我总是不像别人那么幸运”等想法,进而影响自身的主观努力。中学生在经历了6年的小学生活后,如果长期不能从学业中获得成功、自豪和满足,将更加削弱自己对待学习的信心,而导致自暴自弃。
教师眼中的学习倦怠
在学生出现了学习倦怠之后,作为教师应当明确两点:首先,每个学生都会存在学习倦怠,只是在发生的阶段或是程度上有所不同。其次,学习倦怠是现象而不是原因,它只是学生学习消退性行为的现象,而背后的根源因人而异。在发现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后,教师应当充分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并掌握好学生的全面情况。
学习倦怠现象从时间长短上看,可以分为持续性或暂时性。形成持续性学习倦怠的原因,可能有成长过程遭遇挫折,家庭危机,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等。对于持续性的学习倦怠,由于形成时间较久,教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找出学习倦怠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暂时性的学习倦怠较为常见,可能会出现在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之后,也可能是由于一次考试失利导致,或是暂时不佳的生理状态所致。暂时性的学习倦怠一般可以由学生自行调节,但必要时也需要教师、家长的关心鼓励和疏导。
在教师眼中,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往往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
从学习倦怠产生的控制点来看,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学习倦怠产生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学校、教师。家庭因素方面,例如,父母的期望过高,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家长不管孩子是否已经尽力,动不动就加以训斥,“某某和你同班,别人为什么能做好而你不能”,不能以平常心分析孩子的优劣,不能给孩子定下适当的、适时的努力目标。久而久之,孩子觉得“我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爸妈的要求”,也就对什么都无所谓了。
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欠妥当,也是引发学习倦怠的外因。有的老师事事以学习成绩为标杆,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给成绩好的孩子的机会多。尤其是在课堂上,只听到成绩好学生的声音,很少给后进学生展示的机会。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忽视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不关心学生的内心体验,甚至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不当训斥,让学生感觉到被忽视被冷漠而心灰意冷。其次,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呆板,单一枯燥,或教学方式长期不变,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此外,还要注意学习环境的影响。例如,学生来到新班级,对班级坏境不熟悉,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受欢迎,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因而消极懈怠。或是课程安排不合理,高强度的课程安排在下午连堂上;或是教室座位拥挤,座位不能及时调整,导致长期坐在后排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上课失去兴趣;或是遭遇突发的外部事件,学生因缺乏心理承受力,而导致学习态度消极退缩,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疏导。
学习倦怠产生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由于中学生学习强度较大,学生自己常常违背生理规律,晚睡早起,身体和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过度疲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上课打瞌睡,腰酸背痛,头疼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
而在心理方面,导致学习倦怠心理因素是多样的。升学和考试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心理处于高水平焦虑状态,在焦虑状态下情绪容易波动,心理特质不稳定,常常患得患失,就像一根一直绷紧的橡皮筋一样,容易折断。其次,个人心理品质不稳定,缺乏自信力,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部影响。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认同什么,擅长什么,爱好什么,学会自己做决定和判断。如果学生常常自我怀疑,常常问自己“我到底能干什么,我到底行不行”,容易人云亦云,不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学生“常立志而不是立常志”,经常性变更目标,容易导致学习方法缺乏针对性,出现学习疲倦感。第三,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一些学生缺乏对学习意义的思考,“感觉是老师逼着我学的,家长逼着我学的”,他们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才持续学习,但这样的学习并没有激发和唤起学生的内在动力,而容易出现学习倦怠。 教师应当多从积极视角看待学习倦怠,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倦怠。由于人的记忆存在一定回复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即学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在一定持续时间内停滞不前的现象。这种瓶颈现象的存在, 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或复习成绩到了极限,而是一定时期的学习效果的反复。如果此时,教师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坚定意志,那么在突破瓶颈期后,学生往往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是负面的期望,则很可能导致其自暴自弃,一无所成。
如何应对学习倦怠
如何应对学习倦怠呢?如果是由于生理状态不佳,那就需要保证一定的休息,如果是由于心理原因导致,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心理疏导。由于学习倦怠可能是情绪、认知、行为一起引起的学习疲劳和厌倦行为,因此在采取策略时,我们也应当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多管齐下。
培养内在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自己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学习的投入度和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主的需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习期,奠定了未来学习的基础,同时也为将来的人生选择提供保证。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掌握知识,由对知识的硬性背记转变为对规律的总结。让学生参与其中,“把学习变为自己的事”。再次,不断给学生有效反馈和适时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加强信心,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舒缓学习压力,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压力和焦虑既是动力也是阻力。人的各项活动都是指向某一目标展开,学习动机和学习难度、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学习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效率下降,从而影响学习结果。
研究还发现,焦虑和压力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压力调节。常用的压力调节方法有放松法、宣泄法和心理暗示法。自我放松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听音乐,适当参与运动,在风景较好的地方散步,都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压力。也可以运用积极想象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冥想,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在学生受挫后,推荐使用宣泄法,“一件好事如果你分享给别人,你的喜悦会加倍;同样一件坏事你分享给别人,你的痛苦会减弱”。无论是焦虑、愤怒或是悲伤的情绪,如果及时和身边的同学、朋友或老师分享,或及时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处寻求帮助,就能够及时宣泄负面的情绪,以避免长期积压情绪导致学习倦怠。心理暗示法能够在平缓压力的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心态,例如在书的扉页给自己写几句鼓励的话,“坚持就是胜利”“我能行”。
进行有效时间管理,科学用脑和作息。针对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规划不同段的学习任务,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有:明确目标,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分清轻重缓急,始终做最重要的事情,设定优先顺序,用精力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制定计划,写成清单,相信笔记,不要相信记忆;养成遇事马上就做的习惯,不仅克服拖延,而且能占“笨鸟先飞”的先机;今日事今日毕,天天都有目标,有结果,日清日新;设定完成期限,有期限才有紧迫感,也才能珍惜时间;善于运用零碎时间,比较大或长期的任务要拆散开来,分成几个小事项,在零散时间内处理,提高效率。
同时,克服学习倦怠也要科学用脑和作息。研究者早就发现大脑在一天不同时间段具有不同的兴奋性,大脑在运作一段时间后需要适当休息,“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朱立峰研究发现,在大脑的活动能力方面,清晨大脑清醒后活动能力逐渐上升,上午9时前后达到最高,而后随后逐渐下降,在下午3时降至白天的最低点,晚上8时左右又出现新的高峰。在记忆方面,一般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时间:第一段时间为清晨起床后1小时;第二段时间为上午8时到10时;第三段是傍晚6时到8时;第四段是晚上临睡前。合理作息和用脑,能够有效保证学生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学习效果。
做学生的重要他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首先,做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教师的影响力由能力、人格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和教师职位权力构成。教师要善用两种权力,对学生产生影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二,做一个有情义的教师,真心对待学生。教师要懂得学生的情绪,理解学生的情绪,并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重视情绪情感的发生规律,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以理晓人,加上以情动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第三,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交流氛围。如果在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学生们缺乏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不愿意互通有无,同学之间相互隐藏,甚至没有交流,容易导致整个班集体缺乏凝聚力。反之,如果学生在一个有爱的班集体学习生活,在遇到问题时同学间互相帮助,同伴中也有一些知心好友,这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缓解学习造成的疲劳感,班集体会成为让学生有归属感的集体,以减少学习倦怠的发生。
优化课堂设计,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人们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活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且促进问题与学生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兼顾班级所有学生掌握的情况,引导后进生积极参与,而不只是将目光和机会都给予成就优秀的学生,应该鼓励同学间相互讨论和帮助,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注重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心理学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是压力应对的缓冲器,对学习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善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肯定学生在学校的进步和努力,并将此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信心,让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中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支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避免对学生的训斥。
总而言之,教师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倦怠,应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焦虑,引导学生对待挫折做积极归因,健全包括老师、家长、同学、学校等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学生心理承受力,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为学习倦怠
倦怠的概念,最早来自弗洛登伯格(Freudenberger)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关注倦怠者在情绪、认知和成就感的下降,认为倦怠是一种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而后他将这一概念拓展到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研究学生学习时产生的负面倦怠与退缩。
学习倦怠是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负担,而产生的精力衰竭,对学习持负面态度、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逐渐疏远的一种现象。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 就会感到厌烦, 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 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如下。
情绪低落。学生表现出与积极主动相反的情绪特征,例如悲观、意志消沉,提不起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他们上课睡觉,下课打闹,回到家里什么也不知道,学校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加,认为“反正我做不做都一样”。他们在情绪上十分不稳定,喜怒无常,急躁任性,甚至出现撕坏课本及作业等破坏行为,无法忍受任何的批评或对别人的任何意见都无所谓,心理承受力低,厌恶读书。
生理疲劳。多项研究表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中学生学习期间,由于个人、环境、学习结果三者的交互作用,使得学生面临的应激事件较多,学生在心理上一直处于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身心紧张状况,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负面生理状态。因此,当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抑的状况时,容易出现身体困乏、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记忆力明显减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逆反抗拒。学生表现出对学校规定、教师的教导相背离的行为。他们对老师、家长、同学和周围事物不再认同,转变为持消极、冷漠、反感,甚至对抗的态度;对家长、老师的教导,“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对正面榜样做反面思考,或是辩解或是抵触,坚持“越不能做,我就越要做”。例如,学校规定中学生不能进入网吧、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但部分学生明知违反学校规定,仍然频繁进入网吧,夜不归宿,导致产生网瘾。一些学生甚至开始厌恶学校生活,想要逃离学校。
缺乏信心。当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投入和付出努力后,却无法获得成功,同时又缺乏鼓励和支持,他的成就感急剧下降,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挫折和影响,开始表现出低估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理想、希望与命运、运气相互联系,出现“我的命不好”“我就是比别人笨一些”“我总是不像别人那么幸运”等想法,进而影响自身的主观努力。中学生在经历了6年的小学生活后,如果长期不能从学业中获得成功、自豪和满足,将更加削弱自己对待学习的信心,而导致自暴自弃。
教师眼中的学习倦怠
在学生出现了学习倦怠之后,作为教师应当明确两点:首先,每个学生都会存在学习倦怠,只是在发生的阶段或是程度上有所不同。其次,学习倦怠是现象而不是原因,它只是学生学习消退性行为的现象,而背后的根源因人而异。在发现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后,教师应当充分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并掌握好学生的全面情况。
学习倦怠现象从时间长短上看,可以分为持续性或暂时性。形成持续性学习倦怠的原因,可能有成长过程遭遇挫折,家庭危机,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等。对于持续性的学习倦怠,由于形成时间较久,教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找出学习倦怠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暂时性的学习倦怠较为常见,可能会出现在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之后,也可能是由于一次考试失利导致,或是暂时不佳的生理状态所致。暂时性的学习倦怠一般可以由学生自行调节,但必要时也需要教师、家长的关心鼓励和疏导。
在教师眼中,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往往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
从学习倦怠产生的控制点来看,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学习倦怠产生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学校、教师。家庭因素方面,例如,父母的期望过高,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家长不管孩子是否已经尽力,动不动就加以训斥,“某某和你同班,别人为什么能做好而你不能”,不能以平常心分析孩子的优劣,不能给孩子定下适当的、适时的努力目标。久而久之,孩子觉得“我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爸妈的要求”,也就对什么都无所谓了。
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欠妥当,也是引发学习倦怠的外因。有的老师事事以学习成绩为标杆,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给成绩好的孩子的机会多。尤其是在课堂上,只听到成绩好学生的声音,很少给后进学生展示的机会。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忽视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不关心学生的内心体验,甚至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不当训斥,让学生感觉到被忽视被冷漠而心灰意冷。其次,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呆板,单一枯燥,或教学方式长期不变,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此外,还要注意学习环境的影响。例如,学生来到新班级,对班级坏境不熟悉,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受欢迎,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因而消极懈怠。或是课程安排不合理,高强度的课程安排在下午连堂上;或是教室座位拥挤,座位不能及时调整,导致长期坐在后排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上课失去兴趣;或是遭遇突发的外部事件,学生因缺乏心理承受力,而导致学习态度消极退缩,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疏导。
学习倦怠产生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由于中学生学习强度较大,学生自己常常违背生理规律,晚睡早起,身体和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过度疲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上课打瞌睡,腰酸背痛,头疼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
而在心理方面,导致学习倦怠心理因素是多样的。升学和考试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心理处于高水平焦虑状态,在焦虑状态下情绪容易波动,心理特质不稳定,常常患得患失,就像一根一直绷紧的橡皮筋一样,容易折断。其次,个人心理品质不稳定,缺乏自信力,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部影响。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认同什么,擅长什么,爱好什么,学会自己做决定和判断。如果学生常常自我怀疑,常常问自己“我到底能干什么,我到底行不行”,容易人云亦云,不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学生“常立志而不是立常志”,经常性变更目标,容易导致学习方法缺乏针对性,出现学习疲倦感。第三,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一些学生缺乏对学习意义的思考,“感觉是老师逼着我学的,家长逼着我学的”,他们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才持续学习,但这样的学习并没有激发和唤起学生的内在动力,而容易出现学习倦怠。 教师应当多从积极视角看待学习倦怠,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倦怠。由于人的记忆存在一定回复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即学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在一定持续时间内停滞不前的现象。这种瓶颈现象的存在, 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或复习成绩到了极限,而是一定时期的学习效果的反复。如果此时,教师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坚定意志,那么在突破瓶颈期后,学生往往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是负面的期望,则很可能导致其自暴自弃,一无所成。
如何应对学习倦怠
如何应对学习倦怠呢?如果是由于生理状态不佳,那就需要保证一定的休息,如果是由于心理原因导致,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心理疏导。由于学习倦怠可能是情绪、认知、行为一起引起的学习疲劳和厌倦行为,因此在采取策略时,我们也应当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多管齐下。
培养内在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自己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学习的投入度和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主的需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习期,奠定了未来学习的基础,同时也为将来的人生选择提供保证。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掌握知识,由对知识的硬性背记转变为对规律的总结。让学生参与其中,“把学习变为自己的事”。再次,不断给学生有效反馈和适时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加强信心,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舒缓学习压力,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压力和焦虑既是动力也是阻力。人的各项活动都是指向某一目标展开,学习动机和学习难度、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学习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效率下降,从而影响学习结果。
研究还发现,焦虑和压力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压力调节。常用的压力调节方法有放松法、宣泄法和心理暗示法。自我放松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听音乐,适当参与运动,在风景较好的地方散步,都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压力。也可以运用积极想象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冥想,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在学生受挫后,推荐使用宣泄法,“一件好事如果你分享给别人,你的喜悦会加倍;同样一件坏事你分享给别人,你的痛苦会减弱”。无论是焦虑、愤怒或是悲伤的情绪,如果及时和身边的同学、朋友或老师分享,或及时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处寻求帮助,就能够及时宣泄负面的情绪,以避免长期积压情绪导致学习倦怠。心理暗示法能够在平缓压力的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心态,例如在书的扉页给自己写几句鼓励的话,“坚持就是胜利”“我能行”。
进行有效时间管理,科学用脑和作息。针对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规划不同段的学习任务,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有:明确目标,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分清轻重缓急,始终做最重要的事情,设定优先顺序,用精力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制定计划,写成清单,相信笔记,不要相信记忆;养成遇事马上就做的习惯,不仅克服拖延,而且能占“笨鸟先飞”的先机;今日事今日毕,天天都有目标,有结果,日清日新;设定完成期限,有期限才有紧迫感,也才能珍惜时间;善于运用零碎时间,比较大或长期的任务要拆散开来,分成几个小事项,在零散时间内处理,提高效率。
同时,克服学习倦怠也要科学用脑和作息。研究者早就发现大脑在一天不同时间段具有不同的兴奋性,大脑在运作一段时间后需要适当休息,“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朱立峰研究发现,在大脑的活动能力方面,清晨大脑清醒后活动能力逐渐上升,上午9时前后达到最高,而后随后逐渐下降,在下午3时降至白天的最低点,晚上8时左右又出现新的高峰。在记忆方面,一般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时间:第一段时间为清晨起床后1小时;第二段时间为上午8时到10时;第三段是傍晚6时到8时;第四段是晚上临睡前。合理作息和用脑,能够有效保证学生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学习效果。
做学生的重要他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首先,做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教师的影响力由能力、人格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和教师职位权力构成。教师要善用两种权力,对学生产生影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二,做一个有情义的教师,真心对待学生。教师要懂得学生的情绪,理解学生的情绪,并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重视情绪情感的发生规律,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以理晓人,加上以情动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第三,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交流氛围。如果在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学生们缺乏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不愿意互通有无,同学之间相互隐藏,甚至没有交流,容易导致整个班集体缺乏凝聚力。反之,如果学生在一个有爱的班集体学习生活,在遇到问题时同学间互相帮助,同伴中也有一些知心好友,这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缓解学习造成的疲劳感,班集体会成为让学生有归属感的集体,以减少学习倦怠的发生。
优化课堂设计,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人们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活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且促进问题与学生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兼顾班级所有学生掌握的情况,引导后进生积极参与,而不只是将目光和机会都给予成就优秀的学生,应该鼓励同学间相互讨论和帮助,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注重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心理学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是压力应对的缓冲器,对学习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善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肯定学生在学校的进步和努力,并将此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信心,让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中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支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避免对学生的训斥。
总而言之,教师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倦怠,应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焦虑,引导学生对待挫折做积极归因,健全包括老师、家长、同学、学校等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学生心理承受力,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