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来源 :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maom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现阶段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选取11~18岁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207例(患者组)和80名健康儿童青少年(对照组).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分;使用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两组进行调查及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是否曾有自杀未遂、家庭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童年期慢性应激量表总分及童年期同伴欺凌、童年期虐待与忽视、童年期不良生活事件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ASLEC总分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性、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慢性应激量表中童年期同伴欺凌因子得分每增加1分,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1.036倍(P<0.05).极端型家庭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为平衡型家庭的3.862倍(P<0.05).ASLEC中学习压力因子得分每增加1分,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1.134倍(P<0.05).儿童青少年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是男性的2.019倍(P<0.05).结论 女性、极端型家庭类型、童年期同伴欺凌、学习压力大是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接收的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血透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内瘘自护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透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后,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内瘘自护知识掌握率,促进血透效果.
目的 探讨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42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中国人主观幸福感量表(CH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D-RISC评分与SSRS、CHI、GSES评分的关系.结果 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的CD-RISC评分为(61.09±10.76)分,其中高心理韧性60例,低心理韧性82例.高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