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既为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进入高等学院进一步深造学习而骄傲和欣慰,同时他们在临考时的心理表现也引起我的高度关注。研究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学生临考前的心理表现
我通过和学生谈心、问卷,和学生家长座谈,了解到学生的身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三学生不仅要接受学习竞争的压力,还要接受身心极限的挑战。在临考前,不少学生出现紧张头痛、食欲下降、夜不能寐、思维迟钝、坐立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对高考和前途缺乏信心等考试焦虑综合症,这些综合症每年都使一些平素成绩优异、表现不俗的学生在高考中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二、造成学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原因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这一特殊时期,自身产生的对高考的恐惧、家长殷切期望带来的无形压力、学习成绩的些许变化,都会造成学生焦躁不安,导致心理疲劳,越到最后阶段,学生的紧张心理越严重。具体表现为:
1、对学习成绩、升学的担忧
高三学生都有升学的渴望。然而高考有很强竞争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的,这就必然引起考生对学习成绩进退的看重和对升学的担忧,从而导致他们内心不安、焦虑和紧张,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解决,就诱发心理疲劳。
2、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很多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子女要求很严,期望过高。同时他们评价老师很大程度上是以升学率多少为标准,从而使老师也与家长一起对学生施加压力,这就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疲劳。
3、题海战术
在高考复习中训练是必须的,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练习要适度、适量。但是高考的科目多,任务重,一些教师为提高本学科的成绩,大量定购复习资料和练习题,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只能靠拼脑力、体力来应付,这样既累了学生,也苦了老师。当学生长期辛苦而得不到成绩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陷入极度的悲观、焦虑中,个别学生会逃学、出走,甚至自殺。
三、解决学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对策
1、适当制定目标,增强自信心
每个考生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优势学科,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同时帮助学生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绩(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来确定高考的期待值,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增强学生升学的自信心,
2、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将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和社会舆论。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自我微笑(微笑使人信心增强);积极自我暗示(积极暗示能提高人的信心)。
3、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学生在迎考过程中,要改善营养条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严格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睡眠,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消除疲劳,取得优良的成绩。
4、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要对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好,教师要侧重帮助学生理清书本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辅导。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5、缓解家庭压力,营造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
帮助学生有效的消除家庭的负面影响和压力,可以召开家长会,把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家长进行分析,然后把事先收集到的学生对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家长,请家长跟自己的孩子一起进入高三,体味高三的苦;要求家长放下架子,继续做自己孩子的朋友,并且是知心朋友。这种做法是家庭外部环境宽松了,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没有了,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的良苦用心,这对于高三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家长会的后续效果非常好。
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打好心理战,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的乐趣。只有掌握了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不断探索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才不愧于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学生临考前的心理表现
我通过和学生谈心、问卷,和学生家长座谈,了解到学生的身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三学生不仅要接受学习竞争的压力,还要接受身心极限的挑战。在临考前,不少学生出现紧张头痛、食欲下降、夜不能寐、思维迟钝、坐立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对高考和前途缺乏信心等考试焦虑综合症,这些综合症每年都使一些平素成绩优异、表现不俗的学生在高考中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二、造成学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原因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这一特殊时期,自身产生的对高考的恐惧、家长殷切期望带来的无形压力、学习成绩的些许变化,都会造成学生焦躁不安,导致心理疲劳,越到最后阶段,学生的紧张心理越严重。具体表现为:
1、对学习成绩、升学的担忧
高三学生都有升学的渴望。然而高考有很强竞争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的,这就必然引起考生对学习成绩进退的看重和对升学的担忧,从而导致他们内心不安、焦虑和紧张,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解决,就诱发心理疲劳。
2、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很多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子女要求很严,期望过高。同时他们评价老师很大程度上是以升学率多少为标准,从而使老师也与家长一起对学生施加压力,这就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疲劳。
3、题海战术
在高考复习中训练是必须的,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练习要适度、适量。但是高考的科目多,任务重,一些教师为提高本学科的成绩,大量定购复习资料和练习题,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只能靠拼脑力、体力来应付,这样既累了学生,也苦了老师。当学生长期辛苦而得不到成绩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陷入极度的悲观、焦虑中,个别学生会逃学、出走,甚至自殺。
三、解决学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对策
1、适当制定目标,增强自信心
每个考生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优势学科,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同时帮助学生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绩(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来确定高考的期待值,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增强学生升学的自信心,
2、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将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和社会舆论。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自我微笑(微笑使人信心增强);积极自我暗示(积极暗示能提高人的信心)。
3、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学生在迎考过程中,要改善营养条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严格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睡眠,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消除疲劳,取得优良的成绩。
4、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要对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好,教师要侧重帮助学生理清书本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辅导。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5、缓解家庭压力,营造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
帮助学生有效的消除家庭的负面影响和压力,可以召开家长会,把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家长进行分析,然后把事先收集到的学生对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家长,请家长跟自己的孩子一起进入高三,体味高三的苦;要求家长放下架子,继续做自己孩子的朋友,并且是知心朋友。这种做法是家庭外部环境宽松了,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没有了,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的良苦用心,这对于高三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家长会的后续效果非常好。
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打好心理战,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的乐趣。只有掌握了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不断探索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才不愧于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