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的正确态度、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为践行党员先进性作了最好的诠释。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先进性体现路径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锻炼与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党性修养与人格魅力的有效统一。
关键词:学生党员;突发事件;先进性
作者简介:赵铮(1979-),男,山东滨州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上海 201300)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共产党员群体中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可以说,能否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关乎科教兴国的大业,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面对“法轮功”邪教、藏独、台独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猖獗的严峻时事形势、个别党员违纪现象以及一些突发的天灾人祸,学生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立场原则,提高个人修养、坚守理想信念、争做时代先锋。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践行,学生党员要牢固树立先进性意识,努力提高先进性素质,着力塑造先进性形象,从而在突发事件中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
一、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先进性思想的体现
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党性觉悟、意识观念、意志品质、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而在平时日常实践中容易掩饰的一些不良品行和思想在突发事件中容易显现出来,所谓“危难时刻见人性、突发事件现党性”。
近年来面对“法轮功”邪教、藏独、台独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猖獗等人祸,面对SARS、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天灾,大学生党员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厌恶、愤怒、谴责等不满以及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和意志,这些爱憎分明的个性特征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党员客观积极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而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正确态度更加真实地揭示了学生党员在平时学习工作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客观的认识论和情感论。
1.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爱国主义和“五四精神”的具体实现
讲爱国,在意识中要有保和平、保稳定、保统一、促和谐的思想;讲“五四精神”,重民主和科学,要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意识,重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端正自己的认识,确实有效地履行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
2.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理想信仰教育的具体实现
理想信仰教育有助于夯实学生党员“三观”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他们的学习以及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支持,使他们不畏艰难、勇敢乐观、积极进取、踏实走好每一步。
3.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法制观念与道德意识的具体实现
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更要理智地分析与处理问题,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以及受保护人的正当权益;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自己,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意志坚强。
二、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先进性的实践体现
汶川地震后,当代青年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动改变了整个社会对青年一代的评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到的:“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青年表现出顽强的奋斗意志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
学生党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仅反应速度快,而且多在第一时间投身到突发事件的解决处理中去:对驻南使馆遭轰炸的声讨、对分裂势力和活动的谴责、对金晶的声援、对地震的救援、抗击SARS及甲型H1N1流感的齐心协力……都体现了青年一代(包括他们的优秀代表——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
除此以外,还会看到学生党员更多的能力和作用体现在学校一些突发事件处理和解决中,如同学矛盾纠纷、同学突发疾病以及家庭变故、心理问题排解、学习生活困难压力与家庭矛盾等等,这些问题的及时发现、汇报解决都需要学生党员的积极配合,而这些问题的妥善处理需要日常工作能力的积累。
1.专业技术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前提基础,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了可能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生党员更要在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和能力锻造上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专业技术能力就像是学生党员手握的工具,它帮助党员更好地为同学服务、更好地处理和解决突发事件。比如帮助后进生补课、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突发应急救助等。
2.分析判断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拓展前提,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了方向及路径支撑
对突发事件性质的分析判断是方向支撑;对突发事件方案的分析判断是路径支撑。这种能力的培养锻炼需要党性的教育、实践的锤炼,分析判断的正确与否对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起关键作用,同时也对日常工作的进展产生影响。
3.组织协调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多数学生党员担任过班级或学生会干部职务,一些活动的组织协调锻炼了他们人际交往、沟通合作、策划分工、经验总结等一系列的能力,而这些对增强他们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都将起到促进作用,也是有效处理解决突发事件所需要的。
4.开拓创新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提升源泉,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应急预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学生党员在组织开展支部活动、参与学生活动过程中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开拓创新能力,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将原则性与灵活性合理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保证为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理和解决提供方法指导和技术支持。
5.宣传表达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外延深化,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了舆论支持和经验累积
党一直十分注重宣传教育,好的理论要深入到实践中去,与群众的评价相结合。这要求学生党员一方面在基层党组织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工作经验的宣传与积累。这既体现了日常工作的能力,也为应急突发事件提供舆论导向和经验支持。
6.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有效体现,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增强了实效和成效
效率体现了工作的成效。学生党员所有能力的综合是为了推进日常工作的进展、处理解决突发事件,而时间的合理支配有助于天灾人祸和日常突发事件的处理。
三、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展现的自我人格魅力是先进性的形象体现
当代大学生党员无论是日常的工作表现,还是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应急表现,很大程度上都有着自我个性的烙印。他们当然是青年学生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党组织中的新鲜血液,在他们身上融合了这两方面的人格魅力。
1.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一代的人格魅力为在突发事件中先进性的展现奠定了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前面提到的六大能力培养,其中也渗透了年轻一代学生党员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必然会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体现出来。一是外倾性。它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和果断性以及活动性。二是随和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热心、善良和诚实。三是认真尽责。它包括三个方面:认真、负责和勤奋。四是情绪稳定性。包括情绪稳定、自信、适应性三个方面。五是求新求异性。包括求新性、兴趣和聪明。由此可以看出,鲜明的五大特征与六大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正是这些平时的积累锻炼才有了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果敢与坚强、谋略与举措。
2.学生党员的人格魅力是突发事件中先进性展现的有力印证和形象支持
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先进性更多体现在比普通同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锻炼、适应与协调。一是更易做到思想价值观的统一。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学生党员更加积极地面对,确保思想方向的正确性,这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决定了下一步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二是更易做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主要体现为功利性与超越性的转换上,这在突发事件处理中更易体现党员的党性和党风。三是更易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党员多是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和优秀成员,他们在个体与集体关系处理上综合表现优秀,这也为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解决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四是更易把民族感与世界观相统一。学生党员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他们更易将感性与理性、爱国与民族主义、维护世界和谐与霸权主义客观对待,从而在突发事件中确保立场正确、措施得力。
3.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压效应”为先进性的体现作了准确注解
“应压效应”即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能量迅速聚合与及时调动,以便应对压力。“应压效应”促使学生党员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嬗变:从个体本位走向社会本位,从独自享受走向大家分享。这是他们走向理性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层面上,他们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较强能力;强调独特个性、平等意识和权利观念;具有普遍主义精神,尊重事实,注重规则;热心公益事业,具有更自觉的环保意识;表现出积极的休闲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在社会行动和生活方式层面上,由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利益意识的强化,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社会心态的丰富化特征,使得他们在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尽可能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表现出几个主要特征:从几乎没有自主性向自主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样式单一状态向样式越来越多样的方向发展,从群体化取向向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取向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先进性体现路径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锻炼与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党性修养与人格魅力的有效统一。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学生党员;突发事件;先进性
作者简介:赵铮(1979-),男,山东滨州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上海 201300)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共产党员群体中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可以说,能否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关乎科教兴国的大业,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面对“法轮功”邪教、藏独、台独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猖獗的严峻时事形势、个别党员违纪现象以及一些突发的天灾人祸,学生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立场原则,提高个人修养、坚守理想信念、争做时代先锋。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践行,学生党员要牢固树立先进性意识,努力提高先进性素质,着力塑造先进性形象,从而在突发事件中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
一、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先进性思想的体现
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党性觉悟、意识观念、意志品质、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而在平时日常实践中容易掩饰的一些不良品行和思想在突发事件中容易显现出来,所谓“危难时刻见人性、突发事件现党性”。
近年来面对“法轮功”邪教、藏独、台独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猖獗等人祸,面对SARS、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天灾,大学生党员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厌恶、愤怒、谴责等不满以及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和意志,这些爱憎分明的个性特征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党员客观积极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而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正确态度更加真实地揭示了学生党员在平时学习工作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客观的认识论和情感论。
1.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爱国主义和“五四精神”的具体实现
讲爱国,在意识中要有保和平、保稳定、保统一、促和谐的思想;讲“五四精神”,重民主和科学,要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意识,重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端正自己的认识,确实有效地履行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
2.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理想信仰教育的具体实现
理想信仰教育有助于夯实学生党员“三观”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他们的学习以及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支持,使他们不畏艰难、勇敢乐观、积极进取、踏实走好每一步。
3.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态度是法制观念与道德意识的具体实现
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更要理智地分析与处理问题,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以及受保护人的正当权益;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自己,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意志坚强。
二、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先进性的实践体现
汶川地震后,当代青年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动改变了整个社会对青年一代的评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到的:“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青年表现出顽强的奋斗意志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
学生党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仅反应速度快,而且多在第一时间投身到突发事件的解决处理中去:对驻南使馆遭轰炸的声讨、对分裂势力和活动的谴责、对金晶的声援、对地震的救援、抗击SARS及甲型H1N1流感的齐心协力……都体现了青年一代(包括他们的优秀代表——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
除此以外,还会看到学生党员更多的能力和作用体现在学校一些突发事件处理和解决中,如同学矛盾纠纷、同学突发疾病以及家庭变故、心理问题排解、学习生活困难压力与家庭矛盾等等,这些问题的及时发现、汇报解决都需要学生党员的积极配合,而这些问题的妥善处理需要日常工作能力的积累。
1.专业技术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前提基础,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了可能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生党员更要在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和能力锻造上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专业技术能力就像是学生党员手握的工具,它帮助党员更好地为同学服务、更好地处理和解决突发事件。比如帮助后进生补课、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突发应急救助等。
2.分析判断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拓展前提,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了方向及路径支撑
对突发事件性质的分析判断是方向支撑;对突发事件方案的分析判断是路径支撑。这种能力的培养锻炼需要党性的教育、实践的锤炼,分析判断的正确与否对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起关键作用,同时也对日常工作的进展产生影响。
3.组织协调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多数学生党员担任过班级或学生会干部职务,一些活动的组织协调锻炼了他们人际交往、沟通合作、策划分工、经验总结等一系列的能力,而这些对增强他们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都将起到促进作用,也是有效处理解决突发事件所需要的。
4.开拓创新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提升源泉,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应急预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学生党员在组织开展支部活动、参与学生活动过程中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开拓创新能力,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将原则性与灵活性合理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保证为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理和解决提供方法指导和技术支持。
5.宣传表达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外延深化,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了舆论支持和经验累积
党一直十分注重宣传教育,好的理论要深入到实践中去,与群众的评价相结合。这要求学生党员一方面在基层党组织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工作经验的宣传与积累。这既体现了日常工作的能力,也为应急突发事件提供舆论导向和经验支持。
6.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是学生党员日常工作能力的有效体现,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增强了实效和成效
效率体现了工作的成效。学生党员所有能力的综合是为了推进日常工作的进展、处理解决突发事件,而时间的合理支配有助于天灾人祸和日常突发事件的处理。
三、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展现的自我人格魅力是先进性的形象体现
当代大学生党员无论是日常的工作表现,还是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应急表现,很大程度上都有着自我个性的烙印。他们当然是青年学生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党组织中的新鲜血液,在他们身上融合了这两方面的人格魅力。
1.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一代的人格魅力为在突发事件中先进性的展现奠定了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前面提到的六大能力培养,其中也渗透了年轻一代学生党员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必然会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体现出来。一是外倾性。它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和果断性以及活动性。二是随和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热心、善良和诚实。三是认真尽责。它包括三个方面:认真、负责和勤奋。四是情绪稳定性。包括情绪稳定、自信、适应性三个方面。五是求新求异性。包括求新性、兴趣和聪明。由此可以看出,鲜明的五大特征与六大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正是这些平时的积累锻炼才有了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果敢与坚强、谋略与举措。
2.学生党员的人格魅力是突发事件中先进性展现的有力印证和形象支持
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先进性更多体现在比普通同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锻炼、适应与协调。一是更易做到思想价值观的统一。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学生党员更加积极地面对,确保思想方向的正确性,这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决定了下一步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二是更易做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主要体现为功利性与超越性的转换上,这在突发事件处理中更易体现党员的党性和党风。三是更易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党员多是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和优秀成员,他们在个体与集体关系处理上综合表现优秀,这也为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解决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四是更易把民族感与世界观相统一。学生党员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他们更易将感性与理性、爱国与民族主义、维护世界和谐与霸权主义客观对待,从而在突发事件中确保立场正确、措施得力。
3.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压效应”为先进性的体现作了准确注解
“应压效应”即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能量迅速聚合与及时调动,以便应对压力。“应压效应”促使学生党员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嬗变:从个体本位走向社会本位,从独自享受走向大家分享。这是他们走向理性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层面上,他们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较强能力;强调独特个性、平等意识和权利观念;具有普遍主义精神,尊重事实,注重规则;热心公益事业,具有更自觉的环保意识;表现出积极的休闲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在社会行动和生活方式层面上,由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利益意识的强化,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社会心态的丰富化特征,使得他们在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尽可能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表现出几个主要特征:从几乎没有自主性向自主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样式单一状态向样式越来越多样的方向发展,从群体化取向向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取向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先进性体现路径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锻炼与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党性修养与人格魅力的有效统一。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