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小麦耐低磷生理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小麦耐低磷机制和培育磷高效基因型品种,以黄淮麦区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测定了水培体系中低磷胁迫(5 μmol/L)和正常供磷(500 μmol/L)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的生物量、磷吸收量、根冠比和根效率,并对其耐低磷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应对低磷胁迫的生理特性有明显差异,可通过增加根系生物量、提高根系吸磷效率或增加植株体内磷利用效率等途径应对低磷胁迫;济麦17、矮抗58、晋麦47显示出磷吸收高效,豫麦49和川农17显示出磷利用高效.综合比较,济麦17、晋麦47、川农
其他文献
1987年建成投入生产运行的原35 kV峰云线因地理位置限制,设计原因等,导致防雷水平低,雷击故障频繁,极大程度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电网的扩大,已经不适
为了构建河南省农科系统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馆藏文献信息需求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该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包括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
为研究小黄鱼单层流刺网的选择性,以期提出小黄鱼单层流刺网的最小网目,利用2014年10月22日—11月25日在南黄海启东地区获得的小黄鱼单层流刺网捕捞小黄鱼渔获数据,运用多峰
在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教育部对口支援我县,破解老区教育发展瓶颈,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2014年6月,我校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契机,派出教师赴四川成都学习,了解网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