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术后超早期给予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共172例,其中87例给予术后超早期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并给予常规处理,85例仅给予常规处理。

结果

术后9 d(即腹腔热灌注化疗后7 d),腹腔热灌注治疗组中血清CEA为(2.8±1.3)ng/ml、CA19-9为(22±8)IU/ml和CA72- 4为(4.1±1.9)IU/ml,阳性率分别为5%、7%和11%;常规组中血清CEA为(3.4±1.2)ng/ml、CA19-9为(25±11)IU/ml和CA72- 4为(4.8±2.1)IU/ml,阳性率分别为14%、13%和19%,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3, P=0.015; t=2.241, P=0.026; t=2.154, P=0.033)。

结论

术后给予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超早期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使血清肿瘤标志物下降,使体内癌负荷进一步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CT表现,评估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证实的粘连性肠梗阻的CT表现,由2位主治医生采用盲法就肠梗阻是否存在、梗阻程度、梗阻部位、梗阻移行部粘连方式及是否伴有绞窄性肠梗阻共同讨论作出诊断,并将CT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对于存在肠梗阻、梗阻程度及梗阻位置的CT诊断准确率均为100%。梗阻移行部粘连形式包括:肠粘连形成腹内疝(44例)、肠管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中老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中老年组(≥60岁)和对照组(<60岁),分析中老年组的临床和内镜特点。结果中老年组58例,对照组123例,中老年组中病毒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15/58,62/123)低于对照组(62/123,28/123),自身免疫性肝病和NAFLD(14/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施行手助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贲门癌根治术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手助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结果开腹组清扫淋巴结(32±10)个,手助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8±9)个,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P=0.541);两组清扫第10组淋巴结的数量[(10±3)个比(9±2)个,t=0
目的探讨髋关节滑膜囊肿压迫股静脉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例髋关节滑膜囊肿压迫股静脉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检查。5例(38.4%)患者接受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8例(61.6%)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12例患者手术切除成功率100%,均完整切除囊肿。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滑膜囊肿。术后随访时间1~62个月,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与腔内修复术治疗腘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8例腘动脉瘤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外科手术及腔内修复术在围手术期的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28例手术均成功达到治疗目的。外科手术组(12例)平均住院时间(18±3)d,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移植物血管1年通畅率100% (12/12),2年通畅率7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