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幼儿认知发展、个性形成两个方面来阐述身体运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1、身体运动对幼儿大脑功能的影响;2、运动能力和幼儿个性特征的关系;3、运动与智力的关系。希望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关键词】身体运动 幼儿心理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04-02
一、关于身体运动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越大,运动形式则越简单,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愈低。这不但是加贺秀夫(1968年)、Singer.R.N.(1970年)等人的研究结果所证明,而且针对幼儿的其他研究也证实: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年龄越小,则关联的程度就会越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心理的发展就会与身体和运动的发展渐行渐远,其间的关系则逐渐变得式微,当然,还是保持着积极的关联性。
(一)身体健康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身体健康,特别是正常健康的器官系统和神经系统,比如健全的中枢神经和心肺系统以及各种感觉器官的健全,是幼儿的智力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幼儿的身体健康,离不开积极适当的运动锻炼,特别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使心脏的功能得以提高、血液循环得以加速,大脑的供氧状况得到改善,等等,最终的功效是使神经大脑系统的效率改善,提高智力。
(二)关于身体运动与大脑发育状况的关系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是最高司令部,其中枢神经与延伸到身体各个部位器官、肌肉的神经末梢是相连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是由大脑的指令通过神经来支配肌肉的活动实现的;与此同时,各部位及末梢肌肉的活动,也通过神经线反过来反馈给大脑和刺激中枢神经,以达到相互协调与促进的目的。作为人体各部位的肌肉,其活动都具有两种功能:1、促进肌肉组织功能的发达;2、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达完善。大量的研究试验证明,若幼儿经常动手活动,能使大脑皮层上的许多区域得到有效地的刺激和开发,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研究实验还证明,多让幼儿做爬行活动,也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和协调运动发展。
(三)关于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活动的关系
身体、运动与智力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高的相关性,在幼儿身上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还在一体尚未分化,区分不明显。年龄越大,其分化程度就越大,这也是提倡让婴幼儿多运动的原因,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开发了智力。身体运动和智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会渐渐由一体化开始分化。幼儿在两至三岁的阶段,其身体的动作与智力的联系仍然比较密切。
二、关于身体运动对幼儿个性形成的关系
(一)幼儿阶段自我概念的形成始于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
在婴幼儿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作为“动物性”的一面,也就是本能性。“自我”的萌芽期就是发轫于幼儿期,此时,个性开始形成,教育和生长的环境这是显得尤为重要,其经验体验和外界对其的评价及态度,都会对其思维和神经产生刺激,也将影响其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和认知,也将引导着其今后个性的形成。幼儿在身体运动的参与过程中,其情绪体验一般会有比较激烈,当独立的完成某个动作或事情时,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心情,自信心也会随之得到增强,久而久之,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慢慢养成。
(二)关于运动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曾经有日本专家就《幼儿的性格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其研究步骤为:1、选择一群幼儿进行有关性格方面的测试;2、依据不同性格分成5个小组;3、每个小组分别进行5种运动能力的测验;4、然后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幼儿的平衡性与柔软性,除了能力很低的极个别幼儿外,大都差别不大,同性格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是,幼儿表现出的的肌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等却与性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精神方面的持久性与性格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持久性需要意志的伴随。
此外,有研究表明,运动能力的强弱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也较密切。比如,从容自信与平衡能力就有关系;有些幼儿虽然反应较迟钝,但意志力很强,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做任何事情都能坚持到底。这样的孩子虽然对于爆发力、敏捷性的动作表现较弱,但对于平衡及需耐力的运动往往表现出色;那些性格明朗、判断力较强、做事果断的孩子,往往就是喜欢运动的幼儿。
作为幼儿老师,肩负的责任很重,需要充分认识到幼儿行为和个性及运动发展之间的关系,设计选择不同类型的身体运动,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孩子健康的人生夯实基础。
(三)关于如何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问题
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幼儿来说,运动都能使人愉快、开朗、振奋。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更具活泼好动的特点,喜动不喜静。研究表明,恰当的运动量能起到刺激幼儿中枢神经,让其愉悦的心理体验;此外,运动还能转移幼儿的负面注意力,使其的不良情绪减少和得到发泄;还能帮助幼儿释放体内过剩的精力和消耗多余的能量,并且让其表现阳光和充满自信。
总之,幼儿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养成,与身体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无论是幼儿老师还是幼儿家长,必须重视幼儿的身体运动或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实施适合幼儿特点的运动,达到幼儿身体与心智性格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萍.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J].教育导刊,2010
[2]伍春艳.浅谈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活动[J].基础教育研究,2010
[3]余育娜.合理開展幼儿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J].体育学刊,2011
【关键词】身体运动 幼儿心理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04-02
一、关于身体运动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越大,运动形式则越简单,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愈低。这不但是加贺秀夫(1968年)、Singer.R.N.(1970年)等人的研究结果所证明,而且针对幼儿的其他研究也证实: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年龄越小,则关联的程度就会越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心理的发展就会与身体和运动的发展渐行渐远,其间的关系则逐渐变得式微,当然,还是保持着积极的关联性。
(一)身体健康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身体健康,特别是正常健康的器官系统和神经系统,比如健全的中枢神经和心肺系统以及各种感觉器官的健全,是幼儿的智力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幼儿的身体健康,离不开积极适当的运动锻炼,特别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使心脏的功能得以提高、血液循环得以加速,大脑的供氧状况得到改善,等等,最终的功效是使神经大脑系统的效率改善,提高智力。
(二)关于身体运动与大脑发育状况的关系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是最高司令部,其中枢神经与延伸到身体各个部位器官、肌肉的神经末梢是相连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是由大脑的指令通过神经来支配肌肉的活动实现的;与此同时,各部位及末梢肌肉的活动,也通过神经线反过来反馈给大脑和刺激中枢神经,以达到相互协调与促进的目的。作为人体各部位的肌肉,其活动都具有两种功能:1、促进肌肉组织功能的发达;2、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达完善。大量的研究试验证明,若幼儿经常动手活动,能使大脑皮层上的许多区域得到有效地的刺激和开发,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研究实验还证明,多让幼儿做爬行活动,也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和协调运动发展。
(三)关于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活动的关系
身体、运动与智力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高的相关性,在幼儿身上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还在一体尚未分化,区分不明显。年龄越大,其分化程度就越大,这也是提倡让婴幼儿多运动的原因,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开发了智力。身体运动和智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会渐渐由一体化开始分化。幼儿在两至三岁的阶段,其身体的动作与智力的联系仍然比较密切。
二、关于身体运动对幼儿个性形成的关系
(一)幼儿阶段自我概念的形成始于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
在婴幼儿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作为“动物性”的一面,也就是本能性。“自我”的萌芽期就是发轫于幼儿期,此时,个性开始形成,教育和生长的环境这是显得尤为重要,其经验体验和外界对其的评价及态度,都会对其思维和神经产生刺激,也将影响其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和认知,也将引导着其今后个性的形成。幼儿在身体运动的参与过程中,其情绪体验一般会有比较激烈,当独立的完成某个动作或事情时,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心情,自信心也会随之得到增强,久而久之,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慢慢养成。
(二)关于运动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曾经有日本专家就《幼儿的性格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其研究步骤为:1、选择一群幼儿进行有关性格方面的测试;2、依据不同性格分成5个小组;3、每个小组分别进行5种运动能力的测验;4、然后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幼儿的平衡性与柔软性,除了能力很低的极个别幼儿外,大都差别不大,同性格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是,幼儿表现出的的肌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等却与性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精神方面的持久性与性格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持久性需要意志的伴随。
此外,有研究表明,运动能力的强弱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也较密切。比如,从容自信与平衡能力就有关系;有些幼儿虽然反应较迟钝,但意志力很强,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做任何事情都能坚持到底。这样的孩子虽然对于爆发力、敏捷性的动作表现较弱,但对于平衡及需耐力的运动往往表现出色;那些性格明朗、判断力较强、做事果断的孩子,往往就是喜欢运动的幼儿。
作为幼儿老师,肩负的责任很重,需要充分认识到幼儿行为和个性及运动发展之间的关系,设计选择不同类型的身体运动,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孩子健康的人生夯实基础。
(三)关于如何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问题
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幼儿来说,运动都能使人愉快、开朗、振奋。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更具活泼好动的特点,喜动不喜静。研究表明,恰当的运动量能起到刺激幼儿中枢神经,让其愉悦的心理体验;此外,运动还能转移幼儿的负面注意力,使其的不良情绪减少和得到发泄;还能帮助幼儿释放体内过剩的精力和消耗多余的能量,并且让其表现阳光和充满自信。
总之,幼儿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养成,与身体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无论是幼儿老师还是幼儿家长,必须重视幼儿的身体运动或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实施适合幼儿特点的运动,达到幼儿身体与心智性格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萍.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J].教育导刊,2010
[2]伍春艳.浅谈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活动[J].基础教育研究,2010
[3]余育娜.合理開展幼儿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J].体育学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