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9~+CD23~+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19+CD23+B淋巴细胞检测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RA患者50例(RA组)及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CD19+CD23+B淋巴细胞水平,分析其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CD19+、CD23+及CD23+/CD19+细胞百分率均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19+表达率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RF、PLT、DAS28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ESR、C-反应蛋白无明显相关(均P>0.05)。CD23+及CD23+/CD19+表达率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PLT、DAS2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外周血中CD19+、CD23+及CD23+/CD19+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在RA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的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
制图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课。只有找到适合课程特点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存储。本文在综合多年教学体会的基础上,针对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Evi1、MDS1Evi1基因表达及其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31例MDS、11例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postMDSAML)和34例原发性AML(denovoAML)患者的Evi1及MDS1Evi1基因表
2004年2月,IMO(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本文介绍了该公约的目的、技术要求及研制满足公约要求的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
胎儿腹腔囊性病变是胎儿期常见并发症[1]。大多发生于中晚孕期,常给孕妇及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负担。目前,超声检查是发现胎儿腹腔囊肿的最好方法,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
目的分析12例胎儿腹部囊性病变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对12例胎儿腹部囊性病变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为卵巢囊肿,其中1例MRI见囊肿位于左侧腹左肾前方,而超声诊断病
福建省是台商投资大陆的初始地,吸收台商投资具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台资已成为福建省利用境外资金的第二大来源,实际利用台资额占全国吸收台资总额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各省
目的观察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蜂针经穴散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蜂针
通过对不同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确定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来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