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及“头”缀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y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从人类身体的空间范畴映射到周围其他事物中,这种映射依赖于事物间的相似特征,词义通过映射得到延伸与扩展。
  关键词:头;“头”缀;功能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如今语言界对词缀“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它的产生时间、性质以及组合问题上,而忽略了其虚化为词缀的原因及过程。
  一、“头”的本义及引申
  “头”(頭):形声字,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出现,本义指人的头部。
  (一)时间和空间范畴
  人类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从人类身体的空间范畴映射到周围其他事物中,这种映射依赖于事物间的相似特征,词义通过映射得到延伸与扩展。
  1.头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认知中处凸显地位,动物与人类身体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头”的应用范围从人类延伸到动物领域。
  例:系向牛头充炭直。
  2.“头”被引申到在外形上与动物相似的非生命物体上,指在认知中处凸显地位的一端,指“头部,始端”或“尾部,末端”。
  例: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3.“头”还被引申到其他非生命事物,其两端在认知地位上无差别。
  例: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4.“头”还可以表示时间概念,若把一段时间隐喻成一个长形物体,其两端就是开始和结束。“头”可表示“在先的、过去的时间”,指事物、文章、故事的开端,也可表示一段时间的结束。
  例: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和我没关系。
  (二)其他抽象范畴
  1.品质、价值:头处于人类身体的顶端,所以“头”可隐喻为最顶级的品质。
  例:她想坐头等舱旅行。
  2.地位:头是人身体的重要部位,且群体中重要的人或动物一般处于最前面,由此“头”被隐喻为群体的领导者或地位最高者。
  例:张三是我们的头儿。
  3.数量:头,就其体积而言,占整个身体的比例不大,所以“头”可以指某些物品的残余或剩余部分。
  例:这就是她偷去的那块零头缎子。
  4.方面:事物有两个或多个末端,引申至抽象事物,指抽象事物的多个方面。
  例:学习和休息要两头兼顾。
  5.色彩
  例:他这么做,全是为了博个好彩头。
  6.范围:长形物体的两端确定了一个范围,引申至抽象事物,指行为或情感的合理范围。
  例:今天早晨我睡过头了。
  7.精神层面:人是身体与灵魂的统一体,因此通过转喻机制,头不仅可以指代人的身体部分,还可以指代精神层面,如智力、情感、勇气等。
  例:他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
  二、“头”缀的功能
  “头”缀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语法方面,二是语义方面。
  (一)语法方面
  1.“头”缀是名词的形态标志。
  (1)名词 头:“头”缀附在某些名词性词根后,成为名词的形态标志。
  馒头、石头:在外形上与人类头部相似,故用“头”来描述其形状。
  (2)动词 头:“头”缀附在动词后,构成新词,词性变为名词,“头”成为名词的形态标志,一般有两类:
  A.表示某种动作所述及的事物或人:姘头
  B.表示某种动作的价值和意义:吃头、玩头、嚼头、看头、盼头
  (3)形容词 头:“头”缀附在形容词后,构成新词,词性变为名词,“头”成为名词的形态标志。这些形容词多是非量度形容词,且与人类的感知有联系。
  A.表示人:冤头、巨头、孱头、滑头、空头、寡头
  B.表示某种事物的性状:苦头、甜头、准头
  C.表示物:俏头
  2.“头”缀是复合方位词的形态标志。“头”附在某些单纯方位词后构成复合方位词,“头”成为复合方位词的形态标志。大部分单纯方位词后可加“头”构成复合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里、外、东、南、西、北”等。在“上、下、前、后、里、外”后“头”作为词缀出现,读轻声;在“东、西、南、北”后“头”不是词缀,而是实义词,不能读轻声,可以儿化。
  3.量词。头是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部分代整体”的转喻,头可专指人或动物,在古汉语中“头”常作为量词来表示人,鱼类或昆虫。另外,某些长有鳞茎的植物,其鳞茎与人头部形状相似,所以“头”还可作这类植物的量词。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
  (一)语义方面
  1.表否定、鄙视意味:朱茂汉说,部分带“头”的名词在指称事物时,还体现出人们对所指称事物否定、鄙视的感情色彩。
  例:滑头:油滑不老实的人。
  2.表小或可爱之意:“头”缀还能表达出所指事物的小或可爱之意。
  例:乔羽个子不高,童心不老,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小老头。
  3.区别词义:朱茂汉说,“头”加在名词后面构成新名词,新词词义与原词词义不尽相同。
  例:“窝头”≠“窝”(“窝”本指动物居住的地方,但“窝头”表示一种用玉米面或杂粮面做的食物,呈圆锥状,底下有个窝儿。
  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头”的实在意义可能演变和虚化的路径,从语法方面和语义方面分析了“头”缀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高航,严辰松:《“头”的语法化考察》,《外语研究》,2007年第2期。
  [2]魏艳伶:《现代汉语“头”缀研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7年。
其他文献
本论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对苗药芭蕉根和芭蕉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芭蕉根和芭蕉花的各个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抑菌活性筛选。
摘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贸业务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外贸素质,其中商务英语书信的写作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文深刻地阐述了商务英语书信的写作原则及技巧,以指导外贸业务人员的写作。  关键词:商务英语书信;写作原则;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2  一、7Cs原则在商务英语书
摘 要:模因论是用来解释人类进化规则的理论,它是在达尔文自然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人来在思想文化领域相互模仿和传播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模式。“APEC蓝”模因的传播周期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进而成为年度科技热词之一。  关键词:APEC蓝;新词新语;模因论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一、概述  (一)
作者简介:韩明伟(1991-),女,河南安阳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自马礼逊的《三字经》译本以来,目前英译本林林总总,与以往英译本相比,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形神兼备,为此类经典的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启示。《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著名启蒙读物有三大突出特征:
摘 要:「くださる」和「いただく」是日语敬语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表达方式,根据行为是对方自发做出的还是根据我方的意图和意志而进行的,在使用时要有所区分。但是,最近在日常生活中「いただく」出现的频率较「くださる」要高出许多,这背后体现了日本人希望保持一种尽量不与对方有直接接触的人际关系的自我主义心理因素。  关键词:自发;我方意图;「いただく」倾向;自我主义  作者简介:连路,硕士,信阳师范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不”和“没”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否定副词,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很相似。本文从语义、语法、语用这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希望在两个词的对比研究中可以起到作用。  一、“不”和“没”句法对比分析  (一)“不”和“没”与动词的搭配的不同  若一
摘 要:新“被”字构式语言现象自2008年出现一直活跃至今,且仍在推陈出新,并出现逐渐固定下来的趋势。作为新词流行词,日方媒体也对新“被”字构式进行了多次报道。本文基于汉语对新“被”字构式的研究,站在汉日对比的角度上简单分析了汉语新“被”字结构与日语被动的异同,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及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被”字构式;汉日对比;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
摘 要:自1989年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掀起了持续高涨的热潮,研究成果丰硕。本文总结了国内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相关研究,归纳了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此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  作者简介:陈爱娟,山东科技大学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笔译专业。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