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每次中考过后,总有一部分语文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三年如一日,辛辛苦苦,但收获却不大。”因为中考语文试卷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书本中找不到答案的,或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为此,有些语文教师甚至发出了“语文不教也会”的感叹,这就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该反思一下,那就是:只通过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语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我想无论如何,在教书先生的学堂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在学堂,即今天的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是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通过对写作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进行长期调查和研究后在其《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与中国古人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然而我们既丢掉了优秀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外国学者的先进理念,却走进了讲课文“唯讲是上”的死胡同,在“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大多患有“贫血症”,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样的答案,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思路和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孰不知这一恶果的酿造正是我们自身的失误。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那么,如何才能切实地开展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有个语文教师曾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外语文阅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媒介,让学生获取更新的社会信息。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此外,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不用“定论”或“成见”来控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一百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在课外阅读中每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都是合情合理的,都是一种创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二、明确老师的辅导、协助地位
语文教师在课外教育中是当然的指导者,但扮演的却是与课堂教学迥然不同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是主导因素,从把握教学目的、任务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都由教师负责。而在课外阅读中,语文教师却处于一种辅导、协助的地位,一般只起着咨询或参谋的作用,不能像课堂上那样担任主角,只有学生才是课外阅读的主人。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领悟,自己修炼;让学生自己看书,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只有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愉快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
三、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积累
积累包括语言积累、诗文积累等,让学生在阅读时,记录一些优美的词颂、句子和语段,甚至是整篇的优美短文,还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古文名篇。古代学子背頌“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那我们现代学子也可以适当地背一些诗词,我曾经让学生背颂《古诗词必备》、《文言文必备》中的一些名篇,经过一个阶段,发现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竟然会用一两句古诗来营造气氛。可见,积累还是很有用处的。
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新大纲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分别要达到400万字和300万字,就是对量的要求。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刘锡庆教授提出:“经典名作和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三是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成胖子”。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语文阅读还要积极与其他课争抢学生的时间领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主动让时间给数理化和外语,也不能给学生没时间的借口。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就是胜利。
(二)品味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们可以选择较好的文章指导学生仔细地玩味、分析,挖掘材料的蕴涵,感悟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引发个性化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对文本持续的“品”中加深了对材料的理解、记忆,又使材料烂熟于心,用时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品味到了生活的真、善、美,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健全了自己的人格。
(三)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真正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积累的名言、古诗词之类在作文、口述中直接运用,也可以不抄录原文,而引用文中事例,经过变化,变成自己的话,用在作文中,还可以让学生把在作品中感悟到的感情、哲理等,与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联系起来。
四、运用多种阅读形式
课外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阅读的方式要在稳定中有变化。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也可以进行集体阅读,取长补短;或者进行专题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举办讲座或组织演讲,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应力求让名著经典与杂志时文并存,让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样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倘若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我想无论如何,在教书先生的学堂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在学堂,即今天的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是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通过对写作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进行长期调查和研究后在其《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与中国古人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然而我们既丢掉了优秀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外国学者的先进理念,却走进了讲课文“唯讲是上”的死胡同,在“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大多患有“贫血症”,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样的答案,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思路和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孰不知这一恶果的酿造正是我们自身的失误。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那么,如何才能切实地开展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有个语文教师曾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外语文阅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媒介,让学生获取更新的社会信息。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此外,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不用“定论”或“成见”来控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一百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在课外阅读中每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都是合情合理的,都是一种创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二、明确老师的辅导、协助地位
语文教师在课外教育中是当然的指导者,但扮演的却是与课堂教学迥然不同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是主导因素,从把握教学目的、任务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都由教师负责。而在课外阅读中,语文教师却处于一种辅导、协助的地位,一般只起着咨询或参谋的作用,不能像课堂上那样担任主角,只有学生才是课外阅读的主人。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领悟,自己修炼;让学生自己看书,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只有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愉快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
三、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积累
积累包括语言积累、诗文积累等,让学生在阅读时,记录一些优美的词颂、句子和语段,甚至是整篇的优美短文,还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古文名篇。古代学子背頌“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那我们现代学子也可以适当地背一些诗词,我曾经让学生背颂《古诗词必备》、《文言文必备》中的一些名篇,经过一个阶段,发现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竟然会用一两句古诗来营造气氛。可见,积累还是很有用处的。
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新大纲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分别要达到400万字和300万字,就是对量的要求。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刘锡庆教授提出:“经典名作和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三是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成胖子”。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语文阅读还要积极与其他课争抢学生的时间领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主动让时间给数理化和外语,也不能给学生没时间的借口。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就是胜利。
(二)品味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们可以选择较好的文章指导学生仔细地玩味、分析,挖掘材料的蕴涵,感悟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引发个性化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对文本持续的“品”中加深了对材料的理解、记忆,又使材料烂熟于心,用时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品味到了生活的真、善、美,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健全了自己的人格。
(三)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真正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积累的名言、古诗词之类在作文、口述中直接运用,也可以不抄录原文,而引用文中事例,经过变化,变成自己的话,用在作文中,还可以让学生把在作品中感悟到的感情、哲理等,与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联系起来。
四、运用多种阅读形式
课外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阅读的方式要在稳定中有变化。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也可以进行集体阅读,取长补短;或者进行专题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举办讲座或组织演讲,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应力求让名著经典与杂志时文并存,让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样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倘若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