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给我的孩子们》一课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上出“语文味”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94-02
给我的“孩子们”上完《给我的孩子们》一课,心里有着些许的感动,感动于孩子们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我想,一定是丰子恺先生生动的漫画和朴质的文字,唤起了这些孩子们美好的回忆。朱自清先生这样评价丰子恺的画:“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对于画家、散文家,那味儿我理解为“诗情画意”;对于语文老师,我想那味儿应该是课堂上的“语文味”吧。
一、寻找恰当的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回想准备这堂课的初期,最早准备导入的方式是“分享漫画,走近作者”,希望通过丰子恺的漫画认识他这个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画固然是高兴的,可是看完后留下了什么却是个问号。几次讨论、斟酌之后,考虑到这篇文章是《子恺画集》的序言,决定从这里入手:出示漫画,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漫画内容;由此引出《子恺画集》,作者为什么要画这些画,还把它们整理成册?再引出序言《给我的孩子们》,看看作者文中告诉我们的答案,并且设下疑问:作者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这样既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心情,又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能力,而且答案文章结尾马上就能找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尤其是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化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丢弃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设计导入应注意“实”(讲求实效),“精”(简明扼要),“活”(方法多样),“美”(给人美感享受)的和谐统一,同时还要兼顾启迪学生的思维,体现语文教学独特的味道。
二、关注情感的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给我的孩子们》是一篇序文,也是一篇生动的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墨,记录了孩子们的纯真生活,展现了孩子们真率、自然、热情的性格,表达了自己对孩子世界的憧憬,同时也为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成年人失去童真感到悲哀,更为孩子们长大后也必将失去童真感到悲哀。他的憧憬和悲哀之情是贯穿全文的,这在文章的首尾两段中反复提到,学生也很容易发现。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憧憬之情不难,在设计中主要安排了两个问题:
1.找出文章写了孩子们的哪些生活?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相关事例,并分析作者怎样来写孩子们的生活的。
2.文章哪些语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憧憬之情?又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学生很快就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到了这两句话:“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在这两个问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反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句式的变化、首尾的呼应以及关键字词对表达情感的作用。相对而言,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悲哀之情并理解他为什么悲哀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同样,要找到表达悲哀之情的语句并不难,文章首尾两处一目了然:“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是因为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真而悲哀。可是这样一来,文章中好多段落都被忽视了,其实,从第三小节开始到文章的结尾,作者或流露出因为自己对孩子们无意的“摧残”、“野蛮”、“不明”而惭愧、不安;或流露出为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成年人失去童真而悲哀、无奈……如何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穿插进课堂教学中去,成了这堂课遇到的瓶颈。最后,我这样问了学生:“作者的悲哀有没有根据?他是不是杞人忧天?”结果学生们把散落在各个段落的“证据”都找了出来,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收到不错的效果。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出本色语文中一个关键的主张就是:坚持以语言为核心。对此我的理解是: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解读能力,进而灵活运用语言,这就是真正的语文。要想达到这理想的课堂境界,关键就在于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赏析文本丰富多彩的语言,而且这种品味、赏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应该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对文本充分朗读、对文本有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字词进行赏析和品味,进而让学生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旨。《给我的孩子们》是一篇散文,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用散文的方法来教散文,注重引导学生贴近文本、品读语言、体会文字的魅力。特别是当有些文字直接品读难尽其妙处时,可以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获得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教授该文时,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丰子恺对孩子们纯真生活的憧憬之情:“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试想把句子改成“我的孩子们!我每天不止一次地憧憬你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改动、比较阅读,学生一下子就发现原句倒装的强调效果。语言的积累是为学生的“厚积而薄发”奠定基础的,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为促进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服务的。处理好积累和运用的关系,就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积累、运用语言的契机和环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促进语文能力的發展。
总而言之,就一堂课来看,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真正体现“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94-02
给我的“孩子们”上完《给我的孩子们》一课,心里有着些许的感动,感动于孩子们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我想,一定是丰子恺先生生动的漫画和朴质的文字,唤起了这些孩子们美好的回忆。朱自清先生这样评价丰子恺的画:“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对于画家、散文家,那味儿我理解为“诗情画意”;对于语文老师,我想那味儿应该是课堂上的“语文味”吧。
一、寻找恰当的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回想准备这堂课的初期,最早准备导入的方式是“分享漫画,走近作者”,希望通过丰子恺的漫画认识他这个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画固然是高兴的,可是看完后留下了什么却是个问号。几次讨论、斟酌之后,考虑到这篇文章是《子恺画集》的序言,决定从这里入手:出示漫画,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漫画内容;由此引出《子恺画集》,作者为什么要画这些画,还把它们整理成册?再引出序言《给我的孩子们》,看看作者文中告诉我们的答案,并且设下疑问:作者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这样既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心情,又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能力,而且答案文章结尾马上就能找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尤其是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化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丢弃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设计导入应注意“实”(讲求实效),“精”(简明扼要),“活”(方法多样),“美”(给人美感享受)的和谐统一,同时还要兼顾启迪学生的思维,体现语文教学独特的味道。
二、关注情感的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给我的孩子们》是一篇序文,也是一篇生动的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墨,记录了孩子们的纯真生活,展现了孩子们真率、自然、热情的性格,表达了自己对孩子世界的憧憬,同时也为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成年人失去童真感到悲哀,更为孩子们长大后也必将失去童真感到悲哀。他的憧憬和悲哀之情是贯穿全文的,这在文章的首尾两段中反复提到,学生也很容易发现。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憧憬之情不难,在设计中主要安排了两个问题:
1.找出文章写了孩子们的哪些生活?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相关事例,并分析作者怎样来写孩子们的生活的。
2.文章哪些语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憧憬之情?又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学生很快就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到了这两句话:“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在这两个问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反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句式的变化、首尾的呼应以及关键字词对表达情感的作用。相对而言,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悲哀之情并理解他为什么悲哀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同样,要找到表达悲哀之情的语句并不难,文章首尾两处一目了然:“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是因为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真而悲哀。可是这样一来,文章中好多段落都被忽视了,其实,从第三小节开始到文章的结尾,作者或流露出因为自己对孩子们无意的“摧残”、“野蛮”、“不明”而惭愧、不安;或流露出为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成年人失去童真而悲哀、无奈……如何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穿插进课堂教学中去,成了这堂课遇到的瓶颈。最后,我这样问了学生:“作者的悲哀有没有根据?他是不是杞人忧天?”结果学生们把散落在各个段落的“证据”都找了出来,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收到不错的效果。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出本色语文中一个关键的主张就是:坚持以语言为核心。对此我的理解是: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解读能力,进而灵活运用语言,这就是真正的语文。要想达到这理想的课堂境界,关键就在于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赏析文本丰富多彩的语言,而且这种品味、赏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应该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对文本充分朗读、对文本有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字词进行赏析和品味,进而让学生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旨。《给我的孩子们》是一篇散文,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用散文的方法来教散文,注重引导学生贴近文本、品读语言、体会文字的魅力。特别是当有些文字直接品读难尽其妙处时,可以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获得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教授该文时,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丰子恺对孩子们纯真生活的憧憬之情:“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试想把句子改成“我的孩子们!我每天不止一次地憧憬你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改动、比较阅读,学生一下子就发现原句倒装的强调效果。语言的积累是为学生的“厚积而薄发”奠定基础的,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为促进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服务的。处理好积累和运用的关系,就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积累、运用语言的契机和环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促进语文能力的發展。
总而言之,就一堂课来看,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真正体现“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