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剂量ARB治疗不同年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大剂量ARB治疗不同年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6月西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7例DCM合并心衰的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60岁及以上年龄超大剂量(32例,老年超大剂量组)及常规剂量(34例,老年常规剂量组)ARB治疗组;30岁及以下年龄超大剂量(24例,青年超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27例,青年常规剂量组)ARB治疗组。超大剂量组长期接受ARB(缬沙坦,320-720 mg bid)治疗,常规剂量组长期接受ARB(缬沙坦80-240 mg bid)治疗。进行临床随访,比较各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衰再入院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结果:超大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老年超大剂量组与老年常规剂量组年龄、性别、BM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高血压人数及比例、LVEF值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常规剂量舒张压显著高于青年超大剂量组(P<0.05),但两组其它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平均28.18±9.38月的治疗和随访,超大剂量组全因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老年超大剂量组全因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老年常规剂量组(P<0.05);青年超大剂量组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青年常规剂量组(P<0.05),但全因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患者治疗后LVEF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超大剂量组、老年超大剂量组、青年超大剂量组的LVEF值均显著高于其常规剂量组(P<0.05)。超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都发生了低血压、肝功损害、肾功损害等不良反应,但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大剂量ARB治疗DCM合并心衰患者比常规剂量治疗能更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改善心功能也更加明显;但超大剂量ARB治疗青年DCM合并心衰患者仅能进一步降低心衰再住院率,不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在院内严密监护下,超大剂量ARB治疗扩心病合并心衰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退休老干部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预见性防范对策。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防范对策,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生命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将语文学习内容、情境、目标做了结构性的整合和优化,明确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这一育人价值,进一步巩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在于“整体”,内隐的核心技术在于“整合”。核心概念的整合是为了促进学生协同思考,学习主题的整合是为了彰显单元育人价值,学习任务的整合是为了重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评价要点的整合是为了关注“教—学—评”一致
以商业酚醛树脂为原料,介绍了一种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低成本的低温溶胶-凝胶聚合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酚醛树脂气凝胶的方法。使用3种酚醛树脂(低黏度钡酚醛、普通热塑性酚醛和硼酚醛)在醇溶剂中制备了3个系列的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所制备气凝胶的骨架结构和孔结构以及合成机理。所制备的多孔纳米酚醛树脂气凝胶密度低至0.17~0.23 g/cm3、压缩强度为0.68~
<正>接处警工作是派出所及时发现、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的首要环节,也是派出所执法公正、服务人民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接处警工作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规范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民警不断提高工作技巧,不断丰富工作思维。这里,笔者就接处警工作中应具备的“证据思维”加以简单论述。
期刊
为解决重要设备竖向低频隔震的问题,通过设置铰接弹簧与四连杆机构,提出了一种竖向变刚度隔震支座,该支座特点是能在静载下有较高的静态刚度和承载力,动载下有较低的刚度。首先详细阐述了竖向变刚度隔震支座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弹簧刚度和预压长度,连杆初始角度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竖向常刚度与变刚度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差异,并针对竖向隔震支座进行有限元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最后采用A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思维方向规划、问题理解深化、解题路径优化,归纳概括解题过程中的少算多思策略,并以此为抓手优化学生认知,打造轻负高质课堂。在探究经典竞赛题的通法和特解时,通过架设多维桥梁,摒弃繁杂计算,搭建速解阶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法择优,少算多思,以深思速解理念赋能核心素养提升。
<正>《国务院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指出,东北地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出发,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构建区域动力系统,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为讲好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东北故事,共同为新时代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学界的智慧,2022年5月28日,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省教育厅新型
期刊
为完善大跨长联连续梁桥的减震和隔震技术,提出将负刚度装置引入某带有摩擦摆支座隔震的大跨长联连续梁桥中组成新型减震和隔震系统。基于CSIBridge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负刚度装置采用弹性多段线模拟,摩擦摆支座采用双线性恢复力模型,输入7条地震波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考查了新型减震和隔震系统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探究了负刚度系统对大跨长联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跨长联隔震连续
阻尼器的负刚度特性有助于提升其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为探究负刚度装置(NS)对黏滞阻尼器(VD)应用于斜拉索减振控制的增效作用,开展了VD联合NS对斜拉索减振控制的增效研究。采用复模态分析方法获得了斜拉索-VD-NS耦合系统的特征方程,并进一步推导了斜拉索附加模态阻尼比的近似解;分析了NS的负刚度系数和安装高度对斜拉索模态阻尼比和振动频率的影响;基于输出反馈的LQR控制,获得了给定负刚度系数时V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