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hongshe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程本身具有过去性、不可再现的性质,历史知识本身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难以产生兴趣。其实,历史课本身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那些充满智慧哲理的历史小故事,让人崇拜景仰的历史人物,只要利用得当,则无一不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下的历史教材,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从内容编排到栏目设置,都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关键词】初中历史;增强;趣味性
  Shallow talk how to strengthe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he interest of the teaching
  Zhang Yan-qiu
  【Abstract】The history course has past and can't reappear of property, the history knowledge leave the student's reality life farer, the student be not easy comprehension, hard creation interest.In fact, the history lesson be 1 to be full of an interest academics, those history small story which be full of intelligence philosophy, let the person's adoration admire of history person, as long as make use of properly, then can do everything to cause a student mightiness of study interest.New under the lesson mark of history teaching material, consideration beginning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age characteristics, mental state characteristic and cognition level, arrange in order column eyes constitution from the contents, all full in consideration of to student study stir up of interest.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Strengthen;Interest
  历史,可以说是文科中最有意思的科目,也是最适合趣味化教学的科目。历史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教授学生一个健全的民族记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他们历史哲学。也就是先贤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通过历史的人文熏陶,让学生从国家、民族的记忆演绎中使心灵向善。另一方面,从学科的综合性上来讲,历史和语文、政治、地理的联系也比较密切,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趣味化实施方面,因为这种穿越学科界限的反复强化、整体记忆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再者,初中历史上面的事件、人物往往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有一定的艺术含量,也可以考虑开展一些有益的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得他们仿佛“走进历史、置身历史”,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真正运用的优秀状态。从管理学规律来看,一个人的目标应该适当大于他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激发人的潜能。所以,在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妨通过教师我见闻、学术界的一些争论(如曹操墓真假“七十二疑冢”来由等等)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历史教学通过一种类似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变得具有挑战性,具有吸引力,同时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跳跃性效果。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彻底改变孩子们对于文科学习的枯燥印象,运用各种有益的教学模式来使得孩子们在积极主动、趣味快乐中更有针对性、实用性、更高效地学习初中历史。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使初中历史趣味化的一些突破口。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很难再現,它既无法观察,更无法体验。因此我想方设法的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呈现趣味性的材料,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构建 历史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更注重让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激发其思考社会问题和探索创新的兴趣,力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以及生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如讲《明治维新》,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引导学生探究日本的做法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我在上《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时候,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资料片,当时学生就象是一个个关心时事的青年坐在电视机前,深刻地领会到了会议的精神和重大意义。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通过昨天与今天的对比,理解“伟大转折”的内涵。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片段《四渡赤水》,动画展示了红军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迂回曲折行军25000里的路线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更真切、更直观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从而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具体内涵。接着让他们谈自己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该怎样承传长征精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为他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乃至震撼,自然会今昔对比,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发扬长征精神去创造新的文明!   四、给他们一方舞台让他们“动”起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体会,夜晚在戏剧院看戏,时间一长,看戏的人容易疲倦,但演戏的人始终精神饱满。为了让学生课堂上精神饱满,我们不防把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当演员。演什么呢?演历史短剧!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下,也提供一些资料,进行一些指导,留给他们一些时间。剩下的交给他们。学生一旦接受了任务,就争先恐后出谋划策,挣着抢着要扮演某一个角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在上《戊戌变法》时,指导学生把康有为被传到总理衙门“问话”时与荣禄的对话场面编演成历史短剧在课堂上上演。通过表演,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起来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维新人士变法阻力之大和康有为变法决心之坚强!学生的情感被牵动,自觉把立场站到维新人士一方来。面对戊戌政变导致变法失败,学生情感如水中涟漪不能平静,爱与憎泾渭分明!这类活动调动的是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此时,他们的眼睛、大脑、嘴巴、双手统统被解放了出来,他们边看边想边记,或笑或谈或议,乐此不彼!不露声色,教师已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启迪了学生心灵!你能不说课堂已成了学生心灵的乐园了吗?
  五、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 我们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学习历史。例如把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开放五口通商”比喻为中国大门上打开了一个窗孔,随着窗孔的打开,外国商品开始大量倾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就此开始解体;“割让香港岛”好比在祖国母体上割肉,中国的领土完整从此遭到破坏;中英《南京条约》就像毒蛇一样缠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它又像血吸虫一样吮吸着中国人民的血汗。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也记得牢。
  六、注重跨学科的综合互动 历史之所以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学科,主要在于它的延展性、包容性。学文的要学历史,因为里面有迁客骚人的哀怨愤懑;学理的要学历史,因為历史告诉他火药的发明究竟有多么的机缘巧合。哪怕你累了,那么听听三国评书,也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把初中历史做到趣味化,就不得不注重它的跨学科联系。我们可以跟其他学科的教师协调,进行一些沟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也可以在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可以让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阅读像《史记》一类的文言文,可以让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研究地理环境(包括水文、光照、地形、气候)对历史事件,对历史格局的制约影响。
  总之,历史课教学是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大熔炉。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进步、提高、发展。教师的幸福来自于不断被学生超越和不断超越自己。只要我做一天教师,我将以高度的责任心,用心上课,爱我的学生,把我的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进步、提高、发展。教师的幸福来自于不断被学生超越和不断超越自己。只要我做一天教师,我将以高度的责任心,用心上课,爱我的学生,把我的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教师职业将是我一生中无悔的选择。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阶段对于人生定性具有非凡的意义,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由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当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对他们寄予厚望。新的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更加艰巨,更加具体。  【关键词】关键词;中学教育;班主任;工作  中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
期刊
美术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当前,我们的幼教同行已经在不断更新幼教理念,我们已经逐渐把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懂得了要把幼儿的需要放在
期刊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高考历史考纲》都非常强调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
期刊
【摘要】手机在校园内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上市,给学校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就中学生手机管理方法进行一些探讨,让学生和家长参与管理,从源头上减少了手机进校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管理方法  进入信息化时代,由于经济状况的改变,手机在中学校园内普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给学生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无论是学业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是弊大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上应尊重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学生将成为“教师式学生”,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使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放任自流”,“合作探究”而不失“独立学习”。这对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成长。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期刊
【摘要】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差,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尤为重要。本文从六个方面讲了如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课堂;注意力  学生在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决定课堂的收效。心理学资料表明7―10岁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
期刊
【摘要】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1、年龄偏大;2、杂事情太多;3、难有新鲜血液;4、专业性不强;5、上进心不强;6、家务事情多;7、身体状况欠佳;8、工作时间长等。  【关键词】调研;农村教师;现状  根据县教育局指示,本人牵头,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王丽丽、李亚慧两同志共同参与,对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现状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我们的调研给教育局合理布局学校调整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期刊
【摘要】音乐能震撼人心,鼓舞斗志,表达思想,增进交往,陶性养性,净化心灵。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亦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从中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功能。现代的“情智互动理论”、“情商理论”等也阐明了音乐对提高人的情感意志水平的作用,而情感意志水平又是幼儿今后能否成材、立足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音乐能使幼儿情感丰富,性格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