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园地处同安,这里资源丰富、艺术氛围浓厚,草編工艺简单易学,美观大方,能较大地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闽南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为弘扬闽南艺术文化,传承闽南传统文化,因此我班提出了以闽南艺术文化为研究载体,开展将本土文化渗透于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丰富的闽南艺术草编系列活动藴藏蒼许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动中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锻炼。
【关键词】草编;闽南;艺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82-02
当今许多幼儿园对本土资源的利用较少,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对于民间传统特色美术缺乏了解重视,因此,开发适合幼儿园的闽南民间传统教学是一项极具教育意义的工作。我园地处同安,这里资源丰富、艺术氛围浓厚,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在本地的民间工艺中逐渐寻找,最后确定了草编这一民间工艺,草編工艺简单易学,美观大方,能较大地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闽南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草编艺术已渐渐失传,因此我班提出了以闽南艺术文化为研究载体,开展将本土文化渗透于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准备前期,教师善于学习,汲取宝贵经验
1.收集稻草,认识稻草特性。
要学习草编艺术,首先要认识草编的材料。于是我带动本班家长一起收集稻草,认识稻草的性质,挑选优质稻草,并通过调查得知草编前可以采用浸泡的方法来软化稻草。挑选时应尽量挑选长度大多相等,韧性较好的稻草。
(1)走访民间艺人,学习编织手法。
教师利用节假日拜访一些民间前辈,了解并尝试学习稻草在民间的几种工艺手法:如最简单的搓草绳、编草垫,做草鞋、床垫、草帽等等。(然后从中挑选和改进适合幼儿操作的手法,化难为简)
二、实施中期,善于观察、层层推进,不断提高编织水平
1.幼儿感受期。
阶段一:我首先引导幼儿认识稻草的性质,学会整理稻草。初步学习错搓草绳、编麻花辫。第一次接触稻草,幼儿很感兴趣,第一次接触稻草的小朋友还不了解干稻草容易断的特质,在探索和操作中细心的幼儿发现了教师提供的水别有用处,打湿了稻草编起来更整齐。个别小朋友则懂得了相互合作,一人拉着,一人编,编起来更加容易。因为是第一次编织,所以他们的作品较为粗糙。
2.作品萌芽期。
阶段二:在幼儿有了编草绳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开始利用编织好的草绳结合稻草等其他辅助材料,编出简单的稻草人等其他形象,于是我新提供了小眼睛、毛根、金线等材料。幼儿第一次尝试稻草塑形较为兴奋,有了上一次的游戏经验后,他们懂得了拿稻草的时候要整理整齐,沾上水,稻草不容易断。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懂得利用编织好的草绳,在此基础上进行塑形。在游戏中他们模仿能力较强,出现了相互模仿学习的现象,在稻草人装饰上的区别也反应了他们各自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阶段三:为了解决桌面凌乱的现象,我引导幼儿每次拿稻草的时候要一根一根拿,防止一撮一撮抽出来容易洒落到地板,除此之外我还提供了小扫把小畚斗,引导幼儿自己清理和整理现场的隧道草。对于草绳供不应求的现象,我提供了现成的草绳和绸带、布料等辅助材料。在本阶段游戏中,幼儿的创作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他们根据自身创作的需要选择现成的草绳或稻草,并利用辅助材料进行合作创作,作品更加丰富。但是用毛根和金线来固定作品,牢固性不强。
阶段四:为了增加作品的牢固性,我提供了跟稻草颜色相当的细麻绳和塑料针针和麻绳的提供,使得幼儿的作品更具有牢固性,也更易于塑形,活动中幼儿聚精会神,把麻绳连接得更扎实,但是没有表现出比较具体的形象,只是一味的捆、扎、穿。
幼儿的技能与编织手法提高了,但是由于受到想象力与生活经验的限制,难以做出具体形象的成品。
3.作品创新期。
阶段五:我意识到幼儿由于受到经验的限制,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的经验铺垫。于是我们利用节假日组织假日小分队,带幼儿走访民间参观稻草编织艺术品。有了参观后的知识铺垫,幼儿的作品更加丰富了,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陆陆续续变出了各种各样的篮子、帽子、鱼、小猪等。
阶段六:善于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毫无经验基础的想象不利于开发创造性,在让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更易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发动家长资源:分发稻草,充分利用家长的民间智慧,完成亲子作品,带到幼儿园供幼儿欣赏和模仿,启发幼儿的创新手法。在后期的编织中启发幼儿事先在头脑中构思工艺品的模型,再根据构思进行编结,这样环环相扣,才能编出漂亮的草编手工艺。
4.作品展示期。
阶段六:在国旗下表演中,我们排练了草编时装秀,幼儿带上自己编织的草帽、草鞋,篮子等作品大胆在国旗下进行展示。在毕业典礼上,我们与幼儿创设了毕业工艺展,让幼儿将平时区域活动中完成的优秀草编艺术作品展示出来,并自己绘制作品说明图卡,附上制作方法与流程。作品吸引了众多家长与幼儿的驻足,让更多的人了解草编艺术的美丽,同时也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三、实施后期,及时总结,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在小结阶段,我们及时整理、统计、分析过程性材料,收集整理案例,匯编课程资源手册,进行经验分享,把宝贵的经验分享给其他班级的老师,并通过具体形象的案例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共同提高。让更多的人了解草编艺术,认识草编艺术,传承我们的闽南艺术文化。
丰富的闽南艺术草编系列活动藴藏蒼许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动中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锻炼,闽南文化艺术文化也进一步得到了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1日.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4]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关键词】草编;闽南;艺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82-02
当今许多幼儿园对本土资源的利用较少,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对于民间传统特色美术缺乏了解重视,因此,开发适合幼儿园的闽南民间传统教学是一项极具教育意义的工作。我园地处同安,这里资源丰富、艺术氛围浓厚,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在本地的民间工艺中逐渐寻找,最后确定了草编这一民间工艺,草編工艺简单易学,美观大方,能较大地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闽南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草编艺术已渐渐失传,因此我班提出了以闽南艺术文化为研究载体,开展将本土文化渗透于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准备前期,教师善于学习,汲取宝贵经验
1.收集稻草,认识稻草特性。
要学习草编艺术,首先要认识草编的材料。于是我带动本班家长一起收集稻草,认识稻草的性质,挑选优质稻草,并通过调查得知草编前可以采用浸泡的方法来软化稻草。挑选时应尽量挑选长度大多相等,韧性较好的稻草。
(1)走访民间艺人,学习编织手法。
教师利用节假日拜访一些民间前辈,了解并尝试学习稻草在民间的几种工艺手法:如最简单的搓草绳、编草垫,做草鞋、床垫、草帽等等。(然后从中挑选和改进适合幼儿操作的手法,化难为简)
二、实施中期,善于观察、层层推进,不断提高编织水平
1.幼儿感受期。
阶段一:我首先引导幼儿认识稻草的性质,学会整理稻草。初步学习错搓草绳、编麻花辫。第一次接触稻草,幼儿很感兴趣,第一次接触稻草的小朋友还不了解干稻草容易断的特质,在探索和操作中细心的幼儿发现了教师提供的水别有用处,打湿了稻草编起来更整齐。个别小朋友则懂得了相互合作,一人拉着,一人编,编起来更加容易。因为是第一次编织,所以他们的作品较为粗糙。
2.作品萌芽期。
阶段二:在幼儿有了编草绳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开始利用编织好的草绳结合稻草等其他辅助材料,编出简单的稻草人等其他形象,于是我新提供了小眼睛、毛根、金线等材料。幼儿第一次尝试稻草塑形较为兴奋,有了上一次的游戏经验后,他们懂得了拿稻草的时候要整理整齐,沾上水,稻草不容易断。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懂得利用编织好的草绳,在此基础上进行塑形。在游戏中他们模仿能力较强,出现了相互模仿学习的现象,在稻草人装饰上的区别也反应了他们各自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阶段三:为了解决桌面凌乱的现象,我引导幼儿每次拿稻草的时候要一根一根拿,防止一撮一撮抽出来容易洒落到地板,除此之外我还提供了小扫把小畚斗,引导幼儿自己清理和整理现场的隧道草。对于草绳供不应求的现象,我提供了现成的草绳和绸带、布料等辅助材料。在本阶段游戏中,幼儿的创作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他们根据自身创作的需要选择现成的草绳或稻草,并利用辅助材料进行合作创作,作品更加丰富。但是用毛根和金线来固定作品,牢固性不强。
阶段四:为了增加作品的牢固性,我提供了跟稻草颜色相当的细麻绳和塑料针针和麻绳的提供,使得幼儿的作品更具有牢固性,也更易于塑形,活动中幼儿聚精会神,把麻绳连接得更扎实,但是没有表现出比较具体的形象,只是一味的捆、扎、穿。
幼儿的技能与编织手法提高了,但是由于受到想象力与生活经验的限制,难以做出具体形象的成品。
3.作品创新期。
阶段五:我意识到幼儿由于受到经验的限制,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的经验铺垫。于是我们利用节假日组织假日小分队,带幼儿走访民间参观稻草编织艺术品。有了参观后的知识铺垫,幼儿的作品更加丰富了,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陆陆续续变出了各种各样的篮子、帽子、鱼、小猪等。
阶段六:善于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毫无经验基础的想象不利于开发创造性,在让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更易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发动家长资源:分发稻草,充分利用家长的民间智慧,完成亲子作品,带到幼儿园供幼儿欣赏和模仿,启发幼儿的创新手法。在后期的编织中启发幼儿事先在头脑中构思工艺品的模型,再根据构思进行编结,这样环环相扣,才能编出漂亮的草编手工艺。
4.作品展示期。
阶段六:在国旗下表演中,我们排练了草编时装秀,幼儿带上自己编织的草帽、草鞋,篮子等作品大胆在国旗下进行展示。在毕业典礼上,我们与幼儿创设了毕业工艺展,让幼儿将平时区域活动中完成的优秀草编艺术作品展示出来,并自己绘制作品说明图卡,附上制作方法与流程。作品吸引了众多家长与幼儿的驻足,让更多的人了解草编艺术的美丽,同时也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三、实施后期,及时总结,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在小结阶段,我们及时整理、统计、分析过程性材料,收集整理案例,匯编课程资源手册,进行经验分享,把宝贵的经验分享给其他班级的老师,并通过具体形象的案例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共同提高。让更多的人了解草编艺术,认识草编艺术,传承我们的闽南艺术文化。
丰富的闽南艺术草编系列活动藴藏蒼许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动中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锻炼,闽南文化艺术文化也进一步得到了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1日.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4]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