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IPS Empress II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IPS Empress II铸瓷贴面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方法:对我院就诊的32例患者共计95颗患牙,根据牙齿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3种贴面牙体预备方法并行铸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修复体保存完整度、颜色匹配和边缘适合性等评价指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I型贴面在第12个月时有1例在切端出现微小间歇;L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出现2例脱落,给予重新粘结,第12个月时又出现1例因咬硬物脱落;U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有1例出现边缘微小缝隙。随访12个月,所有贴面的临床治疗总体成功率达94.7%(90/95);3种类型贴面的临床疗效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PS Empress II铸瓷贴面是前牙美容修复的理想选择,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IPS Empress II铸瓷贴面;美学修复;临床评价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9-1639-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前牙缺损、色泽不美观、畸形过小牙等要求牙齿美容修复的患者逐年增多。全瓷贴面因具有磨除牙体少、美观性好、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1]。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内在我院完成的全瓷贴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IPS Empress II全瓷贴面前牙美容修复成功率,从而为该类全瓷贴面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2012年10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IPS-Empress II热压铸瓷贴面修复的32例(95颗)。其中男13例(45颗),女19例(50颗),年龄18~49岁,平均27.9岁。
1.2 病例纳入标准[2]:①前牙或第一前磨牙;②轻度氟斑牙或四环素牙、过小牙等;③釉质局部缺损;④前牙树脂充填、充填物脱落,但牙体缺损范围不大;⑤前牙外伤,切缘或切角缺损,未累及牙髓;⑥咬合基本正常,牙周组织健康;⑦X线显示无根尖阴影和牙槽骨吸收。
1.3 排除标准[2]:①重度四环素牙或氟斑牙;②大面积釉质缺损影响粘结;③大面积树脂充填治疗的前牙或严重变色的死髓牙;⑤重度深覆牙合,牙周不健康;⑥有精神病史或夜磨牙症者。
1.4方法
1.4.1临床分组及牙体预备方法:根据患者牙齿缺损状况,选择相应合适的贴面牙体预备方法,以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为治疗原则:牙体磨除量控制在唇面0.5~1.0 mm,浅圆凹形肩台,宽度在0.3~0.5 mm,肩台平齐龈缘或龈下0.5 mm以内。其中,I型牙体预备局限于唇侧面,L型行切端预备以包绕切缘,I型和L型邻面预备均止于邻面接触点唇侧;U型预备唇面、切端和邻面接触点[3]。在纳入本研究的95个铸瓷贴面中,采取I型(唇面覆盖型)15个、L型(唇切缘覆盖型)43个、U型(唇切邻面覆盖型)37个。
1.4.2取模、比色和贴面制作:采用单线法排龈,硅橡胶印模材料(DMG,德国)两次法取模并灌制超硬石膏模型。Vita classical比色板(16色)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比色,将比色结果和模型送至义齿加工中心制作IPS-Empress II热压铸造陶瓷贴面。
1.4.3贴面试戴和粘结:在口内详细检查贴面的边缘密合度、邻接关系、色彩和形态,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磨就位。经调磨试戴无误后,严格按照贴面树脂粘结系统操作规范(Choice II,Bisco公司,美国)进行贴面粘结操作,所有临床操作过程均由同一医生完成。
1.5复诊与评价:对所有患者在修复后1周、6个月、12个月进行复诊,复诊时采用改良的Ryge贴面复诊标准[4]对贴面的完整度、颜色的匹配、边缘适合性指标等进行重点评价(见表1)。
1.6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设为α=0.05。
2 结果
2.1瓷贴面临床随访结果:所有95个全瓷贴面临床随访结果见表2。修复1周后,共计有43颗活髓牙出现粘结后不同程度地牙本质敏感症状,症状持续15天左右,逐渐减轻直至自行缓解消退。术后第6个月,2例贴面出现脱落,给予树脂粘结剂重新粘结;1例贴面出现边缘微小缝隙;术后第12个月,有1例贴面因误咬硬物脱落,1例在切端出现微小间歇。随访12个月,共计有5例贴面随访评价指标为I级或II级,临床治疗总体成功率达94.7%(90/95),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2.2 3种不同设计类型的铸瓷贴面分类随访结果: 由表3可见,I型贴面在第12个月时有1例在切端出现微小间歇;L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出现2例脱落,给予重新粘结,第12个月时又出现1例因咬硬物脱落;U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有1例出现边缘微小缝隙。3种类型的贴面在各随访时间段的失败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由于陶瓷材料、树脂粘结系统和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全瓷贴面的生物相容性、美观性能、机械性能和临床治疗成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综述既往文献资料[5-9],全瓷贴面的使用寿命及美学效果主要受到陶瓷的材质、加工工艺、基牙的颜色、粘结界面的表面处理及粘结系统的种类、瓷贴面的设计类型或牙体预备方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IPS Empress II陶瓷是一种二硅酸锂基全瓷材料,通过失蜡法热压铸造成瓷基底层后,再在表面堆塑饰面瓷,与此前的烤瓷贴面相比,热压铸造陶瓷贴面在机械强度、美观性、边缘适合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是目前全瓷贴面的主要类型[2,5,7]。在本研究中,共制作了95个IPS Empress II铸瓷贴面,随访1年,临床治疗成功率达94.7%,患者满意度较高。但是,共计有43颗活髓牙在粘结后出现不同程度地牙本质敏感症状,一般在15天内自行缓解,这可能与牙体预备时在牙颈部或切端等部位暴露部分牙本质层所致,这一结果也与李彦等[3]的报道基本吻合。 有关瓷贴面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类型,Horn[10]提出瓷贴面的4种分类法,即唇面开窗型、切缘对接型、切缘斜面型和切缘包绕型。李彦等[3]综合瓷贴面包绕牙面的范围及形态,将贴面分为切缘非包绕型(I型:包括唇面开窗型和切缘对接型两类)、切缘包绕型(L型:包括切缘斜面型和切缘包绕型)和邻切面包绕型(U型)3种牙体预备类型。因李彦的贴面三分类法较为形象且贴近临床,故本文选择李彦的贴面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各自不同类型的瓷贴面的临床疗效差异,目前尚存争议。李彦等[3]研究发现,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进行规范的操作,3种不同类型的瓷贴面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能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另一方面,Shetty等[9]通过对瓷贴面牙体预备方法与临床成功率随访结果的综合评价,将随访时间外推至10年,结果发现,无牙体预备的瓷贴面成功率为56%,开窗型的瓷贴面成功率为89%,切缘对接型的成功率为90%,包绕型的成功率为93%,切缘覆盖型贴面的成功率优于非切缘覆盖型。同时,国内毛胜男等[11]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瓷贴面-牙复合体出现破损失败的位置都在粘结剂层,但U型瓷贴面-牙复合体的抗压强度显著高于I型和L型瓷贴面-牙复合体。在本研究中,3种贴面的12个月随访治疗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虽然L型贴面共计有3个贴面脱落,I型和U型无1例脱落,但是否提示L型贴面在受力时相对容易发生脱落,仍有待于远期临床疗效的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杜瑞钿,李彦,范丹妮.310个烤瓷贴面远期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 44(6):343-346.
[2]王培志,许小会,夏露,等.IPS e.max Press全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6):641- 643,647.
[3]李彦,魏素华,米乃元,等.三种烤瓷贴面牙体预备的临床修复效果评价[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293-295.
[4]Kihn PW,Barnes DM.The clinical longevity of porcelain veneers: a 48-month clinical evaluation[J].J Am Dent Assoc,1998,129(6): 747-752.
[5]张志清,孙艳华,尹玉成.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美学修复的临床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5):820-822.
[6]Dumfahrt H,Gobel G.Bonding 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 provisional restorations: A experimental study[J].J Prosthet Dent, 1999,82(3):281-285.
[7]石杰,崔玲玲,周晓平.IPS-Empress瓷贴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684-1686.
[8]Blatz MB,Chiche G.Influence of surface treatment and simulated aging on bond strengths of luting agents to zirconia[J]. Quintessence Int,2007,38(9):745-753.
[9]Shetty A,Kaiwar A,Shubhashini N,et al. Survival rates of porcelain laminate restor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incisal preparation designs:An analysis[J].J Conserv Dent,2011,14(1):10-15.
[10]Horn HR.Porcelain laminlate veneers bonded to etched enamel[J].Dent Clin North Am,1983,27(4):671-684.
[11]毛胜男,刘天爽.不同类型设计全瓷贴面的抗压强度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3): 87-88.
[收稿日期]2014-05-12 [修回日期]2014-06-30
编辑/何志斌
[关键词]IPS Empress II铸瓷贴面;美学修复;临床评价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9-1639-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前牙缺损、色泽不美观、畸形过小牙等要求牙齿美容修复的患者逐年增多。全瓷贴面因具有磨除牙体少、美观性好、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1]。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内在我院完成的全瓷贴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IPS Empress II全瓷贴面前牙美容修复成功率,从而为该类全瓷贴面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2012年10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IPS-Empress II热压铸瓷贴面修复的32例(95颗)。其中男13例(45颗),女19例(50颗),年龄18~49岁,平均27.9岁。
1.2 病例纳入标准[2]:①前牙或第一前磨牙;②轻度氟斑牙或四环素牙、过小牙等;③釉质局部缺损;④前牙树脂充填、充填物脱落,但牙体缺损范围不大;⑤前牙外伤,切缘或切角缺损,未累及牙髓;⑥咬合基本正常,牙周组织健康;⑦X线显示无根尖阴影和牙槽骨吸收。
1.3 排除标准[2]:①重度四环素牙或氟斑牙;②大面积釉质缺损影响粘结;③大面积树脂充填治疗的前牙或严重变色的死髓牙;⑤重度深覆牙合,牙周不健康;⑥有精神病史或夜磨牙症者。
1.4方法
1.4.1临床分组及牙体预备方法:根据患者牙齿缺损状况,选择相应合适的贴面牙体预备方法,以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为治疗原则:牙体磨除量控制在唇面0.5~1.0 mm,浅圆凹形肩台,宽度在0.3~0.5 mm,肩台平齐龈缘或龈下0.5 mm以内。其中,I型牙体预备局限于唇侧面,L型行切端预备以包绕切缘,I型和L型邻面预备均止于邻面接触点唇侧;U型预备唇面、切端和邻面接触点[3]。在纳入本研究的95个铸瓷贴面中,采取I型(唇面覆盖型)15个、L型(唇切缘覆盖型)43个、U型(唇切邻面覆盖型)37个。
1.4.2取模、比色和贴面制作:采用单线法排龈,硅橡胶印模材料(DMG,德国)两次法取模并灌制超硬石膏模型。Vita classical比色板(16色)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比色,将比色结果和模型送至义齿加工中心制作IPS-Empress II热压铸造陶瓷贴面。
1.4.3贴面试戴和粘结:在口内详细检查贴面的边缘密合度、邻接关系、色彩和形态,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磨就位。经调磨试戴无误后,严格按照贴面树脂粘结系统操作规范(Choice II,Bisco公司,美国)进行贴面粘结操作,所有临床操作过程均由同一医生完成。
1.5复诊与评价:对所有患者在修复后1周、6个月、12个月进行复诊,复诊时采用改良的Ryge贴面复诊标准[4]对贴面的完整度、颜色的匹配、边缘适合性指标等进行重点评价(见表1)。
1.6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设为α=0.05。
2 结果
2.1瓷贴面临床随访结果:所有95个全瓷贴面临床随访结果见表2。修复1周后,共计有43颗活髓牙出现粘结后不同程度地牙本质敏感症状,症状持续15天左右,逐渐减轻直至自行缓解消退。术后第6个月,2例贴面出现脱落,给予树脂粘结剂重新粘结;1例贴面出现边缘微小缝隙;术后第12个月,有1例贴面因误咬硬物脱落,1例在切端出现微小间歇。随访12个月,共计有5例贴面随访评价指标为I级或II级,临床治疗总体成功率达94.7%(90/95),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2.2 3种不同设计类型的铸瓷贴面分类随访结果: 由表3可见,I型贴面在第12个月时有1例在切端出现微小间歇;L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出现2例脱落,给予重新粘结,第12个月时又出现1例因咬硬物脱落;U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有1例出现边缘微小缝隙。3种类型的贴面在各随访时间段的失败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由于陶瓷材料、树脂粘结系统和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全瓷贴面的生物相容性、美观性能、机械性能和临床治疗成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综述既往文献资料[5-9],全瓷贴面的使用寿命及美学效果主要受到陶瓷的材质、加工工艺、基牙的颜色、粘结界面的表面处理及粘结系统的种类、瓷贴面的设计类型或牙体预备方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IPS Empress II陶瓷是一种二硅酸锂基全瓷材料,通过失蜡法热压铸造成瓷基底层后,再在表面堆塑饰面瓷,与此前的烤瓷贴面相比,热压铸造陶瓷贴面在机械强度、美观性、边缘适合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是目前全瓷贴面的主要类型[2,5,7]。在本研究中,共制作了95个IPS Empress II铸瓷贴面,随访1年,临床治疗成功率达94.7%,患者满意度较高。但是,共计有43颗活髓牙在粘结后出现不同程度地牙本质敏感症状,一般在15天内自行缓解,这可能与牙体预备时在牙颈部或切端等部位暴露部分牙本质层所致,这一结果也与李彦等[3]的报道基本吻合。 有关瓷贴面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类型,Horn[10]提出瓷贴面的4种分类法,即唇面开窗型、切缘对接型、切缘斜面型和切缘包绕型。李彦等[3]综合瓷贴面包绕牙面的范围及形态,将贴面分为切缘非包绕型(I型:包括唇面开窗型和切缘对接型两类)、切缘包绕型(L型:包括切缘斜面型和切缘包绕型)和邻切面包绕型(U型)3种牙体预备类型。因李彦的贴面三分类法较为形象且贴近临床,故本文选择李彦的贴面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各自不同类型的瓷贴面的临床疗效差异,目前尚存争议。李彦等[3]研究发现,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进行规范的操作,3种不同类型的瓷贴面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能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另一方面,Shetty等[9]通过对瓷贴面牙体预备方法与临床成功率随访结果的综合评价,将随访时间外推至10年,结果发现,无牙体预备的瓷贴面成功率为56%,开窗型的瓷贴面成功率为89%,切缘对接型的成功率为90%,包绕型的成功率为93%,切缘覆盖型贴面的成功率优于非切缘覆盖型。同时,国内毛胜男等[11]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瓷贴面-牙复合体出现破损失败的位置都在粘结剂层,但U型瓷贴面-牙复合体的抗压强度显著高于I型和L型瓷贴面-牙复合体。在本研究中,3种贴面的12个月随访治疗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虽然L型贴面共计有3个贴面脱落,I型和U型无1例脱落,但是否提示L型贴面在受力时相对容易发生脱落,仍有待于远期临床疗效的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杜瑞钿,李彦,范丹妮.310个烤瓷贴面远期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 44(6):343-346.
[2]王培志,许小会,夏露,等.IPS e.max Press全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6):641- 643,647.
[3]李彦,魏素华,米乃元,等.三种烤瓷贴面牙体预备的临床修复效果评价[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293-295.
[4]Kihn PW,Barnes DM.The clinical longevity of porcelain veneers: a 48-month clinical evaluation[J].J Am Dent Assoc,1998,129(6): 747-752.
[5]张志清,孙艳华,尹玉成.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美学修复的临床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5):820-822.
[6]Dumfahrt H,Gobel G.Bonding 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 provisional restorations: A experimental study[J].J Prosthet Dent, 1999,82(3):281-285.
[7]石杰,崔玲玲,周晓平.IPS-Empress瓷贴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684-1686.
[8]Blatz MB,Chiche G.Influence of surface treatment and simulated aging on bond strengths of luting agents to zirconia[J]. Quintessence Int,2007,38(9):745-753.
[9]Shetty A,Kaiwar A,Shubhashini N,et al. Survival rates of porcelain laminate restor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incisal preparation designs:An analysis[J].J Conserv Dent,2011,14(1):10-15.
[10]Horn HR.Porcelain laminlate veneers bonded to etched enamel[J].Dent Clin North Am,1983,27(4):671-684.
[11]毛胜男,刘天爽.不同类型设计全瓷贴面的抗压强度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3): 87-88.
[收稿日期]2014-05-12 [修回日期]2014-06-30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