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地区三家都市报为例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三家有影响力的北京都市类日报的医疗报道进行倾向性研究发现:其报道议题偏向医改类、诊疗类和医药类;其引用消息源偏向“官方”;“医方”正面形象多于负面形象,但负面形象比例高于“患方”和“官方”;医疗报道受社会语境、记者报道操作等因素影响,存在“系统性偏向”,对各方意见和各类议题处理有失“平衡”。
  关键词:新闻倾向 医疗报道 内容分析
  
  近年来,医患关系趋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不少医学界人士撰文讨论,把新闻媒体医疗报道的影响作为其中重要的因素,认为其报道不够科学严谨,带有偏见立场和商业化炒作。此外,传媒业界人士对此也有相关研究,总结医疗报道中出现的问题。
  但是,上述对于“问题”的总结和研究多数是基于个案论证和主观印象,缺乏客观数据支持,缺乏客观评价标准。那么,媒体医疗报道的主要议题有哪些?医方在医疗报道中是否严重失声?报道中所谓“负面报道”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报道中医生、患者都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医疗报道是否存在严重倾向性偏差?本文选取《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三家在北京地区市场占有率大、影响面广的都市报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可用于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或特征。①
  在样本选取上,本文抽取2010年5月17日至2010年7月17日三家媒体的所有医疗报道(不含“健康”类专刊),获得483篇为分析文本。
  本研究设立编码表如下:
  一是新闻体裁:①消息②通讯③评论及读者来信。
  二是新闻议题:这483篇医疗报道的新闻议题可以归纳为六类:①医药类报道,指与医疗类药品相关的报道,包括:医药价格、质量、疗效(用药反应)等。②诊疗类报道,指对患者求医行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实施诊断、治疗行为的报道,以及对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行为、事件的报道。③医院建设类报道,指医院的硬件建设报道。④公共卫生类报道,指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相关的报道。⑤医改(医疗政策)类报道,指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相关的报道,包括政策调研、发布政策、政策的执行及其效果等。⑥其他医疗报道,指未能归入以上五类,而与医务工作者、医疗事业相关的报道。
  三是消息源:本文采取已有实证研究中较为认同的办法,即:消息源是一些在新闻引述中提及且可确认的个人、组织和实体②,不包括记者采访中获得信息的所有消息来源。分类如下:①官方:包括各级卫生部门或非卫生部门政府官员。②公共档案:包括政府等各部门发布的政策、报告、网站等提供的字面信息等。③媒体评论:媒体的时评、社论。④医方:包括医院、医护人员。厂商:与医院有经济往来的药品制造商、医用器材供应商等利害关系人。⑤患方:患者及患者家属。⑥组织:非官方的各类协会等。⑦专家:报道中冠以专家名衔的。⑧匿名引用的消息源。⑨其他:无法归于以上分类的。本文对消息源进行计数统计。
  四是形象指数:对报道中提及的医方、患方、官方、厂商设立正面、中性、负面三个形象指数。形象划分以报道中的话语倾向为准,正面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进行赞扬、指出其“有利”;负面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进行批评,指出其“有害;中性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无评价或属于本职工作应然。
  谁在说话,说什么话?——样本倾向性研究
  样本概述。在这483篇医疗报道中,《北京青年报》有162篇(33.5%),《新京报》有175篇(36.2%)、《京华时报》有146篇(30.2%),各家报纸篇数较为均衡,平均每天都有两篇报道见报。这同时也说明,医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受关注度高。
  从新闻体裁上看,消息类占绝大多数,为85.7%;通讯类占6%,评论类占8.3%。这种体裁分布体现了都市日报的特点,以快速、简短新闻为主体,但深度报道不足。
  议题分布:医改类报道比重最大。在医疗报道的议题分布上,医改类(占报道总数的25.9%)、诊疗类(22.6%)、医药类报道(20.5%)占据多数,医院建设类(6.8%)和公共卫生类(7.0%)报道出现较少。
  医改类报道所占比例最大,这与我国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对医改类报道进行议题细分,有关医改政策发布和执行类报道占80.6%。其中,“社保卡”、“持卡就医”议题最多,但对医改中的问题和政策效果方面的报道就颇为不足。
  对诊疗类报道进行议题细分发现:诊疗纠纷类报道在诊疗类报道中比例最高,占34.2%,在所有研究样本中占7.7%;其次为有关诊疗成功和便民性诊疗的报道,占诊疗类报道的21.9%;客观反映挂号、门诊、床位情况的报道占16%;其余的则是诊疗难题、诊疗费用以及与其他诊疗相关的报道。
  消息源分析:新闻由谁在说话?记者总是要依赖各种人或物的消息源才能获得信息进行报道,因此有学者认为:“记者虽然是新闻话语的写作者,但他并非是话语的主体,他只不过是充当了编码者和代言者的角色。”③所以,考察新闻中消息源的出现对于判断新闻的倾向性尤为重要。
  统计表明,样本中消息源引用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官方”(375次),其次是“医方”(226次),然后是“患方”(147次)。
  “官方”消息源偏向的出现一方面与新闻业界的行业操作惯例有关。有研究显示,媒体在对消息来源的选择和处理上常常呈现出某些偏向,它主要依赖一些常规化来源和日常性渠道(如官方会议等)。④此外,较多依赖于官方来源,也是媒体追求所谓消息源的“可靠”、“权威”的结果。
  “医方”消息源的比例说明,在医疗新闻报道中,医方并没有出现明显“失声”、“缺位”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医方”在医疗新闻报道中是不可缺少的新闻“主角”,且医疗机构作为“机构”主体,仍掌握较大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今媒体环境下,医方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在媒体上“发声”。
  医生是否被妖魔化?在形象统计中:医方形象出现301次,患方216次,官方337次。其中,医方正面形象出现66次,占21.9%,中性形象出现172次,占57.1%,负面形象出现63次,占20.9%,对比患方和官方,后两者负面形象分别占4.2%和7.4%,均低于医方。
  对医方和患方的形象进行交叉分析,如表1所示,发现:报道中医方、患方同时出现的样本共171例,但不曾出现双方同时正面或同时负面的情况。其中,医方正面而患方中性的频率(41次)要远多于“患正医中”的频率(1次),但同时,“医负患中”的频率(41次)也远多于“患负医中”的频率(6次)。可见,医疗报道中,医方形象较患方形象两极化更为明显。
  
  医方形象构建背后的新闻生产机制
  
  新闻报道是如何构建医方形象的?通过对483篇新闻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医方正面形象多通过如下情节被构建:提供优质、便民的诊疗服务、无偿帮助患者或义诊、先进诊疗技术出现或诊疗难题被成功解决等。而医方的负面形象多与如下情节相关:收受医药回扣、诊疗中有多收费滥收费嫌疑、出现诊疗事故、医院硬件设备出现故障给患者带来不便、非法行医等。
  从技术上看,医方负面形象的常见刻画方式包括:
  其一:标题中使用负面词汇。如《医院辩称套餐检查为明白收费》标题中的“辩称”给人以“狡辩”之感,虽然在正文里有医方对事件做出的解释、道歉或者是处理相关责任人的积极反应,但由于标题贴标签式的话语作用,使得医院的负面形象已经建立。
  其二:在叙事结构顺序方面,首先突出叙述患方遭遇,最后陈述医方回应。“先患方后医方”或“先后果后解释”的叙事顺序,把医方置于一个被审视、被质疑的位置。
  其三:通过叙述患者“受害”遭遇反衬医方“施害”行为。如《手足口病亡童疑遭医院误诊》一文叙述道:“戴女士认为,她到每家医院都曾问孩子是否患了手足口病,但医院均未作出正确诊断,应该对孩子的死负有责任。”这种构建医方负面形象的话语方式,实际上是在“同情患方”的社会语境背景下实现的。
  
  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对本文开头提出的研究问题做出如下回答:第一,媒体医疗报道的议题分布较为均衡,并没有明显偏向于纠纷类报道。第二,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医方在医疗报道中未出现严重失声,“医方”作为消息源的引用频率仅低于“官方”。第三,与一般性认识不同,本研究并不支持“医方”在报道中被妖魔化的结论。从数据来看,报道中“医方”正面形象高于其负面形象的比例,但“医方”负面形象的比例要高于“患方”和“官方”。第四,虽然医疗新闻没有严重偏见倾向,但受社会语境、记者报道操作等因素影响,仍存在“系统性偏向”,即无法客观、平衡、公平地处理各方意见和各类议题。这种“系统性偏向”是通过特定的新闻生产机制,如负面词汇的选择、叙事结构、贴标签式的简单概括等方式实现的。同时,“同情弱者”的社会语境也在影响记者的认识框架和新闻选择。
  新闻学理论认为:新闻的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并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而表现出来。但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基础。⑤当然,新闻“倾向性”必须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上。过分偏向意识形态或商业利益的新闻倾向就会变成宣传,将直接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对于医方而言,在责备媒体对医方进行“妖魔化”的同时,医方也应警惕“妖魔化”媒体的认识倾向。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媒体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负面情绪,67%的医务工作者表示“不愿意”接受记者对于某个新闻事件的采访。⑥这样的认知显然不利于改善医—患—媒体间的紧张关系。在当今媒体环境下,对媒体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不应再将媒体局限于单纯的舆论宣传工具来看待,而应对媒体本身的运作规律进行研究。唯有正确认识媒体,才能真正与媒体打好交道。
  
  注 释:
  ①阿特斯兰德著,李路路等译:《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②Voakes,P.S,Kapfer J,Durpius D,&Chern D.S.(1996).Diversity in the news: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Journalism Quarterly 73.
  ③曾庆香、黄春平、肖赞军:《谁在新闻中说话——新闻的话语主体》,《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
  ④臧国仁(编):《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台北政大新闻研究所,1995年版。
  ⑤何梓华主编:《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⑥董关鹏:《医院院长媒体关系实用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1《医院媒体应对与公共关系调查》。
  (徐璐,北京大学新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宣传部《北医》报记者、编辑;杜伟钊,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这是距今31年前的事,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采访。  1980年5月15日《河南日报》一版通栏发表了一篇本报消息,肩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主题是:刘少奇同志骨灰迎送仪式在郑州举行  副题是:王首道、刘澜涛、王光美等同志乘专机前来迎接,刘杰、赵文甫同志随机前往护送。  我和刘志章同志参加了这次全程采访。周淑丽同志拍摄了照片。  1980年5月13日上午10点整,一
期刊
摘要:社会危机爆发时滋生的谣言、流言往往导致群体恐慌、抢购或斗殴等集合行为。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波及我国国内民众情绪,由主流媒体传播“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报道引发国内抢购碘盐风潮。此事件的产生与手机媒体的高效传播、主流媒体的权威效应、国民心理素质以及抢购人群等密切相关。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框架,笔者对手机谣言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指出谣言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规避谣言传播
期刊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导致的价值冲突是转型社会最显著的特点,媒体关注与报道的社会问题日益呈现出更复杂的特征。本文以《南方都市报》2010年5月间发表的评论文章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富士康跳楼”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评论进行分析,希望为转型社会中的新闻评论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转型 新闻评论策略 南方都市报 富士康    社会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    不可否认,在我国经济腾飞的
期刊
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台、电视台如何出精品,笔者认为,立足地方特色、精办日常节目、加强节目策划是县级台节目创优的必由之路。  突出地方特色是精品创优的源泉。县级电台、电视台的基本特点是“小”,它决定了这一级别自办节目必须是当地、当时新闻事件的传播,从而其精品节目一般也是以地方特色取胜。俗话说“上头千根线,下边一根针”,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县、乡、村工作及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
期刊
在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背景下,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开办了专业的对农电视频道。由于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也没有能直接产生作用的扶持政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对农电视频道在实际运营中举步维艰。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的生存困境  实际覆盖与收视人群错位。由于无线覆盖投入太大,大多数对农频道依托有线网络传输,只有城区人口才能接收到频道信号,而广大的农村地区一时难以落地,农民
期刊
《雷颖网聊》是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2010年1月1日开播的一档创新节目,也是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研发、制作的一档节目。该节目是以网络上最新鲜、最具争议的热点事件为选题,以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同步直播的方式,以传统电视手段和网民在线实时参与(发帖子、发微博、QQ视频/音频连线)以及电信用户(手机短信、3G电话视频连线)参与为手段的新形态电视节目。它的诞生和生产更新了大众对传统电视传播的理
期刊
由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电视戏曲兰花奖颁奖晚会在河南电视台的1500平米演播大厅落下帷幕。这是一次聚会,也是一个节日,更是对于电视戏曲这个伴随新中国电视文艺成长的老牌行业的一场新时代的检阅,如何让这台晚会既满足普通观众的欣赏需求,又能在业内凸显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是我们一直追求和探索的方向。本文将该晚会的一些创作体会做出梳理,以飨读者。  主题鲜明,紧扣颁奖晚会的气质脉络。电视戏曲
期刊
摘要:报纸“大众化”是近代独立报人成舍我的毕生追求,其在报业实践中立足民众,保持无党无派超然姿态,以唤起大众为使命,采取“小报大办”的方针,博采众长,千方百计地满足大众精神需求。其女成露茜秉承父风,以“多元”、“另类”的新报业追求,坚持不媚官、不媚金、不媚俗的独立新闻风格,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的发声与权益,使报纸大众化继续深化。成舍我父女对报业的独特追求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当代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出版发行的流行杂志《玲珑》为例,来追寻如今已经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健美”一词是如何伴随着近代“体育”观念的发展而在中国出现的。当年这样一本流行时尚杂志对“健美”概念的介绍和推广,既可以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大背景,又可以展现近代国人在接受外来词汇时的理解方式和能动性。  【关键词】健美;《玲珑》杂志;翻译;传播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都来自西
期刊
所谓会议新闻,指的是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统称。一般说来,不论是传者还是受众,大多对会议报道很反感。其根本原因,就传者而言,会议报道形式较为呆板,尤其是与会领导得似“梁山英雄排座次”,一旦将领导“缺位”或“错位”,属“政治事故”,记者乃至媒体领导必挨批挨罚。就受众而言,会议新闻往往内容空,没有明确、清晰、有用的新闻信息,或将本来很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淹没在空话大话之中;报道形式也多是程式化,这类千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