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倡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性活动,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自主探究作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与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现行教材与新课程同步,对许多内容做了调整,非常注重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设计了许多探究性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探究浮力的大小等等,这些都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呢?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可以说学生对认知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在物理探究活动中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就会消极对待,产生消极情绪与怠慢心理,这样的教学自然很难取得成功。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导入新颖巧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那么教学自然就成功了一半。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导入阶段我们要精心设计,以新颖巧妙,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多媒体导入,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这对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有质的飞跃,使得信息内容、传输媒介更加多样化,将以往的文字描述信息转换为图片、图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在丰富信息种类的同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的结合。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主动思考,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开展自我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设计情境,诱发疑问
探究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成功地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自主地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初中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要想让他们自主地提出问题还需要一定的外因诱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而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使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性活动。如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我在课上向学生演示一个灯泡接一节电池和接两节电池亮度的对比实验。置身于这样的实验情境中,学生自然会对三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从而对本节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实践证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解或是直接地提出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集中学生的精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探究的动机。
三、主体参与,主动探究
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要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就必须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经历探究过程,在自我探究中成为知识的真正构建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当我们提出问题,或是学生产生疑问时,我们不要急于将问题的答案抛出,而是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提供机会,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在必要时给予启发与指导,从而使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物理知识、生活经验等不断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分析与归纳,通过主动思考、实验操作、归纳总结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深刻掌握概念与定理。
四、创设平台,自我表现
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喋喋不休的讲解,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自由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将对问题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心中的疑问等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表达,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丰富物理教学形式,避免课堂过于单一,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在学生表达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仔细认真地听和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表达不够准确或是有遗漏的地方及时地补充。教师要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表现自己思想结晶的同时也了解和思考他人的想法,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表达的机会,即使在学生的表达中有很古怪的想法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且要在学生奇特想法中寻找到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特长所在,能够拥有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自主探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是新时代所赋予物理教学的重要使命。我们要由重教转为重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责编 赵建荣)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可以说学生对认知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在物理探究活动中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就会消极对待,产生消极情绪与怠慢心理,这样的教学自然很难取得成功。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导入新颖巧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那么教学自然就成功了一半。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导入阶段我们要精心设计,以新颖巧妙,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多媒体导入,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这对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有质的飞跃,使得信息内容、传输媒介更加多样化,将以往的文字描述信息转换为图片、图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在丰富信息种类的同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的结合。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主动思考,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开展自我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设计情境,诱发疑问
探究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成功地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自主地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初中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要想让他们自主地提出问题还需要一定的外因诱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而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使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性活动。如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我在课上向学生演示一个灯泡接一节电池和接两节电池亮度的对比实验。置身于这样的实验情境中,学生自然会对三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从而对本节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实践证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解或是直接地提出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集中学生的精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探究的动机。
三、主体参与,主动探究
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要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就必须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经历探究过程,在自我探究中成为知识的真正构建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当我们提出问题,或是学生产生疑问时,我们不要急于将问题的答案抛出,而是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提供机会,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在必要时给予启发与指导,从而使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物理知识、生活经验等不断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分析与归纳,通过主动思考、实验操作、归纳总结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深刻掌握概念与定理。
四、创设平台,自我表现
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喋喋不休的讲解,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自由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将对问题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心中的疑问等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表达,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丰富物理教学形式,避免课堂过于单一,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在学生表达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仔细认真地听和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表达不够准确或是有遗漏的地方及时地补充。教师要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表现自己思想结晶的同时也了解和思考他人的想法,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表达的机会,即使在学生的表达中有很古怪的想法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且要在学生奇特想法中寻找到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特长所在,能够拥有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自主探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是新时代所赋予物理教学的重要使命。我们要由重教转为重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