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是民生基础,如何利用先进科技开展有效的农业管理工作,是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同时也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全方位带动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有着密切联系,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上经济全球化道路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有效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民拓展销售空间,开拓销售渠道,以确保我国农业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化管理也是农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农业产业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日益提升,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运用科技手段,配合优质方案,不仅能够扩大农业生产范围,同时也可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此外信息化对拓展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创收途径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市场农业,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信息农业。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我们按照市场规律来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缺技术、缺服务、缺信息是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农业信息化则正好可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农产品流通,引导农村产业化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此外,农业经济信息化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产品全球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质量均无法达到国际平均标准,这一问题的存在应该引起政府及地方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深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才能够彻底开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一)政府不够重视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能够使其覆盖面得到不断的扩展,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但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来说,这些成果还不足以让其得到快速的发展。相比于国外,我国政府在农业经济信息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及相应政策法规实施方面做的还不够充足,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实地的去落实相关的政策要求,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农业管理上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城市规划发展上的资金投入,这样必然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已初见规模,但从具体的体系结构设置来看,存在着“倒金字塔”的现象,越高级别的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越多,基层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反而较少,这与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不符的。基层农业信息建设中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结构设置不健全等原因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策略
(一)转变观念
要加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加以转变,要摒弃以往的传统的农业观念,向现代化的农业观念转变,要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喊口号,而是要积极主动的在实践中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将相关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并实时跟踪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信息化管理积累下丰富经验。观念的转变决定行动的导向,转变观念就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并实时公开信息,让农民全方位了解信息化的应用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以激发农民参与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借此更好的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培养信息化人才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高校以及培训机构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加大对农民有关信息化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对农民开展专题知识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传授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最后要建立一支专家指导队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
(三)提高网络整合水平
信息化对农业的经济管理有着巨大的帮助,它不仅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网络管理,同时还能构建一个多信息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交流互通的繁荣机会。网络在当下的农村普及程度比较高,基本上每一位村民都懂得上网。但是这距离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一直未能普及开来。首先,农村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网络构建与应用水平较为低下。信息技术是新型的产物,在商业方面的运用还没有普及到农村,因此人们没有一定的了解也没有可以实施的人才。其次,农村地区的文化经济比较落后,人们的信息意识相对较低,加上很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数量持续增多,并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留在农村,很大程度的限制了网络商业意识的发展与传播,如此便导致了农村虽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却始终不尽人意。因此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从人员上入手,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情况派遣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建立信息化的经济管理平台。整合现有资源,规范信息标准,逐步推进农业信息系统、网站、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实现农业与信息的相互结合。另外还要加强外来信息的接受,不断地开拓与增加信息采集的工作,分析相關的信息与资源,保证农民信息的丰富程度,使得每一位农民都可以清晰了解有关农业经济方面的信息,每一级政府都可以根据信息明确发展的方向,并且展开政府与农民的多方面合作,提高农业产业的运营效益,建立起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网络。
(四)完善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的完善服务体系,让农民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开拓销售渠道。其次,要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当前应用的服务模式比较多,有语音服务模式、网络数字服务模式等,不同的服务模式有不同的优势,但仅有的服务模式还是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后,要做好推广工作,结合自己地方特色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园区,并将其作为示范点对外进行宣传和展示,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
四、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提高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产业化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作者单位为山西省孝义市光彩事业促进会)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有着密切联系,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上经济全球化道路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有效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民拓展销售空间,开拓销售渠道,以确保我国农业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化管理也是农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农业产业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日益提升,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运用科技手段,配合优质方案,不仅能够扩大农业生产范围,同时也可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此外信息化对拓展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创收途径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市场农业,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信息农业。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我们按照市场规律来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缺技术、缺服务、缺信息是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农业信息化则正好可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农产品流通,引导农村产业化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此外,农业经济信息化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产品全球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质量均无法达到国际平均标准,这一问题的存在应该引起政府及地方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深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才能够彻底开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一)政府不够重视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能够使其覆盖面得到不断的扩展,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但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来说,这些成果还不足以让其得到快速的发展。相比于国外,我国政府在农业经济信息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及相应政策法规实施方面做的还不够充足,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实地的去落实相关的政策要求,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农业管理上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城市规划发展上的资金投入,这样必然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已初见规模,但从具体的体系结构设置来看,存在着“倒金字塔”的现象,越高级别的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越多,基层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反而较少,这与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不符的。基层农业信息建设中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结构设置不健全等原因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策略
(一)转变观念
要加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加以转变,要摒弃以往的传统的农业观念,向现代化的农业观念转变,要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喊口号,而是要积极主动的在实践中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将相关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并实时跟踪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信息化管理积累下丰富经验。观念的转变决定行动的导向,转变观念就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并实时公开信息,让农民全方位了解信息化的应用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以激发农民参与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借此更好的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培养信息化人才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高校以及培训机构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加大对农民有关信息化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对农民开展专题知识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传授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最后要建立一支专家指导队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
(三)提高网络整合水平
信息化对农业的经济管理有着巨大的帮助,它不仅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网络管理,同时还能构建一个多信息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交流互通的繁荣机会。网络在当下的农村普及程度比较高,基本上每一位村民都懂得上网。但是这距离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一直未能普及开来。首先,农村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网络构建与应用水平较为低下。信息技术是新型的产物,在商业方面的运用还没有普及到农村,因此人们没有一定的了解也没有可以实施的人才。其次,农村地区的文化经济比较落后,人们的信息意识相对较低,加上很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数量持续增多,并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留在农村,很大程度的限制了网络商业意识的发展与传播,如此便导致了农村虽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却始终不尽人意。因此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从人员上入手,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情况派遣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建立信息化的经济管理平台。整合现有资源,规范信息标准,逐步推进农业信息系统、网站、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实现农业与信息的相互结合。另外还要加强外来信息的接受,不断地开拓与增加信息采集的工作,分析相關的信息与资源,保证农民信息的丰富程度,使得每一位农民都可以清晰了解有关农业经济方面的信息,每一级政府都可以根据信息明确发展的方向,并且展开政府与农民的多方面合作,提高农业产业的运营效益,建立起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网络。
(四)完善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的完善服务体系,让农民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开拓销售渠道。其次,要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当前应用的服务模式比较多,有语音服务模式、网络数字服务模式等,不同的服务模式有不同的优势,但仅有的服务模式还是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后,要做好推广工作,结合自己地方特色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园区,并将其作为示范点对外进行宣传和展示,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
四、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提高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产业化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作者单位为山西省孝义市光彩事业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