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体育班的30名学生跨栏学习中的错误动作进行统计、分类、比较、分析,得出制约跨栏技术的主要因素,在跨栏教学中加以重视,并进行重点教学和训练
关键词:膝部柔韧;上体姿势;摆臂;起跨腿外展;动作幅度;心理素质
1.前言
跨栏是技术性较强的一个运动项目,学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也较多,有些是由身体素质带来的问题,有些属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些则是正确的技术还没有建立。1名学生身上可能出现一个到多个动作有错误。有些错误,教师更正后可以很快纠正,而有的却收效甚微。为了能抓住关键和重点进行教学,在丰润区第二中学体育班30名学生中进行错误动作统计,从产生的原因中找出制约跨栏技术形成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对跨栏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使我们今后的跨栏教学能提高效率,使学生尽快的掌握跨栏技术,提高过栏速度。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体育班30名学生,其中男20人女10人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
2.2.2数理统计法??在跨栏教学进行到后几次课时进行实验统计,连续统计两次课。每次课学生按顺序进行两轮跨越3个栏的练习,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相应类别的记录,最后统计整理出跨栏学习中错误动作分类统计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30名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记录、分类统计,最后整理得出下表的结果:
跨栏学习中常见错误动作分析统计
实验人数(男:20人 ,女:10人)

要解决好这些错误动作,特别是出现人次多,百分比大的这些错误技术,从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解决这些主要原因要在跨栏学习中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3.1髋关节的柔韧和灵敏性是跨栏技术的基础
从错误动作分类统计中可以看出,起跨腿过栏外展不够在错误动作中占有最高的比重,统计中出现了较多人次,另一类错误动作屈腿跳栏与髋关节的柔韧性差也有一定的关系;髋部的柔韧素质成为了跨栏技术的主要因素。
跨栏时,两腿的动作幅度相当大,后蹬比较充分,再加上上体前倾大,起跨腿水平向前提拉时膝关节还要外展,使大小腿基本成水平,所以跨栏项目对髋部的柔韧、灵活性要求很高,否则就会限制和防碍动作的完成。造成肌肉工作距离短,动作幅度小。髋关节柔韧、灵活性差的特征是:纵劈叉下不去,横劈叉幅度小,在台阶或肋木上外展腿和跨栏座练习上体前倾,前后摆臂困难,跨栏时表现为起跨腿外展不够,形成跳栏和起跨腿过早水平提拉现象。如果髋部能够轻松自如的转动,那么下肢的动作就可以顺利完成,所以说髋关节的柔韧和灵敏性是跨栏技术的基础。
髋部的柔韧灵敏训练可采用纵劈叉、横劈叉、正压腿、侧压腿、各种摆腿、大幅度的对墙攻栏、跨栏座、大小腿水平位置在台阶或肋木架上的摆臂练习、前后转髋练习等。只有通过长时间、大幅度的刻苦训练,才能使得髋部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得到提高,最终保证跨栏步动作到位,合理过栏。
3.2上体姿势影响着整个跨栏步的技术
从技术结构分析和个人的跨栏实践中可以看出,上体姿势和下肢的蹬摆、两臂的前后摆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躯干的积极前倾对以下这些动作的完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1)对起跨腿的水平提拉过程有积极作用,上体正直侧抬腿比上体前倾抬腿要困难的多,所以躯干的前倾可以使髋部的韧带肌肉适当放松,使起跨腿的外展提拉变的轻松自如。
(2)可增强后蹬和身体前移的效果,上体的前倾使后蹬时水平分力得到加大,后蹬充分,整个身体向前的效果较好,对快速过栏有良好的作用。
(3)上体的前倾可使臂的前后摆动更充分,幅度更大,对促进摆臂,维持身体平衡有很大帮助。
(4)可减小起跨攻栏时的垂直分力,减小重心的上下起伏,降低身体重心过栏的高度,有利于快速过栏。
(5)上体的适当前倾可促使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为快速的着地提供了条件,同时保证了身体重心处于支撑点的前面,下栏后能够迅速转入栏间跑。所以上体姿势影响着整个跨栏步的技术,必须使学生在起跨攻栏、腾空过程中有强烈的上体前倾前压意识。
此外,上体运动中的摆臂可以维持身体平衡,配合下肢顺利完成动作,摆臂不到位身体就会产生侧转造成动作变形,影响过栏速度,甚至摔交。从错误中可以看出,这一问题出现的比率较大,因此应进行重点练习。过栏时,攻栏腿大幅度向前摆动,必然造成沿垂直轴向一个方向转动,为了使身体保持平衡而不产生转动,两臂就要相反的做前后摆动,使上体又产生另一个方向的力矩。如果下肢产生的力矩和上肢产生的力矩大小相等,则正负力矩相互抵消,合力矩为零,身体不产生转动,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摆臂的力量小于摆腿的力量,身体则失去平衡而出现侧转。所以在跨栏时,两臂要大幅度的前后摆动,同时上体要适当的前扑使胸部靠近摆动腿的大腿,前摆的手掌几乎摆到攻栏腿的脚尖处,并保持到起跨腿向前提拉时再同步回摆,这样才能使身体始终正对前方。
如果学习中出现摆臂不到位或两臂横摆而使身体失去平衡的错误,应有意识地加大摆臂的幅度和力度,如果是肩腰的柔韧差,则要用相应的练习加强这些部位的训练。
3.3起跨腿的外展是跨栏的技巧
起跨腿的外展不够是屈腿跳栏的主要原因,从统计表中显示出这个技术的重要作用,起跨腿膝关节在过栏中外展,可起到避让栏架的作用,使下肢在重心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巧妙的越过栏架,而不必采用高腾空来过栏,这一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身体重心过栏的高度,避开撞栏,所以起跨腿的外展抬腿,膝关节从侧面绕过栏架是跨栏的技巧。要在学习中懂得,栏上的起跨腿外展形成直角座,身体腾空过栏的高度就可大大降低。反之,则要以增加腾空高度,延长过栏时间,加大体力消耗为代价才能通过栏架,培养这一过栏技巧在学习中应致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清楚技术概念,练习中要有意识地外展提拉起跨腿过栏。
(2)加强髋关节的柔韧和灵活性的训练,提高髋部的活动能力。
(3)多采用一些起跨腿提拉腿的辅助练习,如台阶或肋木架,栏杆上的侧抬腿摆臂压体,手扶物体原地水平提拉过栏练习等,从而强化学生的抬腿外展意识也使其跨腿得到训练。
3.4整个跨栏步要充分、舒展、大幅度用力。有积极向前的欲望,才会有高质量的跨栏技术
很多优秀运动员跨栏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动作幅度大,充分有力,协调舒展,速度快,向前的意识和欲望比较强烈,所以要使跨栏技术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就必须培养这一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起跨攻栏时要积极主动,起跨腿要充分蹬伸,攻栏腿要高摆前伸,加强蹬地力量,增强后蹬效果,加大两腿夹角,形成大幅度的空中劈叉姿势,优秀运动员两腿夹角可达125度左右,两腿夹角的增大,可使两腿屈伸肌群收缩前得到预先拉长,为腾空后快速下栏提供有利条件,还可带动髋积极前移,两臂的摆动也同下肢一样要充分有力的大幅度摆动,这样才能形成有力、舒展、协调的过栏动作。在学习中应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来增强自己的意识,应用各种练习来建立合理的动作,从而产生高质量的过栏技术。
3.5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前几点的基础上,心理素质也是影响技术动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运动员平时训练时技术动作较合理也具有观赏性,而在比赛中由于赛前状态较差使得对比赛不适应。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过栏速度慢,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过栏技术趋于平稳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需要一定时间的比赛适应和训练适应来促成。
4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跨栏技术中的5个主要因素是制约跨栏技术形成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跨栏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动作技术,培养以下的能力:
4.1加强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4.2攻栏和过栏中上体要大幅度的前压、前扑。加大两臂前后摆动的幅度和力度,要求前臂要摆到攻栏腿的脚尖。
4.3重视起跨腿提拉过程时膝关节的外展、抬腿。
4.4注重跑速的提高,整个过栏步要讲究积极、充当、舒展、大幅度的用力。
4.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多积累训练、比赛经验,使技术动作保持应有水平。
参考文献
[1]文超主编.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王港,徐向军.跨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膝部柔韧;上体姿势;摆臂;起跨腿外展;动作幅度;心理素质
1.前言
跨栏是技术性较强的一个运动项目,学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也较多,有些是由身体素质带来的问题,有些属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些则是正确的技术还没有建立。1名学生身上可能出现一个到多个动作有错误。有些错误,教师更正后可以很快纠正,而有的却收效甚微。为了能抓住关键和重点进行教学,在丰润区第二中学体育班30名学生中进行错误动作统计,从产生的原因中找出制约跨栏技术形成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对跨栏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使我们今后的跨栏教学能提高效率,使学生尽快的掌握跨栏技术,提高过栏速度。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体育班30名学生,其中男20人女10人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
2.2.2数理统计法??在跨栏教学进行到后几次课时进行实验统计,连续统计两次课。每次课学生按顺序进行两轮跨越3个栏的练习,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相应类别的记录,最后统计整理出跨栏学习中错误动作分类统计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30名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记录、分类统计,最后整理得出下表的结果:
跨栏学习中常见错误动作分析统计
实验人数(男:20人 ,女:10人)

要解决好这些错误动作,特别是出现人次多,百分比大的这些错误技术,从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解决这些主要原因要在跨栏学习中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3.1髋关节的柔韧和灵敏性是跨栏技术的基础
从错误动作分类统计中可以看出,起跨腿过栏外展不够在错误动作中占有最高的比重,统计中出现了较多人次,另一类错误动作屈腿跳栏与髋关节的柔韧性差也有一定的关系;髋部的柔韧素质成为了跨栏技术的主要因素。
跨栏时,两腿的动作幅度相当大,后蹬比较充分,再加上上体前倾大,起跨腿水平向前提拉时膝关节还要外展,使大小腿基本成水平,所以跨栏项目对髋部的柔韧、灵活性要求很高,否则就会限制和防碍动作的完成。造成肌肉工作距离短,动作幅度小。髋关节柔韧、灵活性差的特征是:纵劈叉下不去,横劈叉幅度小,在台阶或肋木上外展腿和跨栏座练习上体前倾,前后摆臂困难,跨栏时表现为起跨腿外展不够,形成跳栏和起跨腿过早水平提拉现象。如果髋部能够轻松自如的转动,那么下肢的动作就可以顺利完成,所以说髋关节的柔韧和灵敏性是跨栏技术的基础。
髋部的柔韧灵敏训练可采用纵劈叉、横劈叉、正压腿、侧压腿、各种摆腿、大幅度的对墙攻栏、跨栏座、大小腿水平位置在台阶或肋木架上的摆臂练习、前后转髋练习等。只有通过长时间、大幅度的刻苦训练,才能使得髋部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得到提高,最终保证跨栏步动作到位,合理过栏。
3.2上体姿势影响着整个跨栏步的技术
从技术结构分析和个人的跨栏实践中可以看出,上体姿势和下肢的蹬摆、两臂的前后摆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躯干的积极前倾对以下这些动作的完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1)对起跨腿的水平提拉过程有积极作用,上体正直侧抬腿比上体前倾抬腿要困难的多,所以躯干的前倾可以使髋部的韧带肌肉适当放松,使起跨腿的外展提拉变的轻松自如。
(2)可增强后蹬和身体前移的效果,上体的前倾使后蹬时水平分力得到加大,后蹬充分,整个身体向前的效果较好,对快速过栏有良好的作用。
(3)上体的前倾可使臂的前后摆动更充分,幅度更大,对促进摆臂,维持身体平衡有很大帮助。
(4)可减小起跨攻栏时的垂直分力,减小重心的上下起伏,降低身体重心过栏的高度,有利于快速过栏。
(5)上体的适当前倾可促使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为快速的着地提供了条件,同时保证了身体重心处于支撑点的前面,下栏后能够迅速转入栏间跑。所以上体姿势影响着整个跨栏步的技术,必须使学生在起跨攻栏、腾空过程中有强烈的上体前倾前压意识。
此外,上体运动中的摆臂可以维持身体平衡,配合下肢顺利完成动作,摆臂不到位身体就会产生侧转造成动作变形,影响过栏速度,甚至摔交。从错误中可以看出,这一问题出现的比率较大,因此应进行重点练习。过栏时,攻栏腿大幅度向前摆动,必然造成沿垂直轴向一个方向转动,为了使身体保持平衡而不产生转动,两臂就要相反的做前后摆动,使上体又产生另一个方向的力矩。如果下肢产生的力矩和上肢产生的力矩大小相等,则正负力矩相互抵消,合力矩为零,身体不产生转动,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摆臂的力量小于摆腿的力量,身体则失去平衡而出现侧转。所以在跨栏时,两臂要大幅度的前后摆动,同时上体要适当的前扑使胸部靠近摆动腿的大腿,前摆的手掌几乎摆到攻栏腿的脚尖处,并保持到起跨腿向前提拉时再同步回摆,这样才能使身体始终正对前方。
如果学习中出现摆臂不到位或两臂横摆而使身体失去平衡的错误,应有意识地加大摆臂的幅度和力度,如果是肩腰的柔韧差,则要用相应的练习加强这些部位的训练。
3.3起跨腿的外展是跨栏的技巧
起跨腿的外展不够是屈腿跳栏的主要原因,从统计表中显示出这个技术的重要作用,起跨腿膝关节在过栏中外展,可起到避让栏架的作用,使下肢在重心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巧妙的越过栏架,而不必采用高腾空来过栏,这一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身体重心过栏的高度,避开撞栏,所以起跨腿的外展抬腿,膝关节从侧面绕过栏架是跨栏的技巧。要在学习中懂得,栏上的起跨腿外展形成直角座,身体腾空过栏的高度就可大大降低。反之,则要以增加腾空高度,延长过栏时间,加大体力消耗为代价才能通过栏架,培养这一过栏技巧在学习中应致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清楚技术概念,练习中要有意识地外展提拉起跨腿过栏。
(2)加强髋关节的柔韧和灵活性的训练,提高髋部的活动能力。
(3)多采用一些起跨腿提拉腿的辅助练习,如台阶或肋木架,栏杆上的侧抬腿摆臂压体,手扶物体原地水平提拉过栏练习等,从而强化学生的抬腿外展意识也使其跨腿得到训练。
3.4整个跨栏步要充分、舒展、大幅度用力。有积极向前的欲望,才会有高质量的跨栏技术
很多优秀运动员跨栏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动作幅度大,充分有力,协调舒展,速度快,向前的意识和欲望比较强烈,所以要使跨栏技术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就必须培养这一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起跨攻栏时要积极主动,起跨腿要充分蹬伸,攻栏腿要高摆前伸,加强蹬地力量,增强后蹬效果,加大两腿夹角,形成大幅度的空中劈叉姿势,优秀运动员两腿夹角可达125度左右,两腿夹角的增大,可使两腿屈伸肌群收缩前得到预先拉长,为腾空后快速下栏提供有利条件,还可带动髋积极前移,两臂的摆动也同下肢一样要充分有力的大幅度摆动,这样才能形成有力、舒展、协调的过栏动作。在学习中应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来增强自己的意识,应用各种练习来建立合理的动作,从而产生高质量的过栏技术。
3.5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前几点的基础上,心理素质也是影响技术动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运动员平时训练时技术动作较合理也具有观赏性,而在比赛中由于赛前状态较差使得对比赛不适应。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过栏速度慢,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过栏技术趋于平稳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需要一定时间的比赛适应和训练适应来促成。
4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跨栏技术中的5个主要因素是制约跨栏技术形成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跨栏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动作技术,培养以下的能力:
4.1加强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4.2攻栏和过栏中上体要大幅度的前压、前扑。加大两臂前后摆动的幅度和力度,要求前臂要摆到攻栏腿的脚尖。
4.3重视起跨腿提拉过程时膝关节的外展、抬腿。
4.4注重跑速的提高,整个过栏步要讲究积极、充当、舒展、大幅度的用力。
4.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多积累训练、比赛经验,使技术动作保持应有水平。
参考文献
[1]文超主编.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王港,徐向军.跨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