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指尖流淌创意在心灵绽放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级课题《幼儿园创意手工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在我园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的探寻和摸索,我们发现,创意手工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和谐发展,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 创出新天地——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是天生的创造家”。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遵照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师幼间融洽平等、信任、允许出错,允许同伴间的及时求助、适时交流、不轻易评价幼儿的创新成果,让他们无所顾忌地自由创造。黑格尔说: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性观念的富裕。于是我们一方面带孩子外出参观,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与孩子们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家庭、朋友,让孩子回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经验。有了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的创造火花越燃越高:在命题创意手工《老鼠大聚会》中,孩子们的作品百花齐放:利用天然的蛋壳、地瓜、芋头、西瓜籽壳做成的鼠妈妈和鼠宝宝可以说是简约创意,省时省力;创意纸工《老鼠聊天》,再现了纸工的细腻,鲜艳和创意,创意泥工《好邻居》更是惟妙惟肖。
  二、 造出巧手娃——激发幼儿积极动手的愿望,提高他们手工制作的技能
  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基础。创意泥塑、创意纸工、创意玩具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从许多的个案跟踪调查来看:创意手工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园小班幼儿能较熟练地使用一些工具,他们会简单的撕、粘、折、剪等操作技能;中班孩子的手眼协调以及手部肌肉控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会刻、拼、拓、贴等技能练习,每位幼儿在创意手工活动中都有了个性化地发展;大班孩子的概括、组合、变形的能力越来越强,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各种生活、自然、废旧材料进行创意手工活动,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高,已有50多件作品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发表、获奖,孩子们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享受着创意手工活动的乐趣。
  三、 说出大世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认为:幼儿手工是内在于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儿童手工具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和形式。新《纲要》也指出: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把创意手工和语言课程有机整合,是课题实施中的一大特色,我们创设了促进幼儿手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环境,做到了一举两得。如在创意泥工《家》中,我们加进儿歌元素:蓝天是白云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那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呢?通过问题启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作品用诗歌或者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孩子们抢着说,争着说,乐意用语言快乐地表达,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就是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在交流运用的过程中实现着,发展着。
  四、赏出高品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纲要》强调对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活动就其本身状态而言,更突出地表现了它的体验性,而不是认识性。他可能说不出对象为什么美,美在哪里,但却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教师在创意手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做法:第一,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手工审美环境。第二,引导幼儿感知手工对象的审美特征。第三,让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如创意纸工《美丽的花瓶》,我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梵高大师的《向日葵》,通过提问,观察,表述来欣赏花的千奇百态,感受大师作品的大气,花的阿娜多姿,最后通过和大师比一比,来制作属于自己的花瓶,孩子们通过卷、折、粘、撕、刻等技能,自信满满地展现自己的作品,在作品展览中,在充满美的环境中,无痕的提升了幼儿感受美的情趣,提高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五、练出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提高合作能力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情感
  分层管理。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果。”研究中我们采用分年龄层管理,自我管理的递进管理模式,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为别人服务的快乐和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方便。小班阶段由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放材料,中班由小组合作一起收放材料,大班的孩子制作值日轮流表一起收放材料,老师检查提醒监督,适时表扬奖励。良好的常规是手工活动得以成功的保证,更让孩子们感到我是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研究中,孩子们播种着行为,收获着好习惯。
  环境熏陶。“润物细无声,”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好品质,例如教师在幼儿中间制作范例,让孩子观察、感受老师在制作过程中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再如欣赏精彩瞬间,在环境和榜样的作用下,孩子们的上进心,荣誉感,紧迫感会迅速提升,他们的好习惯就会这样悄然而起。
  创意是思维的花朵,手工是巧手的杰作。让多才多艺的孩子们运用手脑的完美结合,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手工作品,让我们领略他们的创作天分,领略孩子们独特的思想、情感,让创意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流连。
其他文献
编者按:幼儿园教学的研究正面临着领域不断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的趋势。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经验型探索居多。然而幼儿园教学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问题在一种背景下是解决了,但到了另一种背景又变相出现。“曾经是怎样做的”与“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一回事。这说明,仅有经验对于建构与完善指导幼儿园教学实践的理论是很不够的,仅从技术层面来探索如何彻底解决幼儿园教学问题也只能是良好
期刊
摘 要  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幼儿素质教育领域,是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让幼儿接触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是幼儿综合能力得到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两者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语言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集视、听于一体,集游戏、学习于一
期刊
中央高层关注学前教育剑指“入园难”如何破解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务院将于近日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的两所幼儿园,深入了解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并与教师和家长代表进行座谈。  温家宝在听取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的发言过程中,时而插话询问,时而总结点评,他最后对大家说:“办好学前教育是群众的希望,是政府的责任。现在
期刊
摘 要  赏识表扬是矫正孩子品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帮助孩子区别好与坏。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巩固孩子的品行,让孩子养成乐于听话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赏识表扬的话是良好品行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信心的动力。适时而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能在孩子心中唤起强烈的自尊心,迟钝的孩子会努力设法成为敏捷的孩子,不经心执行任务的孩子会力求上进,做好一件事。  关键词  赏识 幼儿 常识教育 养成教育 
期刊
摘 要  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潜能开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活动是幼儿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尝试了小组合作式探究、分组竞赛式探究、参与合作式探究,真正达到了科学活动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科学活动 合作能力 探究    幼儿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潜能开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活动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活
期刊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创造活动。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努力锤炼自己的语言,坚持用可亲、形象、启发、鼓励性的语言,为幼儿营造轻松创造氛围,让幼儿更加清楚理解创造意图,激发幼儿创造热情,持久幼儿创造信心。  一、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幼儿营造轻松创造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敏感,尤其是小班的幼儿,老师的情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学前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园园本化教研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随着互联网的自然介入,它不仅改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教育与学习的方法,尤其对幼儿园的教学、教研的模式、方法与过程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小议网络环境对我园的教研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具体措施。  关键字  网络环境 园本教研 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以园为本教研文化建设”的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江泽民同志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孩子从小诵读古典诗词,不仅能促进孩子口语的发展,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更能陶冶情操,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中国艺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幼儿园编班严重限制了幼儿活动和交往的范围。而孩子之间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老师的精力无法达到细致地照顾每一名幼儿。而且成人和孩子是无法完全沟通的,但年龄相差1至3岁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容易的。“混龄区域游戏”就是要给孩子们提供一种经验积累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实际的发展过程,关注每个幼儿实实在在的发展。  关键词  混龄区域游戏 混龄教育 幼儿主题    混龄区
期刊
学前教育工作中,发展幼儿的口语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质量,就必须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幼儿敢说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说话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他们的思维零散,语言简单。有些幼儿在家中说话很流畅,而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说话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声音小,口齿不清,甚至结结巴巴,个别幼儿不敢开口。有的孩子怕说不好老师批评,有的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