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在创新中进步,教育在创新中发展。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赋予了本学科活的生命力。只有创新才能使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风采,张扬个性,才能真正体味到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创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10-02
一、对新课程美术教学的探究与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
新课改首先确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新课改的核心是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组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临摹,始终使学生处于模仿之中,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学生最终沦为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匠人。新课改后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黯然失色”,新课改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组织教学,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以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最终向创造性的艺术人才方向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的思考,不断地对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转化、消化吸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对于美术课程而言,它更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强调原创精神等等,这些要求必然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加更深的人文底蕴,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三)新课程改革必须摈弃陈腐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就要切实的转变陈腐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变单纯的讲授说明和学生记忆式接受的教学过程为启迪思维、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尽量做到给学生留有广阔的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探索的空间,争取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审美发展的需求。在美术新课程中,只有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特别关注学生身心和创造性的发展,才能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新课程改革要求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
新课改后的教师应确立新的师生观,师生之间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既要做“严师”,又要做“人师”,“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作为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是创新的主体,都有可能通过教育和训练取得创新性的成果,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不能以教师自居,高高在上,而应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应对每个学生都抱有希望,都给与鼓励与支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参与学习探究与交流,都能大胆质疑与创新。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进行创新的期望或初步愿望。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积极地进行启发性的引导,把学生的初步愿望或学生的启蒙思想变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力争成为学生成才、成功起步的阶梯。新课程改革后,美术教师教学的难度加大了,教学的水平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有更高的创新思维素质和创新能力,要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之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二、新课改后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立足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教师应将关注的热点始终放在学生身上。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工作上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学生是学生活动中不可代替的主体”;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提问,让他们主动地把存疑变为质疑,让大家带着兴趣学,带着问题学。通过质疑和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学会讨论,学会创造。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通过创作感受艺术之美,同时检验认识开拓视野,力争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通过思想认识的创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改后的小学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其次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三)为学生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
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让学生 " 自行其事 " ,或自由组合。有时候,这样的课堂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理智、宽容和耐心。学生的动作与声音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
(四)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学习,要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其次要激发学生的想像,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五)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激励评价
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方面,不仅仅评价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体纵向发展的评价。
(六)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教学用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电视机、微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用于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视觉欣赏材料或儿童美术方法的示范过程。可以满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需要。多媒体电脑融科技与艺术于一体,不仅具有展示、欣赏的功能,而且具有训练、创作的强大的功能。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创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110-02
一、对新课程美术教学的探究与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
新课改首先确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新课改的核心是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组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临摹,始终使学生处于模仿之中,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学生最终沦为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匠人。新课改后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黯然失色”,新课改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组织教学,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以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最终向创造性的艺术人才方向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的思考,不断地对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转化、消化吸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对于美术课程而言,它更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强调原创精神等等,这些要求必然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加更深的人文底蕴,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三)新课程改革必须摈弃陈腐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就要切实的转变陈腐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变单纯的讲授说明和学生记忆式接受的教学过程为启迪思维、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尽量做到给学生留有广阔的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探索的空间,争取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审美发展的需求。在美术新课程中,只有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特别关注学生身心和创造性的发展,才能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新课程改革要求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
新课改后的教师应确立新的师生观,师生之间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既要做“严师”,又要做“人师”,“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作为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是创新的主体,都有可能通过教育和训练取得创新性的成果,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不能以教师自居,高高在上,而应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应对每个学生都抱有希望,都给与鼓励与支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参与学习探究与交流,都能大胆质疑与创新。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进行创新的期望或初步愿望。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积极地进行启发性的引导,把学生的初步愿望或学生的启蒙思想变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力争成为学生成才、成功起步的阶梯。新课程改革后,美术教师教学的难度加大了,教学的水平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有更高的创新思维素质和创新能力,要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之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二、新课改后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立足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教师应将关注的热点始终放在学生身上。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工作上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学生是学生活动中不可代替的主体”;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提问,让他们主动地把存疑变为质疑,让大家带着兴趣学,带着问题学。通过质疑和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学会讨论,学会创造。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通过创作感受艺术之美,同时检验认识开拓视野,力争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通过思想认识的创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改后的小学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其次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三)为学生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
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让学生 " 自行其事 " ,或自由组合。有时候,这样的课堂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理智、宽容和耐心。学生的动作与声音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
(四)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学习,要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其次要激发学生的想像,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五)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激励评价
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方面,不仅仅评价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体纵向发展的评价。
(六)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教学用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电视机、微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用于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视觉欣赏材料或儿童美术方法的示范过程。可以满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需要。多媒体电脑融科技与艺术于一体,不仅具有展示、欣赏的功能,而且具有训练、创作的强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