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中旬的深圳南山区,立秋已过,但天气依旧炎热。往往一阵微风吹拂过这片热土,湿润感就扑面而来。
围绕在这片土地上的资本流动和企业成长似乎也从未退温过。
1990年1月4日,深圳南头管理区和蛇口管理局合并,南山区就此诞生。
30年后,这里已成为中国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上市公司数量达174家,GDP突破6000亿元。中国几乎所有的核心互联网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越来越多的外资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以及新兴产业的科创企业,都选择坐落在这里。
除腾讯、华为、招商银行等本就在深圳诞生的老牌企业外,更多企业是近10年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入这片土地的,包括恒大、小米、阿里巴巴、微软、ARM等。
2012年,深圳市首次发布《深圳市鼓励总部企业发展暂行办法》,明确新设立的或由原注册地迁入的企业,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经认定为总部企业,便直接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经济鼓励。
2016年,深圳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写入“十三五”规划中,并安排大型央企总部股权合作资金100亿元。
2017年,深圳印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在承诺期内实现其承诺产值规模(营业收入)和地方财力的新引进总部企业,给予落户奖励1000万元。重点引进的特别重大企业,其落户奖励可在与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时另行约定。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在南山区投资的企业超过100家。
它们为什么选择落地深圳?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深圳的政府工作人员如何从中“搭桥牵线”?深圳的总部经济又是怎样炼成的……
在深圳南山区招商引资史上,全球第一大房地产公司——恒大总部的“举家搬迁”是绕不开的一笔。
1997年,恒大在广州市成立,此后20年间逐步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房地产企业(2017年排名)。2017年,在广州已安营20年的恒大却搬到了深圳,这次搬家的主体为恒大集团总部、恒大地产集团和恒大金融集团,几乎是所有家底。
其实恒大创始人许家印与深圳之间的缘分要早于恒大创立前。1992年,许家印前往深圳找工作,最终被深圳公司分配到广州开辟新市场,与深圳擦肩而过。
随着恒大地产业务在全国拓展,深圳也被纳入版图。2015年,恒大的合约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在2016年3月底举办的年度业绩报告会上,许家印表示,恒大在深圳有20个项目,土地储备接近1200万平方米。按当时的售价初步估算,销售额会达到3700亿元。深圳在恒大版图上的发展“后劲”可见一斑。
“为了把总部落地在深圳,恒大下了很大的决心。”据深圳市南山区工信局工作人员回忆,首先,许家印自己就安家在了深圳,稍微打了一个“前战”。然后在2015年左右,恒大开始与南山区政府陆续对接和布局一些产业,包括地产和金融等。
类似恒大、小米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深圳,首先不只是南山区一个区层面的事情。“500强企业往往会作为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领导和公司高层首先来推动项目的定位,明确落地的路径。”深圳市南山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类似这种市区联动企业的座谈会往往会召开10~20次,而且这样的项目有时会牵涉到深圳好几个区,比如研发部分放在南山区,金融部分放在福田,制造部分放在宝安或者坪山等,因地制宜。
接下来才是区里具体来跟踪协调企业的一些具体诉求。企业总部搬迁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员工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需求,如办公场地、人才房、饮食、交通以及子女入学问题等。
以恒大总部为例,作为一家在广州运营超过20年的机构,不少员工都已安家在广州,因此要重点解决跨城工作的问题。“我们需要帮助恒大解决人才住房、员工食堂和交通等后勤保障问题。”前述工作人员表示,但这并非单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以员工食堂为例,南山区投资促进中心就需要与粤海街道办协调推进完成。
据统计,此类自上而下的协调涉及44个部门,如国土、交通、教育部门等。
根据《深圳市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行动方案(2018—2020)》要求,要建立健全南山區招商引资领导工作小组工作机制,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成员单位达44个部门,研究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统筹指导全区招商引资工作。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恒大落地深圳,既是许家印的个人选择,也有一定必然性。“企业其实是个小圈子。”她表示,当行业内的一家龙头企业把总部落到深圳后,其他的同行业企业就会去调研和验证这个地方是否值得,由于深圳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一贯比较突出,所以也成为很多企业的国际总部和研发总部必选项。
在恒大之前,华润置地、万科早早就把总部落在了深圳;继恒大之后,2019年8月,成立于1996年的奥园地产也将总部由广州迁往深圳南山区。
相比于地产龙头直接把总部迁往深圳,科技巨头们似乎更喜欢在深圳增添一个区域性或者功能性总部,比如百度研发总部、阿里巴巴国际总部、小米国际总部等,它们都“扎堆”在这里。
“总部不搬来也没有关系,只要落地在深圳,就可以逐步扩张它的经营范围。”上述负责人表示,相比于初创企业,这些成熟企业一旦落地后,往往发展很快,所以对本地的经济贡献也就比较显著,以小米总部项目为例,落地深圳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在税收、就业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经济贡献。
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对于初创和外资重点企业的引入就很有必要性。目前,深圳市南山区工信局投资促进中心的一个重点引进工作就是被誉为信息时代的“发动机”——芯片以及相关产业。
跟进了两年多时间后,英国芯片企业ARM终于在去年选择将深圳南山区作为中国研发总部。“目前我们也在联系引入一些海外的芯片研发团队,具体到负责芯片生产的某个环节的(团队)都有。”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芯片生产属于高端制造产业,研发流程较长,所以预计企业落地4~5年后,成效可能才会体现出来。
芯片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深圳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已经从某个单一产业转变到对整个产业链条尤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面布局”。目前,南山区投资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正以腾讯、中兴为重点,梳理它们的产业链和上下游,争取一步步将它们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供应商也引入深圳。
“南山的土地资源相对还是比较有限,可以说寸土寸金,把重点企业的重要总部聚集在这里,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聚集效应和产出效应。”南山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圳主打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南山区的招商引资更多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作。
从招商引资的整个进程来看,南山区的招商引资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主动在于整个部门在企业需要时主动提供服务,而且提供的是专业服务;被动则体现在南山区招商引资的心态上,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招商引资的关键在于整个营商环境的改善上。
“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我们并不是为了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表示,近10年来,南山区政府做的更多的是民生基础类工作和推行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工作等,服务企业本质上就是服务人,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是人组成的。
诚然,对于一座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而言,花香自有蝴蝶来。
围绕在这片土地上的资本流动和企业成长似乎也从未退温过。
1990年1月4日,深圳南头管理区和蛇口管理局合并,南山区就此诞生。
30年后,这里已成为中国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上市公司数量达174家,GDP突破6000亿元。中国几乎所有的核心互联网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越来越多的外资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以及新兴产业的科创企业,都选择坐落在这里。
除腾讯、华为、招商银行等本就在深圳诞生的老牌企业外,更多企业是近10年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入这片土地的,包括恒大、小米、阿里巴巴、微软、ARM等。
2012年,深圳市首次发布《深圳市鼓励总部企业发展暂行办法》,明确新设立的或由原注册地迁入的企业,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经认定为总部企业,便直接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经济鼓励。
2016年,深圳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写入“十三五”规划中,并安排大型央企总部股权合作资金100亿元。
2017年,深圳印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在承诺期内实现其承诺产值规模(营业收入)和地方财力的新引进总部企业,给予落户奖励1000万元。重点引进的特别重大企业,其落户奖励可在与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时另行约定。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在南山区投资的企业超过100家。
它们为什么选择落地深圳?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深圳的政府工作人员如何从中“搭桥牵线”?深圳的总部经济又是怎样炼成的……
全球第一大房企“入深”记
在深圳南山区招商引资史上,全球第一大房地产公司——恒大总部的“举家搬迁”是绕不开的一笔。
1997年,恒大在广州市成立,此后20年间逐步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房地产企业(2017年排名)。2017年,在广州已安营20年的恒大却搬到了深圳,这次搬家的主体为恒大集团总部、恒大地产集团和恒大金融集团,几乎是所有家底。
其实恒大创始人许家印与深圳之间的缘分要早于恒大创立前。1992年,许家印前往深圳找工作,最终被深圳公司分配到广州开辟新市场,与深圳擦肩而过。
随着恒大地产业务在全国拓展,深圳也被纳入版图。2015年,恒大的合约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在2016年3月底举办的年度业绩报告会上,许家印表示,恒大在深圳有20个项目,土地储备接近1200万平方米。按当时的售价初步估算,销售额会达到3700亿元。深圳在恒大版图上的发展“后劲”可见一斑。
“为了把总部落地在深圳,恒大下了很大的决心。”据深圳市南山区工信局工作人员回忆,首先,许家印自己就安家在了深圳,稍微打了一个“前战”。然后在2015年左右,恒大开始与南山区政府陆续对接和布局一些产业,包括地产和金融等。
类似恒大、小米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深圳,首先不只是南山区一个区层面的事情。“500强企业往往会作为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领导和公司高层首先来推动项目的定位,明确落地的路径。”深圳市南山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类似这种市区联动企业的座谈会往往会召开10~20次,而且这样的项目有时会牵涉到深圳好几个区,比如研发部分放在南山区,金融部分放在福田,制造部分放在宝安或者坪山等,因地制宜。
接下来才是区里具体来跟踪协调企业的一些具体诉求。企业总部搬迁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员工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需求,如办公场地、人才房、饮食、交通以及子女入学问题等。
以恒大总部为例,作为一家在广州运营超过20年的机构,不少员工都已安家在广州,因此要重点解决跨城工作的问题。“我们需要帮助恒大解决人才住房、员工食堂和交通等后勤保障问题。”前述工作人员表示,但这并非单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以员工食堂为例,南山区投资促进中心就需要与粤海街道办协调推进完成。
据统计,此类自上而下的协调涉及44个部门,如国土、交通、教育部门等。
根据《深圳市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行动方案(2018—2020)》要求,要建立健全南山區招商引资领导工作小组工作机制,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成员单位达44个部门,研究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统筹指导全区招商引资工作。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恒大落地深圳,既是许家印的个人选择,也有一定必然性。“企业其实是个小圈子。”她表示,当行业内的一家龙头企业把总部落到深圳后,其他的同行业企业就会去调研和验证这个地方是否值得,由于深圳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一贯比较突出,所以也成为很多企业的国际总部和研发总部必选项。
在恒大之前,华润置地、万科早早就把总部落在了深圳;继恒大之后,2019年8月,成立于1996年的奥园地产也将总部由广州迁往深圳南山区。
深圳招商引资新趋势:从引入企业到引入产业链
相比于地产龙头直接把总部迁往深圳,科技巨头们似乎更喜欢在深圳增添一个区域性或者功能性总部,比如百度研发总部、阿里巴巴国际总部、小米国际总部等,它们都“扎堆”在这里。
“总部不搬来也没有关系,只要落地在深圳,就可以逐步扩张它的经营范围。”上述负责人表示,相比于初创企业,这些成熟企业一旦落地后,往往发展很快,所以对本地的经济贡献也就比较显著,以小米总部项目为例,落地深圳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在税收、就业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经济贡献。
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对于初创和外资重点企业的引入就很有必要性。目前,深圳市南山区工信局投资促进中心的一个重点引进工作就是被誉为信息时代的“发动机”——芯片以及相关产业。
跟进了两年多时间后,英国芯片企业ARM终于在去年选择将深圳南山区作为中国研发总部。“目前我们也在联系引入一些海外的芯片研发团队,具体到负责芯片生产的某个环节的(团队)都有。”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芯片生产属于高端制造产业,研发流程较长,所以预计企业落地4~5年后,成效可能才会体现出来。
芯片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深圳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已经从某个单一产业转变到对整个产业链条尤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面布局”。目前,南山区投资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正以腾讯、中兴为重点,梳理它们的产业链和上下游,争取一步步将它们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供应商也引入深圳。
“南山的土地资源相对还是比较有限,可以说寸土寸金,把重点企业的重要总部聚集在这里,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聚集效应和产出效应。”南山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圳主打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南山区的招商引资更多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作。
从招商引资的整个进程来看,南山区的招商引资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主动在于整个部门在企业需要时主动提供服务,而且提供的是专业服务;被动则体现在南山区招商引资的心态上,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招商引资的关键在于整个营商环境的改善上。
“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我们并不是为了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表示,近10年来,南山区政府做的更多的是民生基础类工作和推行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工作等,服务企业本质上就是服务人,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是人组成的。
诚然,对于一座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而言,花香自有蝴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