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的债权申报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证是以个人或者单位信誉为基础进行的担保。而债权担保的属性使得其区别于传统物权担保,不具有别除性质、不以某一物的价值为履约保证。那么,当保证人清偿债务或者将要清偿债务时,面临的问题就是保证人对债务的清偿能否通过破产程序申报、申报的范围以及如何申报债权,本文将以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保证担保;破产清算;债权申报
  在破产案件中提到保证,通常包含:债务人破产、担保人没有破产,担保人破产、债务人没有破产,以及两者均破产的情形,本文仅讨论第一种情况。
  一、破产程序中保证担保的特点
  (一)保证的一般特点
  相较于抵押等物权担保,保证具有如下特点:
  (1)保证在性质上是债权担保。通过保证人清偿债务来担保义务的履行,实际上是设置了一个双重债权,当其中一个债权不能实现时主张对另一个债权的权利。
  (2)保证不具有优先受偿性。权利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时,同他的其他债权人同顺序公平受偿,这一特性是由其权利的平等属性决定的。
  (3)不同于担保物权,保证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保证是以债权人对第三人的信誉为基础进行担保的,并不以特定的财产为限,是对第三人全部财产的附条件的普通债权。由于在确定保证权利时,并没有确定第三人承担责任的财产额度,且在随后的过程中第三人的财产一直处于变动,因此,保证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
  (二)保证在破产程序中的特殊特点
  (1)破产案件,一般保证不能主张先诉抗辩权[1]。与连带保证的权利人不同,一般保证的权利人不享有选择权,只能依顺序进行求偿,只有当债务人出现不能清偿的情况时,才能要求担保人清偿债务,否则其得依据先诉抗辩权进行对抗。担保法[2]规定了该项抗辩权的实行条件,即在进入司法或者仲裁程序且经强制程序都不可以实现债权之前,一般保证人均可以主张该权利。而当被担保人进入破产清偿程序时,即表明其已经达到不能实现债权的前置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属于不能主张该项抗辩权的情形。
  (2)保证人承担责任的条件性。由于债务人将会通过破产程序结束其法律存在,因此出于对担保人的权利保护,要求债权人必须先进行债权申报或者将此情况通知保证人[3],以免担保人因权利人的懈怠行为而丧失追偿机会,兼顾了二者的权利平衡。因此,权利人需要进行权利申报或者将债务人破产事实提前告知担保人,否则保证人在此受损的程度内免除清偿义务。
  (3)在破产程序中,担保与主债务范围并不完全相同。担保具有从属性,不能独立于债务单独出现。通常,主债务减小,担保权同时缩小。在破产程序中,由于法律承认的、符合规定的债权具有局限性,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保证所担保的范围要大于破产中承认的债权范围,并且法律也允许这种情况出现[4]。因为若债权人直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范围大于在破产程序中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范围,那么将会造成债权人就保证债权不愿通过破产程序申报实现的情况,实际上剥夺了债权人选择的自由。出于各方利益平衡的考虑,破产法只承认一部分债权,而且破产中主债务清偿的缩减是由于破产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破产人的财产不足、不能够清偿所有债务,只能按一定顺序比例清偿,而并不是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减少主债务的合意,即主债务范围没有减少,只是通过破产程序获得债务清偿部分小于原有债权,因此在本质上担保与主债务范围是一致的,只是与该程序承认的债务范围存在一定偏差。
  二、保证人有无权利申报破产债权
  破产法[5]中明确了无论保证人是否已经承担清偿义务,均能够向破产财产主张权利。有权利申报并不意味着最终获得清偿,只有在承担了债务清偿责任后,并在有效期間进行权利申报,才能在承担责任的范围内享受普通破产债权人的权利。
  三、保证人申报债权范围
  (一)以承担保证责任为限进行申报
  从破产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可以看出,保证人进行破产申报的基础在于其享有的求偿权,而求偿权成立的前提是保证人代替债务人向债权人进行清偿,对于其承担责任部分才可以向被保证人主张清偿。
  (二)不能重复申报
  从破产法[6]可以看出,保证人和对应债权人申报债权的范围以债权人享有保证担保的债权总额为限,不能超出其限额重复申报。在这一大前提下,保证人享有的申报权具有附条件性,只有当债权人申报的权利小于其享有的债务人的全部债权总额的条件下,保证人才能以已经承担或者将要承担的责任为限进行申报,而当债权人将其全部债权进行申报后,从公平的角度,因为一个权利只能申报一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担保人承担了清偿义务也不能再次进行申报。不过不能再次申报,并不意味着其权利得不到保护,由于其已经承担了保证责任,因此在承担责任的范围内享有代替债权人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的权利。
  (三)重复申报损害债权人利益
  在破产财产恒定的基础上,重复申报实际上增加了申报债权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其他债权人可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的比例,而重复的破产申报对于保证人或对应债权人来说却是额外收获。具体详见以下例子[7]:
  债务人甲破产。在清算中,普通破产债权清偿率为20%。
  情况一:假设债权人乙享有1000万元的普通债权(无任何担保)。
  乙向甲主张清偿,并获得200万的清偿。最终,乙获得200万清偿并损失800万,甲因乙的债权从破产财产中支出200万元。
  情况二:假设债权人仍享有1000万的权利(丙对该笔债务承诺连带保证)。
  乙向担保人丙主张权利,丙全部履行债务,后丙以此申报1000万普通破产债权。最终结果:债权人获得全部清偿,丙获得两百万清偿,甲因该项债务从其财产中支出两百万,丙因清偿债务人的债务损失八百万。
  情况三:假設债权人乙享有1000万元的普通债权(丙承担800万的连带保证。)   乙向甲申报1000万的破产债权,并向丙主张800万担保债权,而丙承担了800万的保证责任,后丙以其承担800万为依据申报800万的破产债权。
  最终结果:乙获得全部清偿(其中丙清偿800万,甲清偿200万),丙获得160万清偿(800万的20%清偿),甲因乙的债权从破产财产中支出360万(向乙清偿200万,向丙清偿160万。),丙因保证责任损失640万。
  三种情况进行对比:同样一份1000万元债权,(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当债权人全部向破产人主张债权,亦或债权人全部向担保人主张债权(担保人全部清偿),在这两种情况下,破产人因此项债权支出的破产财产都是200万,而当债权人部分向担保人主张、剩余向破产人主张时,破产债务人因此项债务从破产财产中支出360万,比前两种情况下足足多支出160万。而这160万差额产生的原因在于丙的重复申报,乙已经将1000万全部申报,此时丙就不能再次进行申报。对于其已经承担的800万,由于乙已经获得800万的清偿,因此乙享有的1000万中800万的普通破产债权转由丙享有。由此可见,重复申报,将导致破产财产不当流失。
  四、保证人如何申报
  (一)保证人已经全部、部分清偿债务
  1.早于破产程序开始,保证人已替破产主体全部清偿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对于已经获得清偿的债權部分不再享有该部分申报破产债权的权利,而保证人因求偿权获得了申报债权的依据,并以其承担的责任为限进行申报。
  2.早于破产程序开始,保证人已替破产主体部分清偿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能在破产程序开始前向保证人主张部分保证责任,或者在破产程序开始前便主张全部保证责任,但是由于保证人只履行了其中一部分,因此债权人一边申报权利一边要求保证人继续履行清偿义务。若债权人申报所有权利,则保证人不能再进行申报,但是可以在承担责任范围内行使债权人的权利,要求破产人承担责任。若债权人只是申报部分债权(刨除保证人已经承担的部分),则保证人有权在其已经承担及将要承担责任的范围内、在债权人享有保证的总债权的未申报部分进行申报。
  (二)保證人没有清偿债务
  破产程序起始点早于权利人要求担保人清偿的时点。若债权人将全部享有保证的债权进行申报,则保证人不能再进行申报,对于今后承担责任部分享有该部分债权人的权利。若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根本没有主张权利,而是直接要求担保人实现承诺,则保证人可以在未来将要履行的数额内向破产人主张权利。
  (三)同时要求破产主体和保证人履行义务
  当权利人同时要求破产主体和保证人履行义务时,是否针对保证类型区别对待,实践中存在两种做法[8]。一种是对保证类型不加区分,一律承认担保人的清偿义务,但判决在该程序结束后再履行清偿义务。而另一种方式,对于一般保证,首先中止对于保证人承担责任的诉讼,之后等待破产程序终结后,再行确认一般保证人的具体清偿责任。对于连带保证,只有当担保人履行清偿义务后,才能将对应的对破产人享有的权利划归至其享有。第二种做法较第一种做法而言更尊重债权人的选择,即其可以选择保证人或破产主体清偿债务,而第一种做法相当于硬性规定了清偿的顺序,使得债权人不能很自由的行使选择权。
  参考文献:
  [1]《关于法律意义上的保证》,洪欣,法学论坛。
  [2]《担保法》第十七条第二款。
  [3]《担保法解释》第四十五条。
  [4]《担保法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二款。
  [5]《破产法》第五十一条。
  [6]《破产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
  [7]MULTIPLECLAIMS,IVANHOEANDSUBSTANTIVECONSOLIDATION,DANIELJ.BUSSEL.
  [8]《企业破产案件中涉担保债权问题的处理》,张凤翔,人民司法。
  作者简介:
  邵慧,山东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社区治安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社区内明星吸毒犯罪频发,给社区治安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打击社区吸毒犯罪,公安部门联合社区自治组织打击吸毒犯罪分子。通过人民群众的举报,公安机关成功破获吸毒犯罪案件。这从实践上证明了警民结合是社区警务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  关键词:社区治安;明星吸毒;警民结合  一、社区治安的界定  1.社区治安的概念  社区治安是指在社区内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凶猛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给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流动人口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治安问题。从各地刑事立案的情况看,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占到了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半左右,占据了犯罪的主要地位。如何防治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减少城市犯罪的关键。文章从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入手结合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对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几点建议。 
期刊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之后对司法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提升司法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也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需要。民事检察的实践中,案件主要集中于省市两级检察院,基层民事检察面临着案源枯竭的尴尬窘境,这凸显出司法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司法供给效率不高的矛盾。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基层检察院应当重新划定办案范围,并积极寻求办案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统一,这样司法供
期刊
摘 要: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是,在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认清目前党建工作的现状和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要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希望达到增强企业党员党性、提高党员的素质为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些现状、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创新措施,作为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些参考。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新时期
期刊
摘 要:十八大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对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融入检察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是健全检察权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检察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可行方式。  关键词:检察机关内部制约监督;廉政风险防控  新刑事诉讼法使检察机关原有的执法办案模式面临重大改变,同时也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提出了新
期刊
摘 要:文章根据跆拳道课程的教学实践,走访了沧州师范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水电学院等6所高校及奥盛国际跆拳道馆、统一跆拳道俱乐部等5所道馆俱乐部,通过对高校和道馆俱乐部的跆拳道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俱乐部;跆拳道教学;比较研究  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已经开设了跆拳道的课程,有必修课的形式,也有选修课的形式,但存在的问
期刊
摘 要: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确立了强制婚检法律制度。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不再将婚检报告作为婚姻登记的必备条件,2005年《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明确规定:“本省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本文从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角度对强制婚检进行探析,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关键词:强制婚检;合法性;合理性  一、强制婚检合法性分析——回应反对者的观点  反对者的最有力论证是,《
期刊
摘 要: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作为世界法律文明的两大重要分支,在历史发展、文化意蕴、表现形式、价值取向以及运作机制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近年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制度和原则被移植到我国,对我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两大法律制度,对中国合理的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比较法  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概况  在古代的中国法和欧
期刊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了公平责任,从渊源上看,该条是《民法通则》第132条的延续,但并非完全照搬后者。自《民法通则》颁行以来,学界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形成了“公平责任原则论”、“无过错责任论”、“公平责任原则否定论”三种主要观点。本文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学界虽然对公平责任形成了相应的观点,但一直未就该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形成体系性意见,针对公平责
期刊
摘 要:新修《行政诉讼法》大大推进了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力度,解决了许多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亮点颇多,本文仅对部分亮点并简要分析,比如新修法条中对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受案范围,并初步提出对新法实施的建议等。  关键词:抽象行政行为;受案范围;附带审查;信息共享  1989年4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行政诉讼法》,标志着中国行政法治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但是这部法律还不完善,实施中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