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又是一个政治家,作为中国文坛泰斗级人物,虽然命运一直在挑战他,他却不畏艰难险阻、积极进取,不断克服人生重重困难,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的心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关键词]苏轼;人生态度;陶渊明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吴诗漫(1993—),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江西南昌 330038)
一、仕途遭遇
苏轼,作为北宋的大文豪家,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经典的名诗著作,至今人们对其作品都称称乐道。从开国元初到现在,也不乏学者对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探究。就是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我们会认为他的人生应该是辉煌精彩、轰轰烈烈的,殊不知,“身世浮沉雨打萍”才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就让我们追忆“轼”水年华,看东坡居士如何在艰难不易的朝堂生涯中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顾苏轼的一生,可谓三起三落。幼年时期随父读书,也许是受其父苏洵勤奋学习的影响,早年的苏轼便展露出他的文学才华,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所以,在他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考试时,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一举中第,深受欧阳修的欣赏与提拔。当时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就这样进入仕途的苏轼,怀抱着“致君尧舜”的思想,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其中从他的词中便可看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此振奋人心、气势恢弘的诗句,抒发的便是苏轼的伟大理想和酬云壮志。而在《进策》、《进论》等文章中,我们更不难看出苏轼对国计民生的关心,心系百姓,可以说,儒家思想对其影响很深,所以在早期读书和应举之时,苏轼的仁政用世的思想就表现的非常突出。
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苏轼的仕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此爱民有加的苏轼,终看不得“王安石变法”这一新法对老百姓的残害,故自求外放,远离这纷纷扰扰的朝廷之事。即使如此,朝廷中新党的魔掌却还是不能放过他,苏轼几度被流放,甚至在“乌台诗案”中差点失去性命。这样的遭遇使得苏轼一度对自己的人生心灰意冷,“生人到处萍漂泊”、“天涯同是伤沦落”,道出了他漂泊无依之感;他也曾感慨道“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从中我们看到了其归隐之意。的确,无论是谁遭遇了这等打击,也许这辈子也就是这么的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可是,这种消极的思想却没有在苏轼身上持续多久,他放不下心中的那个理想,依然期盼着哪天有所作为,否则“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二、贬逐中的达观
面对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苏轼是如何做到不因此郁郁寡欢的呢?——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业。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却没有这样子,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的变迁,人事的调动。他不再纠结于仕途上的坎坷,反而以一种乐观旷达的心境面对一切。就像他在词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句多么自信、倔强的呐喊,表现出苏轼不轻易服输的人生态度。特别是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些诗文,进一步体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淡定从容,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简单的几句,却是铿锵有力、坦荡无畏,即使困难如暴风雨般的强势袭来,也不必慌张,不要害怕,大不了让它弄得遍体鳞伤,一切都会好的。不得不说,这是需要何等的气魄才能拥有这样的心境,强大且坚韧!
苏轼晚年遭贬,一次比一次远,最后被流放到“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天涯海角--海南,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活着渡海回来,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问翁大庚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也许正是这份从容淡定,所以,即使身不在朝野,却还是能够为民谋利。在多年的被贬生涯中,即使官位卑微,但每到一处,便兴修水利,勤政爱民,为民办实事。在任杭州通判期间,苏轼修建了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并且疏通了西湖,建筑了闻名于世的“苏堤”,不仅在当时造福了当地百姓,甚至于今天来说,也是意义重大。不仅如此,苏轼身处困境却还能保持那份对生活的热情,这也着实让人非常敬佩。在苏轼现存的诗文中,不乏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夜泛西湖五绝》、《湖上夜归》等,从中我们都能看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就是因为对生活仍然充满着希望与热爱,所以任何的困难都无法打败他,他永远是以微笑面对世人。
经历过这些起起伏伏,对官场的厌倦感自然累积上了心头,苏轼也慢慢看透这一切,在他的晚年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超脱旷达,与世无争,闲适淡然的一面。在黄州期间,他效仿陶渊明,躬耕田园,不被朝廷之事所羁绊,表现出与世无争,躲避官场,追求闲适情怀,“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描写出了苏轼归居田野的无限快慰。之后,苏轼被贬于岭南之地,状况堪忧,但他却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如“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的桃红似肉红”,即使身处逆境,但依然热爱生活,所写之景丝毫没有悲戚伤感之状,反而是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显现了苏轼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再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作者愉悦轻盈的笔风中,是苏轼独立不羁人格的展现。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富有文采且乐观旷达的人,用今天的话说,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更高。不少学者研究他的诗作,吸取其文学之精华,但在我看来,苏轼的人格魅力,抑或是人生态度,更值得我们后世去研究学习。其中,苏轼的人生哲学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正向的思维看待人生处境。苏轼在流放地黄州的时候,写了一首《迁居临皋亭》,其中诗人能够把不幸之事转变成有幸,体现了其正向的思维方式,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正向的思维,能有助于打通自己的心结,不至于一直想着悲观的一面。
其次,用幽默诙谐的方式笑对人生。典型的是,苏轼在被贬惠州时,因为条件艰苦,集市里每天只杀一只羊,想到自己是有罪之身,不敢与有权人士争抢,只好跟屠夫买些羊脊骨,自创了一种烹饪方法,既美味又营养。苏轼自我调侃说“众狗不悦”。这种将人生的辛酸化为幽默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如果在悲惨的境遇中,却还能自娱自乐,用玩笑的方式逗趣自己,那么这样的人肯定是个知足常乐之人,微笑也总会伴他左右。
再者,苏轼非常热爱自然,虽然他的一生坎坷起伏,受人打压,但他却向往自由、安宁、快乐的生活,希望不被这纷繁的尘世所扰。所以,他寄情山水,在他的诗篇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希望从大自然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精神的鼓舞,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忘却生活的艰辛,得到另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因此,大自然给了苏轼很多的精神支撑,使他虽然遭遇不幸,但却能够泰然处之,怡然自得。
三、达观的源头—陶渊明
苏轼的一生受过如此挫折,却依然具有开阔的胸襟,积极的态度,潇洒的性情与陶渊明的影响有很大的联系。苏轼在《与苏辙书》中如此说道:“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又说:“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他晚年时期十分崇拜陶渊明,甚至流放期间都带着《陶渊明集》,对陶渊明的评价高于李杜。苏轼一生共创作两千多首诗,其中有二十分之一就是《和陶诗》。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是提倡艺术真实和文学的自然。陶渊明最为人知的思想就是隐居山林,其《桃花源记》就是最真实的写照。那为什么他会向往这样一个不被外人知晓的桃林居住,难道是为了逃避世俗的虚伪黑暗吗?是消极的应对现实吗?不是的,他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靖节先生,他是寄情山水平淡质朴的田元诗人。“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苏轼能够从容的面对如此坎坷的一生也是吸取了陶渊明人生态度中的积极成分。例如,苏轼词中多处提到“归”,虽然不都是指陶渊明式的退隐归田,但在很大程度上与陶氏“归去来”的思想感情是接近的。在表面上“归去来”是指归田退隐,但是,实质上陶渊明是在追求生活上、精神上的返朴归真,要回归到那种澄明、自然、真实的理想的境界中去。显然苏轼也是表明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要回归他愿意去、应该去、乐意去的地方。他想避开现实的苦恼,摆脱官场的羁绊,逃出宦海的沉浮,去过一种自由的理想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与陶渊明是有共同之处的。
不同的是两人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经历。陶渊明出身于细族寒门,主要是靠自己的才学与前辈、同辈的荐举进入仕途。他可以时仕时隐,乃至最终自我罢官而去,虽然难免生计为艰,倒也来去自由自在。苏轼的情况则不同:他是通过科举入仕的,所谓读圣贤之书,食皇家之禄,替朝廷办事,又想为百姓解悬。所以他一入仕途,就身不由己,欲进时往往受挫,欲退时也往往难以脱身,真是欲归不得归!所以,他对于陶渊明的“归去来”更加羡慕,更觉难得。自身既不得归,于是归心更甚,归情更浓。这就是苏轼词中多处咏归的原因。苏轼对归情的咏唱,正好应和了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先声,虽隔朝异代,其情韵则正相共鸣,其不绝的余音,缭绕在千百年的文学史中。
四、苏轼人生态度的当代意义
苏轼的人生态度影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到人生的跌宕起伏,仕途乖舛,小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首先是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屡遭贬斥,仕途坎坷多艰,仕途中大半辈子都在遭贬流放,这种艰难苦恨的官宦生涯,几遭杀身之祸,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他生命中的任何一次打击对普通人来说可能都是一次重创,面对打击时有的人可能因此一蹶不振,甚至郁郁而终,苏轼却不一样,他在顺境时积极进取、淡泊自守;在逆境时乐观超脱、热爱生活;面对境遇变化时通达从容、表现自如,他经历了这么多人生的起起伏伏仍然屹立不倒,用他的盖世文才,奠定了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文雄地位。因此苏轼在逆境中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使他无论处在何时何地,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千百年来,苏轼在逆境中以豁达的态度谱写的作品代代相传,受到广泛的喜爱。苏轼更以其面对逆境时那种从容坦荡、豁达超脱,旷放乐观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同。
其次苏轼非常的热爱生活。苏轼是位美食家,他擅长品鉴食物中的精品,无论是珍馐奇肴还是普通的食品,苏轼都会津津有味地品尝,对各地食品都非常热爱。苏轼也是一位服装设计师,他在元祐年间曾自行设计了一种顶短、檐高的桶状帽子,汴京城里的士大夫争相仿效,风行一时,人称“子瞻帽”。苏轼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是相当独特的,并不只爱锦袍玉带,对于士大夫所鄙夷不屑的僧俗之衣也照穿不误。苏轼同时也是一位旅行家,他热爱自然,每到一处都要遍游当地的山水,苏轼不仅观赏山水,品题山水,他还用以人巧补天工的方式增添山水之美,比如苏轼亲自筹划的浚湖工程,也就是现代著名的“苏堤”。苏轼对山水自然的热爱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他不仅喜爱那些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也喜爱默默无闻的普通山川,在他看来,普天下的山山水水无往而非名胜。总之,他善于享受生活的各种乐趣,即使是平凡简朴的生活,他也觉得滋味无穷。
那么,在当今社会,探讨其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是否还有其现实意义呢?诚然,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时,是牺牲自己的人格、气节、情操换取高官厚禄、名利地位?还是坚持原则、保持坚定的人生信仰?苏轼对理想对信念的执着追求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面对挫折和磨难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积极的处世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消极厌世甚至轻生,而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从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自强自立。总的来说,苏轼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正面的力量,传承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提升现代人幸福感,每当我们身处困境之时,想想苏轼的人生观,一切也便会豁然开朗。
东坡本色就是这样一种积极的不被世俗所玷污的超然豁达,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包容大度的胸襟,一种正视现实坚强面对生活苦难的达观心情,一种表面看来显得随遇而安、洒脱不羁、幽默滑稽、玩世不恭,骨子里却含有愤懑不平的隐情和笑傲俗世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王文龙.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N].光明日报,2002-10-09.
[2]张尹炫.出世态度入世业——对苏轼人生态度的一点思考[J].齐鲁学刊,2000,(3).
[3]陈作行,张安琪,潘艳华.从被贬所作的游记散文看苏轼思想的转变[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28(3).
[4]杨海明.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J].山西大学学报,1999,(2).
[5]胡元翎,宋学达.东北苏轼研究述评[J].天中学刊,2012,27(6).
[6]廖文凯.激情回望:苏轼研究30年[N].眉山日报,2010-08-24.
[7]赵爱梅.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J].青海社会科学,2005,(4).
[8]常为群.论苏轼的人生态度及与儒道释的交融[J].南京师大学报,1992,(3).
[9]马银华.论苏轼的人生哲学[J].工会论坛,1996,(5).
[10]谢建忠.论佛教哲学与苏轼的”人生如梦”思想[J].重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6,(6).
[11]刘文刚.苏轼与道[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2000,(1).
[12]徐宇春.青年苏轼的人生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责任编辑:李佳佳]
[关键词]苏轼;人生态度;陶渊明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吴诗漫(1993—),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江西南昌 330038)
一、仕途遭遇
苏轼,作为北宋的大文豪家,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经典的名诗著作,至今人们对其作品都称称乐道。从开国元初到现在,也不乏学者对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探究。就是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我们会认为他的人生应该是辉煌精彩、轰轰烈烈的,殊不知,“身世浮沉雨打萍”才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就让我们追忆“轼”水年华,看东坡居士如何在艰难不易的朝堂生涯中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顾苏轼的一生,可谓三起三落。幼年时期随父读书,也许是受其父苏洵勤奋学习的影响,早年的苏轼便展露出他的文学才华,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所以,在他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考试时,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一举中第,深受欧阳修的欣赏与提拔。当时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就这样进入仕途的苏轼,怀抱着“致君尧舜”的思想,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其中从他的词中便可看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此振奋人心、气势恢弘的诗句,抒发的便是苏轼的伟大理想和酬云壮志。而在《进策》、《进论》等文章中,我们更不难看出苏轼对国计民生的关心,心系百姓,可以说,儒家思想对其影响很深,所以在早期读书和应举之时,苏轼的仁政用世的思想就表现的非常突出。
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苏轼的仕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此爱民有加的苏轼,终看不得“王安石变法”这一新法对老百姓的残害,故自求外放,远离这纷纷扰扰的朝廷之事。即使如此,朝廷中新党的魔掌却还是不能放过他,苏轼几度被流放,甚至在“乌台诗案”中差点失去性命。这样的遭遇使得苏轼一度对自己的人生心灰意冷,“生人到处萍漂泊”、“天涯同是伤沦落”,道出了他漂泊无依之感;他也曾感慨道“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从中我们看到了其归隐之意。的确,无论是谁遭遇了这等打击,也许这辈子也就是这么的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可是,这种消极的思想却没有在苏轼身上持续多久,他放不下心中的那个理想,依然期盼着哪天有所作为,否则“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二、贬逐中的达观
面对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苏轼是如何做到不因此郁郁寡欢的呢?——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业。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却没有这样子,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的变迁,人事的调动。他不再纠结于仕途上的坎坷,反而以一种乐观旷达的心境面对一切。就像他在词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句多么自信、倔强的呐喊,表现出苏轼不轻易服输的人生态度。特别是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些诗文,进一步体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淡定从容,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简单的几句,却是铿锵有力、坦荡无畏,即使困难如暴风雨般的强势袭来,也不必慌张,不要害怕,大不了让它弄得遍体鳞伤,一切都会好的。不得不说,这是需要何等的气魄才能拥有这样的心境,强大且坚韧!
苏轼晚年遭贬,一次比一次远,最后被流放到“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天涯海角--海南,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活着渡海回来,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问翁大庚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也许正是这份从容淡定,所以,即使身不在朝野,却还是能够为民谋利。在多年的被贬生涯中,即使官位卑微,但每到一处,便兴修水利,勤政爱民,为民办实事。在任杭州通判期间,苏轼修建了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并且疏通了西湖,建筑了闻名于世的“苏堤”,不仅在当时造福了当地百姓,甚至于今天来说,也是意义重大。不仅如此,苏轼身处困境却还能保持那份对生活的热情,这也着实让人非常敬佩。在苏轼现存的诗文中,不乏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夜泛西湖五绝》、《湖上夜归》等,从中我们都能看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就是因为对生活仍然充满着希望与热爱,所以任何的困难都无法打败他,他永远是以微笑面对世人。
经历过这些起起伏伏,对官场的厌倦感自然累积上了心头,苏轼也慢慢看透这一切,在他的晚年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超脱旷达,与世无争,闲适淡然的一面。在黄州期间,他效仿陶渊明,躬耕田园,不被朝廷之事所羁绊,表现出与世无争,躲避官场,追求闲适情怀,“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描写出了苏轼归居田野的无限快慰。之后,苏轼被贬于岭南之地,状况堪忧,但他却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如“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的桃红似肉红”,即使身处逆境,但依然热爱生活,所写之景丝毫没有悲戚伤感之状,反而是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显现了苏轼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再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作者愉悦轻盈的笔风中,是苏轼独立不羁人格的展现。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富有文采且乐观旷达的人,用今天的话说,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更高。不少学者研究他的诗作,吸取其文学之精华,但在我看来,苏轼的人格魅力,抑或是人生态度,更值得我们后世去研究学习。其中,苏轼的人生哲学有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正向的思维看待人生处境。苏轼在流放地黄州的时候,写了一首《迁居临皋亭》,其中诗人能够把不幸之事转变成有幸,体现了其正向的思维方式,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正向的思维,能有助于打通自己的心结,不至于一直想着悲观的一面。
其次,用幽默诙谐的方式笑对人生。典型的是,苏轼在被贬惠州时,因为条件艰苦,集市里每天只杀一只羊,想到自己是有罪之身,不敢与有权人士争抢,只好跟屠夫买些羊脊骨,自创了一种烹饪方法,既美味又营养。苏轼自我调侃说“众狗不悦”。这种将人生的辛酸化为幽默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如果在悲惨的境遇中,却还能自娱自乐,用玩笑的方式逗趣自己,那么这样的人肯定是个知足常乐之人,微笑也总会伴他左右。
再者,苏轼非常热爱自然,虽然他的一生坎坷起伏,受人打压,但他却向往自由、安宁、快乐的生活,希望不被这纷繁的尘世所扰。所以,他寄情山水,在他的诗篇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希望从大自然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精神的鼓舞,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忘却生活的艰辛,得到另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因此,大自然给了苏轼很多的精神支撑,使他虽然遭遇不幸,但却能够泰然处之,怡然自得。
三、达观的源头—陶渊明
苏轼的一生受过如此挫折,却依然具有开阔的胸襟,积极的态度,潇洒的性情与陶渊明的影响有很大的联系。苏轼在《与苏辙书》中如此说道:“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又说:“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他晚年时期十分崇拜陶渊明,甚至流放期间都带着《陶渊明集》,对陶渊明的评价高于李杜。苏轼一生共创作两千多首诗,其中有二十分之一就是《和陶诗》。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是提倡艺术真实和文学的自然。陶渊明最为人知的思想就是隐居山林,其《桃花源记》就是最真实的写照。那为什么他会向往这样一个不被外人知晓的桃林居住,难道是为了逃避世俗的虚伪黑暗吗?是消极的应对现实吗?不是的,他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靖节先生,他是寄情山水平淡质朴的田元诗人。“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苏轼能够从容的面对如此坎坷的一生也是吸取了陶渊明人生态度中的积极成分。例如,苏轼词中多处提到“归”,虽然不都是指陶渊明式的退隐归田,但在很大程度上与陶氏“归去来”的思想感情是接近的。在表面上“归去来”是指归田退隐,但是,实质上陶渊明是在追求生活上、精神上的返朴归真,要回归到那种澄明、自然、真实的理想的境界中去。显然苏轼也是表明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要回归他愿意去、应该去、乐意去的地方。他想避开现实的苦恼,摆脱官场的羁绊,逃出宦海的沉浮,去过一种自由的理想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与陶渊明是有共同之处的。
不同的是两人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经历。陶渊明出身于细族寒门,主要是靠自己的才学与前辈、同辈的荐举进入仕途。他可以时仕时隐,乃至最终自我罢官而去,虽然难免生计为艰,倒也来去自由自在。苏轼的情况则不同:他是通过科举入仕的,所谓读圣贤之书,食皇家之禄,替朝廷办事,又想为百姓解悬。所以他一入仕途,就身不由己,欲进时往往受挫,欲退时也往往难以脱身,真是欲归不得归!所以,他对于陶渊明的“归去来”更加羡慕,更觉难得。自身既不得归,于是归心更甚,归情更浓。这就是苏轼词中多处咏归的原因。苏轼对归情的咏唱,正好应和了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先声,虽隔朝异代,其情韵则正相共鸣,其不绝的余音,缭绕在千百年的文学史中。
四、苏轼人生态度的当代意义
苏轼的人生态度影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到人生的跌宕起伏,仕途乖舛,小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首先是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屡遭贬斥,仕途坎坷多艰,仕途中大半辈子都在遭贬流放,这种艰难苦恨的官宦生涯,几遭杀身之祸,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他生命中的任何一次打击对普通人来说可能都是一次重创,面对打击时有的人可能因此一蹶不振,甚至郁郁而终,苏轼却不一样,他在顺境时积极进取、淡泊自守;在逆境时乐观超脱、热爱生活;面对境遇变化时通达从容、表现自如,他经历了这么多人生的起起伏伏仍然屹立不倒,用他的盖世文才,奠定了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文雄地位。因此苏轼在逆境中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使他无论处在何时何地,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千百年来,苏轼在逆境中以豁达的态度谱写的作品代代相传,受到广泛的喜爱。苏轼更以其面对逆境时那种从容坦荡、豁达超脱,旷放乐观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同。
其次苏轼非常的热爱生活。苏轼是位美食家,他擅长品鉴食物中的精品,无论是珍馐奇肴还是普通的食品,苏轼都会津津有味地品尝,对各地食品都非常热爱。苏轼也是一位服装设计师,他在元祐年间曾自行设计了一种顶短、檐高的桶状帽子,汴京城里的士大夫争相仿效,风行一时,人称“子瞻帽”。苏轼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是相当独特的,并不只爱锦袍玉带,对于士大夫所鄙夷不屑的僧俗之衣也照穿不误。苏轼同时也是一位旅行家,他热爱自然,每到一处都要遍游当地的山水,苏轼不仅观赏山水,品题山水,他还用以人巧补天工的方式增添山水之美,比如苏轼亲自筹划的浚湖工程,也就是现代著名的“苏堤”。苏轼对山水自然的热爱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他不仅喜爱那些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也喜爱默默无闻的普通山川,在他看来,普天下的山山水水无往而非名胜。总之,他善于享受生活的各种乐趣,即使是平凡简朴的生活,他也觉得滋味无穷。
那么,在当今社会,探讨其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是否还有其现实意义呢?诚然,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时,是牺牲自己的人格、气节、情操换取高官厚禄、名利地位?还是坚持原则、保持坚定的人生信仰?苏轼对理想对信念的执着追求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面对挫折和磨难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积极的处世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消极厌世甚至轻生,而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从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自强自立。总的来说,苏轼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正面的力量,传承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提升现代人幸福感,每当我们身处困境之时,想想苏轼的人生观,一切也便会豁然开朗。
东坡本色就是这样一种积极的不被世俗所玷污的超然豁达,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包容大度的胸襟,一种正视现实坚强面对生活苦难的达观心情,一种表面看来显得随遇而安、洒脱不羁、幽默滑稽、玩世不恭,骨子里却含有愤懑不平的隐情和笑傲俗世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王文龙.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N].光明日报,2002-10-09.
[2]张尹炫.出世态度入世业——对苏轼人生态度的一点思考[J].齐鲁学刊,2000,(3).
[3]陈作行,张安琪,潘艳华.从被贬所作的游记散文看苏轼思想的转变[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28(3).
[4]杨海明.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J].山西大学学报,1999,(2).
[5]胡元翎,宋学达.东北苏轼研究述评[J].天中学刊,2012,27(6).
[6]廖文凯.激情回望:苏轼研究30年[N].眉山日报,2010-08-24.
[7]赵爱梅.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J].青海社会科学,2005,(4).
[8]常为群.论苏轼的人生态度及与儒道释的交融[J].南京师大学报,1992,(3).
[9]马银华.论苏轼的人生哲学[J].工会论坛,1996,(5).
[10]谢建忠.论佛教哲学与苏轼的”人生如梦”思想[J].重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6,(6).
[11]刘文刚.苏轼与道[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2000,(1).
[12]徐宇春.青年苏轼的人生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