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新一代技术与传统行业密切融合,创造出新的价值中,信息技术演进将会呈现三个方面新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信息技术推动了融合创新,重塑了商业的模式,工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模式出现,使得过去在工业革命的时代所思考的问题和形成的规律又发生了变化。过去有原材料、生产、加工、以及物流配送和后期的产品维护这五个大的节点,但未来的社会完全有可能产生一种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过去工业生产以五百强企业为基础,现在面对大众形成了新的模式,新的设计,这进一步推动商业模式重塑,而大数据分析使得人们可以更有效地了解设计的需求。今天设计可以外包,生产也可以外包,原有的制造企业可以全面外包。在新的供应链环境下,特别是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使商业模式有了新的变化。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融合的情况下,谷歌公司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微软公司也不仅仅是软件公司。信息技术进一步在全产业链发展当中与工业进行深度融合,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这个推动力当中,制造业是离市场最近的,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制造业将会遇到新的挑战。以要素驱动的传统行业,在单一的、封闭的产业链环境下,必然会走向产业链跨界融合的道路。
第二个特征是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工业互联网推动了万物互联,推动了制造业走向更加开放,推动了过去单独的设计部门订单管理、制造部门、配送部门和维护部门,形成一个全供应链下面向全球开放的架构,将会更加使得IT技术与制造业实现开放共赢的局面,所以开放的系统、开放的技术会重塑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自动化作为标志,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说中国制造2025所期待达到的目标,就是期望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化工厂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智能化,实现面向社会全供应链的扁平化,或者说互联网化。因此,在云计算这样一种新技术为载体下,大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会对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变化,带来新的巨大的影响。而这一点和前面所提到的商业模式的变化,是中国产业界具有最大的后发优势和内生动力。因为中国的制造业,还有一部分停留在2.0,甚至3.0,有一些领先的行业走入了4.0。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结合,重塑商业模式,推动两化深入融合,为产业界进入新的常态,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和最有效的动力,所以推动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抓住两化融合的契机,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工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出台和正在制定国家级战略和行动计划。除了日本、美国以外,我们更多了解的是德国的工业4.0。德国虽然在提工业4.0,但是其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某种约束,其发展势头看起来不如中国,世界上最大的10家互联网公司中有4家是在中国,而前5名中有3家是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土上产生了世界级的公司,并有巨大的竞争力。因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的带动下,中国有机会并且已经做好准备来推动两化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来提高质量是最重要的,它的边际效应是降低了成本,因为全供应链下推动了两化融合的重要性。所以未来的数字化设计,互联网从过去的虚拟经济,有效地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将会进一步迸发出新一代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巨大的创造力,而这个创造力的抓手,就是两化融合。
第三是“互联网+”的无所不在。互联网企业关注互联网加上制造、医疗、健康、教育,产业部门期望行业加上互联网,无论如何,这两个结合是未来重要的趋势,而“互联网+”又会催生新兴的业态,进一步提升经济的创新。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商业模式的改变、内部组织管理机构的调整以及新生业态的形成,迫切地需要我们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结合,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信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仍然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也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国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是信息产业的装备起步较晚,基础研发能力较弱,原始创新不足。第二是核心装备长期处于跟随状态,实现从跟随者到领导者,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我国已经出现了世界级的领袖企业,正在助力我国整个产业生态的形成。在信息产业当中,按照产业的类型进一步划分,我国跟世界的产业相比有一些差距,容量提高了,但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却不够,在核心环节和竞争门路也仍然需要加强发展,寻求突破,特别是在高效的产业链、生态链的整合方面,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良性发展机制,而这种新的发展机制,需要建立产业的生态体系和创新的模式,需要“官产学研用”。
第三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包括信息安全的问题,不仅是传统的信息安全受制于人,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包括控制系统也会面临着新的挑战。有关个人的隐私,个人的信息,以及汽车的状况都放在平台上,系统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以后万物互联,所有企业的设计、制造、订单、原材料和配送等信息都暴露在公众面前,将会带来怎样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并且给出解决方案。
信息产业和工业融合中转型升级
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4万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目前仍然闪烁并且持续闪耀的明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尊重。在IT领域,我们需要开放,也需要自己更有效的发展,习主席提出“四个全面”,也讲到不要“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和民族、或者地区,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和自己的贡献。因此,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来实现产业的自主和技术的自强,在开放的环境下实现合作共赢。
在未来的领域当中,为了实现产业的转型、由大变强的重大举措就是“一个中心,四项任务”。“一个中心”就是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的创业体系,通过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为重点,来实现软硬融合,两化融合。“四项任务”是指提升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融合配套发展;加强“官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产业支撑体系。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进一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为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做好准备。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在22类工业产品当中,有7类中国处于第一,但是中国工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深深的困惑,包袱比较重,产业结构不均匀,而在产业的价值链上处于低端。要实现制造业的创新发展,突出两化深入融合的主线,最关键就是把中国的工业和信息产业做强,做出中国的品牌。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着无限的前景。新的机遇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企业管理和内部组织架构,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生业态,这三个方面叠加着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创新的活力。把握这样的机遇,有效地破解所遇到的发展中的难题,实现中国智造是指日可待的。
在新一代技术与传统行业密切融合,创造出新的价值中,信息技术演进将会呈现三个方面新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信息技术推动了融合创新,重塑了商业的模式,工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模式出现,使得过去在工业革命的时代所思考的问题和形成的规律又发生了变化。过去有原材料、生产、加工、以及物流配送和后期的产品维护这五个大的节点,但未来的社会完全有可能产生一种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过去工业生产以五百强企业为基础,现在面对大众形成了新的模式,新的设计,这进一步推动商业模式重塑,而大数据分析使得人们可以更有效地了解设计的需求。今天设计可以外包,生产也可以外包,原有的制造企业可以全面外包。在新的供应链环境下,特别是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使商业模式有了新的变化。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融合的情况下,谷歌公司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微软公司也不仅仅是软件公司。信息技术进一步在全产业链发展当中与工业进行深度融合,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这个推动力当中,制造业是离市场最近的,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制造业将会遇到新的挑战。以要素驱动的传统行业,在单一的、封闭的产业链环境下,必然会走向产业链跨界融合的道路。
第二个特征是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工业互联网推动了万物互联,推动了制造业走向更加开放,推动了过去单独的设计部门订单管理、制造部门、配送部门和维护部门,形成一个全供应链下面向全球开放的架构,将会更加使得IT技术与制造业实现开放共赢的局面,所以开放的系统、开放的技术会重塑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自动化作为标志,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说中国制造2025所期待达到的目标,就是期望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化工厂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智能化,实现面向社会全供应链的扁平化,或者说互联网化。因此,在云计算这样一种新技术为载体下,大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会对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变化,带来新的巨大的影响。而这一点和前面所提到的商业模式的变化,是中国产业界具有最大的后发优势和内生动力。因为中国的制造业,还有一部分停留在2.0,甚至3.0,有一些领先的行业走入了4.0。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结合,重塑商业模式,推动两化深入融合,为产业界进入新的常态,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和最有效的动力,所以推动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抓住两化融合的契机,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工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出台和正在制定国家级战略和行动计划。除了日本、美国以外,我们更多了解的是德国的工业4.0。德国虽然在提工业4.0,但是其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某种约束,其发展势头看起来不如中国,世界上最大的10家互联网公司中有4家是在中国,而前5名中有3家是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土上产生了世界级的公司,并有巨大的竞争力。因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的带动下,中国有机会并且已经做好准备来推动两化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来提高质量是最重要的,它的边际效应是降低了成本,因为全供应链下推动了两化融合的重要性。所以未来的数字化设计,互联网从过去的虚拟经济,有效地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将会进一步迸发出新一代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巨大的创造力,而这个创造力的抓手,就是两化融合。
第三是“互联网+”的无所不在。互联网企业关注互联网加上制造、医疗、健康、教育,产业部门期望行业加上互联网,无论如何,这两个结合是未来重要的趋势,而“互联网+”又会催生新兴的业态,进一步提升经济的创新。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商业模式的改变、内部组织管理机构的调整以及新生业态的形成,迫切地需要我们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结合,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信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仍然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也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国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是信息产业的装备起步较晚,基础研发能力较弱,原始创新不足。第二是核心装备长期处于跟随状态,实现从跟随者到领导者,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在这个行业当中,我国已经出现了世界级的领袖企业,正在助力我国整个产业生态的形成。在信息产业当中,按照产业的类型进一步划分,我国跟世界的产业相比有一些差距,容量提高了,但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却不够,在核心环节和竞争门路也仍然需要加强发展,寻求突破,特别是在高效的产业链、生态链的整合方面,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良性发展机制,而这种新的发展机制,需要建立产业的生态体系和创新的模式,需要“官产学研用”。
第三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包括信息安全的问题,不仅是传统的信息安全受制于人,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包括控制系统也会面临着新的挑战。有关个人的隐私,个人的信息,以及汽车的状况都放在平台上,系统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以后万物互联,所有企业的设计、制造、订单、原材料和配送等信息都暴露在公众面前,将会带来怎样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并且给出解决方案。
信息产业和工业融合中转型升级
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4万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目前仍然闪烁并且持续闪耀的明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尊重。在IT领域,我们需要开放,也需要自己更有效的发展,习主席提出“四个全面”,也讲到不要“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和民族、或者地区,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和自己的贡献。因此,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来实现产业的自主和技术的自强,在开放的环境下实现合作共赢。
在未来的领域当中,为了实现产业的转型、由大变强的重大举措就是“一个中心,四项任务”。“一个中心”就是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的创业体系,通过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为重点,来实现软硬融合,两化融合。“四项任务”是指提升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融合配套发展;加强“官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产业支撑体系。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进一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为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做好准备。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在22类工业产品当中,有7类中国处于第一,但是中国工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深深的困惑,包袱比较重,产业结构不均匀,而在产业的价值链上处于低端。要实现制造业的创新发展,突出两化深入融合的主线,最关键就是把中国的工业和信息产业做强,做出中国的品牌。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着无限的前景。新的机遇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企业管理和内部组织架构,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生业态,这三个方面叠加着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创新的活力。把握这样的机遇,有效地破解所遇到的发展中的难题,实现中国智造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