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万年的人与符号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伯数字、国旗上的五角星、高音谱号、天气预报的小小云彩……生活中到处都是符号。
  1.7万年前,原始人拿起石块,在岩洞里的石壁上划拉出一些有规律的图案。有花鸟鱼虫,有风雨雷电,甚至有看上去毫无意义的抽象图形。从那时候起,人类就与符号纠缠在一起。
  在英国艺术家萨拉·巴特利特眼中,沾染着典故的符号,就像是开启古老文明的钥匙。他精心挑选了“浓缩人类文明的100个象征符号”,将它们的来历一一展示在《符号中的历史》中。
  早期人类文明的符号,总是与大自然相关。半坡文明出土的陶器上,绘有彩色的鱼纹作装饰。埃及人用圣甲虫的符号乞求复活。许多文明都将生殖器画在墙上,或做成雕塑,表达着原始的崇拜。
  作为汉字起源,甲骨文里,山川水火被描绘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些古老的文字刻在龟甲之上,大多是在回答“明天会不会下雨”“征战能否胜利”之类的问题。在那个充斥着天灾、疾病与战争的年代,这些都是人类最关心的事。
  美国北部比格霍恩山上,当时的阿兹特克人,用石块堆砌出巨大“药轮”图案,象征着“赋予万物活力的生命动力”。对印第安人来说,这些有着3000年历史的石块,代表着方位、颜色、四季、四大元素,还与人类生命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
  巴塔哥尼亚的手洞岩画,则将“人”的痕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这个内陆河谷中的偏僻洞穴里,石壁上画着奔跑的动物,以及数百个人类的手印。这些手印和图案的历史,可以从公元前1300年,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
  推测这样的画面:密林之中,年轻的猎人逐渐合拢了包围圈。他们举着木棒和石块,赤脚追逐猎物。夜晚到来,他们在这处荒僻的洞穴稍事休息,清点战利品。一次成功的狩猎,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冬天,留在部落中的妇女和儿童不会被饿死。
  他们或许会开心地围着篝火跳舞,一切都被记在石壁上。
  后世的学者推测,这些手印类似“名片、快照或自画像”,属于历史上著名的游牧先民特维尔切人。这个民族的游牧生活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直到大型牧场出现,他们才不再逐水草而居。
  “尽管他们已走入历史,但留下的红手印变成了永恒不灭的印记。”巴特利特在书中写道。毕业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艺术专业的他,将这些符号视为“人类共有的經验与记忆”。
  从阿兹特克的历法石,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中国太极八卦图,到印第安纳瓦霍族的沙画,不同文明留下了各式各样的符号。符号穿梭在历史中,成为信仰与习俗的印记,也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主题。当人类文明逐渐走向成熟,许多早期的符号,因为历史的隔膜,反而呈现出朦胧的神秘感和美感。
  很多创作者喜欢从符号中汲取灵感。美国作家丹·布朗的每一本小说都与符号有关,共济会的三角徽符号,成了他永恒的灵感来源。这些与达·芬奇的密码、光照派的标志有关的探秘小说,出版后风靡了全世界。读者翻动着书页,手指从插图中一个个看似神秘的符号上划过,仿佛在窥探某一段湮灭的历史。
  英国作家乔安妮·凯瑟琳·罗琳,也忍不住在她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里,杜撰了一个神秘的“死亡圣器”符号出来。一个三角形,套着一个圆形和一个竖杠,象征着隐身斗篷、复活石和老魔杖。这个符号看上去像模像样,在小说里十分带动气氛。
  符号不仅与文学和艺术有关,也与现代科学纠缠不清。早期的占星符号、炼金符号,许多都成为现代天文学、化学的灵感来源。科学家还在早期的历法符号中,挖掘可能发生过的事。比如,某处壁画上要是出现了一个圆圈拖着三条尾巴,或许意味着,那里的人曾经观测到哈雷彗星经过。
  1584年,意大利哲学家、占星术士乔尔丹诺·布鲁诺,在自己的手稿中画了一个躺倒的“8”。布鲁诺用这个符号表达“无限”的概念,后来,他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火刑架上。
  那个代表着无限的符号,100年后被数学招入麾下。如今,它印在全世界的课本上。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日本著名小说家渡边淳一于1933年出生于北海道,从小具有很好的文学天赋,理科和文科成绩都很好。考大学时,母亲觉得当医生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就想让渡边淳一读医科。渡边淳一很听母亲的话,一读就读到了札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留在母校任骨科讲师。  虽然当了医生,但渡边淳一一直没放弃自己的写作梦。那时,札幌医科大学有一位很著名的心脏专家和田寿郎,因其为日本第一例脑死亡患者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而轰动了
一缕月光穿街过巷,不偏不倚,正巧洒在了我的书桌上。谁的画笔,饱蘸了月色,将湄水彼岸渲染成一抹蓝,似疏烟轻袅,笼在窗前。  夜已深了,我仍伏在桌上,整理着一天下来的笔记,日光灯的灯管已有些微微发烫。忽得想起那日旧友托我写的一幅毛笔字书法还未完成,便起身寻得笔墨纸砚来,铺好毡垫。轻轻弹去笔毫间的细尘,推开泛着黄晕的宣纸,仿佛一横一竖,一提一捺都昨日重现,桌上的书具亲切而又陌生,取来颜真卿的毛笔字帖,那
题型阐释  “因境补文”,就是按照题干要求,根据语段中心内容和具体情境在指定的位置填入合适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连贯。因境补文,涉及的最直接考点,与排序等题型一样,依然是语言表达中的“连贯”,但综合性较排序题更强,解题的难度更大,考查的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更全面;除全方位涉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6个子考点之外,还涉及选用、仿用句式等考点。正因为此,该题型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者
实用类文本有效阅读,相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来说,需要较少的背景知识支撑。但是若忽略这样的背景知识,一样影响考场快速有效的阅读。这不多的背景知识数列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形。  一、说明议论,各得其所,各有其貌,模糊不得  作为表达方式,说明和议论是实用类文本的主要表达方式。不同的具体篇目,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还是议论,也各有不同。如2017年全国课标卷三套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其中卷Ⅰ、卷Ⅲ 中的是以
“建设者”吃苦耐劳固然值得赞赏,但一个以建设为目的的“批判者”能发现不足,更使人警醒。所以,我愿成为为了建设的“批判者”。做一个“批判者”不仅带着旁观者清的视角,还更专注无所保留地剖析事物本质,才能更好地为建设指导。  “批判者”的责任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仰天长叹,纵身一跃为江内一注清流,留下对污浊世界的批判和悲痛。范仲淹心系朝廷,居廟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
【本期赛题】关注热词,也要体会热词背后的情感。曾经流行的“十大流行语”,主要有“蓝瘦香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感觉身体被掏空”“葛优躺”等,其中,可初步窥见“丧文化”的端倪。自有互联网以来,年度热词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构成了非常深刻的公众记忆,其背后折射的大众社会诉求和集体心理,值得思索和回味。  生活中,每天都会涌现大量新词、热词,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凝聚着时代的印记,映射出当下群体的
罗伯特·科尔维尔(Robert Colvile)是一位政治评论员、作家、资深互联网媒体人。目前担任《CapX》的总编辑。  作品简介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快代慢”的大加速时代。网络从业者讲求自我颠覆,否则就会被颠覆。他们担心更快的事物随时出现,夺走他们的用户;担心自己的步伐还不够快,快不过大众的喜新厌旧。英国资深互联网记者、剑桥政治学者科尔维尔调研了互联网、技术、政治、经济、新闻、社交、物流和未
适用主题:打破阶层壁垒;鼓励个体发展;放下功利心……  最近,网上热传重庆的万州上海中学开学典礼上一位教师的演讲。牟海荣老师向该校同学抛出一个问题: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显然,这句话是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出来的。2015年4月,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向学校递交了一封辞职信,然后这个“金句”就流传开来,被称为“最有情怀的辞职信”。但是,在牟老师看来,仅凭情怀是不够资格看世界
村落,曾经是乡人们的生命,但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可能只是课本里一个遥远的故事。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有90万个村落消失,平均每天20个。农民搬走了,村落空巢了,“一个人的村庄”已经不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于是,有这么一帮90后,开始了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他们沿着“消失的地图”,耗时5年,跨越30多个省市,将这些村落在消亡之前记录了下来,集合成这部微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  纪录片每集只有短短十
儒山文学社位于长江之滨,暨阳古城,东临君山的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创于1991年,是南菁高中颇有影响的学生社团之一。文学社开展各类文学沙龙活动,定期出版校刊《儒山》。儒,尊儒训经典,采百家之长,为谦谦君子,行教化之风;山,任风吹雨打,历千磨万击,自淳朴安然,循厚德载物。二十余年,儒山秉承传统,传递情怀。新时代更添新意,应文学爱好者的要求,搭建更高的交流平台,引导大家采撷生活中的点滴感动,点化成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