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原生家庭”:跳出“三角戏剧”人生脚本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问题。
  近期一则14岁少年遭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的新闻,让人痛心,引发的讨论很多,争议也很大。类似还有去年发生的,上海17岁少年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批评后,在母亲载其回家的途中,决然跳桥……这样的悲剧不胜枚举,青少年自杀并不是寥寥几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阵痛。
  很多人指责孩子,脆弱、心理素质太差,也有人责怪家长与老师,甚至整个教育大环境。其实,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层面正在经历由一张白纸变成一本书的过程。此时,父母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中国式家庭”的现状,往往被总结为:焦虑的妈妈+隐身的爸爸+有问题的孩子。
  当原生家庭上演“三角戏剧”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原生家庭理论渐渐深入人心。父母或其他重要养育者(爷爷奶奶等)构建的原生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孩子与外界互动时,会重复与父母或重要养育者之间建立的关系模式,例如:友善、热情(好的影响),或者冷漠、讨好、争执、逃避(坏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如果父母长期侵犯孩子的成长边界,会造成孩子自体破碎、严重缺乏安全感,在与外界互动时,孩子会重复高敏感性的心理防御模式,如投射、隔离,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内在人生脚本。人生脚本,就是由原生家庭形成的个体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外在展现。这些人生脚本经过多年的童年成长经历,已经内化至我们的潜意识,形成我们的心理运作模式。甚至在我们的生理上,也已经形成与之匹配的脑神经回路与身体细胞记忆。人生脚本决定了我们的自我角色,比如,有的人喜欢扮演受害者,有的人喜欢扮演拯救者,有的人喜欢扮演攻击者,有的人喜欢扮演老好人,有的人喜欢扮演“圣母”,有的人喜欢扮演“浪子”。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角戏剧模式:受害者(Victim)—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被称为“卡普曼三角”。在家庭关系中,一旦正常的家庭秩序被破坏,发生家庭矛盾或家庭纠纷时,家庭成员中的一方会在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三个角色中来回转化。当一个人任意选择了三种角色中的一种,另外一个人就会从剩下的两种角色中选择一种,此时再增加一个人,则会选择最后被剩下的一种角色,由此形成三角关系。 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可以在这三者之间轮换。
  一旦某个家庭开始了这种“三角模式”,原本正常稳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就会被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家庭矛盾。这部隐形的心理剧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上演,或许你从未觉察到……尤其是在家庭能量场中,父母与孩子总会形成一种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张力关系,以维系家庭能量场微妙的平衡。如果父母要扮演有能力的付出者,那孩子只能显化为无能的索取者。父母要做“圣人”,孩子只能做“小人”;父母要做掌控者,孩子就会变成叛逆者。
  那么如何打破“中国式家庭”的困局?如何帮助大家认识家庭结构中的“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三角模式家庭关系?我們首先可以从焦虑的向度与控制的强度两个维度来分析四种父母类型。
  跳出自己的人生脚本
  强势控制型妈妈
  强势控制型妈妈——活在对过去的指责中,强控制。
  用三角模式来诠释,强势控制的妈妈通常被解读成“加害者”角色,孩子和丈夫的能量都不能与之抗衡,成了“受害者”。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家庭成员通常会寻找外在的“拯救者”。孩子长大后,就会喜欢寻找“拯救者”来帮助自己。
  强势控制型妈妈通常因为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经历导致自我价值感低,占有欲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操控。往往在生活中对自己的丈夫存在不满和不屑,而丈夫又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从而选择顺从和懦弱。当她无法从丈夫那里获取安全感和价值时,就会将所有感情重负压在孩子身上。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通常也会缺乏安全感、压力过大,对母亲无条件地服从和依赖,对自己和他人要求高,但内心往往消极抵抗或批判指责,并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女儿会无形中去认同母亲对男性的态度,长大后也会变得极度控制;儿子作为男性则会去认同父亲的模式,接受母亲的对待,变得唯唯诺诺,或者逃避感情。
  建议
  强势控制型妈妈需要正视自身的问题,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并学习自我情绪管理和释放。学习尊重丈夫和孩子的感受,是建立幸福家庭的重心。
  而作为强势控制型妈妈的孩子,在生理意义上长大成人后,心智还停留在那个受伤的孩子时期,需要对“内在的孩子”做一些情绪上的修复与处理。只有断开对妈妈的依从,才可以获得内在的心理自由,去释放自己的生命能量。
  担心焦虑型妈妈
  担心焦虑型妈妈——活在对未来的担心里,强控制。
  当妈妈总是担心孩子生病,担心孩子受伤,担心孩子失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会投射很大的意念在孩子身上:“你不要生病”“你不要失败”“你不要……”
  妈妈要做“拯救者”,孩子只好变成“受害者”去满足妈妈的需要,以得到妈妈的爱。这时外界社会或者他人很容易变成“加害者”,以维系“三角模式”。
  当妈妈不断去担心某些事情发生,就容易把担心的事情变成真。过度担心和焦虑的妈妈被担心和焦虑的情绪缠绕着,所有的专注力都在担心的事情上,想为孩子扫除那些阻碍,做“拯救者”,甚至会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而孩子跟父母的感受紧密连接,父母无意识中引导孩子去体验那些负面感受,很容易导致孩子呈现出妈妈担心的那个结果,因为只有那样孩子才能得到妈妈的关注,才能感受到妈妈的关心、 照顾与爱。
  建议
  担心焦虑型妈妈应该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学会接纳现实中的不完美自己,轻松积极正向地去追求美好的生活。这样妈妈的快乐情绪才会感染孩子,孩子也能学会用更轻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经历的世界。   担心焦虑型妈妈带大的孩子,要学会觉察自己不断创造自己不想要的现实的模式,并接纳和承认这部分的自己。然后再为自己建立新的信念,并不断去尝试新的信念带来的体验和感受,不断强化新的神经回路的建立,让老的模式慢慢弱化,直到被新的信念模式取代。
  抱怨受害型妈妈
  抱怨受害型妈妈——活在过去的伤害里,弱控制。
  一个抱怨受害型的妈妈,以“受害者”的形象示人,在婚姻中,视丈夫为“拯救者”。但这种关系很难维系长久,被当作“拯救者”的丈夫在进入婚姻关系之后开始面对现实,变得疏离和逃避。这类妈妈很难在丈夫那里得到满足,于是容易把“依赖心理”投注到孩子身上。
  孩子对父母无意识的爱和忠诚,会让其想替代妈妈去承担痛苦,把妈妈从痛苦中解救出来。抱怨受害型妈妈很容易培养出以拯救妈妈、拯救天下为己任的“拯救者”孩子,孩子很愿意帮助那些“苦难者”并感同身受,愿意毫无条件甚至牺牲自己去帮助他们。
  “拯救者”孩子容易变成照顾父母的小大人,变成父母的“父母”。孩子会把父母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会用尽一切方法帮助父母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可是在精神上,他们却无法得到父母的滋养,无法去做父母真正的孩子,去连接到生命源头的能量。很多时候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缺乏支撑,觉得任何事情和挑战只能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不能承认自己不行,害怕面对自己的脆弱,戴着面具生活。
  建议
  抱怨受害型妈妈而言,觉察是第一步——觉察自己对“拯救者”的依赖,尤其是对孩子的依赖,停止向孩子索取,让孩子走向独立,开始自己的人生。
  对于变成“拯救者”的孩子,真正需要做的是与父母划清心理界线,向生活“臣服”,承认我们无法拯救父母,只能去尊重他们的命运,帮助内在的小孩疏导和转化卡住的情绪与能量。
  忙碌缺席型爸爸
  忙碌缺席型爸爸——活在对当下的逃避中,弱控制。
  此类爸爸以“受害者”角色,逃避妻子的控制,逃避到所谓的工作与社交中去,通过忙碌的生活和事业去逃避妻子与孩子爱的需求,往往会把妻子或孩子推到“加害者”的位置。
  逃避型爸爸内心通常对爱有很大的匮乏感。就算人在孩子身边,他的心思也很难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心不在焉。这时候孩子内心的感受很可能是“我是负担”“我是多余的”“我不重要,我不值得被爱”。渐渐地,孩子会感到很深的被遗弃的创伤,变得孤独,关闭内心世界。同时,这类爸爸又有很大的内疚感,这驱使他努力去用物质弥补对孩子的照顾不周,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过度满足,容易造成孩子叛逆、冷漠。
  建议
  忙碌缺席型爸爸,只有放下“自己是超人”的心态,放下自己在家庭中“受害者”的状态,放下内心对孩子的愧疚感,才能让能量回到自己的身体。只有当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我们才可以去爱别人。
  忙碌缺席型家庭的孩子,内心有许多悲伤需要释放,并需要不断建立“我是值得被爱的”的信念。这类孩子长大后,应学会成为自己的“内在小孩”的父母,去陪伴那个孤单、被遗弃的内在孩子慢慢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力量,让他重新学习爱和连接,进入更好的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
  以上四种典型的父母,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要想打破家庭成员间“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三角模式,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觉察——在每个当下去觉察自己在模式中所处的角色,当我们选择停止继续扮演那个角色,模式对应的其他两个角色也会因失去能量的牵扯而发生转变。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不需要去改变别人,只需要改变自己,自己变了,你和外在的关系就变了。成人,也要学会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一切对抗都会让你和生命源头的能量失去连接,让你无法得到生命的支持、活出自己更好的生命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三:一是(内在)自我统一,内心和谐;二是(外在)与环境协调,适应良好;三是(子人格统合)人前人后一致,人格稳定。一个人能够多大程度活在当下,看到真实的外界环境,跳出自己的人生脚本,而不是活在由人生脚本创造出来的内在心理幻想与妄念之中,就显示了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程度。一个人越能根据真实情境,做出合适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表示其心理越健康。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做好两件事:尊重邊界,给予自由。一个人真正爱自己,就要建立好边界。不让别人侵犯自己的边界,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边界。分清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自己负责;别人的事,不去干涉;老天的事,顺其自然。父母真正爱孩子,就是给孩子自由,不去侵犯孩子的边界,尊重孩子自我的发展,不自以为是地给孩子所谓正确的人生指南。最好的教育是行不言之教、无为之道,让孩子的天性得以充分发展壮大。
  (作者系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精准成长心理教练)
  责任编辑:周丽
其他文献
劳动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劳动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性、一体化和多途径整合实施的过程。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立足学生的生命成长需求和学校实际,创建并实施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指导下的全域劳动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路径之一:家庭劳动——在“我是家庭成员”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结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学校设计了“我是家庭小成员培养计划”和“我是家庭小成员家校
期刊
“少了编制就好像少了光环。”这是不少编外教师的同感。  编外教师,是相对于在编教师而言的,指的是“在学校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不受稳定财政供养、未被纳入编制保障的一类教师群体”。编外教师的存在由来已久,数量庞大,积弊亦深。但长期以来,编外教师这一群体的现实处境、利益诉求以及引发的教育问题等,并未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期刊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走进新时代,要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章,就必须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诞生于1950年,前身是部队子弟小学,具有厚重的革命历史底蕴,自建校伊始就注入了红色基因、烙上了红色印记:周恩来总理曾亲切地勉励老校长陈立“你们的工作很重要,革命需要接班人”;叶剑英元帅亲自下令
期刊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获得过无数奖杯,这些奖杯中有一座与众不同——2020年度河南省扶贫攻坚奖“创新奖”。  河南省罗岭乡前河村花树凹,在郭爱和到来后,也开始变得“与众不同”——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变身旅游打卡地“爱和小镇”,办起了艺术展,建起了美育教室,为乡村孩子的美育“填沟”“拓路”。  艺术与扶贫,乡村孩子与校园美育,传统村落与现代“陶”源,因为郭爱和,连接在一起。  公益“快闪”:贫困山村里的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将教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为全面育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提出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
期刊
2014年起,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坚持“让幸福成为教育的不懈追求”的办学理念,通过树立和培养教师的“五感”(对办学理念的认同感、对学校发展的归属感、对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对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对自身价值的存在感),引导教师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职业认同、专业发展、课堂改革、培训学习、评价制度、福利待遇等方面来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培养“六有”教师(胸中有梦、课堂有情、发展有力、成长
期刊
重庆市人民小学开展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了,我们构建起了以“体验,开放,综合”为特色的EOC课程体系。从选修课入手研究,到今天强调依据国家教材内容,深化教法改革,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们的课程改革进入了立足学科的跨学科、跨知识点综合性改革的新阶段。  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更新课程理念,开发、设计、执教了大量的优秀课例。以曹理红老师执教的劳动课为例,看似一堂做菜的劳动教育课,其中包含了数学、科
期刊
编外教师,顾名思义,就是编制之外的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民办教师,到代课教师,再到临聘教师和特岗教师,一直以“编外”的身份,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始终以“补充”的标签,折射教师队伍建设的缺陷和教育公平的缺失。在某内陆省,2019年全省农村中小学临聘教师占比达到21.5%,省会部分城区中小学这一比例超过30%。可以预见,随着
期刊
生活中,“别人家的孩子”是许多父母的口头禅。2019年5月31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显示,“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压倒性地入选“未成年人最不喜欢家长说的五句话”。可见,我们从小都有一个夙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主观上,父母想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激励自己的孩子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但实际上,孩子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
期刊
2011年,李淑芳将全家人用20年积蓄购买的新房腾出,作为接待到青岛学习的乡村教师的临时住所,一家三代挤在70多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女儿只能打地铺。  不少人说她傻,但她却觉得这是此生做过的最值得的事——“乡村教师需要成长”。  “李老师,群文阅读怎样才能上好?”  “李老师,学生在背后侮辱我,我该怎么处理?”  “李老师,我们是一所新建学校,校园文化该怎么建设?”  ……  隔三差五,李淑芳就会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