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公共建设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能够对政府投资效益做出合理地评价,不仅可以完善建设项目的全部开展,减少项目完成时间,基于此,本文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概述、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以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改进策略
1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概述
工程审计工作属于一种特殊的监督机制,在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审计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做好应对,以保证审计的效果。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核、确定、评估和处罚的监督行为,贯穿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各个阶段。审计对象一般为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审计内容包括业主单位的决策过程合理性、职责履行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审计主要目的在于全面监管工程项目建设流程,防止工程项目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监察政府资金的支出效率,使政府投资项目规范运转。
2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
2.1跟踪审计缺位
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是保障各项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的根本,在审计中发挥跟踪审计的职能作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在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中尚存在针对性不强及缺位的现象,针对重大政策的跟踪审计普遍存在切入点缺位的情形。另外,在政府投资项目各实施阶段中,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占据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有的项目甚至高达80%左右。而当前跟踪审计普遍在工程项目建设开工之后方才介入,导致项目前期建设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同时,部分项目对跟踪审计组过于依赖,也导致审计组的职责易于出现混淆不清,出现审计与监管错乱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加剧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风险。
2.2招投标阶段风险
(1)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徇私舞弊,如与少数投标机构私下合作,帮助少数投标机构中标等。(2)建设单位审计风险,为规避公开招标肢解工程或故意降低预算造价,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等施工完成后再按实结算,最后工程结算价大大超过中标价。(3)招标代理机构审计风险,与投标单位私自合作,联合攫取机密、行贿评委等。(4)投标单位审计风险,恶意抬高、压低标价、以他人名义投标或串通围标等,通过各种手段中标后转包或违法分包。(5)分包单位审计风险,利用虚假资质违法分包等。招投标阶段重点审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是否进行招标,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招标过程、评标、定标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法律法规规定。
3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措施
3.1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良好且富有秩序的经济环境,能够为审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而想要营造出良好的审计环境,要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对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健全,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构建起更加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审计机构应该加强与监督管理部门的联系,共同创建有助于审计行业发展的环境和秩序。
3.2有针对性地把控
对于政府投资审计项目要改变传统的事后审计监督方式,在项目立项等环节审计要有效地进行介入,以保证财政资金流向明确合理。同时,也要注重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方位监督,从项目决策直至竣工决算进行有效的跟踪审计,对于工程施工各环节也要有针对性地评审,并保证招投标环节的公开性与透明性。
3.3施工阶段
一是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参建各方的管理、控制和监督,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设备材料采购环节管理,推行公开或网上招标采购,规范采购方式,对大宗物资采购实行专项监察。二是严格工程质量监理。强化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和专业监督作用,严格执行工程监理程序,建立全过程监理公开机制,加强合同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职能作用。三是设计变更的控制。加强对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严控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加强合同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异常情况进行严密的登记,以确保对现场的实时监控。
3.4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一是建立健全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案件线索移送、协查和信息共享的协调沟通机制。二是定期向政府和人大报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参考依据。三是按程序公告、通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及审计整改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审计机关依法做出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和各相关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拒不执行的将依法依纪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3.5重视审计外部监督
不同于社会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报告并不对外公开,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本质是政府审计部门对广大纳税人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监督,从该角度出发政府审计成果应对外公告,这也是对政府审计工作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审计结果公布有利于保障社会、舆论监督和审计监督共同发挥作用,重视审计外部监督可从拓宽审计成果公布范围和提高公布深度两方面入手,正確把握审计成果保密性与公共性的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禁止公开披露的信息在审计成果公布时予以删减,剩余信息依法公开;同时,要注重公布审计成果的深度,尤其是审计工作中查出的重要问题、被审单位整改情况等核心内容,避免审计成果公告流于形式而未起到实质性监督作用。因此,公布审计成果时应综合考虑宽度和深度,引起社会公众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质量的关注,真正让公众了解项目投资效益情况,有效促进项目建设的管理,有效防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中的风险,稳步提升审计质量。
3.6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提出审计机构需要依法做好审计工作,在现有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建立起完善的从业人员诚信公开体系,对现有监管体系的缺陷进行弥补。对于外部审计,则应该对监管主体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做好协调配合工作,提升监管质量。同时,应该修订处罚条例,加大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及从业人员审计环节未履职现象以及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处罚标准,加大违规成本,以此来实现对于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管理。
3.7改善投资审计内部环境
首先,增加审计人员编制,充实投资审计专业人员,同时,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构建起自己的“投资审计专家库”,内外结合,尽快建立一支能适应实际工作的投资审计队伍;其次,鼓励具有一定兴趣的传统财务审计人员积极投身投资审计,增强投资审计与传统审计的融合性和实用性;第三要下力气加大硬软件设施投入,不断提高投资审计技术水平,为投资审计提供硬件和技术保障。
4结束语
综上,针对新常态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所存的诸多不足与难题,强化落实项目审计的监督职能作用,注重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及审计,并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目标为导向,从源头加大对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的投入,形成制度化、流程化的审计工作程序,成为切实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切入点,也是有效提升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顾佳乐.新基建项目审计面临的挑战探讨[J].上海商业,2021(01):112-114.
[2]吴文坤.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及关键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156-157.
[3]何梅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创新与研究[J].财会学习,2020(34):139-140.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改进策略
1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概述
工程审计工作属于一种特殊的监督机制,在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审计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做好应对,以保证审计的效果。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核、确定、评估和处罚的监督行为,贯穿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各个阶段。审计对象一般为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审计内容包括业主单位的决策过程合理性、职责履行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审计主要目的在于全面监管工程项目建设流程,防止工程项目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监察政府资金的支出效率,使政府投资项目规范运转。
2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
2.1跟踪审计缺位
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是保障各项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的根本,在审计中发挥跟踪审计的职能作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在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中尚存在针对性不强及缺位的现象,针对重大政策的跟踪审计普遍存在切入点缺位的情形。另外,在政府投资项目各实施阶段中,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占据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有的项目甚至高达80%左右。而当前跟踪审计普遍在工程项目建设开工之后方才介入,导致项目前期建设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同时,部分项目对跟踪审计组过于依赖,也导致审计组的职责易于出现混淆不清,出现审计与监管错乱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加剧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风险。
2.2招投标阶段风险
(1)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徇私舞弊,如与少数投标机构私下合作,帮助少数投标机构中标等。(2)建设单位审计风险,为规避公开招标肢解工程或故意降低预算造价,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等施工完成后再按实结算,最后工程结算价大大超过中标价。(3)招标代理机构审计风险,与投标单位私自合作,联合攫取机密、行贿评委等。(4)投标单位审计风险,恶意抬高、压低标价、以他人名义投标或串通围标等,通过各种手段中标后转包或违法分包。(5)分包单位审计风险,利用虚假资质违法分包等。招投标阶段重点审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是否进行招标,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招标过程、评标、定标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法律法规规定。
3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措施
3.1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良好且富有秩序的经济环境,能够为审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而想要营造出良好的审计环境,要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对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健全,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构建起更加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审计机构应该加强与监督管理部门的联系,共同创建有助于审计行业发展的环境和秩序。
3.2有针对性地把控
对于政府投资审计项目要改变传统的事后审计监督方式,在项目立项等环节审计要有效地进行介入,以保证财政资金流向明确合理。同时,也要注重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方位监督,从项目决策直至竣工决算进行有效的跟踪审计,对于工程施工各环节也要有针对性地评审,并保证招投标环节的公开性与透明性。
3.3施工阶段
一是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参建各方的管理、控制和监督,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设备材料采购环节管理,推行公开或网上招标采购,规范采购方式,对大宗物资采购实行专项监察。二是严格工程质量监理。强化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和专业监督作用,严格执行工程监理程序,建立全过程监理公开机制,加强合同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职能作用。三是设计变更的控制。加强对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严控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加强合同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异常情况进行严密的登记,以确保对现场的实时监控。
3.4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一是建立健全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案件线索移送、协查和信息共享的协调沟通机制。二是定期向政府和人大报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参考依据。三是按程序公告、通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及审计整改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审计机关依法做出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和各相关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拒不执行的将依法依纪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3.5重视审计外部监督
不同于社会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报告并不对外公开,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本质是政府审计部门对广大纳税人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监督,从该角度出发政府审计成果应对外公告,这也是对政府审计工作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审计结果公布有利于保障社会、舆论监督和审计监督共同发挥作用,重视审计外部监督可从拓宽审计成果公布范围和提高公布深度两方面入手,正確把握审计成果保密性与公共性的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禁止公开披露的信息在审计成果公布时予以删减,剩余信息依法公开;同时,要注重公布审计成果的深度,尤其是审计工作中查出的重要问题、被审单位整改情况等核心内容,避免审计成果公告流于形式而未起到实质性监督作用。因此,公布审计成果时应综合考虑宽度和深度,引起社会公众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质量的关注,真正让公众了解项目投资效益情况,有效促进项目建设的管理,有效防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中的风险,稳步提升审计质量。
3.6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提出审计机构需要依法做好审计工作,在现有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建立起完善的从业人员诚信公开体系,对现有监管体系的缺陷进行弥补。对于外部审计,则应该对监管主体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做好协调配合工作,提升监管质量。同时,应该修订处罚条例,加大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及从业人员审计环节未履职现象以及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处罚标准,加大违规成本,以此来实现对于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管理。
3.7改善投资审计内部环境
首先,增加审计人员编制,充实投资审计专业人员,同时,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构建起自己的“投资审计专家库”,内外结合,尽快建立一支能适应实际工作的投资审计队伍;其次,鼓励具有一定兴趣的传统财务审计人员积极投身投资审计,增强投资审计与传统审计的融合性和实用性;第三要下力气加大硬软件设施投入,不断提高投资审计技术水平,为投资审计提供硬件和技术保障。
4结束语
综上,针对新常态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所存的诸多不足与难题,强化落实项目审计的监督职能作用,注重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及审计,并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目标为导向,从源头加大对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的投入,形成制度化、流程化的审计工作程序,成为切实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切入点,也是有效提升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顾佳乐.新基建项目审计面临的挑战探讨[J].上海商业,2021(01):112-114.
[2]吴文坤.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及关键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156-157.
[3]何梅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创新与研究[J].财会学习,2020(3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