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8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4月为资料搜集阶段,对68例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展开对比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和实验组(n=34,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餐前、餐后的血糖水平,计算两组患者胰岛素总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餐前、餐后血糖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餐前血糖(7.12±1.12)mmol/L、餐后血糖(7.65±0.19)mmol/L,低于对照组的(8.23±0.14)mmol/L、(9.53±0.22)mmol/L,差异显著(t=15.498、39.711,P<0.05);实验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为(26.4±30.76)U/(kg·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3.24±0.67)U/(kg·d),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多次皮下注射法,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疗效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高血糖代谢性疾病,通常由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或利用缺陷所致,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导致各组织器官出现退行性病变、功能障礙甚至衰竭,各类并发症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对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1~2]。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间歇性终身治疗,而胰岛素则是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涉及胰岛素注射治疗。但不同给药方式产生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分析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5月~2020年4月为资料搜集阶段,对68例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展开对比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实验组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42~65岁,平均(52.7±2.3)岁,病程2~10年,平均(5.7±2.2)年。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2~64岁,平均(53.2±1.8)岁,病程2~9年,平均(5.4±1.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偶然在体检或其他并发症检查时发现血糖升高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均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均无胰岛素过敏反应,并在意识清醒的前提下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以及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给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了解患者病情并进行运动与饮食指导,根据血糖情况对患者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将每日注射量控制在0.5 U/(kg·d)以内,调配三餐前胰岛素注射比例(2:1:2),并保证患者在餐前30 min完成注射。密切观测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若治疗效果较差可以酌情在睡前再次给予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处理,连续治疗2周后再测血糖。
  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治疗前准备工作与对照组患者相一致,根据血糖情况给予患者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入胰岛素注射液,并将日总量控制在0.5 U/(kg·d)范围内,日输入量的50%由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剩余的50%则在三餐前按照比例(4:3:3)由胰岛素泵追加皮下输注,同样连续治疗2周后再测血糖。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血糖仪检测患者末梢血,记录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计划好患者胰岛素输注量;空腹血糖应低于6.2 mmol/L;餐后2 h血糖应低于8.0 mmol/L,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差异。(2)胰岛素总用量。(3)低血糖发生率及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按得分进行等级划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表示一般满意,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餐前、餐后血糖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餐前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为(26.43±0.76) U/(kg·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3.24±0.67)U/(kg·d)(P<0.05)。
  2.3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基础性疾病,以胰岛素抵抗、血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患者未及时接受治疗,不仅容易加重患者病情,还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肢端坏疽、双目失明及肾功能衰竭等多种急慢性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尤其对于肥胖、久坐、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等高危人群而言,更应定期进行血糖筛查,一旦确诊应进行积极治疗,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根本目的。目前,临床尚无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大多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以控制病情。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虽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达标时间相对更长、低血糖发生率相对更高,为此临床也在不断优化胰岛素给药方法。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借助胰岛素泵实现了24 h不间断输入胰岛素的目的,较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而言可更好地控制夜间胰岛素的输入量与输入速度,患者血糖水平相对更为平稳,胰岛素作用时间相对更长,在糖尿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不仅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还有助于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风险,便于稳定控制病情。   本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餐前、餐后血糖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餐前血糖(7.12±1.12)mmol/L、餐后血糖(7.65±0.19) mmol/L,低于对照组的(8.23+0.14)mmol/L、(9.53+0.22)mmol/L,差异显著(t=15.498、37.711,P<0.05)。这一结果表明,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较多次皮下注射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后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概率更小。这是因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使目标血糖达标时间延长,很容易使患者发生低血糖,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法可以有效控制夜间胰岛素的泵入量及泵入速度,对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4]。实验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即经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其他患者。实验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为(26.43±0.76)U/(kg·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3.24±0.67)U/(kg·d),P<0.05。经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的患者3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更好,总胰岛素用量相对更少,这一结果与何媛[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是因为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可以对胰岛素输入量进行严格控制,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且胰岛素药效持续时间更长。
  综上所述,相较多次皮下注射方法而言,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的临床疗效相对更好。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借助胰岛素泵对胰岛素输入量及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用量相对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东.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8):80-81.
  [2]张海榆,罗柱文,程旭,等.3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29):7-8.
  [3]张国新.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8,15(7):72.
  [4]杨惠.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J].特别健康,2020(26):69.
  [5]何媛.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1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实施联合治疗方案分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比较两组血清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TGF-α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接诊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病变部位为单膝或双膝;临床表现为膝
期刊
【摘要】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影响下,很多行业的档案管理都开始使用无纸化管理模式,不仅给让管理效果更加理想,还避免了档案信息丢失问题的出现。对于档案管理来说,病例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病例档案管理不仅关乎个人信息问题,还与患者进一步治疗有密切联系。其中病案首页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病案首页记录着患者诊疗的详细信息,并且还记录了患者家庭、年龄和身高等基本信息,一旦信息泄露,在给患者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不
期刊
【摘要】目的:对早中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60例早中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小关节病变者采用非布司他联合中药制剂液体敷料外用治疗,大关节病变者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辅助非布司他联合中药制剂液体敷料外用疗法治疗。结果:两组中除2例未控制饮食出现复发外,其余均未出现复发,复发者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后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临床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早中期痛风性关节炎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腹壁疝修复中应用微小切口开放腹膜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我院进行腹壁疝修补术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7例。参照组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实验组进行微小切口开放腹膜前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 h、12 h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2 h、1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疼痛程度及消化功能康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出血量、下床
期刊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疾病肆虐全球,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作南通市定点收治医院,成为南通家园“保卫战”的主力军,在此次抗击病情的过程中涌现了出了大量新闻素材。经过医院和媒体的通力合作,新闻宣传为宣导国家政策、挖掘先进人物事迹、促进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加强舆论引导和防控知识宣传、展示医院形象以及沟通医患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医院如何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进行新闻宣传报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方法:在某院中药房的药方中选择260份进行研究,某院于2017年8月开展中药调剂质量监督,因此其中130例为2017年8月前的药方,设为实验组,其他130例为2017年8月后的药方,设为对照组,对比中药调剂质量措施应用前后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处方错误、配伍禁忌、饮片质量、执行脚注、不良反应等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医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共100例。将采取经口饮食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