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有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而“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学校教育需将爱和挫折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旧观念 师道尊严 挫折教育
一、教师的新旧教学观念严重冲突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结果及解决办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大部分教师心目中逐渐成形,从过去的“教书匠”转变成具有反思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的“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从过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中彻底走出来,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逐渐影响学生。但教师也是人,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有失意的时候,沮丧的时候,也有很多困惑、彷徨,甚至苦闷,他们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犯错的时候,有时也会激动、生气,甚至有时也会把一些不正规不完美的东西带进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并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有些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差,具体表现在一遇挫折便气馁甚至灰心丧气,从而失去教育学生的信心。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基本原则,根据人的不同性格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其目标是要培养人正确处理自身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在适应的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放纵学生;有些教师为了讨好学生,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意地去讨好学生换取学生的欢喜;有些教师认为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之间是一对矛盾,为贯彻素质教育就不敢甚至不抓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怕抓学生,认为抓学生必须真实地接触学生,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产生摩擦,这样很难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等等。我认为正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更有必要端正他们的行为,不能迁就一些学生不正常的甚至错误的行为,如:唯我独尊的“小皇帝”思想;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绝对占有欲思想;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不负责任的全正确论思想;一不顺心就怨天尤人甚至记恨别人的思想;只端顺气碗,不受一丝气的思想,等等。假如我们不去认真思考,把未成年人当成成人一样看待,那么以上不良习性很容易在一些学生心目中成型并扎根发芽,日后,在对这样的一些群体的不良行为甚至极端错误行径加以指正时,他们便受不了,以为是老师在故意整他们,为了出气甚至负气出走,留下一句:“看你能把老子怎么样。”正是以上教学中出现的教育裂痕,滋生了学生的恶习,对这种不良现象该如何去处理呢?
我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并不难,关键是教师们要上下一条心,齐抓共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牢固把握素质教育的精髓——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个性充分张扬,在思想品德、人际交流、为人处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和谐发展的群体,要达成以上目标,教师之间的精诚合作刻不容缓,处在一线的教师不能置自己于旁观的位置上只说空话而不去实践,敢说而不敢做。
二、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与过去“师道尊严”的严重冲突中的一些效应及对策。
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垂范,主动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走下来,拆掉所谓“师道尊严”的架子,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只有教师首先以平等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研究学生、塑造学生、完善学生、发展学生,“寓严于爱,寓教于乐”,用父母般的爱、朋友般的友谊、同学般的情分积极地走近每个学生的成长,知学生之所知,想学生之所想,望学生之所望,乐学生之所乐,身临其境地去实践,去完善自身,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才能使“桃李”们以你为榜样,以你为动力,才能真正迎来和谐交流,全面发展。但师生关系的现状恰好处在新型师生关系和过去“师道尊严”的磨合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急而学生不急,老师忙而学生不忙,老师想加强管理而学生无所谓,老师想走进学生的心灵但学生尚未打开心灵之门,等等,这使得老师们不知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怎么办呢?
我认为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即可。首先认真学好学精《教育学》和《心理学》,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的特征。其次,有耐心和爱心,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学生就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呼唤的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才会到来。
三、提倡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需爱和挫折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讲科学方法。
“失败乃成功之母”。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没有一马跑出头的川,没有戳破天的山,每一个人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很难想象,一株放在温室中的花,怎承担得起暴风雪的冲击?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如果一个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他就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而当你在最后不得不拒绝给他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成是一种反叛……当他一踏入社会后,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反抗他——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而今天坐在教室里的都是家中小宝贝。他们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从未体会过缺衣少食无钱花的滋味。这些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不知挫折为何物的孩子们,一旦遇到挫折,极易一蹶不振,垂头丧气,甚至自戕生命,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少了挫折教育。首先,逐个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在事物矛盾的不断冲突中感受生活艰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矛盾的普遍联系及内在的本质规律,从而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掌握其应有的必然规律,切准每位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要害,抓住心理问题精髓,转化学生的不良思想,增加学生承受不良刺激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生命的珍惜感,对生活的无限热情,是他们自珍、自爱、自强。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爱当然很必要,也很重要,但要有度,更要有原则,不能一提到爱就无原则、无尺度、无界限,从而使对学生的爱变成溺爱、偏爱,教育者应深刻认识到就像在小树的生长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十分必要的剪枝修插一样,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甚至错误行为该指正时必须指正,绝不能迁就,更不能以所谓的“爱”去掩饰,去遮挡,甚至去开脱。只有将爱和挫折教育交错应用且科学相结合,才能把素质教育稳步推向深入。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旧观念 师道尊严 挫折教育
一、教师的新旧教学观念严重冲突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结果及解决办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大部分教师心目中逐渐成形,从过去的“教书匠”转变成具有反思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的“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从过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中彻底走出来,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逐渐影响学生。但教师也是人,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有失意的时候,沮丧的时候,也有很多困惑、彷徨,甚至苦闷,他们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犯错的时候,有时也会激动、生气,甚至有时也会把一些不正规不完美的东西带进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并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有些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差,具体表现在一遇挫折便气馁甚至灰心丧气,从而失去教育学生的信心。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基本原则,根据人的不同性格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其目标是要培养人正确处理自身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在适应的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放纵学生;有些教师为了讨好学生,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意地去讨好学生换取学生的欢喜;有些教师认为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之间是一对矛盾,为贯彻素质教育就不敢甚至不抓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怕抓学生,认为抓学生必须真实地接触学生,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产生摩擦,这样很难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等等。我认为正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更有必要端正他们的行为,不能迁就一些学生不正常的甚至错误的行为,如:唯我独尊的“小皇帝”思想;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绝对占有欲思想;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不负责任的全正确论思想;一不顺心就怨天尤人甚至记恨别人的思想;只端顺气碗,不受一丝气的思想,等等。假如我们不去认真思考,把未成年人当成成人一样看待,那么以上不良习性很容易在一些学生心目中成型并扎根发芽,日后,在对这样的一些群体的不良行为甚至极端错误行径加以指正时,他们便受不了,以为是老师在故意整他们,为了出气甚至负气出走,留下一句:“看你能把老子怎么样。”正是以上教学中出现的教育裂痕,滋生了学生的恶习,对这种不良现象该如何去处理呢?
我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并不难,关键是教师们要上下一条心,齐抓共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牢固把握素质教育的精髓——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个性充分张扬,在思想品德、人际交流、为人处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和谐发展的群体,要达成以上目标,教师之间的精诚合作刻不容缓,处在一线的教师不能置自己于旁观的位置上只说空话而不去实践,敢说而不敢做。
二、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与过去“师道尊严”的严重冲突中的一些效应及对策。
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垂范,主动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走下来,拆掉所谓“师道尊严”的架子,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只有教师首先以平等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研究学生、塑造学生、完善学生、发展学生,“寓严于爱,寓教于乐”,用父母般的爱、朋友般的友谊、同学般的情分积极地走近每个学生的成长,知学生之所知,想学生之所想,望学生之所望,乐学生之所乐,身临其境地去实践,去完善自身,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才能使“桃李”们以你为榜样,以你为动力,才能真正迎来和谐交流,全面发展。但师生关系的现状恰好处在新型师生关系和过去“师道尊严”的磨合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急而学生不急,老师忙而学生不忙,老师想加强管理而学生无所谓,老师想走进学生的心灵但学生尚未打开心灵之门,等等,这使得老师们不知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怎么办呢?
我认为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即可。首先认真学好学精《教育学》和《心理学》,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的特征。其次,有耐心和爱心,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学生就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呼唤的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才会到来。
三、提倡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需爱和挫折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讲科学方法。
“失败乃成功之母”。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没有一马跑出头的川,没有戳破天的山,每一个人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很难想象,一株放在温室中的花,怎承担得起暴风雪的冲击?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如果一个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他就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而当你在最后不得不拒绝给他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成是一种反叛……当他一踏入社会后,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反抗他——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而今天坐在教室里的都是家中小宝贝。他们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从未体会过缺衣少食无钱花的滋味。这些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不知挫折为何物的孩子们,一旦遇到挫折,极易一蹶不振,垂头丧气,甚至自戕生命,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少了挫折教育。首先,逐个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在事物矛盾的不断冲突中感受生活艰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矛盾的普遍联系及内在的本质规律,从而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掌握其应有的必然规律,切准每位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要害,抓住心理问题精髓,转化学生的不良思想,增加学生承受不良刺激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生命的珍惜感,对生活的无限热情,是他们自珍、自爱、自强。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爱当然很必要,也很重要,但要有度,更要有原则,不能一提到爱就无原则、无尺度、无界限,从而使对学生的爱变成溺爱、偏爱,教育者应深刻认识到就像在小树的生长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十分必要的剪枝修插一样,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甚至错误行为该指正时必须指正,绝不能迁就,更不能以所谓的“爱”去掩饰,去遮挡,甚至去开脱。只有将爱和挫折教育交错应用且科学相结合,才能把素质教育稳步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