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改后刑诉法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创举,使附条件不起诉这一颇受争议的司法活动摆脱了“于法无据”的尴尬处境,改变了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为普通刑事案件对待的传统思维,体现了我国刑事立法正在逐渐由以往的严厉、机械,朝着更为文明、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体现出了在惩治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预防为先”的司法精神,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别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制度在具体操作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本文将结合司法实践对该制度的进一步修订完善作一定的探讨。 The revis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dded a juvenile criminal case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This is an important undertaking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It has freed the controversial judicial activity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from being embarrassed by “lawlessness” and changed the criminal cases of minors as ordinary criminal matters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of cases reflects that criminal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from a severer past to a more civilized and humane direction in the past as well as an emphasis on education in punish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 Punishment as a supplement, prevention as the first "judicial spirit, the special protection of juvenile criminal suspe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is system that are worth discussing in the concrete operation. This article will make some discussions on the further revision and perfection of this system in the light of judicial practice.
其他文献
公司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已是不言而喻的,合理有序的经济市场是我们所提倡和追求的。对于公司类型明晰地划分能够明确公司责任承担,保护公司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但在实践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恶意欠薪行为频频发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有效治理恶意欠薪行为,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的行为归入刑法范畴,追究恶意欠薪人的
《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对举证责任做出了规定,在实践中医疗纠纷证据收集与保全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利用成本-效益、博弈论等方法,试图探知其成因,并提出相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并未出现第三产业,随着时代的转变社会经济条件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第三产业随之出现以及在
2012年3月份,国务院财政部出台了《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用“民航发展基金”代替了原先的“机场建设费”,此办法一出,引起了各界的激烈讨论与质疑.有人形象地
笔者对兼并的概念、形式、兼并中股权转让进行了论述,重点论述了兼并中股权转让的问题和建议。对兼并中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进行了分析,对阻挠兼并提出引入领售权的解决办法,对
能动司法是司法方法论的一种,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本旨要求,能动司法能够促进司法公信力的形成,同时司法公信力对能动司法也具有指导性的价值作用。 Active judicature is a
环境污染侵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侵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过程中也就不能照搬一般的分配原则。原告应承担对损害行为、损害后果已经对两者之间存在一般的
新民诉法规定的“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成为检察机关再审监督的法定事由.而对于“新的证据”如何审核、检察机关如何构建严谨有效的审核机制,尚无明确的体系
本文总结了一些基层检察院在办理民事行政案件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办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从司法实践角度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履行好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