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已经从理论热点成为学校办学实践的一个普遍行动,这表明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最近笔者参与了某市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评比活动,感受到学校对文化建设的用心、用力,但也发现一些问题。这里试举出其中若干倾向,以求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商榷。
一、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普遍取向
一所学校的文化现状和建设思路,反映了学校教师和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学校性质的理解、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以及学校集体或个人内在的文化境界和教育理念。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方面来看,有什么样的校长和教师,就会相应地营造出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总体上,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呈现了一些积极的倾向。
第一,学校办学的文化意识普遍增强。学校是文化系统的重要部分,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文化实践。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出现一种异化的迹象,这就是没文化或缺文化的学校和教育:学校像工厂、衙门或商店,学生有知识缺文化、有能力缺素质、有学位缺品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精心设计了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使从注重升学应试和单纯的知识授受,转向有计划地营造学校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拓宽学校教育的途径、视野、方式和内容。
第二,重视物质文化及其他学校符号系统的设计、开发。严格地说,物质本身并不是文化,而是文化的外化、物化,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总会表现为一种感性的物质符号产品(如物品、制度、行为、仪式等),并通过特定的物质形态和符号载体体现出文化的内容和特性。从这一点出发,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普遍重视学校建筑、环境绿化美化、教育设备设施、文化景点、文化长廊、警言标语、励志碑刻、制度完善、教室办公室的布置装饰、行为仪表、校训校歌、校徽校服的设计等。
第三,重视学校的日常规范和常规教育活动的落实、完善。学校文化渗透在学校的一切日常行为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常规教育活动入手优化学校文化状况,是大部分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比如入学教育、节日庆典、升旗仪式、文艺展示、体育竞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守则、师德规范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
第四,重视学校行政或组织文化建设。比如一提到学校文化建设,往往都注重校园规章、学生守则、师道规范、教学要求、奖惩条例、领导小组、管理机构等的健全和完善,以期带来制度与形式上的保障和规范化。
第五,能够融会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等时代观念,用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新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营造学校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特别是观念层面的文化总是时代精神的具体表征。在设计未来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时,大多数学校能够把握时代精神和主流观念,把先进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融会于学校文化内涵之中,如以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荣辱观教育等核心观念来构建学校文化场域。
二、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的
倾向与不足
由于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学校文化、对学校教育本质的理解、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教育者个人或集体的教育追求等方面的差异,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也同时普遍存在一些偏狭倾向。这反映了办学者或学校管理人员对学校教育这一文化现象缺乏全面的认识,更缺少自己独特的悟解和创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前者如校园物质设施、设备、绿化、美化、长廊以及制度等硬件建设受到重视,后者如师生精神状态、理想、气质、人格、风貌等人文品质的塑造、培育及其相应的活动组织与安排等软件建设关注不够。文化的物质与观念层面是文化整体的外与里、显与隐的关系,重外轻里不是完整的文化建设方略,甚至会流于浮浅和浮躁。
第二,德育化倾向。把学校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或师德建设,限制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范围。学校文化具有导向、渗透等潜移默化的育德功能,但学校文化不止于德育,而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和谐发展,止于人性的完美完善。
第三,缺少特色。大多从教育教学的日常常规活动及其要求出发,缺少学校文化个性、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独特追求,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普遍趋同,没有彰显特色。学校文化一味趋同,会强化当前“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状况,并使学校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变得僵化。
第四,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学校文化方案只停留于理念、理论的层面进行一些抽象的诠释和演绎,更像一篇理论文章,而不是建设蓝图和操作方案。学校的文化方案应当是一项行动、一种实践,通过贯通一致的系列主题活动,激励师生凝聚到学校文化理念下展开自觉的文化行动和理想追求。
第五,缺少远景规划。除个别学校有三年或五年规划之外,大部分学校的文化建设方案往往就事论事、论一时之事,并有应付检查之嫌,缺乏近期任务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方略。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学校办学实践中逐步凝练、生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功近利,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行动方案,它应当是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任务相结合。
第六,重细节刻画轻内涵追求。比如刻意注重校牌、校徽、校训、标语口号等的打造(这也是学校文化一部分),缺乏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对教育的本体价值——育人、“成人”等终极关怀不足,也缺乏全球化视野,致使学校文化少了一份大气和崇高,多了一些封闭和俗气。
第七,淡化学科课程或科学文化的建设。在凸显人文教育的同时,一些学校似乎有意淡化了传统学校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学科与课程文化,比如科技发明、学科竞赛、专业特长等学科活动的开展及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学科或课程文化及其系统的知识授受是学校文化的基础,科学与人文互为补益,不应当有偏向。
第八,忽视发挥学校文化主体的参与。较多强调学校特别是学校管理人员一方的组织工作,忽视教师、班主任、学生及职工的主动参与,也忽视家长及社区的协调、创建。
第九,忽视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的平衡。重视文化结果等可见性、静态文化产品的构建,忽视文化理念的体验、感悟、认同,以及相关活动的具体开展等过程性文化方面的规划。有的还存在一种自我炫示、“政绩工程”或“作秀”的现象。
第十,简单移植他校文化方略。有的学校文化方案相当粗糙,有的偏离文化主题,甚至存在抄袭、照搬他校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现象。学校方案思路不清,不能因地制宜,主要是缺少对本校实际如办学历史、生源结构、家长的观念和期望,所在社区、所处教育地位,学校类型、办学层次,时代背景、教师队伍等特征的分析,致使方案脱离实际,给人一种架空、务虚的印象。
三、在文化要素多元发展中
寻求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渗透在学校教育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可隐可显,内容多样,主体多元。在文化形态上,学校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还可细分为智能文化(课程等)和观念文化(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审美、自我期望等等)。从文化主体上看,有教师文化、干部文化(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文化。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从文化的内涵和结构特征入手,在文化要素的多元发展中寻求学校文化特色。
第一,突出学校文化的个性特色。事实上,文化总是民族的、特色的、区域的文化,学校也是如此。细究一些名校,它们都有长期秉持、认同和践履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独特的校园活动内容和模式以及杰出师生代表,它们或突出爱国心、责任感,崇尚创新、发明,张扬正义、公平,关心他人、关怀社会;或长于书法、文艺、科技,等等。这需要开动脑筋、创新“点子”,着重抓住几个突破口,以带动全校文化的丰富、繁荣。当然,这并不是要追求奇异,而是时代精神、先进文化和教育理念在学校中的创造性实践。如以“建设书香校园”或“营建书香班级”为主题,从阅读开始,通过培养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品位;又如“练就一流口才”,从培养师生的演讲、表达、交往、沟通能力以及仪表、礼节等入手,塑造出具有特色有气质的学生和教师。其他如“科技创造”、“经典诵读”、“少儿哲学”等都可以作为创建学校文化特色的主题、抓手或切入口。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传统,则自成特色。总之,应当在注重常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创建有个性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组织方式和文化理念。
第二,发掘和发挥已有文化资源的作用。文化的生成需要适宜的条件。有的学校喜欢白手起家、从头开始、凭空打造,或直接模仿、全盘引进,这种无根无基的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失却了现实的土壤,缺少历史渊源与传承,实际上难以获得认同,也难能形成真正的本土的学校文化。已有文化资源是学校文化的生长点,像一个学校的校史、传统、杰出校友、名师以及他们的业迹、故事、成就,所在城市、社区的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等等,都可提炼、抽取其精神实质,以作为学校文化培育的元素。如作为“英雄城”南昌的英雄文化可以融入当地学校文化,特别是“八一中学”学校文化的核心内涵,并以此消解时下流行的“明星偶像”文化;腾王阁中学可以树立“才子”文化,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以杰出校友为榜样,使师生更觉亲切,像湖南一师的毛泽东、南开中学的周恩来、北师附中附小的钱学森等都是他们母校激励后生、创建学校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源。总之,在既有文化基础上创新文化,会比凭空打造来得更实在,并使学校传统及地方文化得到弘扬。
第三,深化学校文化的内涵。这就是要有一点形而上的追求,有一种超越世俗功利、追求真理、创造卓越的内在品质。学校在重视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应当着重从文化的本质内涵着手,注重作为具有人格特征的学校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教育理想、教育信仰的培植和生成,特别要注重师生有关人生、社会的终极价值理念的形成。物质设备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偏远山村的简陋学校也有自己独特、厚重或朴实的学校理念。过于注重物质或抱怨于物质条件而无所作为或不作为,都是对学校文化内涵的误解。
第四,着力调动学校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要发挥教师、学生、班级以及家长的作用,使其认同并自觉践履学校文化理念。学校文化不是个别人(如校长)的一厢情愿的愿望、倡导、宣传和口号。而是体现在校园人(个体和群体)的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的日常环节之中。或者说,学校文化既内蕴于心灵又外显于行动。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前者本真理念的自然展现及其结果;前者需要自觉认同,后者需要自我践履。如何由文化理念转化为文化自觉,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工作,否则就很容易流于“作秀”的形式主义。
第五,促进学校文化的自然生成。学校文化不能刻意包装、打造,应当注重长期养成和自然生成。现代学校深受商业文化、企业文化、大众文化模式的影响,企图通过产品包装、广告宣传、迎合大众而一夜成名。但学校不是商场,学校文化是办学历史的自然沉淀,是学校这一“共同体人”自觉践行特定教育文化理念的结果,不可即刻打造,往往是在平平常常以至平平淡淡,然而又是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行动当中的自觉实现。因此,学校应避免急功近利、信誓旦旦、轰轰烈烈,通过切切实实地营造文化氛围鼓励师生自觉、在教育生活的自然过程中实践文化理念的“形上”与“形下”,潜移默化中形成本真的学校文化。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潘静波)
一、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普遍取向
一所学校的文化现状和建设思路,反映了学校教师和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学校性质的理解、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以及学校集体或个人内在的文化境界和教育理念。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方面来看,有什么样的校长和教师,就会相应地营造出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总体上,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呈现了一些积极的倾向。
第一,学校办学的文化意识普遍增强。学校是文化系统的重要部分,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文化实践。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出现一种异化的迹象,这就是没文化或缺文化的学校和教育:学校像工厂、衙门或商店,学生有知识缺文化、有能力缺素质、有学位缺品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精心设计了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使从注重升学应试和单纯的知识授受,转向有计划地营造学校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拓宽学校教育的途径、视野、方式和内容。
第二,重视物质文化及其他学校符号系统的设计、开发。严格地说,物质本身并不是文化,而是文化的外化、物化,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总会表现为一种感性的物质符号产品(如物品、制度、行为、仪式等),并通过特定的物质形态和符号载体体现出文化的内容和特性。从这一点出发,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普遍重视学校建筑、环境绿化美化、教育设备设施、文化景点、文化长廊、警言标语、励志碑刻、制度完善、教室办公室的布置装饰、行为仪表、校训校歌、校徽校服的设计等。
第三,重视学校的日常规范和常规教育活动的落实、完善。学校文化渗透在学校的一切日常行为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常规教育活动入手优化学校文化状况,是大部分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比如入学教育、节日庆典、升旗仪式、文艺展示、体育竞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守则、师德规范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
第四,重视学校行政或组织文化建设。比如一提到学校文化建设,往往都注重校园规章、学生守则、师道规范、教学要求、奖惩条例、领导小组、管理机构等的健全和完善,以期带来制度与形式上的保障和规范化。
第五,能够融会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等时代观念,用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新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营造学校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特别是观念层面的文化总是时代精神的具体表征。在设计未来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时,大多数学校能够把握时代精神和主流观念,把先进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融会于学校文化内涵之中,如以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荣辱观教育等核心观念来构建学校文化场域。
二、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的
倾向与不足
由于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学校文化、对学校教育本质的理解、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教育者个人或集体的教育追求等方面的差异,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也同时普遍存在一些偏狭倾向。这反映了办学者或学校管理人员对学校教育这一文化现象缺乏全面的认识,更缺少自己独特的悟解和创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前者如校园物质设施、设备、绿化、美化、长廊以及制度等硬件建设受到重视,后者如师生精神状态、理想、气质、人格、风貌等人文品质的塑造、培育及其相应的活动组织与安排等软件建设关注不够。文化的物质与观念层面是文化整体的外与里、显与隐的关系,重外轻里不是完整的文化建设方略,甚至会流于浮浅和浮躁。
第二,德育化倾向。把学校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或师德建设,限制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范围。学校文化具有导向、渗透等潜移默化的育德功能,但学校文化不止于德育,而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和谐发展,止于人性的完美完善。
第三,缺少特色。大多从教育教学的日常常规活动及其要求出发,缺少学校文化个性、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独特追求,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普遍趋同,没有彰显特色。学校文化一味趋同,会强化当前“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状况,并使学校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变得僵化。
第四,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学校文化方案只停留于理念、理论的层面进行一些抽象的诠释和演绎,更像一篇理论文章,而不是建设蓝图和操作方案。学校的文化方案应当是一项行动、一种实践,通过贯通一致的系列主题活动,激励师生凝聚到学校文化理念下展开自觉的文化行动和理想追求。
第五,缺少远景规划。除个别学校有三年或五年规划之外,大部分学校的文化建设方案往往就事论事、论一时之事,并有应付检查之嫌,缺乏近期任务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方略。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学校办学实践中逐步凝练、生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功近利,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行动方案,它应当是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任务相结合。
第六,重细节刻画轻内涵追求。比如刻意注重校牌、校徽、校训、标语口号等的打造(这也是学校文化一部分),缺乏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对教育的本体价值——育人、“成人”等终极关怀不足,也缺乏全球化视野,致使学校文化少了一份大气和崇高,多了一些封闭和俗气。
第七,淡化学科课程或科学文化的建设。在凸显人文教育的同时,一些学校似乎有意淡化了传统学校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学科与课程文化,比如科技发明、学科竞赛、专业特长等学科活动的开展及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学科或课程文化及其系统的知识授受是学校文化的基础,科学与人文互为补益,不应当有偏向。
第八,忽视发挥学校文化主体的参与。较多强调学校特别是学校管理人员一方的组织工作,忽视教师、班主任、学生及职工的主动参与,也忽视家长及社区的协调、创建。
第九,忽视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的平衡。重视文化结果等可见性、静态文化产品的构建,忽视文化理念的体验、感悟、认同,以及相关活动的具体开展等过程性文化方面的规划。有的还存在一种自我炫示、“政绩工程”或“作秀”的现象。
第十,简单移植他校文化方略。有的学校文化方案相当粗糙,有的偏离文化主题,甚至存在抄袭、照搬他校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现象。学校方案思路不清,不能因地制宜,主要是缺少对本校实际如办学历史、生源结构、家长的观念和期望,所在社区、所处教育地位,学校类型、办学层次,时代背景、教师队伍等特征的分析,致使方案脱离实际,给人一种架空、务虚的印象。
三、在文化要素多元发展中
寻求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渗透在学校教育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可隐可显,内容多样,主体多元。在文化形态上,学校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还可细分为智能文化(课程等)和观念文化(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审美、自我期望等等)。从文化主体上看,有教师文化、干部文化(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文化。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从文化的内涵和结构特征入手,在文化要素的多元发展中寻求学校文化特色。
第一,突出学校文化的个性特色。事实上,文化总是民族的、特色的、区域的文化,学校也是如此。细究一些名校,它们都有长期秉持、认同和践履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独特的校园活动内容和模式以及杰出师生代表,它们或突出爱国心、责任感,崇尚创新、发明,张扬正义、公平,关心他人、关怀社会;或长于书法、文艺、科技,等等。这需要开动脑筋、创新“点子”,着重抓住几个突破口,以带动全校文化的丰富、繁荣。当然,这并不是要追求奇异,而是时代精神、先进文化和教育理念在学校中的创造性实践。如以“建设书香校园”或“营建书香班级”为主题,从阅读开始,通过培养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品位;又如“练就一流口才”,从培养师生的演讲、表达、交往、沟通能力以及仪表、礼节等入手,塑造出具有特色有气质的学生和教师。其他如“科技创造”、“经典诵读”、“少儿哲学”等都可以作为创建学校文化特色的主题、抓手或切入口。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传统,则自成特色。总之,应当在注重常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创建有个性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组织方式和文化理念。
第二,发掘和发挥已有文化资源的作用。文化的生成需要适宜的条件。有的学校喜欢白手起家、从头开始、凭空打造,或直接模仿、全盘引进,这种无根无基的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失却了现实的土壤,缺少历史渊源与传承,实际上难以获得认同,也难能形成真正的本土的学校文化。已有文化资源是学校文化的生长点,像一个学校的校史、传统、杰出校友、名师以及他们的业迹、故事、成就,所在城市、社区的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等等,都可提炼、抽取其精神实质,以作为学校文化培育的元素。如作为“英雄城”南昌的英雄文化可以融入当地学校文化,特别是“八一中学”学校文化的核心内涵,并以此消解时下流行的“明星偶像”文化;腾王阁中学可以树立“才子”文化,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以杰出校友为榜样,使师生更觉亲切,像湖南一师的毛泽东、南开中学的周恩来、北师附中附小的钱学森等都是他们母校激励后生、创建学校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源。总之,在既有文化基础上创新文化,会比凭空打造来得更实在,并使学校传统及地方文化得到弘扬。
第三,深化学校文化的内涵。这就是要有一点形而上的追求,有一种超越世俗功利、追求真理、创造卓越的内在品质。学校在重视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应当着重从文化的本质内涵着手,注重作为具有人格特征的学校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教育理想、教育信仰的培植和生成,特别要注重师生有关人生、社会的终极价值理念的形成。物质设备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偏远山村的简陋学校也有自己独特、厚重或朴实的学校理念。过于注重物质或抱怨于物质条件而无所作为或不作为,都是对学校文化内涵的误解。
第四,着力调动学校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要发挥教师、学生、班级以及家长的作用,使其认同并自觉践履学校文化理念。学校文化不是个别人(如校长)的一厢情愿的愿望、倡导、宣传和口号。而是体现在校园人(个体和群体)的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的日常环节之中。或者说,学校文化既内蕴于心灵又外显于行动。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前者本真理念的自然展现及其结果;前者需要自觉认同,后者需要自我践履。如何由文化理念转化为文化自觉,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工作,否则就很容易流于“作秀”的形式主义。
第五,促进学校文化的自然生成。学校文化不能刻意包装、打造,应当注重长期养成和自然生成。现代学校深受商业文化、企业文化、大众文化模式的影响,企图通过产品包装、广告宣传、迎合大众而一夜成名。但学校不是商场,学校文化是办学历史的自然沉淀,是学校这一“共同体人”自觉践行特定教育文化理念的结果,不可即刻打造,往往是在平平常常以至平平淡淡,然而又是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行动当中的自觉实现。因此,学校应避免急功近利、信誓旦旦、轰轰烈烈,通过切切实实地营造文化氛围鼓励师生自觉、在教育生活的自然过程中实践文化理念的“形上”与“形下”,潜移默化中形成本真的学校文化。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