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小提琴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bos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124-01
  
  数学与小提琴在表面上是看不出会有什么关系的,但其实有很大的关系。在我教数学的生涯中,通过平时小提琴的练习,其体会到即可以提高头脑的双向分析能力,又可以给予身体上的调节。在我教学的多年生涯中,也见到许多这样的教师,不仅教学数学有能力,而且乐器也非常的好。也借此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理解的能力
  学数学的师生们也都知道,如果不理解数学学科的基本公式、公理、定理及运算的规律性,是不能较好的完成数学解题的。因为教师的上课所讲的题和学生做作业的题不是完全相同和一样的。虽然解题的思路是相关的,规则是基本相同的,但仅靠摸仿是不行的。举例可见;
  例如1;解方程;x2-4=0;
  解;原方程由分解因式的公式可得;
  (x+2)(x-2)=0
   则所求解为x=2或-2,
  在此基础上如下例;,
  例2;解方程;x3-9x=0;
  则由分解因式可先提取公因式x后再分解得;x(x+3)(x-3)=0.
  例3;解方程;x4+4=0.
  分析;显然不能直截了当用分解因式的公式来用。还要利用添项的方法来解决。
  即原式左边=x4+2x3-2x3+4x2-4x2+4x-4x+4= (x2-2x+2) (x2+2x+2).=0=右边
  当然有了分解的结果而解出其方程根不难,也就是一定要理解数学学科的真谛来完成的事了,
  在小提琴的学习中也是这样,老师的示范是不能全面说明问题的。而通过练习也不一定能全面去领会教者的操作精神。否则可能人人都会小提琴或都成为乐师了。例如基本的音符是1(哆)、2(来)、3(咪)、4(发)、5(嗦)、6(啦)、7(唏),而其它的泛音也只是高低八度之差,是可以摸仿的,但如果在1、3、5的基础上把1改为2。则3要改为什么?而5又要改为什么?,这可不是摸彷的事了。所以只有理解音之间的关系才能写成2、4#、6的形式。这就是理解的问题了。就如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的“天才就是1分的灵感加99分的汗水”,就是这么一点的灵感我想也就是理解之能力的来源了。
  二、悟性的特点
  数学在学习中没有悟性是不易再进入深层次学习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更要有分析力才能有进一步的学习。而老师讲的题是具体的针对这一题而说明和解题的,但讲的话中的含义却是具有普通性的。不是一对一的,而是一对多的,但学生听的却可能只认为是一对一的,所以悟性是关键的了,有的学生却能适应,有的学生却不能接受,一个班的成绩不一样也就体现了这个无形的感悟的力量的支撑。有时是不言而喻的,只能再去复习来达到理解去完成学习的任务,聪明就体现了悟性高的意思,而小提琴就明显要有这样的练习者,才能有好的效果,人和人是不同的,悟性就有了一层作用。当然苦练能有一定的补充,但时间是非常不等人的。所以有时就有师傅不让有的学生再练小提琴的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同一首乐曲的表现音色,对于不同的演奏家来说是不一样的。这其中也含有一定的对乐曲的理解力和演奏的效果的悟性的特点了。就如有一位学者叫法布尔的这样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有一点悟性是非常重要的,但还是要努力去做才是有必要的。
  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谁都想高飞,但不是容易的,一个班的学生学数学的同一时间里,由于各种不同的悟性而产生成绩不一,有的成绩非常好,其解题的完备性和充分性有一定的步骤和过程,而有的解题过程中总缺少一点不足,就是得分不高,而且总是想不到及运用各种学过的知识去得一个好的成绩,这不是学生的事,而是学习中的飞跃还不能达到,从而就有了不是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料。也可能就走向其他的学科之路,就产生了各类不同的学科,数学就分了许多不同的内容如几何、代数、微分、实变、复数、空间立体等;小提琴也只是音乐乐器的一支,由于有了这样的不同性,每个人的不同性,形成了不同的“山”峰,造成了各种不同的“工作”,由学不同的学科而从事不同的职业,形成了现今的不同的专业。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有不同的特点,在学习中就有了不同学科中产生的飞跃,这就是一个世界的多样性的特点。而学乐器也不例外,总要有一个由量到质的飞跃,才能有大师的称号,当然就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说的“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说的非常在理,所谓天才不是老天给的,而是自己的努力。
  四、贵在坚持的恒心
  “持之以恒”,“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也都是说学任何学科不努力,不坚持,不下一定的恒心是达不到彼岸的。学数学是这样,学小提琴也更要这样。不能强调自己是不是这块料的理由。只要每天能坚持,只要认真观察所探索的学科的规律性,就一定能找到这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当然恒心就是学习好各种知识的的必要条件了。总之,在所有学科及各行的学习中,都要的这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条件下,总能找到所学的知识的特点,规律性,也就会有好的收获的了。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赤壁市实验中学在全国、全省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活动中取得了耀眼夺目的优异成绩:6件作品接连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和“周培源青少年创新
期刊
龚红梅,南京市浦口区华美路幼儿园园长。曾获“浦口区学科带头人”“浦口区优秀共产党员”“浦口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长期致力于幼儿美术、语言和体育教育活动研究,扎根于实践,注重提炼总结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经验,多篇论文、案例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获奖。  兔子公主的大餐  万倩宜(5岁)  孩子的话:兔子公主很爱美,同时又很爱吃,是个大胃王,一顿大餐能吃30个萝卜!真是太厉害啦!  教师点评:这是一幅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121-01     化学史教育是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知识,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化学史的事例,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法国著名数学家保罗也说过:“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憋的。”可见,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有巨大
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如何听当事人说、如何处理当事人的“说”,不同的记者颇见高下。新闻引语中的“说”,是很要些功夫的。“说”的现场感和趣味性“说”首先体现在对于新闻来
秦莹,幼儿园一级教师,镇江市京口区骨干教师,曾获京口区人民满意教师,京口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京口区师德标兵等殊荣。擅长幼儿园美术教学,辅导的幼儿美术作品多次在绘画比赛中获奖并在有关教育刊物上刊登。她工作踏实,进取,深受孩子和家长好评。  我的老爸老妈  薛腾西(6岁)  孩子的话:我老爸的脸大大的,嘴巴也大大的。我老妈喜欢化妆,她每天都化得美美的,他们在说悄悄话呢。  教师点评:这是一幅幼儿油画作品
期刊
峡口中学位于南漳县西南边陲,距县城100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小规模农村寄宿制学校。近年来,学校通过省市教育云平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突出“四全”抓培训,坚持“四用”提能力,落实“四评”强效果,课堂教学效率、教育教学质量不斷攀升,学校办学实力明显提升。突出“四全”抓培训,师生在“空间”游刃有余  教师的网络空间应用能力,决定了教育资源作用的发挥程度。学校以“网络学习空间”培训为突破口,让教师面对陌
期刊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模式也需不断与时俱进。四年前,鹤峰县实验小学一直沿用每班由一个班主任统管班级所有学生吃喝拉撒睡的模式。其他教师都称之为科任教师,上好自己那堂课,下课铃响,起身离开。如今,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繁琐,班主任单打独斗管理班级这种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教育教学的现状。班级管理工作成了班主任头疼不已的事儿,想寻找愿意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也越来越难。  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
期刊
师徒制,也称师徒结对,新教师或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结为师徒,促进教师双方的专业成长。武汉市楚才中学自2010年立校以来,一直在实施“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师徒结对的最大功效呢?学校以重建评价激励机制为突破口,构建了合作双赢、多方受益的教师专业成长新生态。  挖掘需求巧“配对”。确定徒弟和师傅是实施师徒制的第一步,学校采取定向选择与征询意愿相结合的结对方式。徒弟主要从三类“新”教师中选定
期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122-01     作为老师,如何在处理问题、批评学生时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的确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放下师长架子,成为学生的朋友  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沟通感情,交朋友。不要总是端着师长的架子,站在学生对面指手画脚。朋友的话最容易使人相信,很少有人受到朋友的批评而觉得受了伤害和委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