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时代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论坛对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项研究探讨了在我校研究生教育中应用研究生学术论坛的背景、组织实施情况及结果评价,以期为探索新时期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学术论坛 研究生 创新能力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学术氛围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2]。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广大导师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充分利用滨州医学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实践方式,探讨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作用,为探索新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目的
1.1创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本研究通过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形式,创建研究生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创新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之间以及与在职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优秀成果的传播,引导和培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灵感,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的能力。
1.2 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术论坛的建立有助于研究生们发表见解,进行批判性的,深层次的思考,有利于研究生跨越心理障碍,敢于表达,敢于质疑,培养其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培养其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的能力[3]。本研究力求即通过主观的评估意见,也通过结果的科学量化综合评价研究生学术论坛对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尝试将研究生学术论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为改革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体制及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索新的思路。
1.3 促进学科交叉,拓宽知识视野
“论坛” 通过学生组织,学生主讲的方式,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注重演讲者与听众的双向互动。促进不同学科研究生及科研人员之间对话和交流,有利于扩大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各个学科的借鉴融合,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拓宽学术思路与领域。不仅为各个学科各相关专业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探讨和了解前沿研究领域的机会,也为了解人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提供了一个途径,同时还为不同学科和教研室研究生间的架设了一座友谊桥梁。
2.组织与实施
2.1 组织机构
论坛由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处负责组织实施,并设立论坛指导委员会,成员有院领导和主管研究生教育的领导专家组成,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论坛的实施情况。
2.2 参与人员
本论坛以研究生为主体,主讲人主要为在读研究生、本单位科技人员和邀请的外单位专家等,参加人员主要为研究生,以及校内外对主题感兴趣的其他人员。采用点名制,要求要求二年级研究生作为专业课学习必须参加,力图每位研究生均能参与主讲1-2次,并与研究生中期考核挂钩。
2.3 实施过程
论坛采用每周一次,学科轮次的方式。论坛的选题及内容,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在学生广泛关注的BBS上开辟“研究生学术论坛”版块,广泛收集学生意见,了解同学的兴趣点。与演讲者充分沟通,反映研究生的愿望,做好演讲前的物品教具准备工作。每次论坛以学术报告、专题研讨、名师讲座、研究生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每次活动内容以海报、校园网等形式向全校公布,同时不定期组织校内外名师讲座。演讲后可以设计提问及互动环节,加深理解。结束后通过E-mail、短信,向演讲者反馈信息。对演讲的研究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2.4 考核办法
(1) 对主讲研究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演讲内容学术水平,幻灯制作效果,表达能力,讲解能力等,并且计入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2)做好论坛现场记录,对组织情况、实施情况、现场情况等进行总体效果评价。(3)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调查研究生对论坛的意见与评价并对结果进行量化。(4)组织专家学者对论坛进行整体评估,评估意见进行量化评分。根据以上各项指标所占比例,获得总体效果指标,将该指标作为论坛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设定为总分100分,以上4项指标各占25分,各项指标为该项考核项目总评分的平均值)。
3.内容与形式
主讲者以研究生为主,欢迎校内外学者专家及科研工作者参与,演讲内容形式多样,不加以限制,可以是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重要学术突破、国内外研究进展,也可以是主题研究报告、实验阶段性汇报、试验技术经验交流、创作思路与科研成果展示,还可涉及自然、社会以及人文学科等各方面,并辅以专家点评。鼓励研究生勇于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质疑,或是批判,“有思想者皆可登台”。
4.结果
4.1 实施情况
研究生学术论坛目前已实施17期,累积参加人数达1037人,平均每场次61人左右,最多单场人数超过97人,邀请系外专家讲座10余次,其中外校高水平专家讲座3次,参加演讲的研究生达15人。分发调查文件70份,收回65份,有效率为92.8%。
4.2 效果评价
研究生学术论坛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研究生们的积极响应,并在研究生中逐渐产生了竞争意识,一方面参加的人员报名更加积极,另一方面主讲研究生在演讲的内容、幻灯的制作、参考文献和准备的程度上逐步得到提高。“论坛”在组织实施上由最初的参加人员少,组织散乱、生涩逐步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组织人员更加熟练,参加人员由最初只有研究生参加,逐渐吸引了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人员参加,甚至吸引了本科学生与外校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参加。通过调查问卷更进一步了解了研究生的对论坛的评价,并通过自身感受对“论坛”在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其中认为通过学术论坛能获得知识和启发灵感的比列为97.2%;认为“论坛”对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素质有帮助的比例为97.5%,认为“论坛”能拓宽知识面的比例为96.7%。“论坛”经过学校专家委员会的评估,认为该论坛开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先例,在研究生中加强了学术氛围,促进了学科的融合,并建议论坛继续长期开展下去,逐步建设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
5.讨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民族自立的根本,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4]。而学术论坛追求的理论与实践前沿本身就带有明确的发展指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创新属性[5]。然而我国的学术论坛形式多样,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如论坛内容、时间、演讲者等。而针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学术论坛则较少。很多高等院校尝试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但也存在着时间性,学科领域的局限性,或多侧重于学术的交流而忽视学术论坛对研究生素质的培养作用。基于此,我们的研究旨在借鉴其他学术论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研究生学术论坛,并探讨其对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及为改革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本“论坛”的组织实施确立了组织机构、参与人员、内容形式及考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机构很好的起到了领导、保障、监督、检查的作用。“论坛”虽然定位于研究生群体,但秉承开放融合的原则,允许本科学生,科研技术人员及外校人员参加,搭建了一个各学科、各领域间的交流平台。另外,“论坛”一大特色是与研究生的培养相结合,并引入了奖励和竞争机制,既保证了论坛的正常运行,也激发了研究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论坛”在内容形式上力求贴近研究生群体,其中97.2%的研究生反映通过参加论坛是有所收获和提高的。本“论坛”通过对主讲研究生、论坛现场氛围、专家委员会评估及研究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为91.2分,说明了“论坛”的整体效果是成功的。而且研究生对论坛的整体反映良好,满意率达97%,调查问卷结果充分说明了“论坛”的举办极大扩展了研究生知识面,拓宽了学术视野,加强了学术氛围,并且通过参加演讲,许多研究生克服了害羞、缺乏勇气的缺点,提高了自信心。综上所述,我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建立在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妙. 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心”的研究生教育改革[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9(2): 108-110.
[2] 杨国士, 姜安, 贺祥. 以开设学术论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15(6): 586, 589.
[3] 李涛, 刘清才. 研究生学术论坛运作探讨-基于重庆大学“博硕论坛”的分析[J]. 中國研究生, 2007,(9): 47, 48.
[4] 闫亮亮. 浅谈我国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27(2): 265,266.
[5] 张晖, 付晓春. 论学术论坛的教育价值及其开发理念[J]. 教育与职业, 2007,(32): 178, 179.
注:
本项目为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码:SDYY09051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SDYY09051)
[关键词] 学术论坛 研究生 创新能力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学术氛围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2]。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广大导师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充分利用滨州医学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实践方式,探讨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作用,为探索新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目的
1.1创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本研究通过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形式,创建研究生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创新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之间以及与在职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优秀成果的传播,引导和培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灵感,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的能力。
1.2 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术论坛的建立有助于研究生们发表见解,进行批判性的,深层次的思考,有利于研究生跨越心理障碍,敢于表达,敢于质疑,培养其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培养其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的能力[3]。本研究力求即通过主观的评估意见,也通过结果的科学量化综合评价研究生学术论坛对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尝试将研究生学术论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为改革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体制及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索新的思路。
1.3 促进学科交叉,拓宽知识视野
“论坛” 通过学生组织,学生主讲的方式,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注重演讲者与听众的双向互动。促进不同学科研究生及科研人员之间对话和交流,有利于扩大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各个学科的借鉴融合,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拓宽学术思路与领域。不仅为各个学科各相关专业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探讨和了解前沿研究领域的机会,也为了解人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提供了一个途径,同时还为不同学科和教研室研究生间的架设了一座友谊桥梁。
2.组织与实施
2.1 组织机构
论坛由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处负责组织实施,并设立论坛指导委员会,成员有院领导和主管研究生教育的领导专家组成,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论坛的实施情况。
2.2 参与人员
本论坛以研究生为主体,主讲人主要为在读研究生、本单位科技人员和邀请的外单位专家等,参加人员主要为研究生,以及校内外对主题感兴趣的其他人员。采用点名制,要求要求二年级研究生作为专业课学习必须参加,力图每位研究生均能参与主讲1-2次,并与研究生中期考核挂钩。
2.3 实施过程
论坛采用每周一次,学科轮次的方式。论坛的选题及内容,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在学生广泛关注的BBS上开辟“研究生学术论坛”版块,广泛收集学生意见,了解同学的兴趣点。与演讲者充分沟通,反映研究生的愿望,做好演讲前的物品教具准备工作。每次论坛以学术报告、专题研讨、名师讲座、研究生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每次活动内容以海报、校园网等形式向全校公布,同时不定期组织校内外名师讲座。演讲后可以设计提问及互动环节,加深理解。结束后通过E-mail、短信,向演讲者反馈信息。对演讲的研究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2.4 考核办法
(1) 对主讲研究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演讲内容学术水平,幻灯制作效果,表达能力,讲解能力等,并且计入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2)做好论坛现场记录,对组织情况、实施情况、现场情况等进行总体效果评价。(3)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调查研究生对论坛的意见与评价并对结果进行量化。(4)组织专家学者对论坛进行整体评估,评估意见进行量化评分。根据以上各项指标所占比例,获得总体效果指标,将该指标作为论坛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设定为总分100分,以上4项指标各占25分,各项指标为该项考核项目总评分的平均值)。
3.内容与形式
主讲者以研究生为主,欢迎校内外学者专家及科研工作者参与,演讲内容形式多样,不加以限制,可以是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重要学术突破、国内外研究进展,也可以是主题研究报告、实验阶段性汇报、试验技术经验交流、创作思路与科研成果展示,还可涉及自然、社会以及人文学科等各方面,并辅以专家点评。鼓励研究生勇于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质疑,或是批判,“有思想者皆可登台”。
4.结果
4.1 实施情况
研究生学术论坛目前已实施17期,累积参加人数达1037人,平均每场次61人左右,最多单场人数超过97人,邀请系外专家讲座10余次,其中外校高水平专家讲座3次,参加演讲的研究生达15人。分发调查文件70份,收回65份,有效率为92.8%。
4.2 效果评价
研究生学术论坛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研究生们的积极响应,并在研究生中逐渐产生了竞争意识,一方面参加的人员报名更加积极,另一方面主讲研究生在演讲的内容、幻灯的制作、参考文献和准备的程度上逐步得到提高。“论坛”在组织实施上由最初的参加人员少,组织散乱、生涩逐步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组织人员更加熟练,参加人员由最初只有研究生参加,逐渐吸引了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人员参加,甚至吸引了本科学生与外校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参加。通过调查问卷更进一步了解了研究生的对论坛的评价,并通过自身感受对“论坛”在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其中认为通过学术论坛能获得知识和启发灵感的比列为97.2%;认为“论坛”对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素质有帮助的比例为97.5%,认为“论坛”能拓宽知识面的比例为96.7%。“论坛”经过学校专家委员会的评估,认为该论坛开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先例,在研究生中加强了学术氛围,促进了学科的融合,并建议论坛继续长期开展下去,逐步建设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
5.讨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民族自立的根本,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4]。而学术论坛追求的理论与实践前沿本身就带有明确的发展指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创新属性[5]。然而我国的学术论坛形式多样,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如论坛内容、时间、演讲者等。而针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学术论坛则较少。很多高等院校尝试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但也存在着时间性,学科领域的局限性,或多侧重于学术的交流而忽视学术论坛对研究生素质的培养作用。基于此,我们的研究旨在借鉴其他学术论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研究生学术论坛,并探讨其对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及为改革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本“论坛”的组织实施确立了组织机构、参与人员、内容形式及考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机构很好的起到了领导、保障、监督、检查的作用。“论坛”虽然定位于研究生群体,但秉承开放融合的原则,允许本科学生,科研技术人员及外校人员参加,搭建了一个各学科、各领域间的交流平台。另外,“论坛”一大特色是与研究生的培养相结合,并引入了奖励和竞争机制,既保证了论坛的正常运行,也激发了研究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论坛”在内容形式上力求贴近研究生群体,其中97.2%的研究生反映通过参加论坛是有所收获和提高的。本“论坛”通过对主讲研究生、论坛现场氛围、专家委员会评估及研究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为91.2分,说明了“论坛”的整体效果是成功的。而且研究生对论坛的整体反映良好,满意率达97%,调查问卷结果充分说明了“论坛”的举办极大扩展了研究生知识面,拓宽了学术视野,加强了学术氛围,并且通过参加演讲,许多研究生克服了害羞、缺乏勇气的缺点,提高了自信心。综上所述,我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建立在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妙. 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心”的研究生教育改革[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9(2): 108-110.
[2] 杨国士, 姜安, 贺祥. 以开设学术论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15(6): 586, 589.
[3] 李涛, 刘清才. 研究生学术论坛运作探讨-基于重庆大学“博硕论坛”的分析[J]. 中國研究生, 2007,(9): 47, 48.
[4] 闫亮亮. 浅谈我国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27(2): 265,266.
[5] 张晖, 付晓春. 论学术论坛的教育价值及其开发理念[J]. 教育与职业, 2007,(32): 178, 179.
注:
本项目为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码:SDYY09051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SDYY09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