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八佾》中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关于“忍”的意义,在自古至今的解释中大体看来存在着两种。针对“忍”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忍”是忍心、残忍的意思。
关键词:论语;忍;解释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论语`八佾》中的一句话,它出现在《八佾》篇的首句:“子谓季士,‘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历史上关于《论语》的注释之书非常多,“忍”字尽管是一个常用词,但历代的注释家也对其作了一番解释,如: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云‘是可忍着’,是,此也。《说文》:‘忍,能也。’《广雅释言》:‘忍,耐也。’能与耐同。当时君臣不能以礼禁止,而遂安然忍之,所谓鲁以相忍为国者也。管氏同《四书纪闻》:當其萬也,臧孙曰:‘是之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大夫遂怨平子,君臣谋之,而乾候之难作矣。夫昭公欲逐意如,诚可轻举而得祸,而其臣臧郈等之劝以逐者,皆为私也。然而季氏之恶,岂复可忍乎?谓昭公制之不得其道则可,谓季氏之恶可忍而不诛,则乱臣贼子无一而飞可忍之人矣。而观《左氏》及《公羊》,则当时之人,率以意如为可忍,故孔子特发此言,罪逆臣,而深警当时之瞆瞆者。案:管说是也。”
刘宝楠对“忍”的解释可归纳为容忍,忍耐,忍受。
朱熹的《论语集注》:“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朱熹对“忍”的解释中提到了两种:一是,作为一 个动词,容忍;一是作为一个形容词,“尚忍为之。”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中也提到了《论语集注》中的两种解释,并将其明确的说为:敢忍义和容忍义。
杨伯俊的《论语译注》:忍,狠心,刻毒。
来可泓的《论语直解》:忍,忍心,狠心。
王滋源的《论语新编》从忍是忍心害礼干坏事的意思。
综上观之,对“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一个动词用,是容忍的意思;一是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或解释为忍心、狠心或为刻毒。那么这个“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从“忍”字的意义来看。
《说文解字注》:“忍,能也。能者,熊屬。能獸堅中,故賢者偁能,而彊壯偁能傑。凡敢於行曰能,今俗所謂能榦也。敢於止亦曰能,今俗所謂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忍之義亦兼行止。敢於殺人謂之忍,俗所謂忍害也。敢於不殺人亦謂之忍,俗所謂忍耐也。共爲能一也。仁義本無二事,先王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中皆必兼斯二者。”这里说明了一个“忍”字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仁,即所谓的忍耐;一是不仁,即所谓的忍害。又如《广韵?轸部?忍韵》:“忍,强也,又所含忍也。”这是从仁的方面说的。《释名?释言语》:“仁,忍也,好生恶杀善含忍也,这是用“忍”仁的一面来描述仁。”沿着“仁”与“不仁”两条线,“忍”在“仁”这个方面有了“容忍、忍耐”的义项;在“不仁”这个方面有了“忍心、狠心”的意思。
由以上可知,仁与不仁都可称为“忍”。孔子与孟子都是提倡实行“仁政”的。在《孟子》之中多处与“不忍人之心”有关,如: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
(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梁惠王上》)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梁惠王上》)
(4)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梁惠王上》)
(5)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尽心下》)
朱熹《孟子集注》中说到:“恻隐羞愧之心,人皆有之,故莫不有所不忍不为,此仁义之端也。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则于他事或有不能者。但推所能,达之于所不能,则无非仁义矣。”又:“故用之以礼,而不忍之心施于见闻之所及。”又有:“而王道之要,不过推其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而已。”从这些注释中可以看到在“不忍人之心”中, “忍”突显出来的是“不仁”的一面。在上述5个例证中,“忍”有“忍心”的意思。其中(1)中“忍人”《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忍心”,那么具体到这个“忍”字,便也有忍心之义。也就是说“忍”字在这里是残忍、忍心的意思。“不忍人之心”是说要有仁心,要实行仁政。这里,表明“仁”用的是对“残忍”的否定,用了“忍”字残忍的意思,通过对它的否定来定义仁。由此可见“忍”的意义与“仁”的意义是很相关的。而在儒家思想的著作中,“仁心”是说要有恻隐之心,有慈心,远离自己的“敢忍”,“忍”在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有忍心、残忍、狠心的意思时常与“仁”有密切的关系。孔子注重礼乐,“八佾舞于庭”不合于礼,而孔子认为礼乐的根本是“仁”,不合于礼,也就是“不仁”,因此孔子就容易对“季氏”作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评价:这样僭礼的事情他都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呢。孔子认为僭用天子的礼仪是一种犯上的事情,这是很严重的,既然可以犯上,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狠心来做了。这同《学而》中有子的“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可以看出“犯上”在不合礼的行为中是很严重的,所以用它来比较“作乱”的事情,不去犯上就不会搞出些动乱来。这里孔子由季氏“八佾舞于庭”的不合于礼,引出了季氏的“不仁之至”。由这个方面看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忍”字是“忍心、残忍”的意思。
再次,尽管对这句话的背景,不同的注者会有不同的解释,但认为是一个动词,解释为容忍时, “忍”不是对季氏的评价,也就是说不是针对季氏来说的,而是针对自己来说的,表达出自己的一种态度:季士僭礼的事情,如果可以容忍的话,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
这里我们不倾向于这种说法的原因是:
这句话出现在“孔子谓季氏”之后,这是对季氏的评论语。在《论语》中,出现的这样的句式还有六例:
(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公冶长》)
(3)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
(4)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公冶长》)
(5)子谓子产,“又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6)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子路》)
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在“子谓××”之后都是孔子对某人或某物的看法,或
说明“韶乐”的尽美,不尽善,“武乐”的尽美,未尽善;或评述公冶长、南容、子贱、子产、公子荆的为人,尽管在这些评价中,都流露出了孔子自己的感情色彩,但并未明确表明自己对这些物或人是何态度。也就是说,孔子只是在说韶乐、武乐是什么样的音乐;谈论出公冶长、南容等人的言行是怎样的,只是在描述韶、武的特点和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在这里的“子谓季氏”之后,“八佾舞于庭”是季氏的所做。根据以上孔子对人、对物的评价,则是评价季氏的这种行为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表明自己的观点。既然是评价季氏的行为,那么“忍”便不能作为一个动词来用,不能解释为“忍受、忍耐、容忍”等这一类的意思。“忍受”作为一个与人的心理和感情有关的动词,它既要一个施动者,也要一个受动者。因为是说季氏的这种行为如何,施动者是季氏,自然也就谈不上季氏对这种行为无法忍受。
“忍受”这一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用“忍受”这个词时,它的施动者从心理上并不乐意接受它面对的事情,能承受下来是不得已,有些勉强。而它的受动者也往往是不好的事情。在这里“八佾舞于庭”对季氏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他做出了这样僭礼的事情也不是他不乐意接受,不乐意面对的。因此,把“忍”作为一个动词用并不合适。
最后从《八佾》的内容来看。
《八佾》这一篇共包括26章。这一篇主要讨论礼乐的得失。首章谈到了八佾。“八佾’者,天子所观之舞,礼也,舞必有乐,乐必有诗,故诗礼乐一体。这一篇的内容,以“礼乐”为主题。前一篇论为政之要、为政之德、为政之人。《孝经》中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正所谓为政之善莫善于礼乐。因此此篇在上一篇《为政》之后论礼乐。
孔子非常注重礼的问题,他主张沿用周朝的礼仪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这种。礼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可以说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所信仰的“礼”不但可用于贵族,庶人也要讲礼。他的弟子基本上都是庶人,不是贵族。庶人懂得礼制,同样可以做官,从而影响社会。礼乐常常是合一的。礼乐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它不象科学那样去探讨人生是什么,而是规定人生应当如何,人际关系应当如何,这是人生和人世的当然之道,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有等级差别的社会和谐。这种礼乐之道被孔子以“仁”概括,“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含恭、宽、信、敏、惠等等。而“仁”的核心是“爱人”。《八佾》中有一章是: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认为“礼”与“乐’是人道的两种表现方式。人道的核心是“仁”,因此,“礼”与“乐”的根本是“仁’。礼乐资仁道而行,仁道凭礼乐而施。在孔子的思想中礼乐之道关涉到仁,文中,季氏是一个大夫,应该用四佾,而他却在家庙中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在礼乐这一方面上这是一种僭礼的行为。越礼,不遵守礼,从根本上是不仁,因此孔子才会对其做出这样的评价:越礼、对君不终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他不能忍心做出来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忍”字作为一个形容词来用,是忍心、残忍的意思。而相应地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僭礼的事情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忍心做出来呢。
注释:
①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④《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⑤《汉语大字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2]杨伯俊,《论语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3]来可泓,《论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王滋源,《论语新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5]马振铎,《仁·人道——孔子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张岂之,《世纪之交的孔子与儒学研究——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
关键词:论语;忍;解释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论语`八佾》中的一句话,它出现在《八佾》篇的首句:“子谓季士,‘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历史上关于《论语》的注释之书非常多,“忍”字尽管是一个常用词,但历代的注释家也对其作了一番解释,如: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云‘是可忍着’,是,此也。《说文》:‘忍,能也。’《广雅释言》:‘忍,耐也。’能与耐同。当时君臣不能以礼禁止,而遂安然忍之,所谓鲁以相忍为国者也。管氏同《四书纪闻》:當其萬也,臧孙曰:‘是之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大夫遂怨平子,君臣谋之,而乾候之难作矣。夫昭公欲逐意如,诚可轻举而得祸,而其臣臧郈等之劝以逐者,皆为私也。然而季氏之恶,岂复可忍乎?谓昭公制之不得其道则可,谓季氏之恶可忍而不诛,则乱臣贼子无一而飞可忍之人矣。而观《左氏》及《公羊》,则当时之人,率以意如为可忍,故孔子特发此言,罪逆臣,而深警当时之瞆瞆者。案:管说是也。”
刘宝楠对“忍”的解释可归纳为容忍,忍耐,忍受。
朱熹的《论语集注》:“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朱熹对“忍”的解释中提到了两种:一是,作为一 个动词,容忍;一是作为一个形容词,“尚忍为之。”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中也提到了《论语集注》中的两种解释,并将其明确的说为:敢忍义和容忍义。
杨伯俊的《论语译注》:忍,狠心,刻毒。
来可泓的《论语直解》:忍,忍心,狠心。
王滋源的《论语新编》从忍是忍心害礼干坏事的意思。
综上观之,对“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一个动词用,是容忍的意思;一是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或解释为忍心、狠心或为刻毒。那么这个“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从“忍”字的意义来看。
《说文解字注》:“忍,能也。能者,熊屬。能獸堅中,故賢者偁能,而彊壯偁能傑。凡敢於行曰能,今俗所謂能榦也。敢於止亦曰能,今俗所謂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忍之義亦兼行止。敢於殺人謂之忍,俗所謂忍害也。敢於不殺人亦謂之忍,俗所謂忍耐也。共爲能一也。仁義本無二事,先王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中皆必兼斯二者。”这里说明了一个“忍”字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仁,即所谓的忍耐;一是不仁,即所谓的忍害。又如《广韵?轸部?忍韵》:“忍,强也,又所含忍也。”这是从仁的方面说的。《释名?释言语》:“仁,忍也,好生恶杀善含忍也,这是用“忍”仁的一面来描述仁。”沿着“仁”与“不仁”两条线,“忍”在“仁”这个方面有了“容忍、忍耐”的义项;在“不仁”这个方面有了“忍心、狠心”的意思。
由以上可知,仁与不仁都可称为“忍”。孔子与孟子都是提倡实行“仁政”的。在《孟子》之中多处与“不忍人之心”有关,如: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
(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梁惠王上》)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梁惠王上》)
(4)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梁惠王上》)
(5)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尽心下》)
朱熹《孟子集注》中说到:“恻隐羞愧之心,人皆有之,故莫不有所不忍不为,此仁义之端也。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则于他事或有不能者。但推所能,达之于所不能,则无非仁义矣。”又:“故用之以礼,而不忍之心施于见闻之所及。”又有:“而王道之要,不过推其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而已。”从这些注释中可以看到在“不忍人之心”中, “忍”突显出来的是“不仁”的一面。在上述5个例证中,“忍”有“忍心”的意思。其中(1)中“忍人”《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忍心”,那么具体到这个“忍”字,便也有忍心之义。也就是说“忍”字在这里是残忍、忍心的意思。“不忍人之心”是说要有仁心,要实行仁政。这里,表明“仁”用的是对“残忍”的否定,用了“忍”字残忍的意思,通过对它的否定来定义仁。由此可见“忍”的意义与“仁”的意义是很相关的。而在儒家思想的著作中,“仁心”是说要有恻隐之心,有慈心,远离自己的“敢忍”,“忍”在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有忍心、残忍、狠心的意思时常与“仁”有密切的关系。孔子注重礼乐,“八佾舞于庭”不合于礼,而孔子认为礼乐的根本是“仁”,不合于礼,也就是“不仁”,因此孔子就容易对“季氏”作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评价:这样僭礼的事情他都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呢。孔子认为僭用天子的礼仪是一种犯上的事情,这是很严重的,既然可以犯上,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狠心来做了。这同《学而》中有子的“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可以看出“犯上”在不合礼的行为中是很严重的,所以用它来比较“作乱”的事情,不去犯上就不会搞出些动乱来。这里孔子由季氏“八佾舞于庭”的不合于礼,引出了季氏的“不仁之至”。由这个方面看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忍”字是“忍心、残忍”的意思。
再次,尽管对这句话的背景,不同的注者会有不同的解释,但认为是一个动词,解释为容忍时, “忍”不是对季氏的评价,也就是说不是针对季氏来说的,而是针对自己来说的,表达出自己的一种态度:季士僭礼的事情,如果可以容忍的话,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
这里我们不倾向于这种说法的原因是:
这句话出现在“孔子谓季氏”之后,这是对季氏的评论语。在《论语》中,出现的这样的句式还有六例:
(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公冶长》)
(3)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
(4)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公冶长》)
(5)子谓子产,“又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6)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子路》)
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在“子谓××”之后都是孔子对某人或某物的看法,或
说明“韶乐”的尽美,不尽善,“武乐”的尽美,未尽善;或评述公冶长、南容、子贱、子产、公子荆的为人,尽管在这些评价中,都流露出了孔子自己的感情色彩,但并未明确表明自己对这些物或人是何态度。也就是说,孔子只是在说韶乐、武乐是什么样的音乐;谈论出公冶长、南容等人的言行是怎样的,只是在描述韶、武的特点和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在这里的“子谓季氏”之后,“八佾舞于庭”是季氏的所做。根据以上孔子对人、对物的评价,则是评价季氏的这种行为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表明自己的观点。既然是评价季氏的行为,那么“忍”便不能作为一个动词来用,不能解释为“忍受、忍耐、容忍”等这一类的意思。“忍受”作为一个与人的心理和感情有关的动词,它既要一个施动者,也要一个受动者。因为是说季氏的这种行为如何,施动者是季氏,自然也就谈不上季氏对这种行为无法忍受。
“忍受”这一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用“忍受”这个词时,它的施动者从心理上并不乐意接受它面对的事情,能承受下来是不得已,有些勉强。而它的受动者也往往是不好的事情。在这里“八佾舞于庭”对季氏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他做出了这样僭礼的事情也不是他不乐意接受,不乐意面对的。因此,把“忍”作为一个动词用并不合适。
最后从《八佾》的内容来看。
《八佾》这一篇共包括26章。这一篇主要讨论礼乐的得失。首章谈到了八佾。“八佾’者,天子所观之舞,礼也,舞必有乐,乐必有诗,故诗礼乐一体。这一篇的内容,以“礼乐”为主题。前一篇论为政之要、为政之德、为政之人。《孝经》中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正所谓为政之善莫善于礼乐。因此此篇在上一篇《为政》之后论礼乐。
孔子非常注重礼的问题,他主张沿用周朝的礼仪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这种。礼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可以说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所信仰的“礼”不但可用于贵族,庶人也要讲礼。他的弟子基本上都是庶人,不是贵族。庶人懂得礼制,同样可以做官,从而影响社会。礼乐常常是合一的。礼乐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它不象科学那样去探讨人生是什么,而是规定人生应当如何,人际关系应当如何,这是人生和人世的当然之道,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有等级差别的社会和谐。这种礼乐之道被孔子以“仁”概括,“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含恭、宽、信、敏、惠等等。而“仁”的核心是“爱人”。《八佾》中有一章是: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认为“礼”与“乐’是人道的两种表现方式。人道的核心是“仁”,因此,“礼”与“乐”的根本是“仁’。礼乐资仁道而行,仁道凭礼乐而施。在孔子的思想中礼乐之道关涉到仁,文中,季氏是一个大夫,应该用四佾,而他却在家庙中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在礼乐这一方面上这是一种僭礼的行为。越礼,不遵守礼,从根本上是不仁,因此孔子才会对其做出这样的评价:越礼、对君不终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他不能忍心做出来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忍”字作为一个形容词来用,是忍心、残忍的意思。而相应地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僭礼的事情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忍心做出来呢。
注释:
①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④《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⑤《汉语大字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2]杨伯俊,《论语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3]来可泓,《论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王滋源,《论语新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5]马振铎,《仁·人道——孔子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张岂之,《世纪之交的孔子与儒学研究——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