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国产房间隔外科生物补片临床前在体评价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小型猪房间隔缺损模型探讨新型国产房间隔外科生物补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26只健康中华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1只),通过传统外科方法建立房间隔缺损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待评价的和已上市的内径10 mm 圆形生物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记录两组术前和术后7、30、90、180 d的超声心动图和血液学检查结果;于术后90和180 d处死抵达实验终点的动物,对心脏及主要器官进行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

结果

共23只动物到达实验终点,术后90 d时实验组6只,对照组4只,术后180 d时实验组8只,对照组5只。其余3只动物(实验组1只,对照组2只)分别因手术导致房室结损伤引发心律失常、全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死亡,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死因与实验材料无关。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动物未发生补片漏,术后7、30、90、180 d两组超声心动图和血液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动物无补片漏,补片生物相容性良好;实验组术后90和180 d时内皮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8±29.1)%比(82.5±23.6)%,t=0.095,P=0.927;(78.8±36.4)%比(82.0±19.2)%,t=0.182,P=0.859],补片钙化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1.25)比2.00(0.75),Z=6.500,P=0.214;0(0.75)比1.00(2.00),Z=12.000,P=0.139]。

结论

新型国产房间隔外科生物补片在小型猪房间隔缺损动物模型中具有与已上市生物补片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对细胞、生物大分子等柔软样品进行纳米操作时,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面临缺乏实时视觉反馈的问题.为此,搭建了一套面向柔软样品的AFM纳米操作可视化
运用价值流程图技术,全面分析A公司副车架车间U形梁生产车间的生产流程,对U形梁的生产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导致产品在制品库存居高不下的因素,采用5W1H技术和ECRS等
基于广义Maxwell黏弹性模型建立手术器械与眼组织之间的黏弹性接触模型,并通过力松弛实验对接触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导纳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手术器械的
综述了单目相机重定位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介绍了该领域的关键方法.不同于现有对重定位方法进行纵向分类的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场景模型构建、环境信息匹配、相机位姿解算3个方面进行展开的直观、统一的横向视觉定位结构体系,在该体系中基于深度学习以及基于几何结构的视觉重定位方法首次被统一地对比阐述.基于深入的性能分析讨论和可视化结果,指出了目前该领域导致性能瓶颈的因素和仍然存在的挑战,并对当前性能优越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