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表现懦弱怎么办?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老师:
  您好!我女儿4岁半,读小班一年了。一直以来她都在家活泼,在外胆小懦弱,只要同伴稍微强势她就屈服,小朋友多的地方她就不去了,甚至在公共场合玩,比她小几岁小孩吼她,她都屈服。
  请问孩子有心理问题吗,我们该怎么帮助她?我家夫妻关系还好,全家对女儿都很爱,只是婆媳关系不佳,经常有些小争吵。
  小时妈妈
  小时妈妈:
  您好!儿童在家庭中活泼,在外面表现胆小懦弱,这在短时间内是属于正常的情况,她需要一个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3~6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依恋期(0~2岁是第一依恋期,即生理依恋期),孩子在这段时间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交需要或称社交愿望。而事实上,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以及与幼儿园教师或其他陌生大人的交流,似乎与自己父母的交流模式完全不同,这使得他们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了焦虑、回避、屈服、暴躁等不同表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内心的冲突源于强烈的社交愿望与社交经验不足这对矛盾。当孩子表现胆小懦弱的时候,代表她在内心深处有着很多的顾虑与思考,这与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系密不可分,我希望以下建议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关注母亲在家庭中的位置 我经常说“母亲在家庭中
  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性格”。怎么理解呢?母亲本应该在孩子3岁之前处于权威的位置,这对于儿童来说既有利于行为素养的形成,同时母子关系让孩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服从。我们可以想见,婆媳关系对于母亲的权威性构成了破坏,这种“多权威”的格局造成了孩子忧郁、自卑与迷惑。3~6岁,母亲与父亲的位置趋于平行,也在这个时候,孩子学到了另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协商。儿童可以学习母亲,也可以学习父亲,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生活和社交的经验。父母之间如何相处,也让孩子找到了异性交往的范例。值得一提的是,在3岁之后,过于严厉的母亲是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玩具模拟生活场景 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儿童需要学习社会经验进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会发现亲子关系有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说明儿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的人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这并不适合所有的儿童,有的时候扮演不好还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我一直推崇用玩具进行社交模拟,即大人与孩子同时“控制”玩具,通过“配音”方式,传递各种经验。当遇到了强势的孩子,应该如何处理?当遇到了过于冷淡的孩子,又该如何处理?这是家长给孩子们讲的非常重要的一节课,这节课最适当的时间段就在3~6岁。
  给孩子独立活动的时间 儿童的多虑与忧郁在很多情况下是受到“父母在场”的影响,这样并不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在同龄人交往过程中,也在互相学习,并且这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形式。我们过多的评价、指责甚至正面阻拦,都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会加重孩子的懦弱与自卑。我们的教育一定在“幕后”,而不是在“台前”,所以给孩子适度独立活动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其他文献
我有两个孩子,如今大宝5岁,小宝3岁,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的时候,尤其是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大宝,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有时电插座、煤气开关也是他探究的对象,一点不懂其危险性,就是刚买回来的新玩具、新家电,他也要拆开来看看,实在让人很生气!  那天,我刚回到家,孩子奶奶就拿着一条裤子来“告状”了。“你看看,我在厨房做饭,大宝就在房间把我的新裤子剪成这样了,你说,该不该打?!”  我接过来一
期刊
城市广场、开心市集、繁忙小镇、阳光之谷、科学天地、主题空间……这里是创新型、公益性、示范性、互动式的老牛儿童探索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儿童教育发展实际在这里完美结合,孩子可以在故事情境和体验游戏中观察探索、主动参与、快乐成长!
期刊
女儿丹丹今年6岁,从上幼儿园起,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我叫她“小蜗牛”。每天早晨小闹钟响过之后,丹丹才在我的不断催促下揉着惺忪的睡眼慢腾腾地坐起来,半闭着双眼有意无意地摸索着床边衣服,等穿好了衣服,也足有半个小时了。这还不算什么,之后的刷牙、洗脸、吃早饭,起码还要半个小时,算起来至少也有一个小时。要是我不反复催促她,不知道要迟到多少次。可是我每天很忙,总不能一早上把时间都花在催她上学吧,要是丹丹养成
期刊
说到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很多家长看到的可能是幼儿园的规模、设施、名气等外在的东西,但是家长有没有想清楚:你最想让孩子在幼儿园得到什么?是为了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还是为了孩子身心更好地成长。其实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只有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你才能真正选对幼儿园。否则的话,那就是盲人摸象。给你一块金子不难,但需要你识货才行。  记得我参观儿子现在的幼儿园时,是和好几个家长一起去的,当时刚刚下完一场雨。一群
期刊
我儿子今年五岁了,每次家里的人在一起说话,儿子总是喜欢打断我们之间的谈话。有时候,我正在和朋友聊天,孩子突然就过来拽着我的袖子,不停地叫:“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打断别人说话呢?孩子这么不礼貌怎么办啊?  为何孩子总打断别人的话  孩子老打断别人说话的确显得很不礼貌,但这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我们需要理解他。学龄前孩子的短期记忆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也就是说,他要赶着
期刊
女儿丹丹今年5岁,由于我们每天忙着上班,一直由公公婆婆照看。可是在奶奶的娇惯下,女儿学会了花钱,只要带上她,无论是上街还是逛超市,她都会伸出手要这要那,如果大人不买,她就赖在那里不走。对于丹丹的这些要求,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尽量满足她。为了不把女儿惯坏,我提醒两位老人,平时的零用钱一定要收起来,不让孩子发现。同时,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尽量予以拒绝。  假日里,我们一家又去了超市,来到儿童玩具区
期刊
一天晚上,女儿写完了作业,指着一个空牙膏盒问我:“妈妈,这个还有用吗,我能用它做玩具吗?”正在电脑上忙打字的我头也没抬地说了句:“随便玩!”  待我打完了一篇文章,才想起怎么没有听到女儿的声音呢。当我站起来伸展一下四肢,揉了揉干涩的眼睛,马上被眼前的一幕惊得张大了嘴。只见一地的碎纸屑,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各色的彩纸大小不一地摊在地上,旁边放着绿色的小剪刀、胶棒,还有双面胶。女儿兴奋地把她的“杰
期刊
“妈妈,我不想回家,回家不能跑,不能喊,只能玩玩具,没意思透了!”以往,韩国的妈妈们总喜欢把孩子关在屋子里,让孩子学习识字、数数、讲故事、看图片,认为这才是智力培养。  现在,韩国的父母认为,美丽无比的大自然才是教育孩子最丰富、最全面的教科书。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鸟语花香,使孩子感到亲切和美好,自然界中可爱的小动物、耸立云天的大树、绿意葱葱的小草,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在大自然中,孩子
期刊
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具有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孩子好动,平时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孩子不小心碰伤,不少家长喜欢用创可贴给孩子贴伤口。殊不知,创可贴并非万能贴,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创伤,贴不贴、怎么贴、贴多久等都有一定的讲究,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创可贴的起源  在20世纪初,埃尔迪克森太太刚结婚,对烹调毫无经验,常在厨房切着手或烫着自己。迪克森想,要是能有一种包扎绷带,在太太受伤时
期刊
如何和孩子谈环保?什么都不用说,和他一起来读读这些美文美图吧。让孩子知道我们曾经拥有那么美好的草地、森林、花草虫鱼……这些环保主题味道浓郁的绘本,其实讲述更多的是孩子成长中心灵深处对美好家园的爱护之情。相信读完这些绘本,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关于环保的意识哦。  《再见,小树林》  一个由阳光、绿树和野花交织而成的心灵乐园,给了男孩小绿宽阔的想象空间。没想到这个秘密基地一夕之间被大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