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00万左右,而全国就业的增长率仅为1.1%,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中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积极应对,实现其充分就业,以高职金融专科毕业生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SWOT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233-02
就业竞争力是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需要用科学系统的方法,从多方面寻求对策。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高职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时外部环境也给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与威胁,现以高职金融专科毕业生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
一、优势因素分析
1.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高职院校注重与行业联系紧密,及时了解当前和一段时期内行业的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并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因此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基本切合社会需求。
2.专业技能优势。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大都选用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由于这些教师了解所教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并把最新的信息和动态带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当前社会要求紧密结合。
3.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毕业生多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基于职业准入制度而形成的,在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高职教育中学历与职业资格并重这一趋势已然形成,在就业市场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而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例如高职金融专科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考试获取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证券经纪人、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资格、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证书。
1.学历层次劣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起决定性作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争夺重点院校、热门专业的本科、研究生、博士人才已属常态。例如,许多银行、信用社、证券、期货、保险、财务公司、投资与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应聘人员至少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还要求是“211”、“985”等重点高校毕业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就业竞争初始阶段就处于一种明显的弱势地位,其文凭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了“弱势文凭”。
2.专业知识劣势。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学制较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长;同时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本科院校侧重专业理论,而高职院校则侧重于专业技能;此外教师队伍素质高、设施条件好、学习环境好等,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处于劣势。
3.学习能力、可挖掘潜力等劣势。专业技术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入校前的起点不高,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总体上来讲基础要差一些,学习过程中理论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可挖掘的潜力、可提升的空间都不太大。
二、劣势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的扶持。2002年的《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3年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2009年国务院的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等措施,都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学校指导就业。为帮助毕业生提高自身的就业力,各地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择业技巧、择业心理和创业指导等多方面为毕业生服务,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多种形式来帮助大学生就业,如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专题报告、定期进行就业咨询服务等。
3.实习基地。为了使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接轨,高职院校除了建立一批先进和颇具特色的试验室和实训场所外,还有相对稳定、能满足教学需要并签有长期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给毕业生实习和积累工作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职业培训和升学考试为高职学生的“弱势文凭”增加筹码。为了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技能培训,鼓励学生“一人多证,一专多能”,参加“3+1”自考本科和“3+2”专科升本科考试。
三、机会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突出。自1999年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但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就业渠道大量精减人员分流,导致毕业生进入行政机关的机会减少,且裁减的行政机关人员进入市场竞争再就业,因此接纳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其次,成型的大企业、大公司屈指可数,这种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还未真正形成,严重影响了就业;此外,毕业生还承受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峰叠加”的压力。
2.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重了其就业难度。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二是实际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三是就业观念保守、陈旧,还适应不了改革后的就业方式;四是积极响应国家“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政策的毕业生还不多。
3.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职前即已受到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竞争中的有力优势,然而这些优势正逐渐得到普通高校的重视,许多普通高校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等途径弥补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欠缺,对高职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四、威胁分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后,人才观念正与国际接轨,大学生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高职院校也正逐渐成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地,需要冷静分析其毕业生的优劣势,客观评价各种外在环境因素,更新观念,理性择业、就业和创业。例如从以往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金融专科毕业生大多从事银行一线柜台核算工作,针对弱势文凭,可将求职岗位定位于对学历文凭要求较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地方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中小型财务公司等;从金融业务发展看,随着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各家银行临柜业务岗位由传统的按经济成分、所有制和行业分类转变为柜台综合服务,这一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的深刻变化,对学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可按实训主导型课程进行改革,增强实训教学的比重。
1.切合实际,随时更新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立足银行业务实际,将各项最新的、实用的业务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为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安排教师到商业银行进行实习和尽可能安排教师参加商业银行内部的业务培训,深入金融企业工作一线,了解商业银行最新的制度规定及业务规程。
2.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灵活多样。鉴于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与课程的行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密切联系,聘请行业专家作为专业指导,邀请一线工作部门的业务骨干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训指导,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讨论、案例等多种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余成立技能协会,强化一线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3.进行富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例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作为实训主导型课程,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环节,也是该课程的重要特色,可特别突出以下特点:
(1)真实性。在总结提炼各家银行基本业务规程的基础上,设计编制银行一线业务操作流程图,依托流程图进行实训环节教学。实践性教学所使用的凭证和账簿、印章,到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考察设计,使其具有真实性,同时随时跟踪银行业务的变动,及时作相应的调整。模拟银行实验室的实训环境根据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而设置,使学生有身临银行的体验。(2)层次性。根据课程进程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先手工实训再上机实训,先基本技能实训再业务操作实训,先基本业务规程实训再综合技能实训,通过递进性、层次性的实践教学,使广大学生切实掌握和熟练柜台业务的操作。(3)实训操作软件的独创性。由于银行柜面业务处理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学生很难全面接受,为此依据银行一线柜台业务操作的特点,选取储蓄存款开户资料录入、银行卡开卡资料录入、银行汇票出票凭证要素录入等项业务操作点作为实训练习重点,精心设计开发相应的操作练习软件系统,强化培养学生对银行一线主要业务快、准、对的操作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陶新南.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 杨少春.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探讨[J].职业指导,2006,(4).
[3] 班正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高职教育,2006,(6).
[责任编辑陈凤雪]
关键词:SWOT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233-02
就业竞争力是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需要用科学系统的方法,从多方面寻求对策。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高职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时外部环境也给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与威胁,现以高职金融专科毕业生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
一、优势因素分析
1.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高职院校注重与行业联系紧密,及时了解当前和一段时期内行业的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并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因此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基本切合社会需求。
2.专业技能优势。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大都选用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由于这些教师了解所教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并把最新的信息和动态带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当前社会要求紧密结合。
3.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毕业生多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基于职业准入制度而形成的,在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高职教育中学历与职业资格并重这一趋势已然形成,在就业市场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而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例如高职金融专科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考试获取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证券经纪人、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资格、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证书。
1.学历层次劣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起决定性作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争夺重点院校、热门专业的本科、研究生、博士人才已属常态。例如,许多银行、信用社、证券、期货、保险、财务公司、投资与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应聘人员至少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还要求是“211”、“985”等重点高校毕业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就业竞争初始阶段就处于一种明显的弱势地位,其文凭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了“弱势文凭”。
2.专业知识劣势。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学制较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长;同时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本科院校侧重专业理论,而高职院校则侧重于专业技能;此外教师队伍素质高、设施条件好、学习环境好等,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处于劣势。
3.学习能力、可挖掘潜力等劣势。专业技术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入校前的起点不高,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总体上来讲基础要差一些,学习过程中理论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可挖掘的潜力、可提升的空间都不太大。
二、劣势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的扶持。2002年的《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3年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2009年国务院的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等措施,都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学校指导就业。为帮助毕业生提高自身的就业力,各地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择业技巧、择业心理和创业指导等多方面为毕业生服务,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多种形式来帮助大学生就业,如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专题报告、定期进行就业咨询服务等。
3.实习基地。为了使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接轨,高职院校除了建立一批先进和颇具特色的试验室和实训场所外,还有相对稳定、能满足教学需要并签有长期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给毕业生实习和积累工作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职业培训和升学考试为高职学生的“弱势文凭”增加筹码。为了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技能培训,鼓励学生“一人多证,一专多能”,参加“3+1”自考本科和“3+2”专科升本科考试。
三、机会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突出。自1999年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但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就业渠道大量精减人员分流,导致毕业生进入行政机关的机会减少,且裁减的行政机关人员进入市场竞争再就业,因此接纳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其次,成型的大企业、大公司屈指可数,这种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还未真正形成,严重影响了就业;此外,毕业生还承受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峰叠加”的压力。
2.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重了其就业难度。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二是实际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三是就业观念保守、陈旧,还适应不了改革后的就业方式;四是积极响应国家“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政策的毕业生还不多。
3.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职前即已受到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竞争中的有力优势,然而这些优势正逐渐得到普通高校的重视,许多普通高校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等途径弥补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欠缺,对高职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四、威胁分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后,人才观念正与国际接轨,大学生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高职院校也正逐渐成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地,需要冷静分析其毕业生的优劣势,客观评价各种外在环境因素,更新观念,理性择业、就业和创业。例如从以往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金融专科毕业生大多从事银行一线柜台核算工作,针对弱势文凭,可将求职岗位定位于对学历文凭要求较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地方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中小型财务公司等;从金融业务发展看,随着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各家银行临柜业务岗位由传统的按经济成分、所有制和行业分类转变为柜台综合服务,这一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的深刻变化,对学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可按实训主导型课程进行改革,增强实训教学的比重。
1.切合实际,随时更新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立足银行业务实际,将各项最新的、实用的业务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为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安排教师到商业银行进行实习和尽可能安排教师参加商业银行内部的业务培训,深入金融企业工作一线,了解商业银行最新的制度规定及业务规程。
2.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灵活多样。鉴于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与课程的行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密切联系,聘请行业专家作为专业指导,邀请一线工作部门的业务骨干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训指导,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讨论、案例等多种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余成立技能协会,强化一线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3.进行富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例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作为实训主导型课程,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环节,也是该课程的重要特色,可特别突出以下特点:
(1)真实性。在总结提炼各家银行基本业务规程的基础上,设计编制银行一线业务操作流程图,依托流程图进行实训环节教学。实践性教学所使用的凭证和账簿、印章,到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考察设计,使其具有真实性,同时随时跟踪银行业务的变动,及时作相应的调整。模拟银行实验室的实训环境根据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而设置,使学生有身临银行的体验。(2)层次性。根据课程进程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先手工实训再上机实训,先基本技能实训再业务操作实训,先基本业务规程实训再综合技能实训,通过递进性、层次性的实践教学,使广大学生切实掌握和熟练柜台业务的操作。(3)实训操作软件的独创性。由于银行柜面业务处理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学生很难全面接受,为此依据银行一线柜台业务操作的特点,选取储蓄存款开户资料录入、银行卡开卡资料录入、银行汇票出票凭证要素录入等项业务操作点作为实训练习重点,精心设计开发相应的操作练习软件系统,强化培养学生对银行一线主要业务快、准、对的操作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陶新南.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 杨少春.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探讨[J].职业指导,2006,(4).
[3] 班正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高职教育,2006,(6).
[责任编辑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