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本触动心灵让学生重拾悲悯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2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或许都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明明饱含深情地给学生朗诵着余光中的《乡愁》,渴望着那些稚嫩的眼神里也能折射出诗人的哀恸,学生却好像事不关己,无动于衷;明明用心描绘着《背影》中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画面,以为学生会对这样深沉又无言的父爱感同身受,结果学生却打着哈欠,计算着离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那些触动了教师自身的文本在一些学生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激不起一点情感的波浪。是学生越来越“麻木不仁”?还是文本日益丧失魅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如何让文本激发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成为很多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和调研,笔者谈一谈自身的看法。
  一、谁是悲悯情怀的接受者?
  我们的学生,我们希望具有悲悯情怀的群体,为什么常常对苦难无动于衷?如果不了解学生,恐怕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00后或者90后,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成果初显、经济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年代。当80年代的学生需要为一个不明白的问题在图书馆查阅半天资料或咨询权威的时候,很多90后或00后百度一下就解决了。当求知变成了鼠标轻轻一点就迅速得到答案的时候,它的成本也就下降,搜寻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每个人反而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因此一些90后和00后们,在还没有来得及形成自己思想和判断的时候,就被网络上那些更新奇、更好玩的东西夺走了注意力。
  这就是为什么教师想让学生感知作品中的思乡之情、父亲的舐犊情深之时,有的学生会打一个哈欠然后面无表情地看着你,因为教师说的话需要思考、咀嚼、感悟,而网络却能给他更直接的快感。但是,这种快感无法弥补精神世界的空虚,如果学生曾经感受过文学作品带给他的美的体验,教师就要唤醒他对这种高层次体验的追求;如果学生从未感知过文学的美好,教师就要帮助他发现这种美好。毕竟,在教师、文本、学生的互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动性的群体。
  二、谁是悲悯情怀的传递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传递人”,需要时时刻刻问自己一个问题,即:你希望学生从文本中所领会的那种情感,你自己真的拥有吗?知识的传递往往以情感的共鸣为基础,只有当教师自己真的理解了文本中的情感,才能通过教学手段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唯以“情”最动情,一个生命自身的悲悯最能唤醒另一个生命的悲悯。
  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对文本不但没有热情,还在课堂上充斥着疲倦感,授课方式机械、讲解情绪低迷。也许对于教师来讲,这是一种非常省力又不见得有什么损失的选择,也只是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一次不起眼的重复;但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每一次讲解都很有可能是他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第一次也许也是唯一的一次接触文本。一次声情并茂的讲解,不见得会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几分,却在内心深处播下了无数份对文学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生而为人的正义感。
  三、什么是悲悯情怀的承载者
  什么是悲悯?自古以来,悲悯的情怀就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文学作品当中。它是《诗经》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铺陈直叙;是楚辞中的声声忧叹;是杜甫笔下的“三吏三别”,也是关汉卿的一曲《窦娥冤》;是巴金“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的心愿,也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所体现的对每一个普通人的世界的深切关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透过文本,切身地感受到这一份情怀呢?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步。
  一是扩大文本的感染力,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学生,让文本不再仅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几行文字,在人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能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有限的,但如果把它和一段声音、一幅画面配合起来,就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了。比如说,当教师讲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候,如果只是停留在字面的翻译上,那对学生来讲只是从一种文字变为另一种文字,如果请学生把这句诗词描述成一幅画面,那么对他而言这幅画面的影响力就要大多了。由于这种战争年代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遥远,让学生体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这种情感,是有一些困难。但是当今世界依然有战争不断的角落,如果教师播放一些叙利亚武装分子制造暴乱的视频,学生心里就会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一个新的认知。
  二是突出文本中的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人的故事,文本可能是静态的,但文本中的人物却是鲜活的存在。比如讲到《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写离别之伤的千古名句,为什么偏偏这个人写得出来?如果学生了解了柳永多年的仕途失意、年近五十终于放弃官场以烟火之地为家的人生轨迹;了解了他与伶人妓女来往却不轻视他们、风花雪月却情谊深长的那份豁达真实;那就更容易体会词中表达的那份真情。
  三是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文本。在阅读教学或作文教学当中,教师不妨多鼓励学生把自己身边那些触动他们内心的人或事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多去用发现的双眼看到切切实实发生在身边的苦难。也许是上学路上看到的在瑟瑟寒风中推车的老人,是身边那些家庭困难的同学磨损的衣角,是农民工叔叔那黝黑又不见光泽的皮肤。当学生的内心会为这些场景而触动的时候,当他知道美好的生活并不是全部人的生活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的理解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叔本华说:“一切真纯的爱都是同情。”那么我们的孩子应该是最不缺乏同情心的。他们需要的是把同情心“唤醒”。
  作者简介:高宇(1992.10-),女,吉林省汪清县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热潮。随着实践的逐步扩展和深入,对终身教育概念理解的分歧以及其他因素,对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就终身教育与国民教
摘要:幼儿园中的区域游戏根据幼儿年龄的发展及喜好,会有不同类型、游戏功能的设计,比如角色扮演类的、生活养成习惯类的、科学探究类的、美术创意类的、动手动脑益智类的......不同类型的区域游戏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及其需要。在益智区中的规则类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规则游戏;百玩不厌;幼儿自主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角色区、建构区等创造性游戏区域,也有
从2012年开始,中职语文全面实施新教材,使得教师与学生站在通一个起跑线上.如何在课堂上采取新的模式使得学生摆脱原有的认识,让议论文的学习不再晦涩难懂、枯燥无味是语文教
《五柳先生传》作为自传体,由文中的“不”作为全篇之纲目,集中总结了他的兴趣、性格、志向等等,还可从与世之关系、五柳意象、哲学思考三个方面分析,以补充文章的丰富性.
摘要:现今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其在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的中自身的特殊性,中小企业法律风险也随之产生。这些可能来自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因素,也可能来自中小企业内部,而合同风险又是中小企业法律风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中小企业应当采取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快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陷阱和风险
摘要:新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适用,本次民诉法修改增设了先行调解的规定,首次通过正式立法的方式将诉前调解程序规定出来。立案先行调解制度在我国诉讼制度中,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丰富了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案先行调解制度尽管有了立法的支持,但毕竟是新生制度,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先行调解制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程
2003年11月3日8时整,湖南省衡阳市街上一片匆忙,这时,江东的大火已燃数小时,人们耳边不断传来消防车、警车和救护车的急叫声.做为一名护士,我一边在心里默默地祈祷这场大火能
摘要:从人类进入这个世界开始,物理世界的大门就在不知不觉之间为我们打开了。而电闪雷鸣现象的出现又激起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探索,于是我们开始研究这些现象的发生,从而让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电学世界。在今天电已于我们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要用到电。因此在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在高中阶段如何去学好电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从老師的口中得知电学是比较难的部分,需要我们更好的去理解电学的内容,找到电学的学习方法并且提
摘要:近年来,我国因环境行政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尽管立法对于环境行政公众参与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和部分的细节性安排,但受制于各种实际情况,公众环境行政参与在我国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众参与;参与能力  引言  2014年5月10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因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项目选址争议,引发当地居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事件起因:  2014年3月29日,《杭州市环境卫生专
李朝威的《柳毅传》中塑造了性格丰富的龙女形象,也使得龙女这个原型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柳毅传》中的龙女性格复杂多样,而她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三次出场体现出来的:首先,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