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谷叫,麦客到,生锅灶,烙香馍……”这是在关中一带广为流传的民谣。“现黄现割,现黄现割……”随着鸟儿急切的鸣叫声此起彼伏,麦浪便一波一波滚成金黄。踩着金黄麦浪的脚步,大道上熙熙攘攘,灰白、土黄、军绿或深蓝的身影杂陈相间,行李极简单,一把弯月镰刀,几张亮闪闪的刀片,一件夹衣,一个褡裢或布袋,多半装着干粮和炒面。我们那一带的人,管他们叫麦客或炒面客。
麦客是一伙特殊的人群,他们像候鸟,夏天飞来,不过半个多月又“呼啦啦”地飞走了。他们大半是来自甘肃一带的农民,操一口浓重的陇西口音,一张张被太阳晒得通红、黝黑的脸庞,浑身洋溢着天然的粗犷质朴气息。早年,收割机还很稀罕的时候,他们横跨陕甘宁地界,驰骋千里,成为广阔地域夏收的流动大军。他们过去是,现在仍是这些地区农民夏收的好帮手。
其实,麦客赶场,不全是为了挣几个工钱。论起工钱,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亩四五元的收割费,挣得的确辛苦,那是一身黑皮肤和无数汗滴换来的。要说麦客赶场,也是为了闯世界、见世面。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辛苦一年,图的是出去散涣散涣。而一年一度麦客的到来,也给这些静谧的村庄增添了一副副新面孔和无限的生气,带来了外面世界的许多新奇事儿。
雇请麦客有个窍门,不能走单帮,必须请两三个或四五人搭伙,干活时比着赶着,能出活。麦客一旦寻到雇主,干完一天的活,最期待、惬意的莫过于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这个季节,农家是很慷慨的,但也讲究“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早、晚餐自然是麦仁粥或玉米糁、香喷喷的葱油饼;中午正餐是关中闻名遐迩的油泼辣子面。通常用大盆盛着,一溜摆两三盆,上面一层辣椒油和葱花、香菜,看着就馋。饭是自盛自舀,管饱管足,只听得一片“哧溜哧溜”的吃面声。转眼间,盆子已经见底,主人家又热腾腾换上几盆。
那时各家女主人都暗中较着劲,比着看谁的厨艺好,誰家的面做得味香可口。干活时,麦客少不了议论评价一番。吃完饭后,麦客一个个东倒西歪地靠着土坯墙或草垛,那份舒坦惬意,美哉美哉,无以言表。
第二天,日不上三竿,麦客是不动的。吃了早饭,麦客闲聊、说笑着,直到“知了、知了”叫欢了,“无音无音”的调子上气不接下气了,他们才来到地里,脱了褂子,露出黑黝黝的脊梁,甩开膀子大干起来。身后“呼啦啦”倒下一片麦子,主人家捆都跟不上趟。干着、干着,总有麦客会冷不丁吼几句苍凉、粗犷、悲壮的陇西北调子,气韵跟得上腾格尔。
多少个夏天来来往往,麦客和雇主合作默契,互不相欠,从不争吵。割完最后一镰刀麦子,再穷的雇主都会炒几个菜,让麦客喝几盅,以示对他们的感谢,也有庆贺麦收顺利的意思。吃完饭,雇主摆出工钱,麦客从来没有嫌少的;也有麦客觉得主人家招待得好,从工钱中抽出一张、两张退给主人。主人一般是不要的,免不了推让客气一番,麦客装起钱,打点行李,又要启程。主人送到村口,真有点儿“来的都是客,过后不思量”的意味。
这些年,什么都是见风就长,麦客的工钱也都跃升到了每亩三四十元,外加炒菜,免不了再喝上几盅,但主人仍然乐意叫麦客。虽然联合收割机沿公路一辆辆“轰隆隆”地驶过,但小块的麦田用收割机犯不着,还不是一个轮子在界里,一个轮子在界外。当然,收割机每亩五六十元的价格也使许多农户闻而却步,因此麦客仍然有市场。还有一层,那就是多年形成的一种信任、默契的麦客情结,使农户总觉得夏收没了麦客,好像少了点儿什么。
现在每逢麦黄季节,公路上便形成联合收割机和麦客并驾齐驱的局面。麦客慢慢失去了大片平整的麦田,退居浅山丘陵,由夏收战场的主力军,变成了走村串户的游击队。
由于地形地貌的缘故,收割机和麦客共存共荣、角逐竞争的局面,肯定还要维持一段时间。最后,也许是机器占了上风,但只要雇主需要这些靠一滴汗掉在地上摔成八瓣、辛勤干活挣钱的汉子,麦客还是会存在下去,不会消亡的。
麦客是一伙特殊的人群,他们像候鸟,夏天飞来,不过半个多月又“呼啦啦”地飞走了。他们大半是来自甘肃一带的农民,操一口浓重的陇西口音,一张张被太阳晒得通红、黝黑的脸庞,浑身洋溢着天然的粗犷质朴气息。早年,收割机还很稀罕的时候,他们横跨陕甘宁地界,驰骋千里,成为广阔地域夏收的流动大军。他们过去是,现在仍是这些地区农民夏收的好帮手。
其实,麦客赶场,不全是为了挣几个工钱。论起工钱,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亩四五元的收割费,挣得的确辛苦,那是一身黑皮肤和无数汗滴换来的。要说麦客赶场,也是为了闯世界、见世面。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辛苦一年,图的是出去散涣散涣。而一年一度麦客的到来,也给这些静谧的村庄增添了一副副新面孔和无限的生气,带来了外面世界的许多新奇事儿。
雇请麦客有个窍门,不能走单帮,必须请两三个或四五人搭伙,干活时比着赶着,能出活。麦客一旦寻到雇主,干完一天的活,最期待、惬意的莫过于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这个季节,农家是很慷慨的,但也讲究“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早、晚餐自然是麦仁粥或玉米糁、香喷喷的葱油饼;中午正餐是关中闻名遐迩的油泼辣子面。通常用大盆盛着,一溜摆两三盆,上面一层辣椒油和葱花、香菜,看着就馋。饭是自盛自舀,管饱管足,只听得一片“哧溜哧溜”的吃面声。转眼间,盆子已经见底,主人家又热腾腾换上几盆。
那时各家女主人都暗中较着劲,比着看谁的厨艺好,誰家的面做得味香可口。干活时,麦客少不了议论评价一番。吃完饭后,麦客一个个东倒西歪地靠着土坯墙或草垛,那份舒坦惬意,美哉美哉,无以言表。
第二天,日不上三竿,麦客是不动的。吃了早饭,麦客闲聊、说笑着,直到“知了、知了”叫欢了,“无音无音”的调子上气不接下气了,他们才来到地里,脱了褂子,露出黑黝黝的脊梁,甩开膀子大干起来。身后“呼啦啦”倒下一片麦子,主人家捆都跟不上趟。干着、干着,总有麦客会冷不丁吼几句苍凉、粗犷、悲壮的陇西北调子,气韵跟得上腾格尔。
多少个夏天来来往往,麦客和雇主合作默契,互不相欠,从不争吵。割完最后一镰刀麦子,再穷的雇主都会炒几个菜,让麦客喝几盅,以示对他们的感谢,也有庆贺麦收顺利的意思。吃完饭,雇主摆出工钱,麦客从来没有嫌少的;也有麦客觉得主人家招待得好,从工钱中抽出一张、两张退给主人。主人一般是不要的,免不了推让客气一番,麦客装起钱,打点行李,又要启程。主人送到村口,真有点儿“来的都是客,过后不思量”的意味。
这些年,什么都是见风就长,麦客的工钱也都跃升到了每亩三四十元,外加炒菜,免不了再喝上几盅,但主人仍然乐意叫麦客。虽然联合收割机沿公路一辆辆“轰隆隆”地驶过,但小块的麦田用收割机犯不着,还不是一个轮子在界里,一个轮子在界外。当然,收割机每亩五六十元的价格也使许多农户闻而却步,因此麦客仍然有市场。还有一层,那就是多年形成的一种信任、默契的麦客情结,使农户总觉得夏收没了麦客,好像少了点儿什么。
现在每逢麦黄季节,公路上便形成联合收割机和麦客并驾齐驱的局面。麦客慢慢失去了大片平整的麦田,退居浅山丘陵,由夏收战场的主力军,变成了走村串户的游击队。
由于地形地貌的缘故,收割机和麦客共存共荣、角逐竞争的局面,肯定还要维持一段时间。最后,也许是机器占了上风,但只要雇主需要这些靠一滴汗掉在地上摔成八瓣、辛勤干活挣钱的汉子,麦客还是会存在下去,不会消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