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进入新境界,而且也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本文试图从观念更新、价值取向、战略布局、发展目标和世界构想五个层面,阐述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
一、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观念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重视通过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基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大战略性论断,他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②面对中国生产力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的严峻现实,坚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③“发展才是硬道理”。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此,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的执政观,同时也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地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为着眼点,不断进行经验总结、理论概括,形成了富有崭新时代内涵、反映我国现代化实践需求的科学发展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新水平、进入新境界。其一,科学发展观重视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⑤其二,科学发展观重视协调发展。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一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⑥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还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⑦可见,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促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其三,科学发展观重视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这种增长和发展是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这一粗放式发展模式现在已经难以为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⑧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以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理念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更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二、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依靠力量和评估标准
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⑨未来的新社会形态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⑩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将核心确立为以人为本,由此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的理论问题。
从发展目标看,以人为本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传统的发展观追求经济增长幅度和速度,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一般工具,它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调和紧张,偏离了发展的目标。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坚持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坚决反对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目标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1}
从发展主体看,以人为本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我们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地位,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保障。正是基于上述认识逻辑,“以人为本”强调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要切实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尊重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从发展举措看,以人为本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价值核心,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应重视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建设上,应着眼于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上,应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文化建设上,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产品,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上,应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促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应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寻求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发展新路径。
从发展成效看,以人为本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标准。以人为本实际上提出一个检验发展、评估发展的重要标准,即能够有助于满足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与当前利益、具体利益的关系,既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又要切实保护、实现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具体利益。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改革的力度与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的关系,确保在人民群众的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推进改革,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问题是事关中国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而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设计,是我们党对发展内涵认识的新拓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进入新境界。首先,“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更加全面。这一布局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各个方面,是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化。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第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为完整、更加科学的坐标体系,从而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第四,“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大要素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彼此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经济建设是前提,它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等,也制约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建设是根本,它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没有民主政治建设,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文化建设是灵魂,它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的精神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抓好文化建设,人们才能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是纽带,它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由于社会建设对其他几项建设具有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政治稳定、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纽带,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四、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这个重大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而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并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
其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科学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更重要的是,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就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就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使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处理好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而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引导。这就要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具有深厚的力量源泉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其三,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行为准则。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揭示,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相互适应、相互配合,强调发展的平衡稳定与整体协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突出发展的永续性。
其四,科学发展强调统筹兼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五、“和谐世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世界发展的新构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也可以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主张。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在阐述和谐世界主张时指出: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3}科学发展观为和谐世界构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其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构建“和谐世界”的观念基础。以人为本的人既是我国国内的人民,也可以理解为世界各国的人民。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国际上构建和谐世界同样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只有在国际事务中重视以人为本,在维护本国国民利益的同时尊重和兼顾他国利益或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才能处理好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普遍利益关系,才能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分歧,为世界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二,统筹兼顾是实现国际社会共赢的重要途径。强调统筹兼顾,要求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要谋求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国际社会的承受度,避免在损害他国或国际社会发展机会的情况下追求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做到统筹兼顾还要求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他国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积极营造有助于他国发展的地区环境,为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其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世界重要保障。建设和谐世界不仅需要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让世界各国获得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而且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大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努力解决全球性问题,为世界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注释:
①⑦⑧{11}{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6、16、15、47页。
②③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265、377页。
⑤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4日。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262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3页。
{1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0日。
执笔:王公龙 房桦
■ 责任编辑:周奕韵
一、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观念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重视通过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基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大战略性论断,他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②面对中国生产力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的严峻现实,坚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③“发展才是硬道理”。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此,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的执政观,同时也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地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为着眼点,不断进行经验总结、理论概括,形成了富有崭新时代内涵、反映我国现代化实践需求的科学发展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新水平、进入新境界。其一,科学发展观重视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⑤其二,科学发展观重视协调发展。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一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⑥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还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⑦可见,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促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其三,科学发展观重视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这种增长和发展是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这一粗放式发展模式现在已经难以为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⑧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以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理念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更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二、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依靠力量和评估标准
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⑨未来的新社会形态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⑩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将核心确立为以人为本,由此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的理论问题。
从发展目标看,以人为本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传统的发展观追求经济增长幅度和速度,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一般工具,它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调和紧张,偏离了发展的目标。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坚持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坚决反对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目标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1}
从发展主体看,以人为本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我们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地位,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保障。正是基于上述认识逻辑,“以人为本”强调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要切实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尊重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从发展举措看,以人为本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价值核心,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应重视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建设上,应着眼于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上,应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文化建设上,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产品,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上,应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促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应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寻求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发展新路径。
从发展成效看,以人为本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标准。以人为本实际上提出一个检验发展、评估发展的重要标准,即能够有助于满足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与当前利益、具体利益的关系,既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又要切实保护、实现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具体利益。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改革的力度与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的关系,确保在人民群众的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推进改革,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问题是事关中国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而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设计,是我们党对发展内涵认识的新拓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进入新境界。首先,“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更加全面。这一布局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各个方面,是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化。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第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为完整、更加科学的坐标体系,从而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第四,“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大要素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彼此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经济建设是前提,它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等,也制约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建设是根本,它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没有民主政治建设,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文化建设是灵魂,它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的精神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抓好文化建设,人们才能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是纽带,它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由于社会建设对其他几项建设具有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政治稳定、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纽带,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四、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这个重大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而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并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
其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科学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更重要的是,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就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就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使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处理好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而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引导。这就要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具有深厚的力量源泉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其三,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行为准则。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揭示,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相互适应、相互配合,强调发展的平衡稳定与整体协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突出发展的永续性。
其四,科学发展强调统筹兼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五、“和谐世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世界发展的新构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也可以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主张。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在阐述和谐世界主张时指出: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3}科学发展观为和谐世界构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其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构建“和谐世界”的观念基础。以人为本的人既是我国国内的人民,也可以理解为世界各国的人民。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国际上构建和谐世界同样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只有在国际事务中重视以人为本,在维护本国国民利益的同时尊重和兼顾他国利益或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才能处理好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普遍利益关系,才能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分歧,为世界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二,统筹兼顾是实现国际社会共赢的重要途径。强调统筹兼顾,要求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要谋求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国际社会的承受度,避免在损害他国或国际社会发展机会的情况下追求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做到统筹兼顾还要求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他国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积极营造有助于他国发展的地区环境,为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其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世界重要保障。建设和谐世界不仅需要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让世界各国获得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而且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大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努力解决全球性问题,为世界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注释:
①⑦⑧{11}{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6、16、15、47页。
②③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265、377页。
⑤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4日。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262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3页。
{1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0日。
执笔:王公龙 房桦
■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