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加強法制建设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可见中小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校内、家庭、社会、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中小学生增强法制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社会 学校 家庭 法制宣传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93-01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稳定。中小学校如果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中小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远离不良行为,远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一、创造良好的学校法制教育环境
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的教育,当前来说主阵地还是在学校。因此,要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就要重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1.开设专门的法制课程,使孩子从中小学学法、懂法、守法。
中小学校应从公安系统聘请专业的法律辅导员,开设专门的法制课程,定时向学生传递法制信息,灌输基本法律规范,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有哪些危害,可能受到哪些惩罚,使一些法制文化宣传教育浅显易懂地进入广大青少年的心里,强化学生的法制知识和依法办事的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和课外活动,寓教于乐。
学校或班主任老师定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视频,通过板报,墙壁文化、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向学生宣传法律规范。在班级还可以举办模拟法庭,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趣味活动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3.提高教师的法制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学生行为的塑造者,每天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教师。要想让学生有效提高法制意识,作为教师就要主动阅读学习法律相关书籍,拓展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个人的法制修养。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的做到依法治班,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渗透法制思想。学校也可成立专兼职法律工作咨询处理室,遇到学生之间的问题、矛盾用法制加合理的方法去帮助解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构建积极的家庭法制教育环境
中小学孩子们最重要的学习生活环境,除了学校还有家庭。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各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法制教育成功的基础。大量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缺乏家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个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人,为孩子做出表率。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关爱孩子,为孩子创设一种充满温馨、爱意的家庭氛围。此外,父母还要把那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垃圾网站、暴力游戏等不良文化内容过滤掉,尽可能使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片净土。多带着孩子观看一些法制宣传教育短片和视频内容,并对孩子做好预防教育,使孩子们从小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意识到违法的后果有多严重。
三、创建规范的社会法制教育阵地
首先,作为政府或法制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环境,让法律秩序呈现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依法构建法制社会,形成人人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社会局面。
其次,文化出版和司法机关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多制作一些法制文艺演出,出版一些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法制片、法制漫画,播放法制电视专题片,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中多一些积极因素,利用正面教育的作用,真正形成全社会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阵地,让中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大环境中,从而远离各类违法犯罪。
四、形成完善的自我法制教育机制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有效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还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校内外人际交往,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及约束的能力。作为担负教育职责的中小学校更要引导学生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扩展视野,培养兴趣,教育学生自觉远离各种不良行为,使他们从小学会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价值、目的及基本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3-09
[2]夏明道.中小学法制教育之我见[J].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2018-12
【关键词】社会 学校 家庭 法制宣传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93-01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稳定。中小学校如果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中小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远离不良行为,远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一、创造良好的学校法制教育环境
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的教育,当前来说主阵地还是在学校。因此,要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就要重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1.开设专门的法制课程,使孩子从中小学学法、懂法、守法。
中小学校应从公安系统聘请专业的法律辅导员,开设专门的法制课程,定时向学生传递法制信息,灌输基本法律规范,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有哪些危害,可能受到哪些惩罚,使一些法制文化宣传教育浅显易懂地进入广大青少年的心里,强化学生的法制知识和依法办事的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和课外活动,寓教于乐。
学校或班主任老师定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视频,通过板报,墙壁文化、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向学生宣传法律规范。在班级还可以举办模拟法庭,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趣味活动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3.提高教师的法制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学生行为的塑造者,每天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教师。要想让学生有效提高法制意识,作为教师就要主动阅读学习法律相关书籍,拓展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个人的法制修养。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的做到依法治班,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渗透法制思想。学校也可成立专兼职法律工作咨询处理室,遇到学生之间的问题、矛盾用法制加合理的方法去帮助解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构建积极的家庭法制教育环境
中小学孩子们最重要的学习生活环境,除了学校还有家庭。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各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法制教育成功的基础。大量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缺乏家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个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人,为孩子做出表率。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关爱孩子,为孩子创设一种充满温馨、爱意的家庭氛围。此外,父母还要把那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垃圾网站、暴力游戏等不良文化内容过滤掉,尽可能使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片净土。多带着孩子观看一些法制宣传教育短片和视频内容,并对孩子做好预防教育,使孩子们从小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意识到违法的后果有多严重。
三、创建规范的社会法制教育阵地
首先,作为政府或法制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环境,让法律秩序呈现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依法构建法制社会,形成人人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社会局面。
其次,文化出版和司法机关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多制作一些法制文艺演出,出版一些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法制片、法制漫画,播放法制电视专题片,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中多一些积极因素,利用正面教育的作用,真正形成全社会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阵地,让中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大环境中,从而远离各类违法犯罪。
四、形成完善的自我法制教育机制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有效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还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校内外人际交往,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及约束的能力。作为担负教育职责的中小学校更要引导学生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扩展视野,培养兴趣,教育学生自觉远离各种不良行为,使他们从小学会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价值、目的及基本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3-09
[2]夏明道.中小学法制教育之我见[J].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