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教学的时间、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6-03
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指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已经在高校普遍开展。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就业顺利过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发展。
一、西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也会因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院校、不同的教育对象而不同,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在把握好总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经济相对不发达,教育相对薄弱,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毕业生竞争。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中小学校,相对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来说,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面较窄,就业途径较为单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使他们在面向中小学校就业时有较大的优势,但一旦离开教学岗位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会处于劣势。这是由师范院校的性质决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能改变这种现状,但在教学中,必须面对这一现实,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如何真正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也是这门课程教学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在2008年对296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81.76%的大学生上过就业指导课,但57.09%的被访者认为在课上“什么也没有学到”;20.61%的人认为“较少了解了就业政策、形势;掌握了较少的应聘技巧,知道企业的应聘准则;体验了应聘流程,避免求职盲目”,这两个数字加起来有77.7%,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收获不多。我们在现实的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热情不高、评价不高,这门课程也没能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其结果是讲课老师满腔热情,真正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虽然经过了就业指导教育,但学生在就业是还是不知所措。因此,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本课程能够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西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对策
要保证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使这门课程不再成为“鸡肋”,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而不仅仅是就业前的应急之举。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到大学生毕业前结束。但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重点,有必要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把握好教育的时机,使就业指导课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有新鲜感,同时也对未来的职业有美好的憧憬,但有些学生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专业,或者是对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系认识不深。在这个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极有必要,它可以使学生理解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的关系,从而对未来的就业与大学的专业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对本专业也有所了解,有些同学还会对未来的职业加以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态对未来的职业既有向往,又有担心,因此有必要进行职业心理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对本专业及自身有正确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三年级处于就业准备期,学生开始意识到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开始着急打听招聘信息,有的则将生活的重心转向求职,有的则着急但不知如何面对,这个阶段应进行技巧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岗位专业知识要求,使学生由盲目求职转向理性求职。大四学生除了准备毕业论文,最主要的工作是求职,这个时候可以针对学生具体的求职情况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可以模拟求职现场,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的求职环境能够有所准备。
2.把握好教学时间。教育部教高厅[2007]7号文件要求,“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它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而且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教育部建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所安排的学时不少于38学时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时间,条件允许的可以适当延长学时,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实践。我们在上文提到过,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也应该根据不同的阶段分配学时。一年级的教学可采用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进行,时间为6个学时左右,就业指导可以与大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内容介绍同时进行,使学生了解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就业信心。二年级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小组讨论、个案分析、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地,时间为6~8个学时。三年级和四年级应加大就业指导课的时间,以8~12个学时的时间来进行专题讲座或模拟招聘,这个阶段与低年级不同的是,低年级以普遍的介绍为主,而这个阶段则更为专业,针对性更强。
3.把握好教育的内容。现在的就业指导材料有不少,但质量和偏重的内容都不同,因此在选择就业指导课的教材时要注意选择适合适合本地区、本高校、本专业实际的教材。有条件的可以针对本校学生就业的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供教学教学使用。教材的编写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充分了解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要求,整体规划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最好能比较齐全,具有实用性,使学生爱读、愿读,内容可以包括国家就业指导政策、大学生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还应该包括求职面试礼仪、求职简历等,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加入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案例,使教材既注重理论性,又有实用性。
4.把握好教育的方式。当前,许多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仍是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主,这种老师讲得多、师生互动少的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内容。有些老师上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影音、画面等方式来吸引大学生,但这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持久地吸引学生深入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只注重理论的讲授、不重视其实践性是达不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讨论、模拟招聘会、模拟求职面试等方式达到师生互动、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进行实践的目的。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使他们能够对就业的感受更为直观和真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可以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平时也可以对学生的人格成长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指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在求职中占有优势。
当前,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把握好指导的方向,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洋.就业指导课“对口不对味”[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0).
[2]刘金明,朱晓文,张明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调查与探索[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3]田小平,白莉.学分制下导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3).
[4]朱珍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可持续发展探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
作者简介:莫仕德,男,广西武鸣人,广西师范学院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6-03
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指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已经在高校普遍开展。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就业顺利过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发展。
一、西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也会因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院校、不同的教育对象而不同,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在把握好总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经济相对不发达,教育相对薄弱,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毕业生竞争。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中小学校,相对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来说,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面较窄,就业途径较为单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使他们在面向中小学校就业时有较大的优势,但一旦离开教学岗位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会处于劣势。这是由师范院校的性质决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能改变这种现状,但在教学中,必须面对这一现实,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如何真正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也是这门课程教学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在2008年对296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81.76%的大学生上过就业指导课,但57.09%的被访者认为在课上“什么也没有学到”;20.61%的人认为“较少了解了就业政策、形势;掌握了较少的应聘技巧,知道企业的应聘准则;体验了应聘流程,避免求职盲目”,这两个数字加起来有77.7%,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收获不多。我们在现实的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热情不高、评价不高,这门课程也没能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其结果是讲课老师满腔热情,真正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虽然经过了就业指导教育,但学生在就业是还是不知所措。因此,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本课程能够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西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对策
要保证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使这门课程不再成为“鸡肋”,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而不仅仅是就业前的应急之举。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到大学生毕业前结束。但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重点,有必要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把握好教育的时机,使就业指导课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有新鲜感,同时也对未来的职业有美好的憧憬,但有些学生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专业,或者是对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系认识不深。在这个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极有必要,它可以使学生理解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的关系,从而对未来的就业与大学的专业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对本专业也有所了解,有些同学还会对未来的职业加以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态对未来的职业既有向往,又有担心,因此有必要进行职业心理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对本专业及自身有正确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三年级处于就业准备期,学生开始意识到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开始着急打听招聘信息,有的则将生活的重心转向求职,有的则着急但不知如何面对,这个阶段应进行技巧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岗位专业知识要求,使学生由盲目求职转向理性求职。大四学生除了准备毕业论文,最主要的工作是求职,这个时候可以针对学生具体的求职情况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可以模拟求职现场,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的求职环境能够有所准备。
2.把握好教学时间。教育部教高厅[2007]7号文件要求,“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它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而且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教育部建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所安排的学时不少于38学时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时间,条件允许的可以适当延长学时,不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实践。我们在上文提到过,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也应该根据不同的阶段分配学时。一年级的教学可采用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进行,时间为6个学时左右,就业指导可以与大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内容介绍同时进行,使学生了解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就业信心。二年级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小组讨论、个案分析、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地,时间为6~8个学时。三年级和四年级应加大就业指导课的时间,以8~12个学时的时间来进行专题讲座或模拟招聘,这个阶段与低年级不同的是,低年级以普遍的介绍为主,而这个阶段则更为专业,针对性更强。
3.把握好教育的内容。现在的就业指导材料有不少,但质量和偏重的内容都不同,因此在选择就业指导课的教材时要注意选择适合适合本地区、本高校、本专业实际的教材。有条件的可以针对本校学生就业的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供教学教学使用。教材的编写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充分了解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要求,整体规划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最好能比较齐全,具有实用性,使学生爱读、愿读,内容可以包括国家就业指导政策、大学生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还应该包括求职面试礼仪、求职简历等,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加入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案例,使教材既注重理论性,又有实用性。
4.把握好教育的方式。当前,许多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仍是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主,这种老师讲得多、师生互动少的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内容。有些老师上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影音、画面等方式来吸引大学生,但这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持久地吸引学生深入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只注重理论的讲授、不重视其实践性是达不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讨论、模拟招聘会、模拟求职面试等方式达到师生互动、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进行实践的目的。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使他们能够对就业的感受更为直观和真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可以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平时也可以对学生的人格成长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指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在求职中占有优势。
当前,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把握好指导的方向,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洋.就业指导课“对口不对味”[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0).
[2]刘金明,朱晓文,张明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调查与探索[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3]田小平,白莉.学分制下导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3).
[4]朱珍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可持续发展探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
作者简介:莫仕德,男,广西武鸣人,广西师范学院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